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LED照明品被指藍光溢出傷眼 色溫不超4000K

2021-01-15 中國經濟網

    LED藍光溢出可能對視網膜造成損害?近日有檢測結果顯示,市售的部分LED燈具在異常使用狀態時的確有一定風險。

    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近日專門組織檢測機構對部分市售LED照明產品進行了風險監測,發現27個LED燈抽樣樣品中,在異常使用狀態下有1個樣品達中等危險,即眼睛近距離直視光源時對視網膜造成危害。

    多位專家建議,將現行《燈和燈系統的光生物安全性》標準從推薦性標準調整為強制性標準,並在全國開展風險監測。此外,還應規定不同場所中的LED照明產品適用的色溫。

    上海市照明學會名譽理事長章海驄指出,室內LED照明產品的色溫不宜超過4000K,應避免使用色溫5000K及以上的LED照明產品。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周亮)

相關焦點

  • led燈色溫多少合適?色溫4000k是什麼顏色?
    燈具在如今是隨處可見的了,道路家中等到處都會使用到,燈飾需要有燈光的,這樣才能起到照明的作用,LED燈是很常見的了,運用也很廣泛,燈講究一個色溫問題,那麼led燈色溫多少合適?色溫4000k是什麼顏色?很多人都不怎麼清楚,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講解一番,一起來看看吧。
  • 深度解析LED燈中的藍光是否傷眼
    今年以來,關於LED「藍光溢出傷眼」的說法多次出現,有些人因此不敢使用LED燈。LED中的藍光是什麼?會傷眼嗎?LED燈具安全嗎?記者採訪了專家。  復旦大學電光源研究所副所長張善端副教授指出:「白光LED的原理是藍光LED晶片激發黃色螢光粉轉化後形成白光。藍光危害是指光源的400—500納米藍光波段如果亮度過高,眼睛長時間直視光源後可能引起視網膜的光化學損傷。藍光危害程度取決於人眼在燈光下所累積接收的藍光劑量。」
  • 人民日報:LED燈中的藍光傷眼嗎?
    LED中的藍光是什麼?會傷眼嗎?LED燈具安全嗎?記者採訪了專家。 藍光對眼有害嗎 藍光危害程度取決於人眼接收的藍光總劑量,相同色溫的LED燈和節能燈的安全性相差無幾 在日前召開的2013中國(上海)國際半導體照明應用技術論壇上,與會專家對藍光安全性問題展開討論。
  • 4000K與6000K色溫LED在街道照明應用的差異
    本文將介紹在街道照明應用中使用中性白光LED取代冷白光LED的好處,包括街道上液體的能見度、皮膚和花朵的色調表現等。另外,本文也將探討溫度和光學設計的解決方法,例如強迫通風方法、炫光和亮度大小等。
  • led色溫多少對眼睛好?led燈對眼睛有傷害嗎?
    led色溫多少對眼睛好?有報告中指出白冷光LED和藍光LED對眼睛有害,應該被禁止使用。這些LED主要用於裝飾,其發出的藍光強度遠超自然照明和傳統照明。這些高強度的藍光會同時對視網膜的色素上皮層和視網膜感覺層造成傷害,從而加速視網膜老化,並增加黃斑變性的風險。
  • 學生護眼燈要選4000k色溫 最適宜眼球發育人群
    搜索結果也是各不相同,甚至相差甚遠,先總結幾個相同點:1.無頻閃2.無炫光3.無藍光4.高顯色。這4點可以根據測試和證書來鑑別,這邊就不詳說了,大家買的時候可以直接問客服。一般商品介紹上也都會標明(如下圖),具體可以問客服要一下證書證明之類,杜絕虛假廣告。
  • 4000K是讀書護眼最佳色溫?誰說的?!
    原因不外乎  1.舒適  2.藍光少或者無藍光。但這種"4000K"的說法,並沒有太多研究數據支持。本文介紹"三個代表"研究成果,簡要敘述讀書時護眼燈的最佳色溫是什麼。中國文字的迷人之處,在於一個字常有多重意義。
  • 色溫過高損害視網膜,孩子學習檯燈色溫不宜超過4000k
    有記者提到,兒童青少年新冠疫情期間近視預防指引中提到,要求家庭照明光源採用三基色光源照明設備,檯燈的色溫不宜超過4000k,在生活中如何測量和判斷家中已有設備是否符合要求?北京市疾控中心學校衛生所所長郭欣解釋,《指引》中提出家庭照明光源需要採用三基色的光源,紅綠藍是三種基本色,三基色照明設備具有發光柔和、亮度均勻、無頻閃、不刺眼等特點,因而被廣泛用於學校和家庭的照明設備。
  • led大燈色溫多少合適_汽車led大燈色溫選擇
    汽車led大燈色溫選擇車燈就應該要最亮的麼?小編告訴你:不完全是。亮得發藍的燈光,不但無法為你提高良好的照明效果,還可能引發不必要的交通事故。這是因為不同光源產生的光具有不同的色溫。隨著眾多車主對駕駛安全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大部分車主選擇升級LED大燈替代滷素大燈,因為LED大燈亮度高、壽命長、超節能、更穩定等優點,促使LED汽車大燈成為滷素大燈的替代品,如果你考慮用色溫來優化您的車燈照明,下面是你需要知道的一切。色溫是什麼?
  • 中昊光電王孟源:全光譜COB賦能健康照明【高工LED·高峰論壇】
    中昊光電總經理王孟源王孟源博士提出,健康照明需要做到三個方面:減少藍光危害、防止眩光與屏閃、選擇最佳的顯指與色溫。對於藍光問題,他談到,雖然目前的白光由藍光激發,但是可用相關技術與方案去降低藍光的輻射強度。2013年,中昊光電進行了系統性試驗,通過對四組光源進行比對,發現高顯指(95)光源對視網膜的影響最小。因此,採用高顯指產品有助於減少藍光影響,維護眼部健康。不僅如此,對於人類生活的作息節律,不僅要選擇較高的顯指,還要考慮色溫問題。
  • 建議孩子讀書學習的檯燈色溫不宜超過4000k
    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學校衛生所所長郭欣介紹,《兒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近視預防指引》中提出,家庭照明光源需要採用三基色的光源,紅綠藍是三種基本色,三基色照明設備具有發光柔和、亮度均勻、無頻閃、不刺眼等特點,因而被廣泛用於學校和家庭的照明設備。色溫是可以用色溫劑測量,我們沒有色溫劑怎麼辦?
  • 專家建議:孩子讀書學習的檯燈色溫不宜超過4000k
    《兒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近視預防指引》中提出家庭照明光源需要採用三基色的光源,紅綠藍是三種基本色,三基色照明設備具有發光柔和、亮度均勻、無頻閃、不刺眼等特點,因而被廣泛用於學校和家庭的照明設備。
  • 藍光LED太傷眼 護眼功能應該如何優化?
    LED很常見,尤其是藍色LED更是隱藏在各種常見之中,投影,液晶面板以及日常照明的應用中,藍色LED都是主力。  在投影機中藍色LED的成本也較多,因為藍色給人高亮的視覺感受,因此藍色LED應用的多,不僅可以降低成本,減小體積,同時也有利於提升色溫,讓用戶感覺畫面的亮度更高。所以藍色LED的應用很廣泛。
  • 這次不糊弄,歐普護眼檯燈Pro評測:藍光照度眩光色溫下見真章
    之所以說具有代表性,一方是來自目前網際網路品牌中名聲最響的「華為」,另一方則是老牌燈具廠「歐普照明」,擁有25年深耕精研優質照明經驗,如果這款產品依舊效果不佳,那麼國內護眼檯燈真的是一紙空談了。具體標準是:在藍光危害方面,兒童可移式燈具及電源插座夜燈這兩個類別產品的藍光危害不能超過豁免級;在照度方面,需達到A級或雙A級;在眩光方面,人眼觀察到的所有發光部件表面亮度不應高於2000cd/m2;在色溫方面不宜超過4000K,若具有色溫調節功能,說明書上應提示夜晚使用時將色溫調節到4000k以下。
  • 小米有品顛覆戶外裝備業!8大模式,4000K色溫,航空鋁材,僅99?
    電商平臺千千萬,但秉承了小米理念的小米有品仍靠著特有的眾籌和不輸拼多多的性價比在諸多對手中脫穎而出,其中眾籌大戶納拓更是因為所有產品都偏向戶外而深受小編的偏愛。所以近日發現小米有品眾籌中又出現了納拓的影子後,小編立刻就決定了這次測評的對象,想辦法提前拿到了現在仍於小米有品上眾籌的納拓六合一雷鳴手電筒,今天就給大家開箱實測一波!
  • LED燈雖節能 當心藍光傷眼
    圓形燈泡、橢圓頂燈、節能燈管、摺疊檯燈等不同種類的照明工具,如今都熱衷於打造LED概念。LED燈由於光線穩定又節能,一直被消費者青睞,但同時也有傳言稱LED藍光會對視網膜造成損害,實際情況究竟如何?
  • 夜間戶外照明燈具色溫應小於3000K?否則影響……
    LED路燈近年來迅速普及,但美國醫學會(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AMA)日前發布正式聲明,警告若LED路燈若太白太亮,將釋出大量藍光 AMA建議,夜間戶外照明燈具,尤其是路燈,色溫應小於3000K(Kelvin,色溫計量單位)。色溫計量是依據光源中的藍、綠、黃、紅光多寡而定,色溫越高表示燈光越白越亮,其中的藍光含量也越多,會因此產生眩光,影響駕駛人視線準確度及安全。 AMA也表示,藍光較其他光源更易抑制人體在夜間分泌褪黑激素,可能導致睡眠時間縮短、睡眠品質變差、日間精神不佳甚至肥胖。
  • 從頻閃到藍光傷害,教你如何選照明光源以及護眼燈
    金滷燈在商業照明使用量大,尤其在珠寶店、服裝店等近距離使用。從圖中可以看出,金滷燈含有紫外線和紅外線,高色溫的金滷燈也含有較多的藍光成分,對人眼有傷害,長期近距離的使用金滷燈會導致皮膚色斑。   在 LED 照明光源出現前,由於金滷燈的照明效果好,顯色性高,加上沒有可替代光源,藍光問題很少有人提及。
  • 雷士攜李小鵬推「奧莉檯燈」 柔和4000K色溫不傷眼
    【TechWeb報導】8月18日,雷士照明「824天貓超級品牌日」啟動發布會在北京北五環居然靚屋燈飾城雷士照明O2O光環境體驗店圓滿落幕。活動吸引到眾多行業資深人士、知名媒體的關注和參與,雷士照明首席品牌官杜瑩華女士現場致辭並發表了重要講話,前奧運冠軍李小鵬更是攜「奧利檯燈」驚豔亮相發布會。
  • LED燈藍光危害和「富藍化」照明影響的區別
    雖然「LED藍光對眼睛有害」的言論一直在網上傳播,可是對於大部分非專業的消費者來說,即使知道有的產品有害,也不知道購買時怎麼才能選到合格的產品。「所以我不敢買太便宜的,選擇的也都是大品牌。」消費者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