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告《紐約客》誹謗(圖)

2020-11-23 搜狐網
 
  丘成桐告《紐約客》誹謗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6-9-27 9:38:52 · 來源:新京報

  指其刊發的《美麗心靈》作者娜莎文章及配發的漫畫侮辱了他
  「龐加萊猜想」餘波未了,這次《紐約客》也將矛頭指向了丘成桐。

  本報綜合報導「龐加萊猜想」自今年6月來,引發的爭論不斷。近日,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因《紐約客》對於「龐加萊猜想」的一篇報導,發律師信控告雜誌社及該報導的作者娜莎。娜莎曾創《美麗心靈》一書。而《紐約客》對此的回應是將支持作者。

  隨《流形的命運》配發的漫畫引起了丘成桐不滿

  8月28日出版的《紐約客》雜誌刊發了一則關於龐加萊猜想的長篇報導《流形的命運———傳奇問題以及誰是破解者之爭》。報導的第一作者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系教授娜莎(SylviaNasar),另一位作者是大衛·格魯伯(DavidGruber)。記者出身的娜莎曾因《美麗心靈———納什傳》成為普立茲獎最后角逐者,而改編的同名電影獲得了奧斯卡獎。

  在《流形的命運》一文中,娜莎通過一些數學家之口,表示丘成桐試圖竊取俄國數學家佩雷爾曼證明「龐加萊猜想」的功勞,以及丘成桐與中國數學界的「淵源」。

  其中娜莎援引了紐約大學石溪分校數學系教授安德爾森(MichaelAnderson)的說法,「丘成桐想要做幾何界的國王。他認為一切都應當出自於他。他不喜歡別人侵入他的領地」。而普林斯頓數學系的前系主任傑索弗·柯那(JesophKohn)也對娜莎表示「這都是為了他們在中國的影響和在海外中國人中的領導權。」

  而在《流形的命運》文章所配發的漫畫中,佩雷爾曼的脖子上掛著一枚菲爾茲獎章;左下角的丘成桐板著面孔用手牢牢抓住那枚獎章。丘成桐正試圖從佩雷爾曼胸前摘走菲爾茲獎章。

  丘成桐控告誹謗

  9月18日,丘成桐控告《紐約客》誹謗。記者在丘成桐的個人網站上看到,丘成桐已貼出律師信。其代理律師霍華德·庫珀(HowardM.Cooper)在律師信中稱,《流形的命運》中對丘成桐進行了誹謗。在這封信中,丘成桐要求《紐約客》雜誌和娜莎對該文中的錯誤在顯著位置上作出更正,並為文中侮辱性質的插圖作出道歉。

  這封律師信控訴了娜莎在用郵件採訪時,並未如實地表示自己的採訪意圖,而是在電子郵件中聲稱對「物理學和數學的統一」感興趣,並因霍金對其成果所作的高度評價而折服。

  律師信中說,在娜莎撰寫該文的三個月時間當中,她從來就沒有告訴過丘成桐,所採的文章中有對丘的指控、聲稱丘成桐試圖竊取佩雷爾曼的功勞等相關信息。最後律師信中還指出,其他被娜莎採訪過的學者們也表示被類似的手法所欺騙。(李健亞)

  回應

  《紐約客》:站在寫作者一方

  9月20日,《紐約客》發表了一份聲明,回應丘成桐的控告。《紐約客》聲明娜莎的《流形的命運》一文是公正的,雜誌社會站在寫作者這一方。

  《紐約客》還指出該雜誌的事實核對部門也與丘成桐交談核對《流形的命運》一文中所涉及的。而且,事實核對部還獨立地做了相關調研。

  〖 返回頂端 〗 〖 關閉本頁 〗

相關焦點

  • 漢密爾頓致丘成桐代理律師的信
    尊敬的庫珀先生:    丘成桐在《紐約客》的文章被以不公正的方式描寫讓我感到極大的不安。我在下面提供給你我關於此事的看法,以正視聽。我授權你在能夠對丘有所幫助的情況下將這封信與《紐約客》雜誌和公眾分享。
  • 丘成桐:如果我沒得過菲爾茲獎,早就被打垮了
    2006年,《紐約客》雜誌網站刊出了由《美麗心靈》一書(諾貝爾獎得主納什傳記)作者Sylvia Nasar與人合寫的文章《Manifold Destiny》,攻擊丘成桐此前宣傳中國學者首先完全證明「龐加萊猜想」的動機不純,並質疑其人品。丘成桐隨後在網上刊出一封12頁的信,陳述他與他的律師認為《紐約客》文章中的錯誤之處。澎湃新聞:您曾在2005年公開批評田剛先生造假。
  • 專訪數學家丘成桐:如果我沒得過菲爾茲獎,早就被打垮了
    2006年,《紐約客》雜誌網站刊出了由《美麗心靈》一書(諾貝爾獎得主納什傳記)作者Sylvia Nasar與人合寫的文章《Manifold Destiny》,攻擊丘成桐此前宣傳中國學者首先完全證明「龐加萊猜想」的動機不純,並質疑其人品。丘成桐隨後在網上刊出一封12頁的信,陳述他與他的律師認為《紐約客》文章中的錯誤之處。
  • 「小金人」走上街頭 紐約客對奧斯卡態度不同
    1月23日,紐約街頭冷雨悽悽,但很多行人卻圍著時代廣場上的一個櫥窗駐足流連,那裡有50尊奧斯卡金像在閃光,任由遊人按下快門或送出秋波,或者是聳聳肩然後繼續前行。  這些金像的展覽是「會見奧斯卡」活動的預熱,由美國藝術和科學學院舉辦的這次活動將從2月1日開始。隨後這些小金人將會「飛」到陽光明媚的洛杉磯,於3月5日頒發到本屆奧斯卡獲獎者手中。
  • 北大數學系教授丁偉嶽指丘成桐誤導媒體
    美國數學會會刊發表的文章和《紐約客》的文章中反映了這種看法。  青周:數學會刊上發表的文章的可信度有多高?您反駁、質疑「龐加萊猜想被我國數學家破解」所依賴的證據也只是國外這些媒體報導。據我所知,《紐約客》上那篇關於龐加萊猜想的報導就遭到了質疑。您怎麼說服我們它們足夠全面?足夠科學?
  • 丘成桐教授簡介
    丘成桐出生於中國廣東省汕頭市。
  • 丘成桐:傳奇中的傳奇
    數學皇帝:丘成桐在大眾眼裡,數學家是個聰明、怪異,令人敬而遠之的群體2008年8月底,在哈佛大學科學中心舉行的幾何分析與物理前沿學術會議上,還是這個惜字如金、讓佩雷爾曼翹首以盼的哈密爾頓,卻在滔滔不絕地誇讚著一個人,一個也許當今世上唯一能夠讓他如此佩服的數學家,這就是丘成桐。正是由於丘成桐的鼓勵,他才走上了用他發明的瑞奇流來解決龐加萊猜想的道路。
  • 丘成桐山大演講——幾何分析與應用
    8月3日,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獲得者、美國哈弗大學教授丘成桐院士訪問山東大學。  中國科學院院士、山東大學副校長張運代表山東大學對丘成桐院士一行的來訪表示熱烈的歡迎,並稱讚丘成桐院士是當代數學巨人。
  • 海航深圳—紐約、深圳—洛杉磯「客改貨」包機航班再次起航
    ,當地時間3日17:17,航班順利抵達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為暢通貨運物流渠道,穩定國際供應鏈,海南航空在收到包機方需求後,迅速響應,積極承擔運輸保障任務,增派人員加班加點核對貨物信息,聯合各單位做好保障方案,確保「客改貨」任務有序進行。據悉,深圳-紐約、深圳-洛杉磯航線預計執行至2020年12月(深圳至紐約每周兩班,深圳至洛杉磯每周六班)。
  • 數學界的凱撒大帝——華人數學家丘成桐
    《紐約時報》評價:他是當之無愧的數學皇帝。父親常常教他學習古文,還教導他「尋孔顏之樂,拓萬古心胸」 ,要像孔子、顏回一樣保留文人的風骨,這番教誨令丘成桐至今印象深刻。在學習方面,丘成桐更是時刻牢記父親要他「做大學問,要為國家做能夠留給後人看的學問」的教導,成為了他攻克卡拉比猜想的「秘密武器」。
  • 第五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頒獎典禮在京舉行—資訊—科學網
    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是丘成桐先生為了使我國大學生具有國際競爭力、成為第一流的創新人才而提出的。第一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於2010年10月舉行,此後每年舉行一屆,在大陸、香港和臺灣開展。> 美國哈佛大學 匡斯萌 北京大學 二 許寶騄—林家翹獎銀獎 美國紐約大學
  • 臭蟲攻陷紐約(圖)
    有獎評新聞   聞名世界的紐約素有  紐約奇癢無比  一群一群的臭蟲現身紐約城。醫院、學校、電影院、俱樂部、大學公寓,似乎到處都有臭蟲的蹤跡。整座「不夜城」都奇癢無比。  去年年末,兩名來紐約度假的瑞士婦女就將她們曾住過的紐約曼哈頓賓夕法尼亞飯店告上法庭,理由是她們下榻這家旅館時幾乎被那裡的臭蟲「活活吃了」。
  • 丘成桐:數學在物理上有著不可思議的力量
    求學經歷  丘成桐1949年4月4日生於廣東汕頭,兄弟姐妹八人。在丘成桐只有幾個月大時便全家移居香港。丘成桐14歲時在大學教授哲學的父親丘鎮英過世,由母親獨力撫養成人。小學畢業於沙田公立學校。中學時就讀香港培正中學,1966年入讀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數學系。大學三年級時,獲Stephen Salaff教授推薦前往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深造,師從陳省身。
  • 國際著名數學家丘成桐與華附學子「聊數學」
    今天下午,國際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先生來到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在「華附講壇」第156期開講,與廣東中學生暢談「數學之美」,交流數學和基礎科學在應用科學中的重要性。 丘成桐先生在現場表達了對華附學子的期待,希望通過同學們的努力,實現數學和基礎科學的深度結合和不同學科的共享合作,讓量子人工智慧與量子深度學習變成實用工具,為我國前沿科技做出自己的貢獻。 接著,丘成桐先生又為同學們分享了數學基礎學科的20多種應用,如數學生命科學、控制理論、信息與通信科學等。丘成桐先生表示,作為青少年,我們要看到數學學科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指向的無限可能。
  • 國際數學大師評丘成桐:在哈佛,一人就是一個數學系
    國際數學大師、阿貝爾獎獲得者辛格評價丘成桐:  「即使在哈佛,一個人就是一個數學系」  《數學界的國王》是美國《紐約時報》刊登丘成桐人物報導的標題,此報導更是《紐約時報》歷史上篇幅最長的科學家報導。
  • 龐加萊猜想破解遭質疑 數學家丘成桐坦言中國人弱點
    丘成桐:從去年12月開始,一直到今年4月才評審完。北京科技報:這個審稿時間算不算快?丘成桐:審稿的時間有快有慢,有的兩個星期就可以審完,有的則要2年才審完,這要看審稿人的能力和技術,還要綜合其他各種原因。我認為半年的審稿時間應該不算快。北京科技報:審稿的人都是雜誌的編委嗎?丘成桐:這個不一定,審稿人的身份是保密的,這是行規。
  • 青年數學家談丘成桐:他崇拜劉邦 有無窮的精力
    《紐約時報》給了他一個稱謂:數學皇帝。   在大眾眼裡,數學家是個聰明、怪異,令人敬而遠之的群體。可過去幾年,一個著名的猜想讓數學和數學家一度成為媒體與大眾的寵兒,同時也造就了兩個傳奇人物———佩雷爾曼與哈密爾頓。  自從2003年宣布證明了龐加萊猜想以後,佩雷爾曼基本上與世隔絕。
  • 《紐約客》萬字深度報導 揭開美國政府迫害伊朗科學家內幕!
    △《紐約客》:拒絕當間諜的人一些拒絕FBI要求的伊朗人告訴《紐約客》,他們遭受了持續數年的要挾以及法律糾紛。阿斯加裡對此事感到厭惡,他當即表示,不會籤署任何協議,也不會從FBI那裡拿一分錢。很快,阿斯加裡離開了凱斯西儲大學,回到伊朗,他以為整件事情到此為止。欲加之罪2017年6月21日,阿斯加裡在甘迺迪機場被捕。
  • 《紐約客》萬字深度報導 揭開美國政府迫害伊朗科學家內幕
    按照《紐約客》的曝光,不難理解,FBI為何對阿斯加裡這樣的人感興趣。謝裡夫大學是伊朗最負盛名的頂級理工科學府,為伊朗培養了大量精英人才。材料科學與研發核武器有密切關係,FBI認為,謝裡夫大學教授必然認識在伊朗從事軍事或核工程研究的科學家,籤證就是阿斯加裡的弱點。在美國訪問或居住的伊朗人經常會被FBI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