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地震情況以及災害地區地震帶(紀念5.12汶川大地震)

2021-01-10 拾荒雜談

今天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十二周年的紀念日,謹以此文緬懷所有在大地震當中逝世的同胞以及英烈們。

本文聲明:本文發表所產生的稿費以及利潤皆如數捐獻給支付寶公益平臺。

2008年是我國歡悅而又沉痛的一年。這一年北京奧運成功舉辦,這一年百年難遇的汶川大地震奪取了數萬同胞的生命,這一年,南方發生了建國以來最大的雪災……

緬懷地震當中遇難的同胞和先烈

在所有的天災當中,我們皆是無能為力,唯一能做的只有減少損失,而地震帶來的災難也是目前人為抵抗成果最大的天災。

地震的由來比所有文明甚至於所有有機生命的歷史更加久遠。直到今日,世界各地每天都有上萬次的地震發生。第一次發生地震久遠的已在數十億年前絕不可考,我們目前得知的最久遠人文歷史記錄只有我國古代書籍上存在些許記錄,越往後的年代記錄越為清楚,人口也越來越多,但地震帶來的災難也越來越大。以下是我國古代災害最嚴重的幾次地震情況。

地震後的災區情況

1. 陝西岐山地震

陝西岐山地震是我國古代歷史上和世界史上記載最早的一次七級大地震(六級以上),時間發生在周幽王時期,地點為周朝龍興之地——陝西岐山縣。當時的史料記載情況是「三川竭,岐山崩」,山崩地陷即是如此。在周幽王之前的時期,岐山也是多次發生小規模的地震,史料記載的就有商朝帝乙三年和周文王立國八年。之所以岐山如此頻繁發生地震,就是因為其處於中國主要地震帶——華北地震帶西部走向上面。

2. 甘肅隴西地震

甘肅隴西是唐王朝的龍興之地,但是此次地震發生在東漢永和時期,為公元134年12月。這次地震的震級也是七級,震級帶來的災難是地面崩裂,房屋塌陷,百姓多砸死砸傷。此次隴西地震也是歷史上第一次事後被儀器檢測出來的地震。因為在此之前張衡已經在公元132年發明地震儀,隴西地震發生的時候,地動儀擺放在距離震中700公裡的洛陽,地震發生時,地震儀上面西北方向的鋼珠被吐落,幾天後隴西地震災情被快馬加鞭送至洛陽,而隴西地區正處在洛陽西北方。此次隴西地震所處的地震帶是為我國蘭州-天水地震帶上面。

地動儀復原模型

3. 陝西華縣地震

陝西華縣地震所處區域即為我國現陝西省渭南市華州區。此次地震的震級為八級特大地震。發生地震的時間是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即公曆1556年。此次發生地震的區域屬於我國明朝時期人口高度密集的區域,因此造成的災難極為沉重。陝西華縣八級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八十三萬餘人,是地震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造成華縣以及周邊地區田地分裂,河水倒灌,地下黑水冒出,樹木連根拔起,山嶽崩塌,房屋不存,人口十不存三。陝西華縣地震是我國歷史上災害最為嚴重的一次。其所處的位置即為主要地震帶——渭河平原帶

4. 山東郯城地震

山東郯城地震位屬於今山東臨沂市郯城縣周邊100公裡範圍內。發生時間為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即公曆1668年7月25日.此次郯城大地震震級為8.5級,震源1000公裡,為我國有史以來地震震級最高的一次特大災害性地震。在今郯城及周邊地區已經沒有任何存世超四百年的完好建築,全部都在郯城大地震當中損壞,至今我們看到的郯城古建築都是仿建或者修繕過的。郯城地震發生時間在夜裡戌時,即七點到九點之間,此時大部分人都剛就寢休息,因此造成的人員傷亡也是十分嚴重的。郯城地震屬於主要地震帶——營口-郯城帶。

我國主要地震帶分布圖

5. 山西臨汾地震

山西臨汾地震處於今山西省臨汾市區域,發生地震時間為清康熙三十四年四月初六戌時,公曆1695年5月18日夜7-9點。震級近八級。此次地震造成房屋傾倒四萬餘間,人畜死傷數量龐大難以統計。而山西臨汾地震最特殊的地方在於其所處地震帶——山西帶上面,早在元朝大德七年即公曆1303年的時候,在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就已經發生過八級特大地震,時隔近四百年後,再次再同一條地震帶上同一個位置兩次產生八級特大地震,這是極為罕見且絕無僅有的,這也為現在地震預警帶來了警示,地震不是同樣位置發生過就再也不會發生第二次的有跡可循的災害,而是無規律可循,變化無常的。山西兩次特大地震都處在山西地震帶上。

6. 臺灣基隆地震

臺灣基隆地震屬於今我國臺灣省基隆市附近,發生時間為清同治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公曆1867年12月18日。此次震級為六級。較之前面記載的地震震級要小很多,但是帶來的災害還要更甚,這與基隆所處的位置有關。基隆市是臺灣省的沿海地區,此次基隆地震的震中就在其所屬海域當中,由於在海中發生地震,所以就引來了另一種災害——海嘯。據記載這次基隆地震引起的海嘯是我國現今記載海嘯災害最大的一次,海水暴漲,數百人溺斃於其中。

地震引起的海嘯災害

地震帶來的災害程度是伴隨著震級的增加而愈發慘烈,尤其是發生在人口高度密集的地震帶區域,一旦發生高震級地震,那麼後果不可想像,我國現代的唐山地震以及汶川地震就是如此。儘管現在尚且沒有任何科學手段可以預測地震,但是我國在建築上一直在加強抗震等級,在災後救援上一直是屬於世界最先進的,軍隊救援,全國物資無條件輸送,以及專門設立應急管理系統等等一系列舉動都在向我們表明一個決心:自然災害我們沒法避免,但我們力求在災後盡最大的努力救援同胞和人民。決不放棄每一個有希望存活的災區人民!

再次向在汶川大地震以及歷次災害中犧牲的同胞和英烈們致敬!

相關焦點

  • 回顧5.12汶川大地震父親去世12周年
    5.12汶川那場給人間帶來傷痛的大地震過去有12年了,想起那場大地震父親的去世也有12個年頭了,回憶父親的去世要從5.12汶川那場大地震說起。原來是汶川發生了大地震,當時報導是7.8級後是8.0級,當天人員傷亡情況還沒有大的報導,阿壩州汶川是金川出去的必經之路,也是整個阿壩州13縣的交通要塞,地震發生通往外面的交通,信息都中斷了,汶川離都江堰很近,有史以來發生這麼大地震,電話無法打通,我在阿壩州工作,心裡牽掛著在都江堰父母的安危,每晚都座在電視機前觀看5.12汶川大地震的進展救援情況,報導地震傷亡數字每天都在上升我很揪心,我在焦急的等待中盼有佳音傳來
  • 汶川地震災害地圖集首發 震區將建5處遺址紀念地
    記者了解到,地震災區將在映秀鎮、北川縣城等5地建設災區地震遺址紀念地,同時地震遺址旅遊線也在地圖集上標註。  作為中國第一部以地圖形式真實記錄地震災害全過程的大型綜合地圖集———《汶川地震災害地圖集》,系由國家測繪局、民政部、科技部、發改委4部門聯合主編。
  • 重慶銅梁六寅寺舉行紀念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護國息災法會
    參加法會三寶弟子合影留會佛教在線重慶訊 2018年5月16至18日,重慶銅梁六寅寺隆重舉行為期三天的「紀念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護國息災法會」。十年前的「5.12」下午2時許,四川省以汶川為中心的數百公裡發生芮氏8.2級大地震,導致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給無以數計的家庭留下巨大悲痛。今年「5.12」前夕,銅梁六寅寺為了籌集好這次紀念法會,他們早早就開始準備並通知信眾參加。
  • 《極震區》,首部關於汶川大地震救災題材的3D電影即將開機
    《極震區》是首部關於汶川大地震救災題材的3D電影,不僅將5.12汶川大地震通過電影鏡頭進行全景展現,還將充分體現中國軍民在面對地震災害時,軍民同心,共同抗震救災的中華民族團結精神,是一部基本紀實性加藝術再現的3D災難題材巨製。
  • 國新辦就四川汶川地震及災損評估情況舉行發布會
    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後,為了更好地調、評估汶川地震的原因、規律和趨勢,為今後的防震減災工作提供科學意見,制定災後重建規劃提供科學根據,國家成立了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今天我們特地請來了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主任馬宗晉先生、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史培軍先生、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委員董樹文先生和其他6位專家一起出席發布會,向大家介紹他們工作的情況,介紹四川汶川地震及其災損評估的有關情況。
  • 汶川大地震十周年 那些地震遺址 依然震撼震驚心碎
    2018年5月,汶川大地震十周年,重返五一二地震區。 與朋友從成都出發,經都江堰一路向北,汶川、茂縣、北川、平武、青川,一個個熟悉的地名躍入眼帘。 十年前的那次災難,山河破碎,大地同悲。 如今,撕裂的傷口已慢慢結痂癒合,刻骨的傷痛或許已被歲月撫平,但那份記憶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 讀中國主要地震帶分布圖,尋找我國地震災害風險較低的地區
    其中地震災害是地質地貌災害的主要類型之一,地震是由於地殼內部快速釋放能量而形成的震動,從而產生縱波和橫波兩種地震波的現象。」,尋找我國地震災害風險較低的地區。我國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的西岸地區,兩大地震帶對於我國都有影響。我國的西南地區的喜馬拉雅山脈和橫斷山脈地區就是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經過的區域,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在南北方向上碰撞擠壓,形成一系列呈東西走向的地震斷裂帶,以及橫斷山脈地區南北走向的地震斷裂帶。與此有關的地震帶包括喜馬拉雅地震帶、青藏高原地震帶、西北地震帶、南北地震帶、騰衝-瀾滄地震帶、滇西地震帶和滇東地震帶。
  • 為什麼沒有一部電影直白地起名《汶川大地震》?
    今天是汶川大地震十周年,全國各行各業人員都在緬懷這次地震的遇難人員。許多明星也在發文紀念這一難忘的日子。已經十年了,有很多紀錄片和影片都在反映這次地震,但是為什麼沒有一部電影直白地起名《汶川大地震》?當年地震的慘烈就不再贅言,看看這些隨機從網絡上搜索的圖片,就可以對過去可見一斑。之前有一部《唐山大地震》的影片,也是在唐山大地震事發後幾十年才上映。關於汶川大地震的影視劇目前可以看見紀錄片《人民至上》、《5.12汶川不相信眼淚》、《汶川·168小時》、《震撼世界的七日》和《驚天動地》等。沒有沒有一部電影直白地起名《汶川大地震》,為什麼?
  • 科學網—汶川地震成因解析
    9.21地震是南投丘陵沿著車籠埔斷層逆衝到臺中盆地之上,汶川地震之機制與9.21地震相似,因此,引發的災情也可能可以類比。大陸地區的地震以東經105度為界,以西地震很多,以東地震很少,這次汶川地震在東經103度,屬於甘川滇地震帶,此一南北狹長地震帶夾於東經98度到105度之間,包括三江流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之橫斷山脈,為造山主體,大地震頻仍。汶川地震與9.21地震的相關性,值得比較。
  • 地震之殤,四川人的回憶,中國的災害遠超日本,地動儀真能預測?
    2008年5月12日 14時28分4秒,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8.0級特大地震,近七萬同胞遇難,震中地區幾乎只剩瓦礫。「5.12汶川大地震」是我們這一代人心中難以撫平的傷痛。小編也是四川人,清楚記得那年,我一個人在家裡午休,突然感覺屋頭在晃動,吊燈左右搖擺,窗戶仿乎被大風吹動,譁啦啦直響。我嚇得趕忙鑽到了床下。
  • 回顧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成因:龍門山地震帶
    回顧2008年5月發生在我國四川省的汶川地震,專家分析指出地震成因是位於龍門山地震帶。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滕吉文介紹,中國處在世界兩大地震帶上,一是環太平洋地震帶,一是喜馬拉雅地震帶,所有的大地震都發生在這兩個大地震帶的地方。可是在中國境內卻有著很多很多的地震的支流,而這些地震也在發生著和不斷地發生著一系列的強震。
  • 回顧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成因:位於龍門山地震帶
    回顧2008年5月發生在我國四川省的汶川地震,專家分析指出地震成因是位於龍門山地震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滕吉文介紹,中國處在世界兩大地震帶上,一是環太平洋地震帶,一是喜馬拉雅地震帶,所有的大地震都發生在這兩個大地震帶的地方。可是在中國境內卻有著很多很多的地震的支流,而這些地震也在發生著和不斷地發生著一系列的強震。
  • 《驚天動地》,看人民子弟兵第一時間就投入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
    《驚天動地》是八一電影製片廠製作的一部全面反映人民解放軍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救援的片子。該片詳細講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如何在地震發生的第一瞬間就投入救援的情況。中國人民解放軍某摩託化步兵旅在演習途中突然遭遇到汶川特大地震。
  • 紀念「汶川地震」十年 這些感人的電影值得一看
    封面新聞訊 (記者杜恩湖)201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而關於汶川地震的感人電影近期也紛紛公映。愛情故事改編《親愛的,我要和別人結婚了》去年的九寨溝地震後,一篇名為「親愛的,對不起,我要和別人結婚了」的文章在網絡上爆出,汶川地震親歷者董蕭楊埋藏在心裡深處九年的愛情故事,因再一次的四川地震在作者李小木的筆下而深情流出,感動著成千上萬的網友們,看過的人都會情不自禁的流下淚水,時至今日,再讀此文還會忍不住溼潤了眼眸。
  • 九月地震頻發,不管是否身處地震帶,這些地震小知識你一定要知道
    板塊的移動其實是引起地震的第一大元兇,大家可仔細對比板塊構造地圖和地震帶地圖,地震帶和板塊的邊界是幾乎重合的。中世紀的中東曾經發生過一次致死人數最多的地震,當時該地區大部分城市都遭到重創,死亡人數高達1100000,是為歷史之最。要知道同一時期英國的總人口還不到七百萬,可以說在當時較低的人口密度下,一次地震能死100多萬人,是相當的嚇人了。而在近代,也發生過很多傷亡較大的地震,比如造成20多萬人死亡的唐山大地震、造成14萬人死亡的日本關東地震等。
  • 十年前的今天:512汶川特大地震前夕,全國大部天氣晴
    在河谷內的汶川、北川一帶,就有點悶熱了。但也僅僅是悶熱而已--和接下來要發生的那場巨大災難相比,這點悶熱算得了什麼呢?2008年5月12日下午地面天氣圖,來自KMA下午2點28分,地表上的全國大部依然晴朗,但在青藏高原東側邊緣,斷裂帶劇烈錯動,1949年以來我國破壞力最大的地震發生,京津冀、江浙滬乃至粵港澳的高樓都感受到了晃動。
  • 四川處於哪個地震帶上 四川哪些地區位於地震帶
    根據中國地震臺網消息,近一年內,宜賓市境內還發生過兩次5級以上地震:興文縣5.7級地震(2018年12月16日)、珙縣5.3級地震(2019年1月3日)。此次地震也是今年以來,四川境內首起6.0級及以上震級的地震,在此之前,四川今年最大的地震是自貢榮縣發生的4.9級地震。
  • 汶川地震後災害治理的十年演進:四川經驗與中國模式
    「汶川地震」後十年的兩大思考尺度開始回望十年痕跡的時候,首先需要明確究竟會有哪些思考的尺度。第一個尺度關乎時空。其實今天在這裡談北川,其實談的不僅僅是北川,不僅僅是北川這個縣域,而是談中國,談的是全球。這裡只是全球災害風險管理的局部折射。如果從全球的尺度來看,眾所周知,災害風險治理是全球治理的重大挑戰之一。人類發展到哪裡了呢?
  • 紀念5·12汶川大地震11周年 跟著這些電影緬懷逝者
    1905電影網訊201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中國四川汶川爆發芮氏8級大地震,近7萬人遇難,牽動全國人民的心。如今,距離汶川大地震已經過去11年,期間有不少電影重現了災難發生時的感人事跡,描繪了災後重建的動人故事,讓我們跟著這些電影一同緬懷逝者,致敬重生。1.
  • 紀念汶川地震十周年 先進儀器儀表護航人們生命安全
    2018年5月12日,是「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紀念日,同時也是我國第九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十年前的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芮氏8.0級大地震,山崩地裂,滿目瘡痍,給人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今天我們紀念這個日子,不僅是追思逝者,也是祈禱災難不會再次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