微信朋友圈五月十大謠言:吃小龍蝦身體會長蟲

2021-01-07 TechWeb

【TechWeb報導】5月31日消息,網絡的快速發展加上社交平臺的便利,使得信息傳播速度日期加快。不過,便捷的網絡和平臺也成為一些謠言高發地,尤其是我們在刷朋友圈的過程中,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危言聳聽的消息。昨天,微信官方公眾號「謠言過濾器」對外公布了2018年5月份朋友圈十大謠言,包括吃小龍蝦身體會長蟲、空姐遇害真正原因是因拼車人數等。

日前,針對「空姐遇害」一事,網上流出女空姐生前與司機發生爭執的視頻,稱殺人原因並非網上傳的強姦殺人,而是她自己叫了拼車後不允許司機接其他人。從而發生爭執,導致司機氣憤不已而產生殺人動機。

對此,微信方面稱,此為蹭「空姐順風車遇害案」新聞熱度而製造的惡劣謠言。這個網傳的「空姐真正死因」的視頻中,只要仔細觀察就不難發現漏洞百出:視頻裡車窗外陽光明媚,而實際案件中受害者當時是深夜打車;根據官方報導,受害者乘坐順風車失聯遇害,後確認為被性侵及身中數刀,並非拼車,也不是因與司機因乘車人數問題產生爭執而導致被害;案件中空姐與司機一個是河南人,一個是山東人,網傳視頻中的男女主角有明顯南方口音。

根據官方報導,「空姐順風車遇害案」事件經過為:5月5日23時53分許受害人乘坐滴滴順風車後失聯;5月8日早上八點多警方證實其已遇害,確認被性侵併且身中數刀;5月12日上午10時許,鄭州市公安局官方微博發布,警方在鄭州市西三環附近一河渠內打撈出一具屍體,經過DNA比對確認系殺害空姐的犯罪嫌疑人劉某華。

同時,近日網絡上還流傳一則從手臂夾出一條又一條的白色蟲子的視頻,視頻中還配有:「常吃小龍蝦的結果」文字。對此,微信方面稱,網傳視頻實際為國外一名年輕女子日前赴中南美洲進行生態工作,遭到馬蠅叮咬手臂,蛆蟲寄生皮膚內,醫護人員從其手臂中夾出白色蛆蟲事件,並非吃小龍蝦導致。

專家表示,小龍蝦體內確有寄生蟲,但只要烹飪方式得當,寄生蟲可以被殺死,所以,煮熟的小龍蝦可放心食用的。不過要避免食用小龍蝦頭部,因頭部含肝臟、胃、腮等器官,容易散發很多汙染物,包括寄生蟲。另外,食用小龍蝦需確保其完全熟透,並儘量選用活蝦進行烹調食用,因為小龍蝦死後很快腐爛,會分解產生組胺等有毒物質,滋生有害病菌。

除了上述謠言外,「缺維生素B2會致癌」、「大蒜可以檢測地溝油」、「5人造假雞蛋流入市場」、「6紅衣女子幫砍價被騙50萬上吊自殺」、「「劉明煒」同學的高考準考證又丟了」、「吃活蝌蚪可以治病」、「天飛的絮狀物暗藏『榆四脈綿蚜』」以及「新的一輪病毒感染來了,千萬別親吻孩子的嘴」也成為五月份最受關注的謠言。

相關焦點

  • 五月微信朋友圈謠言出爐:吃小龍蝦長蟲、吃活蝌蚪治病 ...
    近日網絡流傳一則從手臂夾出一條又一條的白色蟲子的視頻,視頻中還配有:「常吃小龍蝦的結果」文字。實際上,網傳視頻實際為國外一名年輕女子日前赴中南美洲進行生態工作,遭到馬蠅叮咬手臂,蛆蟲寄生皮膚內,醫護人員從其手臂中夾出白色蛆蟲事件,並非吃小龍蝦導致。專家表示,小龍蝦體內確有寄生蟲,但只要烹飪方式得當,寄生蟲可以被殺死,所以,煮熟的小龍蝦可放心食用的。
  • 微信官方總結:5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微信,朋友圈,謠言,空姐 ——快...
    不知不覺,5月份馬上就要結束了,微信官方也及時整理了本月朋友圈的十大熱傳謠言。雖然微信一直都在通過各種渠道闢謠,每個月也都會做這樣的匯總,各種科技、科普媒體為了闢謠同樣不遺餘力,但因為各種原因,各種謠言總是在滿天飛,尤其是朋友圈內,這就需要大家隨時擦亮眼睛,提高防範意識,不要上了別人的套。
  • 五月份朋友圈十大謠言公布:別再餵孩子吃活蝌蚪
    【環球網科技記者林迪】近日,微信官方公眾號「謠言過濾器」對外公布了「2018年5月份朋友圈十大謠言」,包括吃小龍蝦身體會長蟲、空姐遇害真正原因是因拼車人數、缺維生素B2會致癌、紅衣女子幫砍價被騙50萬上吊自殺、吃活蝌蚪可以治病和人造假雞蛋流入市場等。
  • 微信年度十大謠言盤點 最愛用致癌致死嚇人
    早報訊 近日,微信謠言過濾器、微信安全中心發布報告盤點2015年度十大謠言,「微信朋友圈降權」、「打隱翅蟲會致命」、「倒著輸入銀行卡密碼能自動報警」等謠言上榜。而「兒童牛奶飲料致病」這條謠言排名健康類謠言榜首,「小龍蝦處理屍體」連續上榜多年。
  • 剛剛,微信公布了5月十大謠言!真相令人憤怒……
    不知不覺五月已到末尾,我們為大家整理了本月朋友圈十大熱傳謠言。來看看,你中招過嗎?1吃小龍蝦身體會長蟲謠言類別:失實報導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謠言內容近日網絡流傳一則從手臂夾出一條又一條的白色蟲子的視頻,視頻中還配有:「常吃小龍蝦的結果」文字。
  • 5月朋友圈十大謠言,第一條就中招了!
    不知不覺,五月已到末尾,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本月朋友圈十大熱傳謠言,來看看你中招過嗎?
  • 微信朋友圈九月十大謠言:iPhone接通陌生Facetime會被盜取ID
    不過,便捷的網絡和平臺也成為一些謠言高發地,尤其是我們在刷朋友圈的過程中,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危言聳聽的消息。昨天,微信官方公眾號「謠言過濾器」對外公布了九月朋友圈十大謠言,涉及到食品以及公共安全等方面。
  • 2016食品安全微信10大謠言:小龍蝦渾身都是蟲
    2016食品安全微信10大謠言:小龍蝦渾身都是蟲 原標題: 在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16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2016年食品安全微信十大謠言也同期發布。  下面讓我們看一看,過去的一年裡,是哪些謠言汙染了我們的食品安全網絡環境?  1.葡萄無核是因為吃了避孕藥?  謠言類型:以訛傳訛  謠言:某視頻中,一中年男子稱無核葡萄是用避孕藥培育的,吃了會絕育。
  • 微信公布朋友圈8月十大謠言:微信群聊涉及色情內容群主將被處以...
    不過,便捷的網絡和平臺也成為一些謠言高發地,尤其是我們在刷朋友圈的過程中,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危言聳聽的消息。今天,微信官方對外公布了八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包括新冠疫苗開賣、微信群聊涉及色情內容群主將被處以行政拘留以及海霸王冷凍海鮮是日本核汙染海域產品等。日前,朋友圈流傳:「新冠疫苗已經出來了,498一支,打3支。部分人員可以優先使用,年底能普及。」
  • 微信公布 2019 年度朋友圈十大謠言:地震躲在 「生命三角」最安全...
    IT之家12月30日消息 今日晚間,微信安全中心公布了2019年度朋友圈十大謠言,包括失實類與健康類等部分。2019年度朋友圈十大謠言(失實類):需要注意的是,地震躲在「生命三角」最安全屬於失實類謠言。
  • 微信官方公布2020年度朋友圈十大謠言
    微信官方闢謠平臺謠言過濾器今天回顧了2020年朋友圈流傳最廣的十大謠言,讓我們一起看破謠言,了解真相。01、糧食短缺,趕緊屯米搶油傳言稱:「受疫情影響,國內糧食短缺,要趕緊囤米搶油。」
  • 2014年哈爾濱微信朋友圈十大謠言
    東北網10月21日訊日前,哈市許多市民都在微信朋友圈中看見了一則「12日上午三歲小女孩在世紀家園小區附近被人拐走」的信息。據省公安廳刑偵總隊官方微信平臺「龍江打拐」證實,此信息是虛假信息。今年以來,這樣的虛假消息在哈市市民微信朋友圈頻頻出現。
  • 微信公布朋友圈9月十大謠言 包括新型手機病毒出現等
    不過,便捷的網絡和平臺也成為一些謠言高發地,尤其是我們在刷朋友圈的過程中,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危言聳聽的消息。日前,微信官方對外公布了九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包括新型手機病毒出現、颳風下雨會加速新冠病毒的傳播以及吹風機熱風可以治鼻炎等。
  • 6月健康謠言盤點:吃小龍蝦得「哈夫病」?反季蔬菜致早熟?
    吃小龍蝦得「哈夫病」?吃反季蔬菜、蜂王漿、速生肉會早熟?楊梅「注膠」增重保鮮?空心西紅柿打了激素不能吃?節能燈有毒並且致癌?……在過去的一個月裡,有關健康類的謠言依舊「風生水起」,下面就讓消道長來為你道破這些謠言吧。
  • 微信公布2017年度朋友圈十大謠言:塑料紫菜、塑料大米上榜
    微信發布《2017年朋友圈十大謠言》榜單,「紫菜是塑料做的」高居榜首,「打開《川普患中風》的圖片會中病毒」、「有人利用塑料製造假大米」等也上榜。謠言不止,闢謠不歇闢謠君已為大家盤點出《2017年朋友圈十大謠言》榜單,一起來看!
  • 微信朋友圈7月十大謠言:第1條就徹底崩潰
    每個月,微信官方都會整理出朋友圈內出沒的流傳最廣的十條謠言,並逐一闢謠,但是野火燒不盡,各種謠言仍然泛濫成災,不少還是「老朋友」改頭換面,再次招搖過市。這裡就來看看4月份的朋友圈十大謠言,轉給你身邊的人吧。
  • 微信朋友圈2月謠言TOP10:用顏文字要給日本付錢
    今日微信公布了2月份朋友圈十大謠言,這其中包括點「開順豐上市的紅包會中病毒」、「紫菜是廢舊塑膠袋做的」、「表情包是日本人發明,使用要付款」、「大米是塑料做的」等等。看看你見過哪些?微信安全團隊會不斷努力提供各類安全防護技術來保護用戶的社交安全,請大家放心使用。再碰到這些假紅包,可以隨時投訴,我們會及時處理。
  • 微信發布三月朋友圈謠言榜單!快來看看你中招了嗎?
    草長鶯飛的三月,謠言也氣勢洶洶!3月30日,微信發布《三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快來一起看看,你中招了嗎?  第二,信息中提及的「圖標會變成藍色」其實是微信時刻視頻的明顯標識。用戶發布時刻視頻後,他發朋友圈的時候,頭像的右上角也會有這個藍色小圈圈,並不是什麼身份標識。  個人用戶除了手機上網費用外,使用微信的基礎業務(主要指通過微信發送語音、圖片、視頻和文字等)不收取費用,大家可以放心使用。
  • 謠言熱榜 | 六月朋友圈十大謠言新鮮出爐!
    上半年的最後一個月,舊謠言和夏天如約而至,新謠言緊跟疫情編故事:「伏天喝熱水逼出深入骨髓的寒氣」、「國外包裹是新冠肺炎汙染物」、「發往北京的快遞停運」……這些都是真的嗎?今天小編為大家梳理了六月朋友圈十大謠言,你在朋友圈看到過幾個呢?你又看到過幾次呢?
  • 微信官方發布年度十大謠言:收文件有毒類謠言上榜
    【TechWeb報導】12月31日消息,騰訊微信安全中心正式發布了2016年度謠言TOP10。其中排行前三的謠言為:兒童守護站累謠言(全國銀行網點成失聯兒童安全守護點)、「微信公開課pro版」連結會盜號、「SB250」系列謠言(吃酸菜魚感染SB250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