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一小時交通圈,顧名思義就是地球上的任意兩個城市的交通距離都控制在一個小時以內。比如你在上海工作,下了班就能去紐約吃個brunch。
這是特斯拉的CEO埃隆馬斯克在2017年做的一個設想,聽起來十分美好,但大部分都覺得不太現實,哪怕有可能實現也不會是最近5年內的事。
但就在不久前,馬斯克在推特上說這個設想將在未來2-3年內開始實現。
今年6月馬斯克的航空公司SpaceX在網上公開招聘海上作業工程師,幫助開發用於星級飛船的海上浮動太空港。
有人提出:「地球一小時交通圈」的說法,已經至少出現兩年多了。
馬斯克回答:「這次來真的。」
他還透露,「星艦」環地球客運將在未來兩三年內開始測試。
地球一小時交通圈這個設想有多瘋狂,馬斯克曾經出過一個宣傳片。
一艘由特斯拉研發的Starship(星艦)停駐在位於紐約的火箭發射平臺,乘客由輪船運送至平臺,再發射至太空。僅僅過了39分鐘後,Starship就飛行至上海的上空,準確的降落在位於上海附近的海上平臺。
25分鐘、31分鐘、42分鐘,57分鐘,你可以在一個小時內去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
馬斯克能實現這樣的創舉,其中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在於他的火箭回收技術。
在太空中,火箭的一級火箭會脫離,但是它並不會因此報廢,而是會飛回來,穩穩的降落在海上的回收平臺。
這樣火箭就能反覆利用,從而發射成本大大的降低。
將火箭與太空變成交通和旅遊工具,除了馬斯克沒有人敢這麼做。而在這位被譽為天才創業家的人生經歷中,那個小小的轉折點,卻讓我們窺探到了他波瀾一生的鑰匙。
1971年6月28日,馬斯克出生在南非普利托利亞。小時候的他極為聰慧,是班級裡年紀最小且最聰明的孩子。
但在混亂無序的南非,這反而是被欺負的理由。
因為無法融入當地的生活,他開始瘋狂讀書,還自學編程,12歲就用BASIC語言寫出了一個電子遊戲「Blastar」賣了500美元。
從那時起他敏銳地意識到,編程可能是改變世界、改變自己的重要途徑,但在南非,他幾乎沒有任何機會來證明自己。
1988年,馬斯克即將年滿18歲,面臨服兵役,他意識到這可能是自己逃出南非最後的機會,他想去矽谷,他覺得那是一片可以發揮他才能的淨土。
因為他母親是在加拿大出生的,按照法律可以申請加拿大國籍,也可以幫子女申請加拿大國籍,而從加拿大再去美國相對來說要容易一些。
所以他費了一些時間為自己申請加拿大國籍,在拿到國籍之後,他就踏上飛機頭也不回地離開了南非。
離開南非容易,想要在加拿大留下來卻不容易。為了在加拿大找到親戚,他又花100美元買了一張可以在加拿大境內隨意搭車的長途汽車通票,開始挨個去尋找散居在加拿大各地的遠房親戚。
坐了3000公裡的長途汽車、輾轉了很多城市之後,他終於在一個只有1500人口的小鎮找到了一個遠房表弟,在他家臨時安頓了下來。那之後的一年,他打各種零工,從種菜、伐木到清洗鍋爐。
隨後他考入加拿大皇后大學,兩年後又申請了美國常青藤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獎學金,成功轉入賓大,自此,他終於走上了人生正軌。
從踏入美國開始,他可以施展拳腳大幹一場了,他仍然選擇了編程作為自己的努力方向。僅僅在到美國的第三年,他創辦的Zip2公司就被康柏以3億美元收購。
2002年,他又創辦了PayPal公司——開創了全新的網絡支付方式,阿里的支付寶就是向PayPal學來的——當年Paypal就被Ebay以15億美元收購,他個人套現1.8億美元。
當12歲的馬斯克編寫出第一個遊戲時,他可能還沒意識到自己已經站在改變命運的交叉點了,時代發展遠遠超出他當時能預想到的最好結局。
被譽為天才企業家的他,在每一個時代分割點都精準地抓住了發展的動向。
在單機電腦時代,他開發單機小遊戲。網際網路時代興起,購物平臺成為封口,他開始做支付工具。
而時光來到了人工智慧時代後,他又開始探索太空飛行和無人駕駛。SpaceX和特斯拉成為他最為知名的兩個公司。
現在全世界億萬人在談論馬斯克和他的獵鷹火箭。
善於尋找時代發展方向和超強的毅力,是馬斯克成功的兩個因素。
當他看著那架伴隨著Space Oddity的音樂在太空中無盡飛行的特斯拉汽車時,不知道他會不會想起那個在南非埋頭寫程序,搭乘3000公裡的長途汽車去尋找人生下一站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