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一歲多寶寶的特別童年:物流站點裡的「竹蜻蜓」

2020-12-04 環京津網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31日訊 5月底的濟南,除了街頭擁擠的人流,還有日漸攀升的氣溫。等待綠燈的漫長時間,排在最前面的25歲外賣騎手——齊振,腳撐在地上,雙手抓著車把,並沒有不耐煩。長時間的戶外作業,讓他的皮膚曬得有些發紅。然而紅燈滅、綠燈亮,看似平靜的他卻從人群中瞬間衝出,只留給路人一個藍色的背影,甚至可以看到電動車啟動瞬間,頭盔上轉動的「竹蜻蜓」。對齊振來說,「竹蜻蜓」不僅是外賣騎手的標配,還是女兒喜歡的小玩具。

為幫助年輕夫妻騎手,物流站點邀請小娃娃「加入」

「您好,您的外賣已送到,請您開門取一下。」送達一單後,齊振顯得有些輕鬆,還俏皮地彈了彈手指。返回餓了麼江蘇十平方洪樓廣場站站點的路上,齊振告訴記者,下午五點至晚上八點是一天中的晚高峰,趁著還沒到時間,他可以先回站點看看孩子。

齊振的女兒,小名格格,僅一歲九個月,卻已經陪爸爸媽媽在站點感受四、五個月的騎手生活了。原來,對於來自農村普通家庭的年輕夫妻齊振、張田而言,僅靠一人維持家庭開銷,負擔太重。為減輕齊振的生活壓力,格格的媽媽——張田也決定成為一名外賣騎手。然而,問題來了。

格格因為年紀太小無法上幼兒園,家裡的長輩又抽不出時間照顧。這時,洪樓廣場站的站長給小夫妻吃了一顆定心丸:把孩子送來,跑單的時候站裡給你們看著。

雖然感謝站長的幫助,但剛開始張田也揪著一把心,擔心格格能否適應、會不會哭、哭了站長能哄好嗎、萬一哄不好一直哭會不會生病?

考慮到奶粉錢、房租、日常開支等,雖然有一萬個不放心,張田還是成為了一名外賣騎手。但因為牽掛孩子,第一個星期,她每天只能跑五、六單。「就是哭,她嗓門又大,基本上一哭就是半個多小時。」但好在過了一個星期,格格慢慢熟悉了站點的環境,對站長、調度還有其他騎手逐漸產生了信任和依賴,可以接受每天七八個小時在站點的生活,「竹蜻蜓」也成了愛不釋手的小玩具。

大事變小事,小事變大事新手帶娃感觸良多

格格的加入,對站點的很多騎手來說都很新鮮。

副站長趙政,來自東北,已經在濟南待了十個年頭,和人交談自帶一份親和感。對於沒有帶娃經驗的他,照看格格也是一場人生中的「打怪升級」。「剛開始她還是比較認生的,大人離近了孩子還害怕,慢慢地就玩到一塊兒去了。」趙政告訴記者。

給格格買零食、陪她看動畫片、一起放風箏、玩玩具,趙政一點一點地獲得了格格的好感,現在格格已經學會和他一起分享零食了。「怎麼描述呢這種感覺,你走到哪兒她就跟到哪兒。你抱她,她願意讓你抱。雖然我沒有當過父母,但那種愉悅感,好像能體會到咱們父母的那種感覺。」

獨自在濟南的這十年,趙政一直感覺自己是在異地他鄉,每天想得最多的就是工作。但因為格格的到來,趙政感覺周圍的一切都在發生變化。「最明顯的是就是我們團隊的氛圍發生了變化,原來更多的是同事關係,現在是可以一起去家裡吃飯的兄弟姐妹。」工作遇上煩心事時,看到格格衝自己跑來的那一瞬間,趙政覺得「心都融化了」。

受格格的感染,趙政和父母打電話時,再也沒有因為工作壓力而對父母有情緒。「就像電視劇演的那樣,工作上再大的事兒都叫小事兒,家裡再小的事兒都叫大事兒。」

除了趙政,其他騎手對站點多一個孩子也都能夠接受,還很喜歡格格。按趙政的說法,很多騎手送完單,就抓緊時間往回跑,就為了看看這孩子。

「竹蜻蜓」陪伴的童年,遇風總能飛得更高

為了準點將外賣送到客戶手中,騎手取單、送單的過程中免不了趕時間,再碰上交通擁堵,心裡會更加著急。對齊振來說,除了工作中少不了的風險,他還擔心女兒在站點聽不聽話、調不調皮、有沒有哭鬧,也擔心風吹日曬,妻子送單時過於辛苦。

「感覺孩子笑,我心裡就美滋滋的;孩子哭,心裡就特別不得勁兒,特別心疼。」牽掛女兒的時候,齊振最多半天就能回站點十多趟。「我們也想把孩子放在身邊帶,但現在經濟實力還不允許。那種心情感覺特別煩躁,一邊想著孩子,一邊又得努力掙錢。」但為了給格格創造更好的環境,兩口子只能狠狠心將孩子繼續放在站點。

但好在站長和同事們對格格很喜歡,也很照顧,這讓齊振和張田感覺特別暖心,出去工作時也特別有力量。「我們特別感謝站長和同事們,為我們的小家庭做的一切。」張田告訴記者,雖然目前經濟還有壓力,但一切都在向好,他們對生活很有希望。在她看來,這個小家庭就像女兒喜歡的「竹蜻蜓」,雖然很小,也不起眼,但遇風總能飛到更廣闊的天地。

閃電新聞記者 劉少君 吳麗蘭 報導

相關焦點

  • 竹蜻蜓
    青青竹蜻蜓遊戲,是一種與飛行有關的玩具,最早出現在晉朝,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竹蜻蜓的形狀是呈「T」字形,橫的一片就好像螺旋槳。取一小竹片,磨光打平,削出一定的角度,正中鑽一小孔,插上一根直的竹棍子,用兩手搓轉竹棍子,猛然鬆手,竹蜻蜓就在半空中旋轉,等到力量減弱時才會慢慢落到地面。
  • 你看噢,那個藍騎手TA頭上有竹蜻蜓誒
    比如騎手樊弘陽山西運城人,在武漢送外賣半年多,正好趕上疫情。別人最不敢去的醫院,他卻敢闖。如果被騙做傳銷也算有傳奇,45歲的鄭串江算一個。疫情期間,醫院、方艙等重災區他第一個站出來表態「他一個人送」。60後陳先同,在公正路站點資歷最老,工作2年多沒有一例差評和投訴,單量每月站點前三,50多歲了依然與年輕小哥打成一片,樂觀、熱心、積極向上,把平凡的日子過成了傳奇。正如他們的隊長致辭時說的: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漢餓了麼藍騎士也是英雄的藍騎士。在疫情期間堅持配送、用實際行動守護了武漢人的名、守護了餓了麼的榮譽和社會擔當。嗯,念起來好順。沒毛病。
  • 貓小樂:阿衰「竹蜻蜓」做煎餅果子,大臉妹:別毀我童年了!
    今天的主題是貓小樂:阿衰「竹蜻蜓」做煎餅果子,大臉妹:別毀我童年了!大臉妹買了一個很像竹蜻蜓的玩具來到了學校,玩了起來。看著慢慢升上天的玩具,大臉妹就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看的多啦A夢,那時候她也很想有一個萬能的機器貓,因為這樣她也能為所欲為了!這時候阿衰在一旁看著正在感嘆的大臉妹,最後就忍不住了。走過去拿起大臉妹買回來的竹蜻蜓說這東西就是你的美好回憶嗎?
  • 《跑跑卡丁車》手遊記憶中的竹蜻蜓怎麼獲得 記憶中的竹蜻蜓獲得...
    導 讀 《跑跑卡丁車》手遊記憶中的竹蜻蜓怎麼得?具體的獲取方法是什麼呢?對此,很多小夥伴還不是很了解。
  • 匆匆那年,飛向天際的竹蜻蜓
    匆匆那年,飛向天際的竹蜻蜓黃自宏生於上個世紀80年代,在我的童年時代,儘管物質文化生活總是不那麼充裕和豐富,甚至有些貧瘠,卻也絲毫不能動搖和影響我們快樂的基因和愛玩的天性也許,可能從每一個小孩子能記事開始,小腦袋瓜子裡都總是充滿了無數個永遠也拉不直、無限放大的問號,還不斷閃爍著漫天席地的各種憧憬與夢想。那時候,我總是喜歡靜靜默默地仰望蔚藍浩渺的藍天,如絲如絨的白雲,如夢如煙的彩霞。凡是能夠飛翔的東西,像小鳥、蜻蜓、蝴蝶、螢火蟲、金龜子、飛機、氫氣球,都能格外引起我的注意力。
  • 哆啦A夢的竹蜻蜓飛行器,你也可以擁有
    哆啦A夢作為80後90後的童年記憶,對於神奇的哆啦A夢,每個人應該都幻想擁有一個吧。在哆啦A夢的百寶箱裡,有一個神奇的東西,那就是竹蜻蜓飛行器。竹蜻蜓看似是普通的玩具,但是還能帶著人一塊兒飛行,那真是太厲害了。
  • 竹蜻蜓已成為現實?盤點哆啦A夢的五個飛行道具
    哆啦a夢中很多道具在今天已經成為了現實,竹蜻蜓飛行器在最近也被東京大學的學者們發明了出來,可以說是圓了很多人童年的夢想了。雖然它的體積可能還是比較大,但是原理跟竹蜻蜓的設想是非常類似的了,都是利用螺旋槳來飛行的!是不是有種夢想成真的感覺呢?
  • 搞笑漫畫:合理的竹蜻蜓,卻是讓人花式上吊?
    每一個人都想要一個哆啦A夢,這是每一個人童年時候的夢想。而哆啦A夢裡種類繁多的神奇道具中最讓人喜愛的無疑就是竹蜻蜓了。可是漫畫和現實的差距是巨大的,在貝塔看來漫畫中的竹蜻蜓的原理是非常不合理的。因為竹蜻蜓是吸附在人的腦袋上,如果要把一個人這樣帶上天的話,由於體重的原因,結果就是頭髮飛走了,人沒走。
  • 直升機的飛行原理——竹蜻蜓
    竹蜻蜓是一種中國傳統的民間兒童玩具之一,流傳甚廣。竹蜻蜓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竹柄。二是"翅膀"。玩時,雙手一搓,然後手一松,竹蜻蜓就會飛上天空。旋轉一會兒後,才會落下來。它是中國古代一個很精妙的小發明,兩千多年來一直是中國孩子手中的玩具。
  • 毀童年動漫:葫蘆娃成除霾小能手,哆啦A夢賣「共享竹蜻蜓」發財
    毀童年動漫:葫蘆娃成除霾小能手,哆啦A夢賣「共享竹蜻蜓」發財文:時尚動漫社(原創作品,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急刪!)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被人忽視,而又最令人後悔的,就是時間。
  • 「兔耳朵」VS「竹蜻蜓」外賣騎手戴頭盔花式賣萌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美團外賣小哥的頭上多了一對「兔耳朵」,頓時萌值爆棚,讓人不禁想去捏一捏。網友紛紛將這些可愛的耳朵拍下來上傳到微博、抖音等平臺,掀起全民rua耳朵熱潮。不過很快美團在微博上闢謠稱那不是兔子耳朵,而是袋鼠耳朵,因為美團外賣的吉祥物就是袋鼠。而且這袋鼠耳朵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帶上的,只有這個片區裡接單最多、食客滿意度最高的配送員才能擁有。
  • 水晶泥、竹蜻蜓、水精靈 多款熱銷玩具存安全隱患
    本報訊 近日,經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實驗測試,竹蜻蜓、水精靈、網紅氣球等多款熱銷玩具存安全隱患,可能會造成兒童窒息、劃傷、中毒等。記者近日走訪發現,這些玩具,海口多家文具店仍有銷售。海口市瓊山第一小學附近一家文具店裡,老闆向記者介紹。  「這是哪兒產的,生產日期是什麼時候呀?」面對記者的詢問,店家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南沙路一家文具店裡也有「水晶泥」,記者打開其中一盒,頓時聞到一股刺鼻的氣味。另一款水晶彩泥的外包裝上明確標註,內含小零件,不適合3歲以下兒童使用。
  • 哆啦A夢有竹蜻蜓,而我們有...
    ,  也是多少個童年裡的夢。  比如三大常用道具:  竹蜻蜓,時光機和任意門。  可是你還記得哆啦A夢其他道具嗎?  巡查電視  這是一個神奇的電視,  只要說出你想要尋找的物品,  就能在電視上顯示出具體位置。  是不是很想擁有,特別是丟錢包的時候?  又不能給它打個電話。
  • 機器貓十大神器盤點 竹蜻蜓任意門時光機你想要哪個
    80後在童年時代(甚至直到現在),誰不想擁有一個機器貓這樣從天而降的天使,替他們實現一切不著邊際的幻想。   機器貓無所不能的神力,來自四次元口袋中數之不盡的未來小道具。據統計,機器貓的道具超過1900個,其中有用來便利生活、幫助學業、搞惡作劇、遠途旅行、遊戲娛樂的小玩意,也不乏超越宇宙時空法則的外掛級存在。
  • 網友:竹蜻蜓呢?
    哆啦A夢這部動漫可以說陪伴了許多人的童年。主角哆啦A夢來自未來世界,它為了幫助主角野比大雄,駕駛時空機,穿越時空,來到過去。在許多人印象裡,哆啦A夢肚子那個神奇口袋裡,總是能拿出各式各樣、腦洞清奇的道具,而這放在現實世界中,簡直就是「黑科技」一般的存在。
  • 老鼠拉木線、竹蜻蜓…… 盤點40年代的玩具(圖)
    盤點菸臺40年代人的自製老玩具    水母網4月20日訊  (景璞/文 斌永/圖)我的童年時代,正是抗日戰爭時期,雖然我們也上了小學,但是由於敵人經常從城裡下鄉騷擾,學校經常停課。學校停了課或放了假,我們除了隨大人下地幹些零活或者拾草、拾糞以外,也做一些文體遊戲。
  • 在現實中使用哆啦A夢的竹蜻蜓
    打開APP 在現實中使用哆啦A夢的竹蜻蜓 佚名 發表於 2018-03-23 10:29:00 哆啦 A 夢的竹蜻蜓恐怕是很多人童年時代的夢想,即使萊特兄弟第一次試飛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可人類想讓自身真正感受飛行的願望從未減退。
  • 當你遇見金色竹蜻蜓 你看到的是勳章
    畫面中的這名餓了麼藍騎士,正匆忙在濱江一小區送餐,藍色頭盔上有七八個裝飾品,不僅有小鴨子、小兔子形狀的竹蜻蜓,還有一撮炫酷的藍色髒辮,真的是又萌又酷。  事實上,在大街小巷,我們總能看到一些「別具一格」的藍騎士。這些造型大多是藍騎士們自己的創意,而「官方認可」的只有哆啦A夢竹蜻蜓。  在內部,竹蜻蜓還有分級,為藍騎士打造了一個榮譽體系。
  • 「哆啦A夢」硬核版:竹蜻蜓放到頭上,就能起飛?網友:真相警告
    其實也是非常好看的,相信這是很多小可愛的童年回憶,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一起回顧一下,竹蜻蜓的那一集的一些看點吧,也是硬核版的一款,你有沒有期待呢?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是多啦A夢硬核版的,相信大家看到以後也是覺得非常的好玩的,我們可以看到這是紙板做的蜻蜓,放到頭上的,就是可以飛起來的樣子,這是兩個真人版的,看起來也是挺搞笑的,大家有沒有非常的懷念,那是我們小時候的回憶呀。
  • 力學之:從竹蜻蜓到直升機旋翼系統
    談起竹蜻蜓的由來,文獻稱:中國人於公元前400多年發明了竹蜻蜓;從對大自然中蜻蜓飛翔的觀察中受到啟示,公元前500多年中國人製成了竹蜻蜓;竹蜻蜓的最早記載出現於晉朝 (265-420) 葛洪 (283-363) 所著《抱樸子·內篇》。此著作中有「或用棗心木為飛車,以牛革結環劍以引其機,......,上升四十裡,名為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