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汶川地震、極端惡劣天氣與三峽工程無關

2021-01-13 觀察者網

近年來,有人把汶川地震、地質災害以及極端惡劣天氣等與三峽工程聯繫起來,在公眾中造成一定影響。那麼,事實是否真是如此?今天(18日)《人民日報》刊發了《詳解三峽工程四大效益》一文對以上說法進行澄清。

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鈕新強表示,發生汶川地震的龍門山構造帶與三峽水庫所在的上揚子臺褶帶,分屬於不同的兩個大地構造單元,兩者所處的區域構造條件和活動特點截然不同,其間尚有構造穩定性很高的四川臺拗(四川盆地)相隔,完全沒有構造上的聯繫,而且三峽水庫的庫水與龍門山構造帶不存在任何的水力聯繫,因此汶川地震的發生與三峽水庫的蓄水沒有關係。

以下為文章原文:

三峽工程是迄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2013年被FIDIC(國際諮詢工程師聯合會)評為「百年重大土木工程項目卓越成就獎」。作為一項造福人類的偉大工程,三峽工程在防洪、發電、航運和水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的巨大效益是舉世公認的。不過,這些年來,對於三峽工程也不乏一些質疑的聲音,有人把汶川地震、地質災害以及極端惡劣天氣等與三峽工程聯繫起來,在公眾中造成一定影響。那麼,事實是否真是如此?怎樣科學評價三峽工程的偉大意義?對此,記者近日專訪了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鈕新強。

防洪、發電、航運和水資源綜合利用四大效益「不可替代」

鈕新強指出,三峽工程的效益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首先是防洪。這是第一位的。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但也曾造成過很多次嚴重水患,遠的不說,1998年的「世紀大洪水」就讓人記憶猶新,那次受災人口超過1億人,直接經濟損失1500多億元。通過三峽調蓄,現在荊江河段防洪能力已由不足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即使遇到像1870年那樣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通過運用荊江地區蓄滯洪區,也可保障荊江河段防洪安全。可以說,在保護長江中下遊1500萬人口和150萬公頃耕地免受洪澇災害方面,三峽工程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實上,三峽工程建成以來已攔蓄洪水數十次,長江下遊未再出現嚴重洪澇災害。

三峽工程

第二是發電。三峽電站發電規模居當今世界之最,相當於建設一座年產5000萬噸原煤的特大型煤礦或年產2500萬噸的特大型油田。截至2014年,三峽電站累計發電量超過8100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約了2.65億噸標準煤,減少碳排放6.9億噸。三峽電力的送出範圍是華中電網、華東電網、廣東電網,供電區域覆蓋中國國土面積182萬平方公裡,佔中國國土面積的20%;受益人口6.7億,佔中國人口的50%。

第三是航運。長江素有黃金水道之稱,但是,沒有三峽工程就沒有黃金水道,三峽工程為長江經濟帶規劃提供了戰略基礎。三峽工程建設前,長江航道水流湍急,險灘密布,航行條件極為複雜,通航能力較弱,運輸成本較高。三峽工程建成後,使三峽上遊660公裡的航道成為深水航道,同時,枯季調節流量,增加了下遊航道水深,改善了航運條件,萬噸級船隊一年中有半年以上可從武漢直達重慶,使這一航道年單向通過能力由1000萬噸提高到5000萬噸,而且船舶運輸的速度和安全性也大大提升。2011年,三峽船閘總貨運量突破1億噸,比原先的規劃提前了整整20年,是蓄水前平均年貨運量的10倍。

第四是水資源綜合利用。我國的人均水資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屬「極度水資源缺乏」,節約集約利用水資源十分重要。長江天然來水季節性特徵明顯,時空分布不均。每年汛期,三峽工程以防洪為主;枯水期,則以抗旱補水為主。每年汛前,三峽水庫水位降至汛限水位運行,騰空庫容以攔蓄洪水,汛末開始蓄水,逐步抬高水位,轉化為可利用的資源。三峽水庫近幾年的運行實踐證明,通過科學調度,蓄豐補枯,可優化和調整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保障中下遊生產生活用水需求和航運需求,提供更多的優質清潔電能,充分發揮三峽工程的綜合效益。

汶川地震、極端惡劣天氣與三峽工程無關

「汶川地震與三峽工程有關」「極端惡劣天氣與三峽工程有關」……最近幾年,這樣的聲音時有耳聞,儘管有專家學者作出了一些澄清,但似乎沒有完全打消公眾的疑慮,鈕新強對此進行了詳解。

發生汶川地震的龍門山構造帶與三峽水庫所在的上揚子臺褶帶,分屬於不同的兩個大地構造單元,兩者所處的區域構造條件和活動特點截然不同,其間尚有構造穩定性很高的四川臺拗(四川盆地)相隔,完全沒有構造上的聯繫,而且三峽水庫的庫水與龍門山構造帶不存在任何的水力聯繫,因此汶川地震的發生與三峽水庫的蓄水沒有關係。

最近幾年,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不斷,特別是西南地區秋冬春連旱,有人提出是否與三峽水庫蓄水有關。鈕新強指出,從目前的綜合觀測和數值模擬結果分析,現階段三峽工程蓄水對庫區周邊的天氣氣候影響範圍約在20公裡以內。近年來三峽庫區及其臨近地區出現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與我國其他地區發生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一樣,是由於大氣環流和大氣下墊面熱力的異常所致,而海洋溫度和青藏高原積雪的變化又是主要因素。三峽水庫無論是面積還是容量,與周邊海洋、青藏高原相比都不是一個量級,只可能對庫周局部氣候有微小影響,而不可能改變整個庫區乃至川渝地區大範圍的氣候。

此外,三峽水庫蓄水後,三峽以下的長江中下遊整體水質在蓄水前後無明顯變化,總體保持穩定在Ⅱ、Ⅲ類。三峽以上庫區幹流的水質良好。主要控制斷面監測數據表明,大部分水質穩定在Ⅰ至Ⅲ類;庫區一級支流水質與幹流水質基本一致。當然,要保持長江水質的持續穩定,必須不斷加大環境治理和保護力度,進一步改善水庫特別是支流、庫灣的水質,遏制「水華」頻發現象。

至於三峽水庫建設與蓄水對水生生物多樣性的影響,還有待長期觀察。應當說,長江珍稀水生生物面臨過度捕撈造成的魚類資源減少,以及江湖阻隔、採砂和航運等多種人類活動的威脅。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強對長江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水生動物的監測與保護,特別是要加強對中華鱘等物種的保護。

「對於三峽工程,決不能採取簡單的利弊分析法。」鈕新強說,「三峽工程從論證、決策、興建到運行,凝結了黨和國家幾代領導人的智慧、全國億萬人民的期盼、千萬工程建設者的心血、百萬移民群眾的奉獻。三峽工程的建成投運,對長江經濟帶建設,加快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戰略意義。」(人民日報記者 汪曉東)

相關焦點

  • 三峽大壩真的引發了汶川地震嗎?聽聽中科院專家怎麼說
    最大型的工程項目。 但是,三峽的興建卻伴隨著各種非議。如沿江村莊的搬遷,造就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人口遷徙。但竟然還有人詆毀說,三峽水電站的興建引發了512汶川大地震。面對這種無稽之談,中科院的研究員張志會認為:三峽水庫區蓄水之後的確引發了一些微型地震,但這些地震均屬於非構造型極微震,對周邊的小村莊尚且沒有影響,又怎麼會引發汶川地震呢?
  • 汶川地震是印度洋板塊向北東方向擠壓造成的
    中國地震預測研究所原總工程師莊燦濤,5月13日就汶川地震及其與三峽工程的關係問題接受了中國三峽總公司新聞中心記者的採訪。莊燦濤對記者表示,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的地震,從根本上講,是由於印度洋板塊向北東方向擠壓造成的,這種地震釋放能量是長期積累形成的,極其巨大,是人類力量所不能及的。
  • 雲南盈江5級地震與汶川地震帶無關 不會影響四川
    專題:四川汶川大地震  本報訊(記者 田芳、新華社)昨日清晨5時35分,雲南省德宏自治州盈江縣(北緯25.1度,東經97.9度)發生5.0級地震。
  • 科學網—汶川地震成因解析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發生在我國四川省汶川縣裡氏8.0級的大地震震驚世界。中外科學家及研究機構積極分析評價地震成因、震害、未來趨勢以及與三峽大壩有無關係等。本文為相關觀點的整理與歸納。
  • 十年前的今天:512汶川特大地震前夕,全國大部天氣晴
    5月12日上午衛星雲圖,來自cwb因此在那一天,熱帶海洋上的水汽與我國無關。5月中旬少見的冷空氣乘機挾威馬遜左象限的偏北氣流南下,渡過長江,我國上空只有一條窄窄的雨帶,在長江以南、南嶺和武夷山以北。全國大部天氣晴好,溫度不高不低,正在傳遞奧運火炬的廈門更是晴空萬裡。
  • 面對洪水,三峽大壩很「脆弱」?聽科學家解開三峽大壩的奧秘
    她說,在自重作用、水推力和溫度荷載等作用下,三峽大壩發生沉降和水平位移是正常現象,但這種程度的沉降和位移並不會造成嚴重變形,更不會引發潰壩。通常情況下引發潰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大壩年久失修、極端天氣來臨、山體局部滑坡。國務院三峽工程質量檢查專家組定期對三峽工程建設質量進行了現場檢查。大壩每年都進行年檢。
  • 與大自然較量:三峽面對地質災害 出路何在?
    核心內容:2010年12月17號,中國工程院發布了《三峽工程階段性評估報告綜合卷》作為中國工程地質領域的權威,他們給出了斬釘截鐵的意見,那就是汶川地震和三峽工程沒有任何必然聯繫。但是這個結論並沒有終結民間對三峽地質災害的疑惑,體量如此巨大的一座工程,這些年來,給山川河流都帶來了怎樣的改變呢?這才讓我們又問三峽,面對地質災害,出路何在。
  • 汶川地震為何會波及北京 專家詳解強震深層原因
    汶川地震為何會波及北京 專家詳解強震深層原因 2008年05月13日 15:26 來源:北京晚報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出現災情的省市便包括遼寧、河北、山東、天津、北京、山西等地,波及範圍遠比這次地震更大。  問:為什麼汶川發生地震,北京也會出現震感?  答:此次地震屬於淺源地震,是使其波及範圍較廣的原因之一。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為淺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淺源地震大多發生在地表以下30公裡深度以上的範圍內,造成重大破壞的地震全部都屬於這種淺源地震。
  • 應對極端惡劣天氣,吉林長春市發布停課通知
    為有效應對此次極端惡劣天氣,確保廣大師生生命財產安全,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調整學校作息時間策中心城區、開發區中小學(幼兒園),於11月19日停課一天,雙陽、九臺、農安、榆樹、德惠、公主嶺視天氣情況自行調整作息時間。
  • 白鱘滅絕,為什麼有人要炸掉三峽大壩陪葬?
    冤有頭債有主,濫捕的罪過,為什麼要一口咬住三峽大壩呢?我順藤摸瓜下去,才發現事情不簡單。三峽大壩,可能是被誤解最深的世紀工程。從來沒有一個工程,能夠像三峽一樣從設想、勘察、規劃、論證再到施工,全程被嘲諷,被抵制,不但被外媒抹黑,還被民間編成段子和謠言……一項默默守護了中國至少1500萬人生命財產安全的偉大工程,被我們自己人黑出了翔。
  • 給世界的警告:印度洋海嘯與汶川地震
    同義詞 汶川地震一般指5·12汶川地震5·12汶川地震,發生於北京時間(UTC+8)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時28分04秒,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震局的數據,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級 芮氏規模達8.0Ms、矩震級達8.3Mw(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矩震級為7.9Mw),地震烈度達到11度。
  • 人民日報:「防」字當頭應對極端天氣
    進入汛期以來,我國極端性天氣增多,防災減災形勢不容樂觀。目前,國家減災委、民政部和各地都在積極行動,採取措施保護群眾、緩解災情,不斷夯實公共安全防線。   極端天氣頻發,可謂「環球同此涼熱」。印度罕見高溫持續半個多月,造成逾千人死亡;巴西北部出現乾旱,秘魯、智利等國家的部分地區則遭洪澇襲擾;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供水緊張,俄克拉何馬州和德克薩斯州卻遭遇暴風雨。
  • 極端天氣詞彙
    貴州、雲南等省部分地區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乾旱,沙塵暴肆虐北方大部分地區……不僅是在中國,近期全球範圍內多國出現了極端天氣頻發的狀況。我們經常在天氣預報中聽到有關惡劣天氣的報導,在這裡就向大家介紹一些極端天氣的相關詞彙。
  • 汶川地震遺址數億投資去哪了
    近日有網文稱,由於四川北川地區持續降雨,「地震遺址不見蹤影,至少幾億人民幣打了水漂」。對此,唐家山堰塞湖治理暨北川老縣城保護工作指揮部稱,「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及遺址保護工程,總投資為4.7億元,工程包括一座地震紀念館、一個地震遺址保護區和曲山鎮災後重建的集鎮任家坪。
  • 12年後,汶川大地震告訴我們什麼
    12年後,汶川大地震告訴我們什麼——專訪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長、研究員高孟潭  12年前的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地震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至今令人心有餘悸。汶川大地震後,人們發現,老縣城恰恰就在地震主破裂帶上,後來的北川縣城重建時,決定將新縣城建在永昌鎮,才徹底避開了已知的大型地震斷裂帶。「這表明城鎮建設選址具有極端的重要性。我國是世界上板塊內地震活動最為強烈的國家之一,類似老北川縣城曲山鎮情況的城鎮有數百個之多,如何通過城鎮建設規劃減少人口在大型地震帶上的暴露,是亟待破解的難題,也是最大的痛點。」高孟潭說。
  • 煙臺市教育局發布關於切實做好極端惡劣天氣下安全防範工作的通知
    根據市安委會有關工作要求,為切實做好強雨雪冰凍等極端惡劣天氣防範應對工作,嚴防各類事故發生,保障師生人身安全,維護教育系統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市教育局發布關於切實做好極端惡劣天氣下安全防範工作的通知。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時刻關注天氣情況,做好情況研判。
  • 專家:江蘇地震與汶川大地震沒有必然聯繫
    7月6日18時43分,在南京市棲霞區與句容市交界處發生3.6級地震,南京市及鎮江市震感較明顯。    從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0級大地震後,江蘇濱海、青海海西唐古拉山、福建廈門以及臺灣金門等地相繼發生3.0級以上地震,日本東北部6月14日還發生了7.2級強震。這些地震與汶川大地震是否有關聯,近期地震走勢究竟如何?
  • 揭示汶川地震震級大的構造原因
    地震地表破裂的觀測也是工程抗震設防的基礎,有利於總結經驗教訓,採取有效對策減輕未來可能遭遇的大地震對社會、經濟的衝擊,對理解斜滑推覆構造系統災害分布特徵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意義和現實意義。,出現了明顯的地殼水平縮短,即汶川地震對下地殼流動增厚模型提出了挑戰。
  • 九寨溝地震和汶川地震無直接聯繫 汶川地震多少級
    四川九寨溝地震後,9日凌晨零點中國地震局召開了第一次新聞發布會,對九寨溝七級地震的地質結構、地理位置、餘震的分布情況做了說明。  據四川省政府新聞辦消息,截至9日9點30分,地震造成13人死亡,175人受傷(重傷28人);被中斷道路301線K79處已搶通便道,K83處仍有落石,暫無法搶通。
  • 新港海事局啟動重大風險防控預案應對極端惡劣天氣
    天津北方網訊:1月6日至7日,天津地區迎來寒潮大風天氣,夜間最低氣溫-16℃左右,渤海西部中部海面西北風7-8級轉8-9級,陣風10-11級,濱海新區氣象臺發布海上大風黃色、陸地大風黃色、寒潮藍色預警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