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數學系教授丁偉嶽指丘成桐誤導媒體

2020-11-23 搜狐網

  6月3日,丘成桐宣布,「曹懷東、朱熹平已經完成了龐加萊猜想的封頂之作」,9月1日,一個叫丁偉嶽的人卻發出了另一種聲音。

  「國際上的普遍看法是數學家佩雷爾曼給出了龐加萊猜想的完整證明」,「國內媒體出現這種失誤和丘成桐誤導有重大關係」,「現在,曹懷東、朱熹平倆人文章是否經過了正常評審的程序都有疑問。」丁偉嶽如是說。

  為什麼是丁偉嶽出來說話?為什麼選擇這個時刻出來說話?

  很快,就有人找到,一年前,網上曾流傳過的丁偉嶽「炮轟」丘成桐的演講實錄……

  龐加萊猜想新聞發布會違反了學術規範

  青年周末(以下簡稱「青周」):你對於圍繞龐加萊猜想的一系列事件提出質疑,具體質疑它哪幾點?

  丁偉嶽:(以下簡稱「丁」):我的看法大概有幾點。

  首先,像龐加萊猜想這樣嚴肅的科學問題應當在學術界內部進行討論或辯論,而不應當求助媒體或任何外界力量來對學術界施加影響。因此,丘成桐教授6月3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實際上違反了一種學術規範。

  其次,這篇發表於2006年6月,由丘成桐主編的《亞洲數學》雜誌上的文章,當時只在網上公布了題目和摘要。直到7月底,文章全文才在該雜誌網頁上公布。在絕大多數的數學家沒有看到這篇文章 ,無法判斷這一工作是否含有對龐加萊猜想的實質性貢獻的情況下,就通過新聞發布會來宣布這篇文章是「封頂之作」,這種做法是非常反常的。

  青周:還有呢?你還質疑什麼?

  丁:另外還有兩組數學家,密西根大學的Kleiner和Lott,以及Morgan和田剛,他們也一直在做同樣的解釋證明的工作,而且早在5月下旬,Kleiner和Lott已經在網上公布了他們的文章。但在6月的新聞發布會上,丘成桐卻不提其他數學家的工作,只宣布曹懷東和朱熹平的工作,這不是客觀、公平公正的做法。

  數學猜想需要兩年以上才能確認

  青周:你一直在強調這個事情反常,為什麼反常?一般而言,國際上,數學界宣布一個重要成果的慣例是什麼?

  丁: 通常,一項重要成果首先是在數學界內部的會議上公布,或者以預印本的形式向同行們散發,或是在網上發表論文全文。數學這門學問是非常嚴謹的,需要長時間的嚴格論證。對於特別重要的、像龐加萊猜想這樣的成果,往往需要兩年以上的時間來確認其正確性。

  我舉個例子,普林斯頓的Wiles教授在一次學術會議上宣布他解決費爾瑪猜想的成果的。其後數學界的專家們對他的證明進行了長時間的檢查,並且發現了其中的一個錯誤。之後,又經過一年時間來糾正這個錯誤,Wiles的成果才被最終承認。

  青周:但是為什麼到現在為止,並沒有正規的數學機構包括克雷數學研究所對曹懷東、朱熹平倆人破解了龐加萊猜想一事提出疑義?

  丁:數學界還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檢驗他們的證明。朱、曹倆人的文章到現在才公布了一個多月。從投稿到被《亞洲數學雜誌》接受也只四個月時間。據我所知,該雜誌的一些編委對於文章是否經過正常評審的程序表示了疑問。

  在剛剛結束的ICM (Internati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即國際數學家大會上,許多數學家都把解決龐加萊猜想的成果歸功於佩雷爾曼,譬如數學會刊上記載,哥倫比亞大學數學系主任Morgan在演講中談到他的觀點:佩雷爾曼在2003年就證明了龐加萊猜想。

  事實上,許多國外數學家對這篇文章所提出的疑問主要不是它的證明是否正確,而是針對它自稱是「完整的證明」和在摘要中稱這個證明是「漢密爾頓·佩雷爾曼理論的最高成就」。而國際上的普遍看法是:佩雷爾曼已經給出了完整和正確的證明。美國數學會會刊發表的文章和《紐約客》的文章中反映了這種看法。

  青周:數學會刊上發表的文章的可信度有多高?您反駁、質疑「龐加萊猜想被我國數學家破解」所依賴的證據也只是國外這些媒體報導。據我所知,《紐約客》上那篇關於龐加萊猜想的報導就遭到了質疑。您怎麼說服我們它們足夠全面?足夠科學?

  丁:我質疑的依據並不是媒體的報導,而是國內外大多數數學家的共識,即佩雷爾曼的證明是正確的和完整的,其他數學家的工作,包括朱、曹的文章是對這個證明的解釋和檢驗。這種共識現在被馬德裡的國際數學家大會所進一步證實。給佩雷爾曼頒發費爾茲獎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據。

  在我的文章中,媒體報導只是一個切入點。我強調的是,我國媒體在想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只反映了丘成桐教授的說法,而這種說法與國際數學界主流看法相矛盾。此外,隨著國際上輿論壓力的增強,丘成桐教授這邊也開始否認原來自己的一些說法。

  青周:為什麼國內和國外媒體在針對此事的報導會有如此大的不一致?

  丁:我認為這主要是被丘成桐誤導了。國內媒體比較相信個別權威。如果有某個權威講了話,就馬上報導,而不去求證。據我所知,對於6月份媒體對龐加萊猜想的報導,國內有許多數學家是有不同看法的,然而,沒有媒體採訪他們。譬如田剛,像他這樣在這個問題上研究很深的專家,當時卻沒有任何記者來問他的意見。

  澄清事實並非攻擊丘成桐個人

  青周:您剛才的評論和您的文章,會給人一種感覺,您是將有關問題的矛頭直指丘成桐教授?

  丁:我的文章是要告訴大家,關於「我國數學家證明了龐加萊猜想」這種說法是有問題的。

  我是要澄清事實,這就不可避免地會與某些人的看法不相同,但我不認為與丘成桐有不同意見,提出我的看法,就是針對他,攻擊他。

  青周:有沒有人質疑您發表文章的動機?早在2005年,就有《北大教授丁偉嶽、項武義炮轟丘成桐講話的實錄》在網上流傳,北大數學系和丘成桐的糾葛大家也都知道。甚至有評論說您的這篇文章事關北大氣量?

  丁:你所說的那件事是有背景的。2005年,丘成桐曾在我國媒體上發表過一系列的言論對北大進行過攻擊,甚至誣衊田剛學術造假,學校師生反應很大,所以我們針對此事作了一次類似於沙龍交流的活動。

  現在,再說我寫的這篇文章,首先,它不是針對丘成桐對北大的批評和指責;其次,它也不是針對丘成桐本人,所以,我看不出來這篇文章和北大的氣量有任何關係。

  如果說別人批評或者攻擊了你,你就必須閉嘴,否則就是沒氣量,那我覺得這個邏輯是十分荒唐的。

  青周:也有人對您發表博客這種方式有質疑:一個數學界的專家,一個學者,採取這樣一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態度和觀點,是不恰當、有違學術道德的。

  丁:我不認為這種方式有什麼不妥當,利用網絡來講事實、擺道理,有什麼不好?首先把學術評價問題訴諸於媒體和大眾的是丘成桐,現在有必要向媒體和大眾說明真相,說明什麼是「有違學術道德」。

  青周: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整個事情,從龐加萊猜想宣布解決到您提出自己的質疑,從對破解龐加萊猜想做出最關鍵貢獻的俄羅斯數學家佩雷爾曼放著獎金不要到掃尾的華裔數學家「打」成一片,面對著這些紛擾,您的感覺如何?您又如何評價丘成桐?

  丁:對於丘成桐,我一直對他在數學上的成就非常敬佩。但是他在其他方面的看法和言論往往失之過激和武斷,甚至違背事實,這不利於問題的解決。我國數學界原有的團結局面被破壞,我想是與他的言行分不開的。對此,我與國內絕大多數數學家一樣,深感痛心和憂慮。

  現在,許多數學家感到有很大的壓力,也有一些關心我的同行讓我不要講話了,因為怕我受不了打擊。所謂打擊無非是「人言可畏」,但是如果你沒做錯什麼,其實是不用怕的。

(責任編輯:松木)

相關焦點

  • 丘成桐教授,不必動怒
    丘成桐數學英才班此外,在丘成桐先生的積極倡導下,2018年2月教育部批覆同意清華大學開設「丘成桐數學英才班」,丘成桐先生擔任首席教授。丘班的目標招收高二、高三考生,考生將錄取至清華大學數學科學系「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到目前為止,丘班已經完成了三年的招生工作(18-19)。
  • 北大教授對"中國科學家破解龐加萊猜想"提出質疑
    )教授,在北京舉行關於龐加萊猜想學術講座,吸引眾多數學愛好者和媒體。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數學研究所所長丁偉嶽教授證實,這篇文章正是出自他的手筆。   據京華時報報導,丁偉嶽在博客中介紹,自今年6月3日國內各主流媒體發表了由著名數學家丘成桐教授宣布的
  • 清華在丘賽慘敗北大,引丘成桐怒斥?北大數學這麼強,還得謝清華
    丘成桐是第一位獲得數學最高獎「菲爾茲獎」的華人、也是繼陳省身後第二位獲得沃爾夫數學獎的華人,他被公認為是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更有美譽稱「丘成桐一個人頂得過哈佛大學半個數學系」。>「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由丘成桐教授在 2010 年發起,面向中國大陸、香港及臺灣地區高校在校大學生開展。
  • 丘成桐生氣了?2020「丘賽」清華失利,在數學方面被北大碾壓
    文/小皮球說教育「丘賽」也被稱為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它是由丘成桐教授發起的,面對全國高校在校大學生開展的,全面測試大學生的數學知識、修養與能力。說到丘成桐,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作為我國現代數學的代言人,他的名字可是響噹噹的,所以丘賽也就是用他的名字來命名的。
  • 丘成桐有多厲害?花了十年功夫,把清華大學數學系排名提升71位
    有美國學者這樣評價道:「丘成桐他一個人,抵得過哈佛大學半個數學系。」與此同時,他還兼任哈佛大學物理系教授,這在哈佛大學的歷史上都是少有的情況。像他這樣物理數學均屬頂級的學者,在整個人類歷史上也是極其難得。
  • 田剛在北大開講龐加萊猜想 深受師生歡迎
    數學界的百年難題龐加萊猜想終獲破解,我國媒體紛稱中國數學家朱熹平、曹懷東完成了破解龐加萊猜想的封頂工作。而今年8月底舉行的國際數學家大會卻將功勞獎給了俄羅斯數學家佩雷爾曼,到底是誰破解了龐加萊猜想呢?國際數學家大會幾何方面45分鐘學術報告遴選委員會的主席田剛昨天在北大開講,他認為中國數學家對佩雷爾曼解決龐加萊猜想所做的補充研究是「很有意義的」。
  • 天才韋東奕:免試於北大數學科學院,曾代表北大數學系力壓清華!
    那年,這個學院綜合了北京大學數學系和概率統計系,真正讓數學科學綜合了起來。如今,這裡匯聚著我國最頂尖的數學人才力量,是數學人才濟濟一堂的地方。能在數學人才匯集的北大數學科學院,脫穎而出的韋東奕,究竟是什麼來頭?他又如何帶領北大學子,在競賽中打敗清華呢?
  • 「丘賽」清華慘敗北大完勝,丘成桐震怒,網友:黃金一代在哪?
    丘賽,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之簡稱,是一項含金量甚高的大學生數學賽事。丘成桐,世界著名大數學家,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身兼四個院士頭銜: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國際數學大師評丘成桐:在哈佛,一人就是一個數學系
    國際數學大師、阿貝爾獎獲得者辛格評價丘成桐:  「即使在哈佛,一個人就是一個數學系」  《數學界的國王》是美國《紐約時報》刊登丘成桐人物報導的標題,此報導更是《紐約時報》歷史上篇幅最長的科學家報導。
  • 丘成桐教授簡介
    丘成桐出生於中國廣東省汕頭市。
  • 丘成桐怒斥2020丘賽清華排名:一流大學的數學人才該怎麼培養?
    2018 年 5 月,清華大學增設「丘成桐數學英才班」。「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由丘成桐教授在 2010 年發起,面向中國大陸、香港及臺灣地區高校在校大學生開展。在社交媒體平臺的討論中,後續也出現了更多的說法:同時人們也發現,這應該不是丘成桐的第一次「震怒」。
  • 2020丘成桐杯數學競賽落幕!北大金銀銅斬獲33塊獎牌,清華僅2金
    【2020丘成桐杯數學競賽落幕!北大金銀銅斬獲33塊獎牌,清華僅2金,其他學校基本都是陪太子讀書】 眾所周知,在國內,北大數學系基本上是神一般的存在。可以這樣說,在國內北大數學系說第二,沒有高校數學系敢稱第一。
  • 清華大學數學學科成立90周年大會 丘成桐作賦
    2017年4月22日,清華大學數學學科建立九十周年大會在清華大禮堂舉行,群賢畢至、少長鹹集,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教授、校友集聚一堂。  清華數學始建於1927年,1937年抗戰爆發後清華、北大、南開三校的數學系組建西南聯大數學系,1946年返回清華園,直至1952年在高等學校院系調整中撤銷。
  • 媒體稱中國教授破解龐加萊猜想 西方媒體謹慎
    當時,丘成桐在他一手創辦的中科院晨興數學中心向幾家經過挑選的國內媒體宣布,中山大學教授朱熹平和美國里海大學教授曹懷東在《亞洲數學期刊》發表論文,「徹底解決了龐加萊猜想這個世紀難題」(參見6月8日本版報導《龐加萊猜想:華人數學家的臨門一腳》)。
  • 數學大師丘成桐:中國的科技至少要倒退20年
    怪現象1:名教授不帶本科生 丘成桐尖銳地指出:他發現國內高校一些「怪現象」:一些所謂的「名教授」不花時間參與本科教學。他以美國哈佛大學為例介紹,哈佛的教授數量比國內大學要少很多,數學系也就是十七八個正式教授。但是數學系每年都要開會一到兩次,研究討論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學習進度,教授會花很多功夫去培養本科生。
  • 丘成桐:如果我沒得過菲爾茲獎,早就被打垮了
    丘成桐同時擔任哈佛大學物理系和數學系教授,以其名字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是物理學中弦理論的基本概念。他關注中國,關注教育,但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高校邀他出任校長,他一個也沒答應。丘成桐說,不想花功夫在學問以外,「即便做校長,也絕不做公立大學校長」。10年前,丘成桐公開批評北大數學系一教授抄襲,言辭激烈地指責國內學界有學術腐敗等問題,自己也遭到圍攻。
  • 專訪數學家丘成桐:如果我沒得過菲爾茲獎,早就被打垮了
    丘成桐用五年時間證明卡拉比猜想,其間歷經波折,甚至不得不寫信給卡拉比本人承認自己錯了。他的看法是,「花了真功夫,走的冤枉路都不會冤枉。」現在他的影響力早已溢出數學界。丘成桐同時擔任哈佛大學物理系和數學系教授,以其名字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是物理學中弦理論的基本概念。他關注中國,關注教育,但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高校邀他出任校長,他一個也沒答應。
  • 哈佛終身教授丘成桐:走進數學的王國
    丘成桐,哈佛大學終身教授,國際知名數學家。這個1949年出生於廣東汕頭的美籍華人,如今已年近70歲,但近年來,他在數學研究上依舊十分活躍:僅2015年一年,他就以每個月兩篇論文的速度進行了大量高質量的數學研究。  美好的沙田時光  丘成桐的父親丘鎮英,1935年畢業於廈門大學,翌年進入日本早稻田大學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