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莊酒水免費生意爆棚 靠酒廠返利一年賺千萬

2020-12-08 中國新聞網

  魚莊打出酒水長期免費廣告 重慶晚報記者 畢克勤 攝

  只要你是進餐館吃飯的顧客,想喝酒水隨便拿,不論喝多少一律不要錢。

  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在渝中區棗子嵐埡正街一家新開張的魚莊就遇到了這樣的好事。由於酒水免費,這家魚莊生意爆棚。魚莊老闆稱,酒水免費後,餐館經營本身不賺錢,利潤來自酒水生產廠家的返點。他經營的30多家連鎖店,每年返利有1000多萬元。

  這家魚莊主營魚火鍋,魚價每公斤25.6元,鍋底費20元一鍋,油碟、餐巾紙、碗、筷等5元/人。從價格上看,這些與主城普通魚火鍋店沒什麼差異。但該店店面橫幅、牆面打出的廣告很顯眼:本店白酒、啤酒、飲料長期免費,想喝哪種拿哪種。在該店的酒水區,近20平方米的4層牆柜上,整齊地陳列著某品牌的啤酒、某品牌的紅茶、綠茶、礦泉水以及花生奶等飲料,同時還有枸杞、檸檬等四種泡酒等共17個免費品種。

  為避免免費造成浪費,該店規定:開瓶不喝完者,按雙倍價格收費;同時,請勿將免費酒水、飲料帶出本店,違者以15元/瓶計算。

  該店老闆胡彪介紹,自開業以來,由於酒水免費,每天晚上人氣爆棚,約400平方米店堂裡的34張桌子座無虛席,等著就餐的人排號至少都排到30多號。這樣的人氣下,每天喝掉的免費啤酒有100多件,飲料有80多件。店裡每天的營業額有萬把元,基本可以抹平工人工資、房租水電等費用和5000多元的酒水成本。

  「餐館營業本身不賺錢,利潤來自酒水廠家的銷售返點。」胡彪告訴重慶晚報記者,這是他在重慶開的第7家連鎖店,加上雲南昆明的20多家連鎖店,目前在全國已有30多家店,這些店的營運模式都一樣。他說,所有連鎖店一年下來,酒水廠家給他的返點能達到1000多萬元。

  顧客反響 衝著免費酒水去消費

  「我這樣的酒鬼,在這樣的店請客吃飯很划算。」昨日,在該店就餐的張先生說,每餐下來,他要節約100多元。

  張先生家住渝中區人和街正街,是個小企業老闆,自稱每周有一半的時間都在外請客吃飯。每次吃飯必喝啤酒,每餐下來,三四個人喝一、兩件啤酒是常事。

  重慶晚報記者看到,張先生一桌4人的點菜單顯示,有1公斤魚、1公斤美蛙(29.6元/公斤),還有6個點菜,加上鍋底、油碟,一共該付150元,但4人一共喝了兩件免費的啤酒。啤酒在其他店要賣6元/瓶,算下來,張先生省了144元。

  重慶晚報記者隨機走訪中,大多數顧客表示,在各種魚店魚價、味道差不多的情況下,他們到該店消費,就是衝著酒水免費而來的,而且,大多是啤酒愛好者。

  「到這裡吃飯雖然便宜,就是排隊時間長。」一些顧客說,如果不是提前來,就得等很久才吃得到。

  老闆自稱 喝得越多越賺錢

  該店老闆胡彪說,酒水免費,就是為了聚集人氣。只要人越聚越多,喝掉的酒水就越多,廠家的返點就越高。他笑著坦言:「這就是我賺錢的秘密武器」。

  胡彪是榮昌縣廣順鎮人,他自稱13歲就開始做生意,火鍋魚連鎖店在雲南昆明做起的,去年4月才回重慶發展。他說,就棗子嵐埡的魚莊開張以來,每天賣魚250~300公斤。魚是從長壽湖進的貨,進價17—18元/公斤,店裡賣價25.6元/公斤。店裡一天的營業額有萬多元,但喝脫的酒水成本卻要5000多元。就經營而言,好一點能持平,差一點會小虧。

  「來我店裡吃飯的,大多是喜歡喝啤酒的人。」胡彪說,25日晚上,有一桌來了11個客人,魚沒吃到300元,但啤酒卻喝了7件,飲料喝了40瓶。這一桌下來,酒水喝得讓他有點肉痛。好在不是每桌客人都這么喝得,讓他稍有安慰。

  他說,和昆明人相比,重慶人更能喝,平均每桌要多喝1/3的啤酒。他重慶的7家連鎖店,平均每個顧客消費額在20—30元。而喝掉的酒水,平均每桌2~3件。就棗子嵐埡店而言,由於店面偏小,營業略有虧損。但肩高扯矮,只要所有的店加起來不虧損,酒水的返點就是自己的純利潤。至於返點比例多少,他笑稱是商業秘密,不便透露。

  同行回應 新思路值得借鑑

  對酒水免費的新模式,龍門漁府老闆胡先權接受重慶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此他還不知情。不過,他稱這是餐館經營的新思路,值得學習借鑑。

  胡先權說,上述魚火鍋連鎖店的魚價、鍋底費都與自己的店差不多,就此來看,把店裡賣魚的錢用於支付房租、水電氣、工人工資和免費酒水,的確基本能抹平。而酒水生產廠家根據銷量向店家返點一說,也有這麼回事;而且胡當時一下就猜到了是什麼品牌的啤酒。不過,他表示採用這種模式想賺錢,必須是酒水銷售要達到很大的量才行,而且量越大返點越高。

  主城另一家大型魚火鍋連鎖店老闆表示,餐館的毛利一般在50%左右,如果酒水免費,的確靠營業賺不了多少。不過,利用酒水免費帶動人氣,以前只有館子開業一兩天才這樣做,長期這樣做的很少見。他也認為用這招賺錢的確高明。(記者 向軍 見習記者 萬浩睿)

相關焦點

  • 中國小夥辭職創業,靠3毛錢的生意一年狂賺22億,壟斷半個地球
    大家都知道中國在中國有一句話叫積少成多,那麼其實這也是一句非常勵志的一句名言,很多人都在用這句話來激勵著自己,也堅信這句話的人,有也有很多人,但是在現實生活當中真正能做到的少之又少,而有一個人真正的做到了那我們來聊一聊,這個人他靠著三毛錢的生意一年狂賺22億壟斷了近百個國家,那現在她怎麼樣了呢
  • 有人靠養殖沒人願意吃、更沒人願意養的魚年賺千萬,這是什麼魚呢
    前不久,央視致富經欄目播出了一期節目,這期節目說的是江西省鷹潭市有個叫陳XX的年輕人靠養殖一種沒人願意吃,更沒人願意養的魚年創千萬財富的事情。這期節目播出後引起了巨大的社會反響。那麼,這種沒人願意吃,更沒人願意養的魚究竟是什麼魚呢?
  • 50畝水塘,年賺千萬!靠的竟是水草?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50畝水塘年賺千萬的故事,一塊地獲得巨大效益,不僅僅只是依託產品,獲客模式也同等重要。 直接養水草 月賺40萬 在我國臺灣省宜蘭縣,有一個「勝洋水草休閒農場」。
  • 三分靠做,七分靠說:做生意、賺大錢的七大說話之道,你掌握了嗎
    生意場上有一句俗話,「做生意,三分靠做,七分靠說」。做生意,絕大多數時候是離不開良好口才的,不管是推銷產品還是商務談判或者其他溝通場合,能說會道的生意人總是容易賺錢。掌握良好的說話之道,對於生意場中打拼的人來說是必備的本領。
  • 2021做什麼生意投資小利潤高
    可是你會發現好多店鋪開了一段時間之後,一般幾個月有的一年的時間都關店不幹了。我們門口以前有三家超市,但是今年開了一家大超市,其他的兩家超市直接關門了,還有一家小超市還在硬撐著。其實我們挺羨慕這些做生意的,有個店鋪賣東西,這樣比上班輕鬆多了。
  • 小魚莊蝶變觀江園林式魚莊
    順源河鮮館成立之初,只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魚莊,老總張寧在經營初期,為了解決社會下崗工人再就業,成立了下崗失業再就業服務中心,與時俱進,不久服務中心上升為培訓基地,而今又轉型升級為長江野生魚烹飪研習實踐基地,並培養出了一批高端烹飪管理人才,魚莊烹飪方法也從最初幾種發展到20多種。
  • 讓魚擺擺從臺灣「遊」回重慶 六旬大爺的魚莊裡藏著鄉愁
    羅先瓊要做的,是用魚簍子裝上幾斤,再用2、3公分長的水果刀把魚剖開、清洗,如果正好魚肚子裡有魚蛋,再重新將它們堪堪地塞回魚肚子。走廊前端,60歲的老伴馮家平身著海魂衫、頭戴海軍帽,斜靠在牆邊,嘴邊的香菸已燃到盡頭,他催促幾聲,接過魚簍,轉身走進只能容下一人的廚房,下油、碼料。
  • 老兵放棄服裝生意不做,騙妻子1000萬與豬「作伴」,一年賺800萬
    肖輝擁有做商人的天賦,那就是敏銳的目光,他發現了服裝產業有著巨額利潤,自己可以闖出一番天地,於是他拿著退伍費以及從四處親朋好友借來的幾萬塊錢,投資做起了一家服裝店,憑藉著他的社會經驗以及做生意的天賦,他很快就將生意越做越大,可是胸懷大志的他並沒有小富則安,他一旦賺了錢就用這筆錢去擴大銷售,於是在廣州他開起了越來越多的分店,手中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他決定不光要賣衣服,而且要自己做衣服。
  • 山東濟南章丘區李延榮靠養蟑螂年賺千萬財富
    然而,山東濟南章丘區的李延榮卻把蟑螂當成了寶,他不但喜歡蟑螂,而且,還建了一個超大型的蟑螂養殖場,在這座養殖場內既養蟑螂,也養魚、餵雞、種菜,僅靠養殖蟑螂就年賺千萬元,而他所養的魚、雞和所種植的蔬菜也能給他帶來100多萬元的額外收入。那麼,李延榮怎麼想起去養殖蟑螂呢?養殖蟑螂又有什麼用呢?
  • 蠍子養殖不能靠提取蠍毒發財致富
    蠍子養殖騙局2000年8月,從黑龍江大學財經系畢業後,莊勳斌來到雲南省昆明市闖蕩。曾在家鄉搞過養殖業的他,很快發現經營養蠍子的生意利潤可觀。於是,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剛從當地復員的二哥莊勳華。兩人一拍即合,決定共操蠍子養殖這個產業。他們從河南、山東等地以每隻1元的價格購進的蠍苗,再以每隻7元的價格賣給養殖戶,並承諾每隻蠍子每年提毒12次,每提毒一次,給養殖戶1元錢的「返利」。
  • 不走新零售的「酒小二」抓住酒水即時性消費場景,要用25分內同城...
    和賽道上的兩家巨頭相比,從廣西南寧起家,目前年營收在2個億,150萬件酒水訂單的的酒小二卻不開設線下實體店;和1919以及酒仙網線上線下結合的新零售不同,酒小二要用酒水即時消費的特性,主打25分鐘內同城配送切入這個萬億市場。酒小二認為酒水的消費場景很大一部份是在用餐當下的臨時決定,特別是以啤酒為主要消費產品的年輕人客群。
  • 史上最魔幻品牌:靠貼牌一年狂賺13億,市值超580億
    這個神操作讓一家生產消費產品的企業在沒有一間工廠和代工廠的情況下,年收入高達39.1億元,2019年更是狂賺12億元。不得不說,「城會玩」的南極人絕對可以稱得上是最魔幻的消費品牌。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經過深思熟慮的南極人直接砍掉了工廠和經銷商,抓住電商紅利,做起了「品牌授權」生意。南極人正式變成了南極電商——轉型成為一家電商服務型企業,這種模式在網際網路時代之前是很難想像的,你不得不佩服張玉祥的眼光。
  • 「所謂做生意,就是交朋友!」做生意、賺大錢的五大交友法則
    生意場也有一句俗語,「所謂做生意,就是交朋友」,朋友對生意人而言是一種無形的資產、財富和力量。如何交友,如何拓展朋友圈,如何借力於朋友,如何獲得朋友的支持,是每個生意人都必須面對和考慮的問題。以下就分享做生意、賺大錢五大交友法則!來學習下吧。
  • 開水族店生意清淡 上門服務洗魚缸月收入近萬
    開始,他的店跟周邊其他店一樣,也賣些觀賞魚、水草併兼魚缸訂做業務。結果,開店半年生意很一般,「每個月只能賺到以前的一份打工錢。」  緊接著,店裡的壓力來了。張建平坦言,銷售寵物魚實際上風險很大。一條金龍魚,進價往往高達幾千元甚至一兩萬元。而到手之後,往往還需飼養半年甚至一年多,長成漂亮的成魚後才能賣出。目前,觀賞魚行業的利潤只有10-15%。
  • 很多人拿去丟的玉米芯,加工後,暴利出售,一年賺20幾萬
    今天介紹的項目是李師傅的玉米芯回收,李師傅就靠這個項目一年賺了20幾萬,這是一個冷門的創業項目,他的生意經值得大家借鑑。首先我們來講一下這個玉米芯有什麼用。玉米芯粉碎加工後,主要是用來做寵物墊料,這個材料純天然、無毒、無添加、價格便宜,深受廣大朋友的喜愛。
  • 李波平:金魚出口買賣 1年賺百萬
    在做出口生意的翻譯過程中,他發現裡面商機巨大,1995年毅然決定辭職下海,如今他僅僅靠賣金魚,做到了年銷售100萬美元的規模。  2007年10月25日上午,廣東省清新縣李波平的金魚養殖場來了一位泰國客戶,這個客戶指名要李波平的一種叫三色鎦金的金魚,然而兩人在價格上好長時間彈不在一條弦上。  客戶:「價錢怎麼樣。」  李波平:「價錢最少30美元。」
  • 有人靠轉賣一年賺10萬元,「盲盒經濟」下誰是...
    在閒魚上,泡泡瑪特的潘神聖誕隱藏款,原價59元,現在在閒魚已經賣到2350元的高價,狂漲39倍,一位上海閒魚用戶轉賣盲盒一年就賺10萬元之多。這股盲盒風還會刮多久?誰都沒有定論,不過唯一確定的是,與此相關的產業鏈定會更細分、更多元化。
  • 怎麼樣做生意,才能做好,七分得靠做人
    怎麼樣做生意,才能做好,七分得靠做人 1.吃虧是福,生意人要大方一點 2.善舉帶來人氣,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3.胸懷有多廣,人氣就有多旺 4.無德必無財,爾虞我詐難長久 5.得人心者得天下,得人氣者得財氣 6.先賺人心後賺錢
  • 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一般人不敢去,中國商人卻靠擺地攤年賺百萬
    但是世界上卻有一個國家位於非洲,堪稱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一般人不敢去,中國商人卻在此開闢商機,靠擺地攤年賺百萬。這個國家就是非洲的馬達加斯加。這個國家的國民經濟的基礎是農業,整個國家的農民人口佔總人口的80%以上。並且這裡的工業基礎還非常薄弱,無法大力發展製造業。雖然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石墨的儲量更是非洲最多的,但馬達加斯加島依然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 80後小夥兒創業開眼鏡店,靠吃苦耐勞,年賺50萬
    小店店面不大,生意卻紅火得很,不僅錢清本地人光顧,不少柯橋城區的人也樂意趕來。幾年前,錢清一當地人來店配鏡,說度數深了,看不清了。由於之前佩戴的都是400度的鏡片,他直接讓小肖加上50度重配一副。小肖卻堅持要為他重新驗光,檢驗結果讓人大跌眼鏡,雙眼的近視度數才200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