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撲3月11日訊 當DS突然選擇與鈦麒合作的時候,維珍發現自己失去了主要廠商的支持,但很快一家背景神秘的中國公司,遠景浮上了水面。這是又一次「中國資本的離境遠行」?還是一場深思熟慮後的產業布局?我是無法相信這家中國的新能源巨頭會安於做一支「奧迪客戶車隊」的。
在遠景高調接手車隊後的15個月,我們又回到了香港維多利亞港,現在這支「遠景維珍」車隊正領跑著Formula E車手和車隊積分榜,更有趣的是,現在領導這支車隊的是前保時捷中國的高管Franz先生,但關於遠景的「大棋」我們依然一頭霧水。就這樣,我們抓住機會,向Franz一探究竟。
第一個問題,我們很直接,「遠景集團為何會加入Formula E賽場? 」
Franz的回答也很官方:「Formula E賽事的目標和遠景集團的核心價值非常契合,比如:清潔能源、可持續性、電池等,而且我們都同樣關注氣候變化這個影響全人類的話題。電動方程式比賽已經讓電動出行的競賽,從馬力的競爭升級到算法的角逐。遠景加入電動方程式,不僅是要推動在傳動鏈技術、電機設計、電池技術、控制算法與仿真模擬、智能物聯平臺的領域實現新的突破,更是幫助全人類贏得同氣候變化的比賽。對遠景集團來說,沒有比Formula E更好的平臺來全方位展示遠景集團的競爭力。」
面面俱到,滴水不漏。確實,Formula E在過去5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質上你能將大型賽事Event帶到標誌性的城市中心本身就是巨大的成功,你看ABB直接拿下了賽事的冠名贊助商。甚至投資車隊可能也變得有利可圖,運營兩年,賣給某個國際品牌或者國內的新能源車企,也是絕佳的財務投資方式。
但為什麼會是維珍車隊?Franz說道:「自第五賽季起,遠景集團成為遠景維珍車隊的所有者,正式進入Formula E賽場,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遠景集團這樣一個智慧能源科技公司走向世界的舞臺。維珍自第一賽季起便參加了所有Formula E的賽事,有很豐富的賽道上和賽道外的經驗。從之前的幾場比賽中,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社交媒體關注和報導遠景維珍車隊,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並了解遠景集團。我相信未來的比賽甚至接下來的賽季,也會如此。」
但如果是純粹將FE作為平臺,何必直接買一支車隊呢?做贊助商也可以。純粹的財務投資,可能在第2賽季入手,第4賽季出售更有利可圖。我決心把話題再引入深處,「今年日內瓦車展中,我們能看到很多純電動跑車,而且Franz先生個人在豪華車企有很多工作經驗,遠景集團是否也會製造純電動跑車?」
Franz回答:「目前說這些還言之過早。我們希望遠景集團現有的風電、可再生能源、智慧出行、充電、儲能、電池技術以及我們的能源物聯網作業系統,這些技術能為純電動車行業提供更多支持。但目前談論這個話題還太早。」
遠景目前是中國排名第2的風力發電公司,在集團層面他們收購了日產的車用電池AESC子公司,未來遠景可能會提供新能源的全套軟體和硬體解決方案,Formula E運動顯然是絕佳的研發平臺。遠景集團收購了日產電池,未來這個電池技術開放後,是否會計劃使用在賽車上?
「我們希望將遠景AESC電池打造成全球最好的電池之一,未來我們會嘗試尋找合適的合作夥伴。如果電動方程式開放電池技術,我們或許會嘗試,但目前還沒有這樣的計劃。」
另一個顯然問題是,遠景維珍車隊總部設立在英國銀石,是否會將重新選址到中國?通過電動車產業來「拿地」是國內廠商的常規做法,但Franz給出了否定的回答:「不會。在銀石總部,我們車隊有很強大的技術團隊,包括技師、工程師、供應商等在內的整條價值鏈,所以目前我們不會重新選址。」
確實,在目前的技術架構下,維珍甚至跑得比奧迪廠商車隊更快!他們沒有理由改變這些,但這是怎麼做到的?
Franz回答道:「賽車運動最重要的是車隊實力和賽事經驗。你可以在我們這次的賽車車身塗裝上看到「50」的字樣,因為此次香港站是遠景維珍車隊的第50場比賽,我們車隊有很多的比賽經驗。此外,遠景維珍車隊也有強大的技術團隊,當然還有我們兩位優秀的車手。雖然我們在賽場和奧迪車隊是競爭對手,但我們也是合作夥伴,加上遠景維珍車隊本身在軟體方面的優勢,使得我們車隊很有競爭力。」
結束採訪,Franz一再承諾,如果什麼時候能「說」一些的時候,會第一個讓我們知道。
(編輯:姚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