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 感恩的種子已在這片土地上開花

2021-01-09 中共江蘇省委新聞網

  昨日,在汶川縣映秀鎮漩口中學地震遺址舉行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十周年紀念儀式。 新華社發

  在汶川特大地震漩口中學遺址的外牆上,懸掛著一首當地羌族人民震後創作的詩歌《多謝了》——

  美麗的格桑花是我感恩的心,飄動的五彩雲是我發出的信。汶川多謝有恩的人,多謝月亮一樣善良的人,多謝太陽一樣真誠的人……

  災後重建的映秀小學,每個班級教室的外牆上都「長」著一棵寫滿孩子們感恩之詞的「感恩樹」:二年級三班的馬嘉怡感恩「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馬文博感恩「深圳證券界重建映秀小學,讓我們有學上」;楊以晨則寫道:「我長大了想當軍人,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重走援建路,一路上可感知到的是,災後重建的土地上,「感恩」這顆種子已然生根發芽開花。

  兩個孩子以稚嫩而真摯的筆觸,向當年的江蘇援建者表達濃濃感恩情

  「短短的幾十秒鐘,不,準確地說幾秒鐘,地球這個沉睡的巨人像突然中了邪似的怒吼一聲,轉眼之間,工廠、學校、醫院、樓房夷為平地,到處是斷壁殘垣,支離破碎,哭聲一片。」

  「全國人民為我們吶喊助威,四川雄起!在全國人民的關心、幫助下,我們挺起腰杆,堅強地站起來,特別是在江蘇無錫人民的援建下,如今我的家鄉舊貌換新顏,我們的新學校堅固又美麗,每天都會傳來琅琅讀書之聲。感恩幫助我們的江蘇人民,是你們讓我懂得什麼是愛!」

  9歲的譚振興是四川綿竹漢旺鎮中心小學三(4)班學生,今年4月他完成一篇名為《我愛我的家鄉》的作文,並寫下上面這段話。震後出生的小振興,是通過媽媽的講述,對十年前的那場特大地震有了深入了解,對江蘇援建綿竹的情況也有了認識。

  5月9日,在綿竹漢旺新城,記者見到小振興的媽媽孔祥蓉。今年46歲的孔祥蓉是漢旺本地人,十年前的那場強震,不僅毀了她的家園,還奪走她女兒的生命。2009年,家裡又一個新生命誕生了,夫婦倆給這個孩子取名「譚振興」,既感懷於得到各方支援後家園的逐步振興,也寄望孩子將來能參與家鄉的振興大業。

  地震後,漢旺鎮由無錫市對口援建。2010年,孔祥蓉一家三口住進由無錫援建隊伍修建的集中安置房小區「蜀錫新苑」。「房子90平方米,三室一廳一衛,質量特別好!」

  這些年,孔祥蓉跟著幾個老鄰居一起學做串珠,有時還去附近學校開公開課,教孩子們做手工。曾經灰暗的生活又漸漸有了色彩。家裡的「小二子」譚振興一天天長高,這讓她頗感欣慰。「我跟兒子說,一定不能忘記江蘇,那裡的人們對綿竹有天大的恩情。」

  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之際,小振興也用真誠的文字表達他的心願:「我感恩父母和老師,感恩腳下養我的這片土地,感恩幫助我們的江蘇人民,是你們讓我懂得什麼是愛!就讓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把這顆愛的種子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5月5日,綿竹市紫巖小學五(6)班學生尹瑞明則以《綿竹崛起,感恩有你》為題,給「親愛的江蘇援建者」寫了一封信。

  在信中,他寫道,大地震後的危急時刻,「是江蘇援建的叔叔阿姨們立刻奔赴到我們災區,幫助我們重建家園,這真是雪中送炭啊!你們頂著烈日為我們搭建板房,運送物資的車輛開過,到處塵土飛揚。暴雨來臨,板房區域到處都是泥濘,稍不小心就會滑倒,弄得滿身是泥,你們卻毫無畏懼,依然爭分奪秒地為我們繼續搭建板房。」

  「安頓好受災民眾後,江蘇援建者開始了更繁重的援建工作——建造永久性的住房。幾百個日日夜夜,你們堅守災區,夜以繼日,設計圖紙、勘察現場、建築施工……舍小家、保大家。親愛的江蘇援建者,是你們用智慧、心血和汗水為我們重建了美好家園!我們要努力學習,長大後,把這種愛傳遞下去!綿竹崛起,感恩有你!」

  大災來臨時,小瑞明不過一歲多。他信中的感知,也來自於平時大人們的講述和教誨。

  兩位援建者再憶援建歲月,把那800天視為一生財富

  回憶起十年前援建綿竹的800多個日夜,原江蘇省援建綿竹指揮部總指揮梁學忠動容了:「援建災區的經歷是援建人不可磨滅的記憶。」

  2008年6月,時任南京市棲霞區區委書記的梁學忠臨危受命,奔赴漢旺、清平等重災區摸底受災情況。援建指揮部抓的第一件事就是規劃先行,組織120多位規劃師,用50多天編制完成綿竹城市總體規劃綱要和近期建設規劃、鄉鎮總體規劃。

  重建之初,梁學忠走訪發現,綿竹與什邡交界的洛水鎮的洛水河沒有橋。「這座橋由江蘇來建!」梁學忠現場拍板。繼而由崑山市投入2000萬元援建大橋,解決當地老百姓出行難問題。

  「在綿竹,最堅固的是學校和醫院,最漂亮的是民居。」梁學忠說,江蘇致力於儘快恢復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並在此基礎上補足欠帳。江蘇援建除了「輸血」更重視「造血」,比如,不僅投入資本,而且輸入辦工業園的發展模式,留下一支「撤不走」的隊伍。江蘇援建還「扶志」,2009年至2011年兩年間,把當地的黨政幹部、教師、醫療人員、村級黨支部均輪訓一遍。

  在援建綿竹的日子裡,梁學忠三度因過度勞累而暈倒在工地上,「那時真是累啊!江蘇援建有1萬多個項目,援建人員都是『白+黑、5+2』的工作,但災難沒有壓垮當地群眾,這也成為援建者忘我工作的動力。」

  梁學忠家的書桌上,一塊拳頭大的石頭是他在綿竹清平鄉洩洪大壩修建現場撿的。「這塊石頭代表著災區人民堅強不屈的品質,寄託著我對綿竹的思念。」梁學忠深情地說,「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教育家陶行知的這句話,在綿竹援建時他體會最深,那段時間煥發出的精神狀態,是人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震後十年,原江蘇省援建綿竹指揮部副總指揮、省住建廳副廳長劉大威又踏上綿竹的土地。眼前蓬勃發展的景象令他感懷:成就背後是國家的力量、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血濃於水的深情。

  「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江蘇建設系統近5萬援建大軍在各市援建指揮組率領下奔赴綿竹,「三年重建任務兩年基本完成」,「江蘇精神」「江蘇速度」「江蘇質量」受到綿竹群眾的廣泛認同和高度讚譽。

  劉大威在綿竹奮戰了兩年半時間。「2008年5月25日趕赴綿竹後,基本上是駐地、工地兩點一線,參加應急板房建設。當時餘震比較密集,起初還有點緊張。在以後兩年多的災後援建時間裡,餘震依然時有發生。」

  2007年綿竹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僅18.2億元,江蘇援建資金110餘億元,在綿竹掀起城鄉建設革命。除高水平規劃外,江蘇援建還注重高水平設計,包括省設計大師王建國、時匡等在內的430多位設計人員,承擔對口援建的設計任務,湧現出不少江蘇援建的經典作品。孝德中學入口設計有愛心鐘塔樓,設計師匠心獨運,將在地震中損毀的教學樓廢墟中的建材碎片運用拼貼的手法藝術化地嵌入塔樓表面,寓意深刻,催人奮進。

  「援建項目必須經得起時間檢驗。時間緊、任務重,不知不覺,天就黑了,挑燈夜戰是常事。」而讓劉大威頗感欣慰的是,2013年蘆山「420」地震後,受省領導指派,他與多位援建者回訪綿竹,發現江蘇援建項目在蘆山「420」地震中無一受損,所到之處,聽到的都是人們對江蘇援建發自內心的讚許。

  劉大威說,援建後的綿竹,已成為一座記錄蘇綿人民並肩作戰、謳歌時代、歌頌祖國、弘揚抗震救災偉大精神的美麗之城、魅力之城。「現在無論從廣播、電視還是網絡中,有關綿竹的消息,我都會留意。相信這種牽掛,會到永遠!」

  新華報業全媒體記者 華 夏 汪曉霞

  四川日報記者 李 丹 吳曉彤

相關焦點

  • 汶川地震十周年感恩回饋社會 雅安邀您免費遊
    中國網5月11日訊 近日,記者從雅安市旅遊發展委員會獲悉,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給四川經濟社會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抗震救災、眾志成城。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雅安作為地震重災區得到了湖北、海南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援助,實現「三年重建任務兩年基本完成」目標。
  • 2018汶川地震十周年感想感悟文章 紀念10周年100字200字
    2018汶川地震十周年感想感悟文章 紀念10周年100字200字  2008年的5月12日,是每個中國人都應該記住的日子。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的8.0級特大地震……時間可以撫慰傷痛,卻撫不去思念與記憶。
  • 汶川地震十周年慈善愛心晚會在四川成都舉行
    汶川地震十周年慈善愛心晚會在四川成都舉行 2018-05-26 21:44:00來源:央廣網
  • 紀念「512汶川地震」12周年
    點擊上方「藍字」一起祈福紀念「512汶川地震」12周年災難無情,卻也讓生者堅強,有了更好的今天十年了,你現在還好嗎?回望那個場景,至今還歷歷在目逝者安息,生者奮發!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芮氏8級特大地震,最大烈度達11度。造成69227人遇難、17923人失蹤,374643人受傷。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四川有史記載以來人員傷亡和基礎設施破壞最為慘重的一次災難,這就是2008年「5·12」汶川8.0級特大地震。世人慟哭,舉國同悲。
  • 今天是5·12汶川8.0級特大地震12周年 那些曾經牽掛的地方如今什麼...
    今天是5·12汶川8.0級特大地震12周年 那些曾經牽掛的地方如今什麼模樣?時間:2020-05-12 09:30   來源:光明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天是512汶川8.0級特大地震12周年 那些曾經牽掛的地方如今什麼模樣? 12年前的汶川大地震, 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
  • 「『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臺灣同胞四川行」嘉賓走進綿陽北川
    臺灣嘉賓一行在北川參訪    5月12日,參加「『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臺灣同胞四川行」活動的臺灣同胞代表走進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共同見證震後十年來北川災後重建和發展振興成就。    「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廣大臺灣同胞感同身受,踴躍捐款捐物,奉獻愛心,四川全省共接受臺灣社會各界捐款超過13億多元人民幣,捐建災後重建項目189個,其中捐建綿陽災後重建項目25個。廣大臺灣同胞與四川人民心手相連、共克時艱,有力支持了災區抗震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
  • 十年前的今天:512汶川特大地震前夕,全國大部天氣晴
    2008年5月2日,孟加拉灣熱帶氣旋納爾吉斯登陸緬甸,並直接經過緬甸最大城市仰光,造成十多萬人死亡失蹤NASA照片顯示,納爾吉斯掀起巨大的風暴潮,將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人口密集的大片土地淹沒。5月12日上午衛星雲圖,來自cwb因此在那一天,熱帶海洋上的水汽與我國無關。
  • 汶川地震十周年 數萬人進入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祭奠
    5月12日,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的日子。從早上6點開始,北川人及各地前來的參觀者湧向北川老縣城。對於北川人來說,因為那裡有他們牽掛的親人,長眠在那裡。為防止大堵車,警察將車從縣城兩側分流,一側停於任家坪,另一側止於沙壩的老縣城門外。
  • 汶川地震十周年遙感監測結果:地質災害活躍度降低
    原標題:汶川地震十周年遙感監測結果發布:地質災害活躍度降低 有潛在風險近日,中科院地球大數據專項發布「汶川地震十周年遙感動態監測」情況。遙感監測顯示,到2018年,汶川震區堰塞湖風險已基本消除,生態恢復、災區城鎮重建等方面也取得很大進展。
  • 四川省地震局《汶川特大地震》編委會召開文稿審查會
    12月23日,四川省地震局《汶川特大地震》編委會組織召開文稿審查會,對《汶川特大地震》圖書送審稿進行了集中審查。編委會主任、副局長雷建成,編委會副主任、副局長張永久出席。雷建成就進一步做好《汶川特大地震》文稿編纂工作作了講話。
  • 一周早知道|汶川地震十周年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這也是全國冰球錦標賽首次落戶北京。作為國內最高級別的冰球比賽,全國冰球錦標賽每年舉辦一屆。  本屆電影節上華語電影和電影人的存在感十足。在華語片連續兩年缺席坎城主競賽單元後,賈樟柯新作《江湖兒女》此次將作為華語片唯一代表角逐金棕櫚獎。
  • 【汶川地震10周年】重走北川老縣城遺址 當年的逃生床單還系在窗上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2008年5月12日,汶川、北川等地發生芮氏8.0級特大地震,近2萬人在北川老縣城遇難。
  •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啟動汶川地震十周年遙感動態監測
    記者日前從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獲悉,中科院A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組織中科院航空遙感中心、專項科學應急工作組、專項數據共享工作組等研究團隊,正式啟動了汶川地震十周年遙感動態監測工作,科學認知震區生態環境恢復進程。
  • 「5·12」汶川特大地震臺灣同胞援建項目座談會在蓉召開
    「5·12」汶川特大地震臺灣同胞援建項目座談會在蓉召開 201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張艾京   中新社成都5月11日電 (王鵬)今年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十周年
  • 災後重建與發展振興的四川答卷——汶川特大地震災區10年重建發展...
    10年後的這個春天,四川省委黨校、四川日報組成聯合調研組,分赴「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區。眼見曾經滿目瘡痍的災區在發展之路上煥發出勃勃生機。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災區幹部群眾感恩奮進、自強不息,積極投身重建美好家園的火熱實踐。
  • 汶川大地震十周年 那些地震遺址 依然震撼震驚心碎
    2018年5月,汶川大地震十周年,重返五一二地震區。 與朋友從成都出發,經都江堰一路向北,汶川、茂縣、北川、平武、青川,一個個熟悉的地名躍入眼帘。 十年前的那次災難,山河破碎,大地同悲。 如今,撕裂的傷口已慢慢結痂癒合,刻骨的傷痛或許已被歲月撫平,但那份記憶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 汶川地震十周年將近 家屬前往地震遺址祭祀
    2018年4月5日,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紀念日將近,清明節當日,很多民眾來到北川地震遺址,為親人祭祀,追思緬懷地震遇難者。北川遺址,一名老人在廢墟前為逝者祭祀念經。圖/視覺中國2018年4月5日,北川遺址,民眾燃香祭祀地震中遇難的親屬。2018年4月5日,北川遺址,市民燒紙燃香祭拜遇難親屬。
  • 《靈魂的救贖》株洲開機 紀念汶川地震十周年
    為紀念汶川地震十周年,而拍攝的電影《靈魂的救贖》於12月31日在湖南株洲市柏靈美高梅酒店正式開機。電影講述了一個關於汶川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家庭如何走出心裡困境的故事。災難過後,再生是另一場要經歷的磨難,如何在絕望中尋找出路、自我救贖是電影《靈魂的救贖》貫穿始終的主題。
  • 紀念5·12汶川大地震11周年 跟著這些電影緬懷逝者
    1905電影網訊201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中國四川汶川爆發芮氏8級大地震,近7萬人遇難,牽動全國人民的心。如今,距離汶川大地震已經過去11年,期間有不少電影重現了災難發生時的感人事跡,描繪了災後重建的動人故事,讓我們跟著這些電影一同緬懷逝者,致敬重生。1.
  • 紀念汶川大地震十周年一句話簡短 512汶川地震紀念語句
    汶川地震十年,我們應該讓孩子懂得這些  十年,太長,足以讓地震中幼稚懵懂的少年長大成人;十年,太短,地震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  學會感恩——父母含辛茹苦,撫養我們長大,要對父母感恩;在學校接受了老師的教育之恩,要對老師感恩;進入社會後,又有領導、同事的幫助、關懷之恩,要記得感恩……時刻懷有一顆感恩之心,才能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常把「謝」字掛在口邊,才能讓生命更加豐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