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瘧疾」蔓延—新聞—科學網

2021-01-18 科學網

 

柬埔寨拜林的兒童在蚊帳裡休息,一種「超級瘧疾」正在這裡肆虐。圖片來源:PAULA BRONSTEIN

今年3月,一種能抵抗廣泛使用的藥物組合的瘧原蟲正在東南亞肆虐。這個令主流療法失效的「超級瘧疾」正在東南亞傳播,它迅速從柬埔寨西部,穿過泰國東北部,一直延伸到寮國南部;現在它甚至已經降落在越南南部,造成了驚人的治療失敗率。

此外,泰國曼谷瑪希隆—牛津熱帶醫學研究所團隊在10月出版的《柳葉刀—傳染病》雜誌刊文稱,這種瘧原蟲能抵抗青蒿素聯合治療(ACT),並且在大湄公河次區域廣泛散播,成為該地區主要的瘧原蟲。研究人員警告,如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超級瘧疾」可能會進一步擴散傳播。

當然,這並非該地區這段時間迎來的唯一壞消息。研究人員表示,「超級瘧疾」還可能到達非洲——這裡是90%瘧疾死亡病例的發生地。這樣一來,後果可能是災難性的。

該研究組負責人Nicholas White督促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其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瘧疾抗藥性已成為公共衛生緊急狀況,人們需要儘快解決這個問題。」他說。

但這卻引發了媒體大肆對「超級細菌」的警告,White的警告也激怒了許多著名的瘧疾研究團體——這裡個人仇恨和長期怨恨根深蒂固。WHO專家認為該報告「沒有新意」,並譴責White團隊的做法是「狼來了」。

「寄生蟲對抗瘧藥的耐藥性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但我們不能製造不必要的恐慌。」WHO全球瘧疾項目負責人Pedro Alonso在聲明中說。

不過,這些批評者沒有質疑該團隊對惡性瘧原蟲的基因研究,但他們否認其是災難性的。美國哈佛大學瘧疾研究人員Dyann Wirth說:「這並不是一種超級蟲。」他主持了一個由WHO召集的專家小組,評估了該團隊在去年12月發布的數據,稱「它還沒有達到世界恐慌的級別」。

今年5月,White團隊也曾在《柳葉刀—傳染病》上對泰國和寮國的瘧疾進行了廣泛分析。現在,他們報告說,「超級瘧疾」已經到達了越南南部。「我們想要儘快發布這一信息。」新文章合作者、瑪希隆—牛津熱帶醫學研究所的Arjen Dondorp說。

文章詳述了瘧原蟲是如何基因變異,從而對青蒿素、哌喹這些主流抗瘧藥產生抗藥性的。「超級瘧疾」最早於2007年在柬埔寨發現,柬埔寨、泰國、緬甸、寮國和越南都已經出現疫情。

ACT是指將青蒿素或其衍生物與5種聯合藥物中的一種進行配對使用。目前,世界各地在使用不同的組合。它們能連環出擊:青蒿素的擊打速度很快,在數小時內能消滅瘧疾寄生蟲,而作用時間較長的夥伴藥物則會消滅漏網之魚。長期以來,White一直是被譽為瘧疾黃金療法的ACT最堅定的支持者之一。

2008年前後,Dondorp團隊等兩個研究組發現,瘧原蟲正在柬埔寨西部對青蒿素產生耐藥性。White就警告說,青蒿素的流失可能會導致上世紀80年代的氯喹災難重演,當時抗藥性寄生蟲從大湄公河擴散到非洲,導致數百萬人死亡。他一再抨擊WHO對這一威脅反應遲緩且官僚主義問題嚴重。

研究人員首先利用病人身上的信號追蹤青蒿素耐藥性瘧原蟲的傳播,然後在寄生蟲的Kelch13或K13基因中使用多種突變作為抵抗力的分子標記。在檢測耐多藥瘧疾時,研究人員最初由於缺乏對哌喹耐藥的標記而受阻,但現在plasmepsin 2基因能幫忙。

有了新工具,White團隊表示已經發現了一種「不祥模式」。一種瘧原蟲的K13基因中攜帶一個名為C580Y的突變,同時它也獲得了哌喹耐藥性。這種瘧原蟲首次在柬埔寨拜林被發現。

馬裡蘭大學醫學院的Chris Plowe表示,新證據十分有力且令人擔憂。Plowe指出,對氯喹和磺胺多辛—嘧啶等較老的瘧疾藥物的耐藥性也在拜林出現,然後廣泛傳播,但原因尚不清楚。「如果多藥耐藥性能從柬埔寨蔓延到越南,那麼它就會擴散到其他地方。」他說。

「這個模式再熟悉不過了。」英國倫敦全球抗擊瘧疾耐藥性網絡主管Philippe Guérin說,「理論上的風險正在變成現實。」

但在White去年12月發表文章後,WHO專家小組就提出了許多觀點。儘管White團隊認為K13 C580Y在大湄公河次區域部分地區正處於主導地位,但WHO在今年3月的一份措辭謹慎的報告中表示,在大湄公河地區,情況並非如此,這裡幾種瘧原蟲或多或少處於平衡狀態。

雖然他們也承認,傳播到非洲的風險「不能忽視」,但他們認為這種可能性是相當低的,因為各種遺傳因素降低了寄生蟲能在新環境中起飛的機率。即便「超級瘧疾」來到非洲,WHO專家說,隨著非洲各國瘧疾項目的實施,以及加強對藥物功效的監測,非洲也比上世紀80年代更有能力應對這種情況。

專家小組建議在湄公河、非洲和其他地方加強監測K13 C580Y病毒,這樣其他國家就可以迅速採取行動,如果需要的話,也可以迅速轉換藥物。但Dondorp和其他人預測,「甲氟喹耐藥性會迅速出現。」

Dondorp擔心,不斷的爭吵和相互矛盾的聲明會讓參與國感到困惑,並降低緊迫感。「這裡充滿了政治色彩。我們需要更多關注數據,而不是政治。」Guérin說。(唐一塵編譯)

《中國科學報》 (2017-10-25 第3版 國際)

相關焦點

  • 「超級瘧疾」在東南亞蔓延 主流療法對其失效
    傳染病》雜誌上刊文說,令主流療法失效的「超級瘧疾」正在東南亞傳播,柬埔寨、泰國、緬甸、寮國和越南都已經出現疫情。研究人員警告,如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超級瘧疾」可能會進一步擴散傳播。  文章詳述了瘧原蟲是如何基因變異,從而對青蒿素、哌喹這些主流抗瘧藥產生抗藥性的。「超級瘧疾」最早於2007年在柬埔寨發現,隨後擴散到泰國、寮國、緬甸,如今越南南部也報告出現了「超級瘧疾」疫情。
  • 「超級瘧疾」在東南亞蔓延
    新華社北京9月24日電(記者李雯)越南、泰國和英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柳葉刀·傳染病》雜誌上刊文說,令主流療法失效的「超級瘧疾」正在東南亞傳播,柬埔寨、泰國、緬甸、寮國和越南都已經出現疫情。研究人員警告,如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超級瘧疾」可能會進一步擴散傳播。
  • 「超級瘧疾」東南亞蔓延 生物疫苗概念股走強
    「超級瘧疾」或進一步擴散受「超級瘧疾」東南亞蔓延消息影響,生物疫苗概念股盤中出現快速拉升。數據顯示,44隻生物疫苗概念股中,有29隻昨日上漲。其中,海王生物上漲9.87%,交大昂立上漲7.25%,萊茵生物上漲上漲6.61%,魯抗醫藥上漲5.04%。
  • 抗藥性超級瘧疾 肆虐東南亞
    (曼谷、河內24日訊) 一種「超級瘧疾」正在東南亞肆虐,並有迅速蔓延之勢。這種「超級瘧疾」恐怖之處在於抗藥性強,有研究員指,高達60%個案甚至無法醫治,對全球人類健康構成嚴重威脅。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泰國瑪希敦大學牛津熱帶醫學研究單位教授唐德羅表示,該種超級瘧疾2007年首先在柬埔寨被發現,至今已迅速蔓延至泰國、寮國、緬甸和越南等多個東南亞國家。唐德羅指,柬埔寨現時已轉用一種新藥物治療患者,但情況只可以維持一至兩年。他直言,這對人類構成嚴重威脅,並憂慮它將迅速蔓延至瘧疾重災區非洲。
  • Lancet Infect Dis:「超級瘧疾」在東南亞蔓延
    越南、泰國和英國研究人員在2017年10月的《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雜誌上刊文說,令主流療法失效的「超級瘧疾
  • 新型超級毒株耐藥性瘧疾可能導致數千人死亡
    人們擔心,如果這種致命病毒傳播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可能會導致數千人死亡,每年撒哈拉以南非洲有近50萬人死於瘧疾。 ( 請確保不被蚊蟲叮咬並預防瘧疾)英國科學家發現新的母瘧蚊攜帶的瘧疾寄生蟲變種,該變種具有耐藥性。
  • 「超級瘧疾」正在東南亞傳播
    健康一線(vodjk.com)訊:越南、泰國和英國研究人員說,令主流療法失效的「超級瘧疾」正在東南亞傳播,如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超級瘧疾」可能會進一步擴散傳播。在越南,對青蒿素類治療藥物產生抗藥性的瘧疾病例已經佔到全部瘧疾病例的三分之一。在柬埔寨某些地區,這一比例更是接近60%。
  • 耐多藥瘧疾在東南亞蔓延
    新華社北京7月24日電 新一期英國《柳葉刀·傳染病》雜誌刊登的兩項研究說,可抵抗目前「一線」抗瘧療法——青蒿素和哌喹聯合療法的惡性瘧原蟲正在東南亞國家迅速蔓延,且瘧原蟲的耐藥性正在不斷增強。英國韋爾科姆基金會桑格研究所等機構研究人員報告了來自柬埔寨、越南和泰國7處的曾接受雙氫青蒿素與哌喹聯用治療的140名瘧疾患者情況。結果顯示,該療法抗瘧失敗率在泰國東北部、越南西南部、柬埔寨西部和東北部地區分別達到87%、53%、62%和27%。研究人員還發現,crt基因突變率迅速增長,進一步增加了治療失敗率。
  • 柬中抗瘧疾工作組有效控制柬埔寨的瘧疾蔓延
    中新社香港六月二十二日電 金邊消息:柬埔寨衛生部國務秘書蒙文興二十日表示,柬埔寨和中國專業人員組成的抗瘧疾工作組,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在柬埔寨瘧疾病毒最多的地區有效地管理瘧疾病,瘧疾傳染病例明顯減少。
  • 「超級瘧疾」肆虐 批評者質疑是「狼來了」
    2.科學網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國內進入東南亞返程高峰 需預防「超級瘧疾」
    近期,世界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傳染病》刊文說,令主流療法失效的「超級瘧疾」正在東南亞傳播,柬埔寨、泰國、緬甸、寮國和越南都已經出現疫情。國慶中秋假已過,國內迎來東南亞返程高峰。江蘇常州檢驗檢疫局提醒,從東南亞國家回來的人員應關注「超級瘧疾」相關症狀。
  • 超級瘧疾擴散傳播東南亞 青蒿素概念股可關注
    至誠網(www.zhicheng.com)09月25日訊  北京9月24日電越南、泰國和英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柳葉刀·傳染病》雜誌上刊文說,令主流療法失效的「超級瘧疾」正在東南亞傳播,柬埔寨、泰國、緬甸、寮國和越南都已經出現疫情。研究人員警告,如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超級瘧疾」可能會進一步擴散傳播。
  • "超級瘧疾"席捲東南亞 如何面對瘧原蟲抗藥性考驗
    圖片版權:Science Picture Co Getty Images近幾年來,人類越來越有希望徹底消滅瘧疾。但是如今,這種樂觀主義卻面臨著新的重大挑戰。科學家警告稱,一種名為「超級瘧疾」的瘧原蟲正在東南亞地區迅速擴散。如果最終擴散至非洲地區,它將引發一場全球性健康危機。青蒿素是臨床上治療瘧疾的首選推薦藥物,但是「超級瘧疾」的瘧原蟲卻對其產生抗藥性。
  • 柳葉刀:耐多藥惡性瘧原蟲在東南亞迅速蔓延,已出現基因突變
    柳葉刀:耐多藥惡性瘧原蟲在東南亞迅速蔓延,已出現基因突變 澎湃新聞記者 溫瀟瀟 2019-07-26 20:23 來源
  • 瘧疾、天花、登革熱……那些古老疾病今天消失了嗎
    新華社發(穆罕默德攝)11月12日,葉門胡塞武裝發表聲明宣布,其控制下的多個省份進入緊急狀態,以應對日益蔓延的登革熱、瘧疾等疫情。儘管以人類社會現有的醫療技術水平,瘧疾等傳染病已在全球很多地方可防可控。但在世界上一些地方,即使是被捆縛起來的「惡魔」,也可能找到空隙,捲土重來。
  • 瘧疾哪些事:瘧疾有些什麼症狀,為何防瘧疾先防蚊?
    每年4月26日是「全國瘧疾日」,今年「全國瘧疾日」宣傳主題是「消除瘧疾,謹防境外輸入再傳播」。那麼瘧疾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呢,我們又該怎樣治療呢?國家衛生健康委百姓健康頻道《健康哪些事》欄目的美女小編,有高招哦!
  • 讓蚊子折壽或是未來根除登革熱和瘧疾的關鍵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文/阿茂  澳大利亞昆士蘭有一所傳統的房子,裡面有老式的家具,角落裡放著洗衣機和乾衣機,咖啡桌上放著一些特製的網籠,裡面養著成百上千的蚊子。  訪客到這裡,通常不允許打蚊子。
  • 多名科學家寄語中國科學報和科學網—新聞—科學網
    ◆薛隨建(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副臺長) 及時的新聞報導、權威的專家解讀、深度的熱點追蹤,關注科技工作者的喜怒哀樂,搭建跨學科交流的橋梁。 ◆吳季(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 《中國科學報》是中國的科學事業和公眾的橋梁。
  • 中山大學開設「馮·諾依曼」計算機實驗班—新聞—科學網
    該實驗班計劃設置計算機系統結構和超級計算兩個專業方向。系統結構方向在計算機專業基礎之上,強化諸如處理器設計等計算機硬軟體基礎技術的訓練和計算機系統能力培養;超級計算方向將結合計算數學和高性能計算,依託擁有世界領先的高性能計算機的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強化並行計算思維的訓練,加強高性能工業計算軟體等交叉學科的課程設置與能力培養。
  • 揭示細胞表觀信息穩定遺傳的相關分子機制—新聞—科學網
    多梳抑制複合物1(PRC1)是一類重要的表觀遺傳調控因子,它主要通過兩種途徑促進了兼性異染色質形成並維持了PRC1靶基因的沉默狀態:壓縮染色質結構和催化形成H2AK119ub1(一種組蛋白)修飾。 H2AK119ub1在染色質局部往往連綿不斷,形成非常寬廣的H2AK119ub1區域,但是其產生的機制一直未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