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專家長沙航院話雷射清洗技術 為航空產業發展把脈支超

2020-12-06 瀟湘晨報

10月12日,航空職業教育與技術協同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協同創新中心)科技開發工作委員會在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召開研討會和雷射清洗技術專題報告會,中國科學院研究員林學春、南開大學教授宋峰、武漢金頓雷射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劉頓、長沙航院副院長曾全勝等4名專家受邀作精彩報告。報告會由長沙航院院長朱厚望主持。

作為未來三大清洗技術之一,雷射清洗具有無汙染、無損傷、無應力、易於實現自動化等一系列優勢,已經成為清洗技術的主流方向之一。在航空航天的飛機清洗、鐵軌及火車清洗、艦船清洗、模具清洗、零部件焊接前清洗等領域有著巨大的應用前景。林學春以《高功率全固態雷射器及其應用研究》、宋峰以《雷射清洗機理及其應用》、劉頓以《雷射清洗技術及其在航空領域的應用》、曾全勝以《雷射清洗技術在飛機維修中的應用》為題展開精彩論述。

林學春長期從事大功率全固態雷射器及其應用研究,開發出一系列工程化高功率全固態雷射器並進行了產業化,發明了一系列雷射精密加工工藝並獲得規模化應用。他說,目前雷射清洗技術研究比較熱,實踐應用相對冷,在飛機上應用雷射清洗技術才剛剛起步。宋峰主要在固體雷射技術及其應用、發光與光譜技術、光纖技術、納米結構增強發光等方面有深入研究,他認為和傳統清洗方式相比,雷射清洗方式作為綠色表面清洗技術具有鮮明的優勢。曾全勝是長沙航院雷射器工程化應用技術研究團隊帶頭人,他主要就該院雷射清洗技術研究進展及飛機蒙皮表面塗層去除對技術的要求方面作了探討。

作為企業高管,劉頓長期從事雷射應用技術的研發工作,研究領域包括雷射清洗、超快雷射加工微加工、雷射拋光等。他認為,這項技術不能完全代替傳統清洗技術,但是其非常有益的延伸和補充。比如飛機零部件脫漆處理,雷射清理不損傷基材、塗層能完全去除,而機械清洗會出現基材受損、塗層處理不全等弊端。肖文澤是西安藍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88屆畢業生。他認為雷射清洗技術是未來發展的一個趨勢,前景廣闊,能夠既安全又環保地幫助企業解決設備清洗的難題。他帶領團隊研製出了雙高壓綠色高效清洗設備、光纖雷射清洗設備。

「航空產業作為高端產業,需要大量有情懷和專業基礎知識紮實的航空類技術技能型人才。」曾全勝說,「長沙航院培養了大批高質量的飛行器維修技術人才,現在已對學生開始進行雷射清洗技術的普及教育,適應未來發展需要。」該院培養航空製造、航空維修、航空服務等人才,非常注重大國工匠精神培育,融入理論課堂、實習實訓全過程。肖文澤認為,航空產業更新換代非常迅速,學校在培育學生時,要緊跟市場,更注重知識面和專業基礎知識的培育,這樣的人才更能適應未來的變化,「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培育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更好滿足企業和社會的需要。」

近年來,依託協同創新中心平臺,長沙航院持續加強與企業的合作,不斷創新「工學六合」人才培養模式,積極探索實踐現代學徒制、定向培養、訂單培養、個性化培養等模式,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育人才成果顯著,省級專業技能與畢業設計抽查合格率100%、優秀率90%以上; 師生在省級以上技能大賽中獲獎330餘人次,其中獲得入選世界技能大賽國家集訓隊資格2人次,國家級一等獎30餘人次,省級一等獎120餘人次,指導老師中有19人次獲國家或省級技術能手稱號,7人獲湖南省五勞動獎章; 畢業生就業率和用人單位滿意度均保持在96%以上。

通訊員張少利 劉嫄 瀟湘晨報記者李柯夫

相關焦點

  • 知名專家齊聚長沙航院 共話雷射清洗技術
    紅網時刻10月13日訊 (通訊員 張少利 劉嫄 記者 陳宗昊)10月12日,航空職業教育與技術協同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協同創新中心)科技開發工作委員會在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召開研討會和雷射清洗技術專題報告會。來自相關行業和企業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共同研討航空科技開發、技能人才培養等,為航空產業發展把脈支招。
  • 院士專家共話江西航空產業發展
    10月30日,作為2020南昌飛行大會的一項重要活動,江西航空產業發展論壇暨產業推介會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為「新格局下的航空產業變局及應對」,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的院士專家以及知名航空企業負責人齊聚一堂,共話航空產業發展。
  • 院士專家為江西航空產業發展把脈
    10月30日晚,「智薈贛鄱——江西航空產業發展院士專家諮詢會」在南昌舉行,會議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彥仲、劉大響、甘曉華、尤政與省市和航空工業洪都領導共聚一堂,謀劃推動江西航空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 院士專家把脈遼寧磁動力產業發展
    7月31日,由遼寧省政協主辦,鞍山市科學技術協會、邁格鈉磁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磁動力產業發展院士專家座談會暨省級磁動力製造業創新中心籌備會在鞍山舉行。 會議以「開創綠色磁動力時代」為主題,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專家教授,企業界代表、金融界代表等,把脈獻策遼寧省磁動力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 助推航空產業高質量發展,成都航院開創校企育訓融合新篇章
    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推進產教深度融合,促進勞動者技能提升,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簡稱:成都航院)承接了「2020 年成飛新員工專項賦能培訓」項目。成都航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期培訓學校高度重視,有針對性地安排了鈑金鉚接基礎知識、CAITA 軟體識圖應用、鉚接實操、航空基本技能、航空發動機部附件拆裝、航空電氣線路、航空複合材料損傷等專業課程,組建了校外專家和校內具有豐富現場經驗的優秀教師進行授課,旨在提升學員的專業知識,強化崗位技能。
  • 長沙市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大賽為長沙高質量發展添新動能
    ……長沙市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大賽邀請了全國知名的創投機構代表,以及長沙本地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代表,為參賽路演項目的長遠發展和落地產業化「把脈問診」,為大學生創造良好平臺和發展契機。  在今年的決賽中,中南大學兩個項目參賽。
  • 翔明雷射王永久:雷射清洗是未來工業清洗髮展趨勢和首選
    本屆大會由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範區、青島市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協會等聯合主辦,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200餘名行業精英、資深專家、優秀企業家參加,並就交通智能裝備產業、先進焊接及焊接工藝等核心內容展開了多維度的深入交流,旨在聚焦交通產業優質項目,實現全產業鏈資源交流互通,助力行業優化升級。
  • 專家學者把脈內蒙古馬鈴薯產業綠色發展
    近日,2019年中國·烏蘭察布馬鈴薯綠色發展科技創新大會在烏蘭察布市召開。會上,國內馬鈴薯領域專家學者為內蒙古馬鈴薯產業綠色發展把脈支招。 馬鈴薯是內蒙古3大糧食作物之一,是內蒙古的傳統作物、優勢作物,因其塊大整齊、表皮光滑、乾物質含量高、鮮食沙軟爽滑的特點,深受消費者喜愛。
  • 院士專家為地理信息產業 創新發展「把脈」
    本報訊 (記者 李爭粉) 近日,以「地理智慧 連結未來」為主題的2020 GIS 軟體技術大會主題大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會上,眾多院士專家為地理信息產業創新發展「把脈」。科學技術部原部長、中科院院士徐冠華表示,要下決心加強GIS基礎軟體關鍵技術的自主研發、充分發揮企業在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大力開發GIS軟體國際市場等方面發力,讓地理信息技術更好地助力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創新。徐冠華表示,我國GIS軟體在國外的品牌影響力、市場佔有率還不足,需要政府和企業高度重視國際品牌建設和市場開拓,把優質的中國GIS產品和服務帶到國外。
  • 增材製造產業發展與技術應用高峰論壇舉行
    增材製造產業發展與技術應用高峰論壇舉行3D列印正成為製造業新的增長點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29日訊(記者 奉永成)2020中國(長沙)網絡安全智能製造大會「增材製造產業發展與技術應用高峰論壇」今天舉行
  • 湖南航空全新啟航 融入「長沙四小時航空經濟圈」
    12月1日,湖南正式迎來首家本土航空公司——湖南航空。湖南航空現已同步啟動機隊塗裝更改工作,不久將以湖南航空全新形象亮相。未來湖南航空將積極融入「長沙四小時航空經濟圈」,著力打造「網際網路+」精品航空。據了解,湖南航空現擁有12架全空客A320系列機型,包括三架NEO先進機型,平均機齡在3年左右,已通航昆明、長沙、南京、成都、無錫、青島等全國31個城市。
  • 融入「長沙四小時航空經濟圈」,湖南迎來首家本土航空公司
    未來湖南航空將以湖南省會長沙為中心,積極融入「長沙四小時航空經濟圈」,並結合股東同程航旅的網際網路技術和旅遊資源、渠道優勢,著力打造「網際網路+」精品航空。目前,湖南航空已經融入「長沙四小時航空經濟圈」,並在中南地區圍繞長沙航點取得了重大突破,2020年春夏航季接連開通長沙=昆明、長沙=滄源、長沙=煙臺、長沙=海拉爾等長沙始發航線,冬春航季再次增加長沙過夜運力投放,進一步優化運力布局和航線網絡結構,新開長沙=成都、長沙=滄源=麗江航線,優化長沙=昆明直飛航線。
  • 開展航空培訓 促進航空貨運包容性增長——航都院(中國)與國際航空戰略諮詢公司達成戰略合作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新昌 通訊員 白楊日前,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航空港實驗區獲悉,航都院(中國)與國際航空戰略諮詢公司(SASI)達成合作協議,雙方將聚焦國內市場,加強航空領域合作,開展航空培訓及工作營等項目。
  • 第二屆中國新材料產業發展大會暨2019長沙國際新材料產業博覽會將...
    第二屆中國新材料產業發展大會暨2019長沙國際新材料產業博覽會現場10月16日,第二屆中國新材料產業發展大會暨2019長沙國際新材料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在長沙舉行。頂級專家匯聚一堂 共商產業發展大計本次展會以「創新、發展、應用」為主題,服務國家新材料發展戰略,服務新材料特色產業,服務新材料創新創業,助力我國新材料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包含巡館、開幕式、10個大會主題報告、25個分論壇、產學研大通道、專業論壇和展覽展示等。
  • 新產業、新動能——中國(太倉)航空航天產業峰會即將隆重開幕
    航天技術作為高科技前沿,其產業化依賴於整個國民經濟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以及傳統產業的支持。航天產業與傳統產業之間有著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關係。航天技術發展過程中產生的許多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產品,將牽引傳統產業技術水平的提高。
  • 航亞使命,為中國做最好的航空發動機零部件——專訪無錫航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嚴奇
    雖然現在航空發動機零部件製造被央企所壟斷,但這個產業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和盈利模式,需要根據客戶要求,不斷跟隨最先進設計和工藝,「機遇實在是太多了」。 「這個世界上想為中國航空發動機零部件做點事的人多得是,憑什麼你去做?!」決定創業前,我常常捫心自問。這種零部件,國外很多也都是民營企業在做,我們本身就在業內,不僅有情懷,更知道該怎麼做好產品,如何做好專業化企業。
  • 南安裝備製造業有個「智囊團」 到一線為企業「把脈問診」
    專家團走進企業生產一線對接技術需求。­  產業發展,人才先行。作為技術主導型產業,南安裝備製造業近幾年的快速發展,離不開高層次人才在技術上的屢屢突破。­  儘管在人才引進上,南安的硬體配套優勢並不大,但依託在「產學研」路子上的創新探索,於去年8月正式運作的南安市機械裝備產業科技創新服務中心,成為產業發展最堅實的人才和技術後盾。依託服務中心,南安搭建起了一個涵蓋全國20多所高校、近50名專家的智囊庫,為南安企業所用。
  • 磁動力產業發展院士專家座談會在鞍山舉行
    7月31日,由遼寧省政協主辦的磁動力產業發展院士專家座談會在鞍山市舉行。大會以「開創綠色磁動力時代」為主題,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專家教授及企業界代表把脈獻策遼寧省磁動力產業發展。 稀土被稱為「萬能之土」,稀土五大功能之首的永磁材料,因應用廣泛又被譽為「稀土中的黃金」。
  • 國內權威交通專家為長沙交通「十四五」規劃把脈問診
    12月17日,長沙市交通運輸局組織召開長沙市「十四五」交通運輸規劃成果專家評審會。會議邀請了全國交通運輸行業的權威專家,現場為長沙市「十四五」交通規劃指導定調、把脈問診,為貫徹「三高四新」使命、落實交通強國戰略強化規劃引領。
  • 雷射表面改性技術發展研究
    本文系統梳理雷射衝擊強化、雷射淬火、雷射熔覆等典型的雷射表面改性技術國內外發展現狀,結合產業應用需求剖析技術發展面臨的問題,總結領域技術重點發展方向並提出後續發展建議,以期為我國雷射表面改性技術研究提供參考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