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愛因斯坦,在中國絕對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從小學到高中,他的畫像懸掛在樓道或教室裡,作為物理學的泰鬥,受到很多人的尊敬。雖然多年之後才能接觸到他的一些理論,但著名的質能方程E = mc2促進了原子彈理論的成型。
自愛因斯坦相對論誕生以來,也就意味著經典力學的年代的結束,直到如今,人們對愛因斯坦的研究也從未停止過。因為他做出的巨大貢獻,深刻地影響著世界。所以,他說過的每一句話都成為科學界的標杆兒,人們對它的理論也是深信不疑,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同時也是流傳最廣泛的一句話就是「一切都是安排好的。」
相信大家對這句話並不陌生,同時也會產生了疑惑。疑惑的是在愛因斯坦生前,他一直崇尚無神論。然而,為什麼在他晚年時期卻說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這句話直到現在都讓人捉摸不透,而人們對這句話的猜測也是形形色色。
有人覺得愛因斯坦到了晚年時期,因為年齡的原因導致大腦意識不清楚,所以才說出這句話;也有人覺得愛因斯坦在晚年時期一定是遇見了什麼不可告人的事情,或者發現了什麼人類至今沒有解開的未解之謎。但是出於某種原因,讓愛因斯坦無奈地將秘密藏在心底,每種說法都看似井井有條,但是仔細推理還是不難發現其中的漏洞。
1879年3月14日,在德國的一個小鎮誕生了一個猶太血統的小生命,而這個小生命承載著父母的所有希望,而父母也給他起了一個滿懷希望的名字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隨著時間的流逝,小愛因斯坦一天天的長大,父母想盡一切辦法來提升愛因斯坦的智商以及動手能力,但令父母失望的是幼年時期的愛因斯坦,並沒有像他們最初期望的那樣,比他小兩歲的妹妹與小朋友玩耍時,另一旁的愛因斯坦還不能完整地說出一句話。
他因此受到了周圍小朋友們的嘲笑,在大家看來,愛因斯坦極其愚蠢,父母也因此失望透頂,為了照顧幼年時期的愛因斯坦。父母一直到他十歲的時候才將愛因斯坦送去讀書,來到學校依然受到同學們的嘲笑。
學校的老師也不喜歡反應遲鈍的愛因斯坦,在每次寫作業或者老師指示的時候,他總比其他同學晚一步完成任務。老師也因此極為憤怒,當著同學們的面怒斥愛因斯坦,同時他也得到了小朋友送給他的第一個外號「笨傢伙」。
在嘲笑侮辱中,幼年時期的愛因斯坦一天天長大,經過兩次的入學考試,愛因斯坦終於進入德國慕尼黑的一所中學,在學校裡,他似乎找到了他自己從未有過的興趣。那就是數學課,他將數學試為自己的精神寄託,不論走到哪裡,手裡總是抓著一本數學課本。
隨著年齡的增長,愛因斯坦的知識面逐漸得到擴展,從而在數學領域的研究問題也越來越深刻,後來在自己勤奮的努力下,終於考入蘇黎世綜合工業大學。在大學期間,他依舊任由自己天馬行空的思維,研究著課外讀物,但是他所做的一切並沒有得到學校的認可,在老師看來,他就是對自己極其不負責任的表現,荒廢學業的態度。
在大學期間他還勤工儉學,四處找工作,給孩子們做物理家教,賺取自己的生活費。也正是因為他做物理家教的這段時間以來,使得他對物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逐漸地進入到對物理學領域的研究當中,最後發表了一篇名叫《論動體的電動力學》論文。當愛因斯坦闡述自己論文的時候,在科學界頓時引起了軒然大波,從此之後,所有人都改變了對愛因斯坦的態度,一路從醜小鴨變成白天鵝,被眾多科學家所推崇。
而他的人生也因此踏上了輝煌的殿堂,就這樣一位一輩子都在科學道路上的推崇無神論的偉大科學家,竟然在晚年時期說出了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這種違背科學理論的話,怎麼能不讓大家產生疑惑呢?
後來的科學家對此也給出了答案,他們認為在宇宙的萬物都遵循著一個規律,大到每一個星系,小到每一個細胞,他們所有的生長運行規律都可以被套在一個公式裡計算出來,只是到現在還沒有得出這個公式到底是什麼?就像我們上學時候學到的公式一樣,只要記住它,就可以將每一個可以替換的元素導入到公式,最後得出答案。
而愛因斯坦的這句話也是如此,不管結論真假與否,我們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再努力,相信知識改變命運,現在所有的一切推測都會在不久的將來被人類用科學所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