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今天:512汶川特大地震前夕,全國大部天氣晴

2021-01-13 中國氣象愛好者

2008年5月12號上午, 造成緬甸十幾萬人死亡失蹤、釀成21世紀最大氣象災害的熱帶氣旋納爾吉斯已煙消雲散。由它激活的亞洲夏季風,在南海、太平洋排列成幾千公裡長的熱帶雲簇,集體湧向太平洋颱風威馬遜。

2008年5月2日,孟加拉灣熱帶氣旋納爾吉斯登陸緬甸,並直接經過緬甸最大城市仰光,造成十多萬人死亡失蹤

NASA照片顯示,納爾吉斯掀起巨大的風暴潮,將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人口密集的大片土地淹沒。

5月12日上午衛星雲圖,來自cwb

因此在那一天,熱帶海洋上的水汽與我國無關。5月中旬少見的冷空氣乘機挾威馬遜左象限的偏北氣流南下,渡過長江,我國上空只有一條窄窄的雨帶,在長江以南、南嶺和武夷山以北。全國大部天氣晴好,溫度不高不低,正在傳遞奧運火炬的廈門更是晴空萬裡。

2008.5.12下午2點雲圖,來自數字颱風網

2008年5月12日廈門火炬傳遞現場,中氣愛小編拍攝

四川靠青藏高原一線稍微有點特殊。這裡,5月冷空氣吹不到,但印度洋和中南半島的暖溼卻能波及。在河谷內的汶川、北川一帶,就有點悶熱了。但也僅僅是悶熱而已--和接下來要發生的那場巨大災難相比,這點悶熱算得了什麼呢?

2008年5月12日下午地面天氣圖,來自KMA

下午2點28分,地表上的全國大部依然晴朗,但在青藏高原東側邊緣,斷裂帶劇烈錯動,1949年以來我國破壞力最大的地震發生,京津冀、江浙滬乃至粵港澳的高樓都感受到了晃動。根據地震部門的數據,這場地震的震級達8.0;烈度Ⅵ度區以上面積達44萬平方公裡,達江浙滬面積總和的兩倍;達毀滅性破壞程度的Ⅺ度區面積約2419平方公裡,面積之大為中國乃至世界地震史罕見。

汶川地震烈度圖,來自中國地震局

北川某中學地震前和地震後,圖片來自網絡

不知是巧合還是其他原因,汶川地震發生後,威馬遜和冷空氣迅速東去,西南暖溼氣流沿青藏高原邊緣北上,在地震災區製造了連續3天的中到大雨。中氣愛那幾天的感受是,大地轟鳴,天空悲嗆。

5月13日起,四川出現降水雲系,地震災區出現連續降雨

2008年災害頻繁。1月是南方雨雪冰凍災害,4月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我國最早的颱風浣熊,5月初是納爾吉斯侵襲緬甸,5月中旬是汶川地震,6月是華南特大暴雨。2008年還有國際金融危機,看似世界麻煩不斷。但2008年也有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行,中國人的實力信心和影響力正是從那一年開始嶄露。

汶川地震過去已有10年,又到了尾號為8的年份,又到了5月12號。今天,降雨雲帶正在迅速減弱,副熱帶高壓和乾熱氣團即將主控全國,全國大部天氣將逐漸轉晴。當然,晴天不意味著平靜,因為今年第一波大熱即將開始。需要知道,不平靜才是大自然的常態,我們要做的是,和不平靜的大自然和平相處。這不僅要靠科學家的研究和科技進步,更需要我們每個人敬畏自然,了解自然,甚至熱愛自然,我們別無選擇。

2018年5.12雲圖,來自風雲4號氣象衛星

謹以此文紀念5.12汶川地震十周年。

相關焦點

  • 紀念「512汶川地震」12周年
    點擊上方「藍字」一起祈福紀念「512汶川地震」12周年災難無情,卻也讓生者堅強,有了更好的今天十年了,你現在還好嗎?回望那個場景,至今還歷歷在目逝者安息,生者奮發!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芮氏8級特大地震,最大烈度達11度。造成69227人遇難、17923人失蹤,374643人受傷。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四川有史記載以來人員傷亡和基礎設施破壞最為慘重的一次災難,這就是2008年「5·12」汶川8.0級特大地震。世人慟哭,舉國同悲。
  • 「512」汶川地震:十年生死兩茫茫
    文/七隻小狼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距離2008年「512」汶川地震,已經過去十年了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69227人遇難、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這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波及到大半個中國及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北至遼寧,東至上海,南至香港、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 河南漯河到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調研精神文明創建工作
    近日,河南省漯河市人民政府參事梁國正帶領該市精神文明創建辦領導一行11人到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考察調研。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地震紀念館管理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馮正碧,黨委成員副主任馬曉燕、梁輝明及管理中心相關科室工作人員陪同。
  • 今天是5·12汶川8.0級特大地震12周年 那些曾經牽掛的地方如今什麼...
    今天是5·12汶川8.0級特大地震12周年 那些曾經牽掛的地方如今什麼模樣?時間:2020-05-12 09:30   來源:光明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天是512汶川8.0級特大地震12周年 那些曾經牽掛的地方如今什麼模樣? 12年前的汶川大地震, 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
  • 在北川「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感受大愛文化
    在北川「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感受大愛文化 發布時間:2020-02-01 23:14:21      來源:貴州網   時有朋友問,來四川旅遊去哪裡
  • 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 感恩的種子已在這片土地上開花
    昨日,在汶川縣映秀鎮漩口中學地震遺址舉行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十周年紀念儀式。新華社發  在汶川特大地震漩口中學遺址的外牆上,懸掛著一首當地羌族人民震後創作的詩歌《多謝了》——  美麗的格桑花是我感恩的心,飄動的五彩雲是我發出的信。
  • 紀念「汶川地震」十年 這些感人的電影值得一看
    封面新聞訊 (記者杜恩湖)201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而關於汶川地震的感人電影近期也紛紛公映。影片採用真實的拍攝手法,生動講述了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後,足球隊師生們不畏艱難苦困,運用課餘時間,通過足球訓練和比賽的方式,不斷克服困難、挑戰自我,逐漸走出災難陰霾,迎來嶄新的機遇和生活的動人故事。
  • 512汶川地震 還記得10年前的今天你在做什麼嗎
    10年前的5月12日14點28分,坐標四川汶川,一場8.0級大地震,一霎那間,無數房屋轟然倒塌,無數家庭支離破碎,親人天各一方,讓整個民族為之嗚咽落淚。十年時光轉瞬即逝,一切還恍如昨日,悲慟心中來;今天,我們不會忘卻曾經的傷痛,不忘遇難的親人和同胞,唯願逝者安息,生者堅強,我們會更加珍惜眼下的生活和身邊的親人。
  • 汶川地震後災害治理的十年演進:四川經驗與中國模式
    作為參與者,我們今天既是回望自身,也是回望來自全世界千千萬萬的人共同參與的一場「戰鬥」。十年前,我們第一時間成立了「汶川地震應對政策專家行動組(WET)」,今天和李京老師一起回到現場,一切恍惚歷歷在目。回望十年,我們改變了什麼?也許我們的容顏在改變,北川的容顏是越來越漂亮的,北川越來越人傑地靈。
  • 中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因512大地震全城重建,現在是5A級景區
    北川,因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很多人知道了這個地方,全名是北川羌族自治縣,屬於四川綿陽市,也是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羌族是我國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和藏、漢、回等十幾個民族在北川繁衍生息了幾千年,傳承著淳樸厚重的民族文化。
  • 人民日報:汶川地震、極端惡劣天氣與三峽工程無關
    近年來,有人把汶川地震、地質災害以及極端惡劣天氣等與三峽工程聯繫起來,在公眾中造成一定影響。那麼,事實是否真是如此?今天(18日)《人民日報》刊發了《詳解三峽工程四大效益》一文對以上說法進行澄清。不過,這些年來,對於三峽工程也不乏一些質疑的聲音,有人把汶川地震、地質災害以及極端惡劣天氣等與三峽工程聯繫起來,在公眾中造成一定影響。那麼,事實是否真是如此?怎樣科學評價三峽工程的偉大意義?對此,記者近日專訪了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鈕新強。
  • 【汶川地震10周年】重走北川老縣城遺址 當年的逃生床單還系在窗上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2008年5月12日,汶川、北川等地發生芮氏8.0級特大地震,近2萬人在北川老縣城遇難。
  • 512汶川地震被救下的22歲美麗女孩,嫁給恩人之後,如今現狀如何
    當年,512汶川地震被救下的22歲美麗女孩,嫁給救命恩人後,今現狀如何?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但是也是在這一年奧運前夕,具體就是5月12號四川汶川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有的人為此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但是有的人卻非常的幸運,被一些「平凡」英雄救下來,當年汶川地震被救下的22歲美麗女孩,嫁給救命恩人後,今現狀如何?
  • 汶川地震十年丨當年的武警戰士蔣傑: 重返汶川 赴一場十年之約
    這個收藏了十年的標籤,他特意又貼了上去。今年38歲的蔣傑,曾是駐地在祁縣的原武警某部隊的一名戰士,參與汶川救災近兩個月,當年6月下旬離川。2012年轉業到祁縣民政局,現為祁縣軍休所所長。離開汶川的3000多個日日夜夜,任何有關汶川的消息,都能牽扯到他敏感的神經。今年的5月12日,是汶川地震十年紀念日。
  • 四川省地震局《汶川特大地震》編委會召開文稿審查會
    12月23日,四川省地震局《汶川特大地震》編委會組織召開文稿審查會,對《汶川特大地震》圖書送審稿進行了集中審查。編委會主任、副局長雷建成,編委會副主任、副局長張永久出席。雷建成就進一步做好《汶川特大地震》文稿編纂工作作了講話。
  • 當年汶川地震前的事件
    小夥伴們大家好,不知道大家時候還記得08年的汶川地震,汶川地震雖然已經過去十多年了,但是現在說起來,大家肯定還是記憶猶新。但是汶川地震受災面積達到了10萬平方公裡,波及我國多個城市,連與我國接壤的外國都收到了影響,這次的災害可以說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遭受到的最大的自然災害,然而大家有所不知的是,就在汶川地震發生前夕,有幾件讓人覺得十分詭異的事件,科學家至今都無法解釋,因此還被我過列入未解之謎之一。
  • 「5·12」汶川特大地震臺灣同胞援建項目座談會在蓉召開
    「5·12」汶川特大地震臺灣同胞援建項目座談會在蓉召開 201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張艾京   中新社成都5月11日電 (王鵬)今年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十周年
  • 2018汶川地震十周年感想感悟文章 紀念10周年100字200字
    2018汶川地震十周年感想感悟文章 紀念10周年100字200字  2008年的5月12日,是每個中國人都應該記住的日子。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的8.0級特大地震……時間可以撫慰傷痛,卻撫不去思念與記憶。
  • 災後重建與發展振興的四川答卷——汶川特大地震災區10年重建發展...
    10年後的這個春天,四川省委黨校、四川日報組成聯合調研組,分赴「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區。眼見曾經滿目瘡痍的災區在發展之路上煥發出勃勃生機。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災區幹部群眾感恩奮進、自強不息,積極投身重建美好家園的火熱實踐。
  • 汶川地震十年回望|一個縣城和一所學校的重生
    「5·12」特大地震毀滅了整個北川縣城曲山鎮,近兩萬名同胞罹難。災後,國務院決定擇地重建北川縣城,在距離曲山鎮23公裡處重建北川縣城,命名為永昌鎮。被地震毀滅的曲山鎮成為全世界唯一整體原址原貌保護的規模最宏大、破壞類型最全面、次生災害最典型的地震災難遺址區。在北川地震遺址,我第一次直觀感受到大自然的巨大毀滅力。然後,我們來到了如今的北川縣城永昌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