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寧說教育
說到同學聚會,我想大家都是經歷過的,不管是初中同學還是高中同學,同學會都能夠很好的拉進同學之間的友誼,同時也能清楚的了解到大家的工作環境。
不知道你們的同學會都是什麼時候進行的呢?小編的同學會一般都是在這樣年底的時候開始組織,而且我們班級當初畢業的時候約定好,每一年只要大家有時間,都要進行同學聚會,也是為了能在這一年中了解到大家的近況。
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有發現,每一年的同學聚會中,那些在體制內的同學基本不會來參加,也因為這樣他們受到了很多誤會。
體制內的人很少參加同學聚會,並不是瞧不起人
所謂的體制內包含了公務員、事業單位、國企單位這樣的員工,正因為他們都是為國家服務的工作崗位,所以被大家稱之為「體制內」的人。
而這些崗位都是工作穩定、薪資待遇好的「鐵飯碗」,而這類人基本不會參加同學聚會,所以被大家「誤認為」是進入了體制內,就瞧不起我們這類普通打工人了,但事實上並非如此,他們不參加聚會是另有苦衷的。
體制內身份受限制上面我們說到體制內工作是屬於國家公職人員,很多崗位的身份會有特殊的限制,像是「同學會」這樣的場合併不適合參加。
因為很多同學會都會在地點高檔的飯店進行,這對於體制內的人尤其是有官職的人來說,是要儘量避免的,因為會惹上不必要的麻煩。
害怕同學有求於人這一點其實也是現在大眾對體制內人的「誤解」,覺得在體制內工作的人都是無所不能的,在同學聚會中難免會遇到有人請求幫忙。
但如果你拒絕的話,就會容易被人誤解為不想要幫忙,影響同學之間的關係,但實際上你想幫忙卻能力不足,所以只能選擇不參加聚會。
工作的特殊性需要保密在編的公職人員,有很多工作崗位的特殊性,會有保密的要求,而參加同學聚會的話,難免會有人好奇想要了解,你又不方便說,如果在吃飯過程中不小心說漏嘴,不僅僅會影響自己今後的發展,可能還會導致丟飯碗。
需要隨時注意自己形象體制內的人員需要時刻的注意自己的形象,因為很多時候他們代表的不是個人,所以一言一行都要格外的注意,而參加同學聚會的話,難免要出現在飯店等場所,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給自己的工作帶去麻煩。
沒有參加的必要性所謂的同學聚會,其實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很多去參加是為了互相攀比,很少有真正交流感情的,然而這樣的聚會沒有太大的意義。
而真正關係好的同學,其實不需要這樣的「形式」,所以對於很多人來說,參加這樣的同學聚會是沒有必要的。
若想畢業後進入體制內工作,在大學期間應該做些什麼呢?
積極申請入黨入黨這件事在進入大學開始,就是刻不容緩的一件事,現在能在大學期間貨的黨員身份是非常有必要的,擁有這個身份之後,不管是進入體制內,還是將來進入社會求職,都會有一定的加分作用。
競爭學生幹部職位學生幹部的職位不僅僅是讓你在校期間擁有一個幹部的職位,同時在學生會中也能學到很多東西,比如組織能力、社交能力、以及處理問題的能力等等,這些在體制內考試中都是必要的考察項目。
考取英語四六級證書大學的英語四六級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應該是積極參考的,四級證書在大學畢業前最好考下來,如果有能力的話,也要爭取六級的考試,雖然體制內需要用到英語的地方並不多,但不代表這不是一個必要條件。
努力爭取大學保研名額很多本科院校都會有保研、推免的名額,現在是高學歷的時代,努力的提升自己學歷水平是很有必要的,在大學期間如果能爭取到保研名額是非常有好處的,獲得研究生學歷之後再進入體制內,不管是職位還是待遇都會更好。
寫在最後:
學生聚會這件事其實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只要大家去參加聚會的時候都能保有一份純粹的心,相信也不會有這麼多的彎彎繞繞。
而作為體制內的人很少參加聚會,其實也不是瞧不起人,而是他們身處的職位有很多的無奈和限制,我們應該給予理解。
今日話題討論:你畢業後是否參加過同學聚會?你對於同學聚會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