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養娃真的……很……艱難……需要注意的事情非常多……最近又和燈槓上了。源於寶寶在體檢的時候檢查視力醫生說屈光性差,檢測結果醫生給出的建議是不要盯著燈這樣的點光源。
查了下:S代表球鏡,也就是你的近視、遠視度數(-號為近視,+號為遠視),C代表你的柱鏡度數(-號為近視散光,+號為遠視散光)。
所以寶寶有點遠視,我了解到大部分嬰幼兒眼球尚未發育完全,眼球稍微偏扁平所以基本上都是遠視眼,就目前而言應該並不嚴重,但是已經給出了達到這樣結論的話足以引起重視了。
我和老婆都是近視,不想寶寶也重蹈覆轍,近視對生活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現在真是後悔當初太不重視,現在花多少錢都補不回來的視力。
近視原因都是用眼不注意,年輕的時候不管那麼多,沒近視的時候以為自己眼睛好得很,根本不在意,另外也可能有本身容易近視的遺傳因素,所以對我寶寶而言有更高的近視風險。
發現光源的問題源於這段慢速視頻(120fps),在視頻裡背景燈閃成了這樣……以前無所謂,但看了寶寶的體檢報告之後到處找原因,現在開始有點擔心了。
顯然這是個LED光源的頻閃,比較諷刺的是居然還是在一家號稱專業的全國連鎖嬰兒遊泳館裡,同時去看了下別的幾盞燈,幾乎所有頂燈都用的這樣的「頻閃」燈。若不是我從手機裡看到我更本無法察覺。
普通拍照根本看不出來,看似柔和明亮的光線下居然暗藏這樣的視力殺手。
商場逛了一圈,一層樓的大部分商家燈光大多數都有頻閃,從培訓機構到遊樂設施到母嬰連鎖,重災區是各種射燈和燈帶,商家可從來不會注意這方面的問題,當然是什麼燈便宜裝什麼。
而大部分射燈和燈帶的廠家都不會在頻閃上下功夫,畢竟只是裝飾性的光源,行業似乎沒有硬性要求。
所以問題來了:
光源對眼睛的影響到底大不大?該怎麼選光源?
照明光源的區別
現在各家各戶的孩子都是「溫室的花朵」,常年處於室內,接觸到的時間最長的就是各類人造光源了。而如今LED的普及率奇高,已經無可避免的接觸LED光源了。
常見的人造光源隨著種類不同,又有各自的優勢和劣勢。
常見的光源
1、白熾燈
白熾燈廣泛應用在各種照明場合,應用多。
白熾燈光譜中對健康的影響:
1、紫外線 UV-A 含量極少,可以不考慮紫外線對健康的影響;
2、紫外線 UV-B 含量無;
3、藍光成分含量少,對眼睛的刺激小,白熾燈光譜所含的藍光在室內照明是最安全的;
4、近紅外線含量高,長期照明會導致皮膚乾燥,易引發皺紋;光源表面溫度高易灼傷。高強度的紅外線長期直接照射眼睛也會引起白內障。
5、無頻閃,對健康無影響。
由於白熾燈發光效率低,消耗能源大,已經逐步淘汰。從健康的角度來看,白熾燈影響很小。
2、滷素燈
滷素燈廣泛應用在效果照明,如室內的射燈,應用較多。
滷素燈光譜中對健康的影響:
1、紫外線 UV-A 含量極少,可以不考慮紫外線對健康的影響;
2、紫外線 UV-B 含量無;
3、藍光成分含量少,對眼睛的刺激小,滷素燈光譜所含的藍光在室內照明是安全的;
4、近紅外線含量高,長期照明會導致皮膚乾燥,易引發皺紋;光源表面溫度高易灼傷。高強度的紅外線長期直接照射眼睛也會引起白內障;
5、無頻閃,對健康無影響。
由於滷素燈發光效率低,消耗能源大,已經逐步淘汰。從健康的角度,滷素燈是影響最小的。
3、金滷燈
金滷燈廣泛應用在商業照明環境,應用較多。
金滷燈光譜中對健康的影響:
1、紫外線 UV-A 含量有,對健康有影響;
2、紫外線 UV-B 含量小,可以不考慮;
3、藍光成分含量高,會產生視網膜損傷;
4、近紅外線含量中等,長期照明也會導致皮膚乾燥,易引發皺紋;光源表面溫度高易灼傷;
5、無頻閃,對健康無影響。
金滷燈在商業照明使用量大,尤其在珠寶店、服裝店等近距離使用。從圖中可以看出,金滷燈含有紫外線和紅外線,高色溫的金滷燈也含有較多的藍光成分,對人眼有傷害,長期近距離的使用金滷燈會導致皮膚色斑。
在 LED 照明光源出現前,由於金滷燈的照明效果好,顯色性高,加上沒有可替代光源,藍光問題很少有人提及。LED 珠寶櫃檯照明解決了紫外線與紅外線的輻射問題,但是,許多珠寶照明使用更高色溫的LED光源,導致藍光對視網膜的影響比金滷燈增大。金滷燈目前仍然在廣泛的應用,需要合理使用。
4、螢光燈
螢光燈廣泛應用在各種照明環境,應用最多。
螢光燈光譜中對健康的影響:
1、紫外線 UV-A 含量有,對健康有影響;
2、紫外線 UV-B 含量小,可以不考慮;
3、藍光成分含量高,可能產生視網膜損傷;
4、近紅外線含量小,可以不考慮近紅外線的影響;
5、可能有頻閃,對健康有影響,理論上可消除頻閃。
白熾燈和滷素燈是比較理想的室內照明燈具,但缺點主要是能耗問題,大部分為紅外光,電能以發熱的形式消耗掉了,壽命也不長,隨著使用時間鎢絲損耗,亮度還隨著新舊程度發生變化,換燈泡時規格不同色溫也會產生變化,這些也是不穩定因素。並且長期使用的費用不見得比LED少(LED燈普遍十年以上的壽命,十年間白熾燈/滷素燈換燈泡和多出的電費並不樂觀)。
LED光源
上面幾種光源近年都將在節能環保方面全面被LED淘汰了,那麼LED燈是個什麼水平?
1、紫外線 UV-A 含量無,可以不考慮;
2、紫外線 UV-B 含量無,可以不考慮;
3、藍光成分含量高,可能產生視網膜損傷;
4、近紅外線含量小,可以不考慮近紅外線的影響;
5、可能有頻閃,對健康有影響,理論上可消除頻閃。
LED燈的優點可以說是非常多:體積小、非常節能、壽命也超級長,理論上也可以切底消除頻閃,而且LED光譜連續,優質的產品可以做到非常不錯的顯色指數(95以上)。
不過LED燈有個更不利於健康的點,就是我上文裡提到的頻閃以及藍光過高。
作為消費者,在已經無可避免的使用LED燈的情況下,室內照明選擇無頻閃以及濾除藍光的LED燈是首要的。
關於頻閃
(2017年)央視「3·15」晚會上的一個環節,晚會主持人請來專家現場支招用手機拍照功能檢測LED燈頻閃問題。這一環節曝光了長期使用高頻閃LED燈會造成消費者視力衰退,甚至頭疼的現象。LED頻閃問題頓時成為了消費者關注焦點。
專業資料顯示,光源頻閃實質上是光源發出的光隨著時間呈現出一定頻率、周期的變化,在不同亮度、顏色之間隨著時間變化而變化。簡單地說,就是光源發出的光以一定頻率波動。
頻閃會對人的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光源頻閃與偏頭痛、頭痛、自閉症、視覺疲勞與不適等神經學疾病有密切關係,嚴重的會使人眼造成錯覺,進而引發事故。
而我們如果面對的是整天的頻閃環境,從嬰幼兒到兒童乃至青少年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大腦感受不到超過30Hz的頻閃,但眼球會在植物神經的控制下有反應,調節瞳孔不斷的收縮放大。
當然LED的頻閃沒這麼明顯,但依然會造成不適,放到手機這樣的拍照設備下就比較明顯了。
利用拍照設備查看頻閃情況
有無頻閃打開相機一目了然,原理就不多說了,這裡說下方法。
普通拍攝模式都有消除頻閃的功能,所以一定要在專業模式下手動開始,打到最小快門速度來查看。
喜歡RGB光汙染的同學們要注意了,如此炫彩的LED RGB燈可能會是你偏頭痛、頭痛、自閉症、視疲勞的原因,當然屏幕也是更大的誘因 。
從發光理論上講,LED燈本身並不會產生頻閃,有無頻閃取決於LED驅動電路,而電路元件設計和驅動設備則考驗著廠家的良心。
無處不在的頻閃
中國行業標準對合格產品的頻閃要求是3125Hz。
也許有的做到了1000Hz,手機無法察覺,但沒達到3125Hz的合格要求。
所以手機上的1/1000秒的快門速度還不夠,我用相機的1/4000s的快門查看了家裡的各種燈具以及發光設備的頻閃情況。
室內照明光源測試
普通的吊燈,淘寶購買,光源僅標識了LED 3000k字樣。
TCL吊扇燈,細看下有細微的光強度變化,不過未見頻閃。
普通的LED射燈,重災區,所有的都在閃。
LED燈帶,也是閃,不過稍好一點。
客廳頂燈,松下的 滿天繁星系列。
買的時候家裡嫌貴,頂住壓力買的,當時算是張大媽上的爆款,的主要賣點是濾除藍光,這次看頻閃控制的也不錯。
電腦顯示器,當然都是LED背光,無法避免。
手機,這臺是小米9,測了下所有手機基本都有。
三臺手機的頻閃對比……都不樂觀,倒是小米6各個快門速度下都沒有這樣的頻閃條紋因為不是LED背光 ,但是有可見的微弱亮暗變化不過LCD確實在頻閃上好一點,但藍光依然無解。
眼鏡店,全用的射燈做照明,看起來亮堂堂,進去待久了並不太舒服。
教室……所有的螢光燈都有頻閃,比較諷刺的是……最該注意的地方卻沒有嚴格的要求,多少人是初中高中近視的?頭頂的螢光燈會是一部分因素。
路燈,按理說路燈常用的是滷素燈,但現在也改用LED燈了。連開車在路上都一直「享受」著頻閃。
這裡還要吐槽那些私改LED大燈以及越野車頂部照明燈的司機,不止一次被閃瞎,燈光讓人噁心頭疼,不只是光太刺眼,劣質的控制電路造成的頻閃也是原因之一。
車載不都是蓄電池直流供電嗎?為什麼會頻閃?了解之後發現加大亮度必須升壓或降壓方案,就存在一個直流變高頻震蕩再轉成直流的過程,較差的元器件達不到轉兩次之後還是直線,做不到無頻閃。
真是無處不在的頻閃,一到夜間就是:welcome to shining world。
倒是不知情的情況下根據口碑和品牌購入的兩款燈具還不錯,未見頻閃,現在也挺滿意的。
重災區是各種射燈、裝飾燈和燈帶,普遍連基本的頻閃都控制不好,更別提藍光和眩光、均勻度了。
我現在非常後悔裝修的時候沒注意這方面的問題,導致現在有寶寶了之後為保護視力全部的射燈都不能開,除非換掉。
相關標準
僅僅只看頻閃還遠遠不夠,了解中我找到兩個行業標準。
《GBT 20145-2006 燈和燈系統的光生物安全性》
網盤分享在 這裡 提取碼:o5vn
這個標準適用於室內所有的人造光源,以及各類光源的要求。
另外還有這個:GB/T 9473-2017《讀寫作業檯燈性能要求》
網盤分享在 這裡 提取碼:h0hd
這個標準規專為檯燈設定,檯燈性能的一些指標。
歐盟測試標準IEC/EN62471,系列有5個,我這裡沒找到全部標準,不過基本上差不多。
一:標準的背景
IEC/EN 62471 的目的是為了評估與不同燈和燈系統相關的光輻射危害,並全面取代 IEC/EN60825 標準中關於LED 產品能量等級的要求,增加了光生物方面的要求,包括輻射強度,輻射亮度等,並根據測試數據對產品進行危害分級,包括豁免級,低危害,中等危害,高危害級別。其中歐盟部分的標準EN62471:2008 已於 2009.09.01 開始執行,EN60825 關於LED 的部分將於 2010.09.01 完全失效。
IEC/EN60825 主要是對單一波長的光進行能量測試計算
IEC/EN62471 主要是對寬波段的光進行測量,並綜合人眼及皮膚對光反應的時間,角度,敏感度等方面進行計算
二:適用的產品 除雷射以外的所有燈和燈系統。(單一波長雷射容易測試,普通燈由於發光體以及漫射 體,透鏡,輔助光學元件等裝置的影響而可能是一個寬波段光源)
三:測試的波長範圍
波長在 200nm 至 3000nm 範圍的光學輻射
四:測試的參數和對象 測試參數:
1. 輻照度 (輻射通量除以單元面積,單位:Wm-2 )
2. 輻亮度 (輻照度除以視場,可以通過輻照度轉換) 測試對象
1. 皮膚和眼睛的紫外危害
2. 眼睛的近紫外危害(315nm-400nm)
3. 視網膜藍光危害
4. 視網膜藍光危害(小光源)
5. 視網膜熱危害
6. 視網膜熱危害(對微弱視覺刺激)(780nm-1400nm)
7. 眼睛的紅外輻射危害(780nm-3000nm)
8. 皮膚熱危害(380nm-3000nm)
五:結果的判斷
1. 連續燈:無危險;1 類危險(低危);2 類危險(中危);3 類危險(高危)
2. 脈衝燈:
1.超過輻射限值的按照 3 類危險;2.沒超過輻射限值的單脈衝燈按照無危 險;3. 沒超過輻射限值的多脈衝燈按照連續燈分類方法
這裡解讀下標準,因為早晚所有的燈具都會換成LED,所以我重點關注與LED有關的。
藍光危害,所有LED光源均有藍光波段,對視網膜的高能射線損傷遠比其他類型燈的熱效應傷害強。所以一個合適的閱讀燈光要考慮藍光問題。
勒克斯
勒克斯lux,法定符號lx)是照度(Illuminance)的單位。被光均勻照射的物體,在1平方米麵積上所得的光通量是1流明時,它的照度是1勒克斯。適宜於閱讀和縫紉等的照度約為500勒克斯。
反映單位面積光線強弱的照度單位,有儀器可以直接測出。
照度和照度均勻度
標準規定,在進行讀寫作業的中央區域和邊緣區域,燈具的照度和照度均勻度至少要達到A級,更好的是達到AA級。A級的照度要求是,中央區域照度至少達到300lx,邊緣達到150lx,AA級的照度要求是,中央區域照度至少達到500lx,邊緣達到250lx。A級和AA級照度均勻度(最大值與最小值的比值)的要求均為不超過3。
電磁輻射
燈具對人體影響和評價的關鍵要素包括3個方面:被評價產品的工作頻率、人體可以接受電磁輻射的限值、照明設備對人體影響的測量和評價方法。
本標準應用的GB/T 31275-2014《照明設備對人體電磁輻射的評價》適用於人體暴露於照明設備電磁輻射的評估。由於照明電器中使用電子控制裝置高頻工作產品的設計頻率為大於等於20 kHz,燈具對人體的電磁輻射需要進行限制。
評估內容包括20 kHz~10 MHz的感應電流密度和100 kHz~300 MHz的比吸收率(SAR)。-100 kHz~300 MHz的比吸收率(SAR)的要求:即應符合GB/T17743-2007規定的電源端子的騷擾電壓、輻射電磁騷擾的要求;-20 kHz~10 MHz感應電流密度的要求:測得的20kHz~10 MHz頻率範圍內電場產生的感應電流密度與規定的人體電流密度限值作加權計算,得到,標準規定F的限值為0.85。
光譜
上文裡說到過,光譜連續性越好的光源越好,這裡主要考慮LED燈,發光原理一樣的情況下光譜都是一樣的,所以這裡不再討論。
色溫
LED 燈色溫有高有低,常見的一般為 3000K 左右 – 7000K 左右;
陽光的色溫從早變到晚,這點不用我說大家也感受得到,藍天的色溫通常在4000K 到 40000K之間,其中 7500K 最為常見,雲的色溫從 5000K 到 8000K 變化, 也可以說大致為 6000K 。
對人眼最合適的色溫是4000-5000k,早晨與下午的陽光色溫,人們也是這個點精神最好。
但是色溫主要通過眼球接收從而影響人類的生物鐘以及內分泌,比如松果體分泌褪黑素的量,過高的色溫讓人持續興奮,抑制褪黑素的分泌會對睡眠會有影響,通宵戰鬥越來越興奮就是這個原因。
標準裡給得適合閱讀的光源色溫為4000K以下,且不能超過4000K。這樣的規定是也藍光有關,超過4000K的藍光更高,在規定的照度合適的情況下容易造成藍光傷害。
視網膜藍光危害
青少年眼睛的晶狀體對藍光有較高的透過率,與成人或老年人相比,同樣的藍光會更多地穿過晶狀體到達青少年的視網膜,也就是說同樣情況下,青少年眼睛的視網膜受藍光傷害的風險更大。因此對青少年使用的燈具應提出更高的藍光防護的要求。
按危害風險從低到高排序視網膜藍光危害組別為RG0,RG1,RG2和RG3,目前安全標準規定,LED燈具產品的藍光危害組別不能超過RG1或RG2。為了更好的保護青少年稚嫩的眼睛,GB/T 9473-2017規定,讀寫作業檯燈的視網膜藍光危害組別不能超過RG0。
藍光主要傷害為黃斑區灼傷,之前研究過閃光燈會不會傷眼。
養娃筆記 篇二:震驚!閃光燈竟會使嬰兒致盲?」科普還是謠言?閃光燈主要傷害點在能量較高的藍光/紫外波段光對黃斑區灼傷,嬰幼兒和兒童更易受到傷害,不過閃光燈發光時間短,基本可以忽略。但是學習的檯燈或者室內照明接觸時間更長,積累傷害潛在威脅更大。
顯色性
國際照明委員會把太陽光的顯色指數定為 100,這意味著,燈泡的光譜越接近陽光,顯色指數越高。陽光的光譜有啥特性呢?最大的特點就是光譜連續。
按用途不同列出顯色性的推薦標準,作為一般照明來說, Ra 達到 80 – 90 就足夠了;國標的建議與之類似:長期工作或停留的房間或場所,照明光源的顯色指數(Ra) 不應小於 80 。
所以顯色指數代表的與自然光的接近程度,
閃爍(頻閃)
標準裡是這樣描述的:
其實測量起來十分複雜,考慮因素比較多,所以目前並沒可以做出評價的測試方法。
附錄裡給了參考值,頻率f>3125Hz為無風險,頻率f>1250Hz為低風險。
沒有硬性規定,目前頻閃這塊是最嚴重的,做到多少全憑良心。
所以對於檯燈的選購上主要看這幾個參數:
硬性指標:
藍光危害: RG0級,或IEC/EN 62471 的分類
照度等級:AA級 或者標註為 300mm扇形≥500lx 500mm扇形≥300lx;A級 標註為 300mm扇形≥250lx 500mm扇形≥150lx
顯色指數:Ra≥80
功率:12-18W
頻閃:f>3125Hz 或者 f>1250Hz
體驗升級性指標:
防眩光,在閱讀光面書籍或者使用電子設備的時候強烈的反光也是眩光的一種。
感應調光,環境中可能有多個光源,光線強度是疊加的,根據環境調亮度,精確的匹配合適的亮度。
可調色溫,從4000K到3200K,以適應全天不同時段的色溫需求。
高度可調範圍大,不同的高度以適應不同的需求。
感應自動開關,人來開燈,人走關燈,自動色溫等自動控制,為孩子服務。
散熱性能,LED燈壽命長達50000小時,通常情況下可以使用10-15年,但熱量會極大的縮短壽命,影響亮度與色溫,降低壽命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