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之殤,四川人的回憶,中國的災害遠超日本,地動儀真能預測?

2021-01-07 幽幽龍仔

2008年5月12日 14時28分4秒,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8.0級特大地震,近七萬同胞遇難,震中地區幾乎只剩瓦礫。「5.12汶川大地震」是我們這一代人心中難以撫平的傷痛。

小編也是四川人,清楚記得那年,我一個人在家裡午休,突然感覺屋頭在晃動,吊燈左右搖擺,窗戶仿乎被大風吹動,譁啦啦直響。我嚇得趕忙鑽到了床下。不一會兒,樓下傳來了呼喊聲:「地震了,地震了,趕忙跑……」當晃動停止後,我猶豫了片刻,還是大膽衝了出去,一口氣跑到了樓下空曠的壩子裡。此時,這裡已聚集了很多街坊四鄰,有的人甚至還穿著睡衣,光著腳。驚恐的表情布滿每個人的臉龐。有的人想給親朋好友打電話(小靈通),可是已經沒有了信號。電也停了,在一片焦急中,不知是誰得到了消息,開始嚷到:「文昌」剛發生了特大地震,我們都要注意,可能會有餘震……

小編當時腦子裡是懵的,慶幸跑出來了,和在人群裡,穩當多了。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大的餘震沒有再來。電力恢復後,我們才知道自己剛剛經歷了什麼。「汶川」這個連四川人都知之甚少的小縣城,在這一場天崩地裂後,給全中國烙上了難以磨滅的傷痕!

小編所在的城市並沒有處在震中區域,幸而未受多大損失。可是,接下來的大半個月,我們全家也和全城人民一樣為了躲避餘震「東躲西藏」。一旦有餘震要來的消息,甭管是正規媒體發布的,還是街頭巷尾傳的小道消息,我們就拖著裝有貴重物品和必要生活品的行李箱,帶著帳篷、蓆子、收音機等,去到廣場、公園、濱江大道這些空曠的場所「避難」。

漸漸地,汶川大地震搶險任務完成,災區也開始了重建。人們似乎又回到了以前安穩、平靜的生活。誰曾想,難道是地獄煞魔從「汶川地震」撕裂的大地裂隙中逃到了人間,以後的歲月,那悽厲的吼叫一遍一遍地迴蕩!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樹縣發生6次地震,最高震級7.1級,毗鄰的四川甘孜、阿壩等地受災嚴重。2013年4月20日在雅安市蘆山縣發生的7.0級地震。2017年8月8日在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的7.0級地震。這些還只是對「大地震」的統計,若是算上5.0級以上地震,恐怕不低於20次。

小編個人感覺,自從那幾場強震後,每隔三、五個月就會發生一次地震,幸好強度都不大。就在幾天前,1月4日,四川樂山市犍為縣發生4.2級地震。每每感到「搖晃」,小編就在網上搜索,是否周邊又地震了,或是打開朋友圈,看有沒有什麼最新消息。面對這隔三差五「該死的搖擺」,原本的驚恐似乎也麻木了,不知是習以為常,還是無可奈何……

最近這些年,四川人對地震可算得上是感觸頗深,那它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災害?

地震是地球上頻繁多發的地質現象,由於地球內部積聚的能量突然釋放,導致地殼運動,地表快速震動,產生地震波。好比於,人受了太大刺激或是長期忍氣吞聲,最後就會歇斯底裡發洩出來。地球也是,當內部能量積攢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發。地震就是這個發洩窗口。

提及地震,大家印象中一直以為日本是世界上地震最高發的國家。但事實卻是,我們中國才是受地震災害影響最嚴重的國家。20世紀以來,中國發生6級以上地震近800次,幾乎遍及全國。死亡人數55萬,佔同期全球地震死亡人數的一半。中國佔世界7%的土地承受了全球33%的強震,是地震最多的國家。

大家知道中國汶川地震之前最強的是哪次地震嗎?其實不是人們所想的唐山大地震,而是2001年爆發的8.1級的崑崙山大地震。因為震中位於荒無人煙的青藏高原,所以知道的人寥寥無幾。

我的首都北京就處於地震帶,而且三面環繞小震區。北京會很危險,時刻面臨強震威脅?其實不然,小震區恰好是能量釋放口,地球內部能量尚未形成大地震時,就以小能量的形式釋放了。很多看似處於危險地震帶的城市,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反而很少遭受大地震的破壞。

其實,我們腳下的大地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地震,只是這些地震人類往往感覺不到。據悉,只有3級以上的地震我們才會有所感知,而當震級高於4.5級它就具有破壞性了。震級提高1級,釋放的能量就增加32倍。世界上最強的地震是發生在,1960年5月智利中南部城市瓦爾迪維亞,震級為芮氏9.5級的大地震。這場智利大地震使200多萬人流離失所。

如此恐怖的地質災害,是否可以提前預報?及時發出預警,為人們贏得寶貴的逃生時間?

每每談及這個話題,身為華夏子民的我們就會請出——張衡的地動儀。小編讀書時,還在課本上見過它。說是當某個方位要地震的時候,地動儀龍口的珠子就會掉到下面蛤蟆的口中。可是經過復原後,科學家並未發現它的神奇之處,甚至有言論「房梁下吊一塊肉都比那個強」。張衡的地動儀在幾年前,已悄悄地從教科書中消失了。誠然,地動儀更多代表的是國人對古代先賢的崇敬之情。

地震的預測在當今科學上是一個世界性難題。不過,民間倒是有許多神乎其神的「經驗」,地震前,天空會出現「地震雲」,昆蟲(青蛙)會大規模的遷徙,寵物坐立不安、狂吠不止……

那小編究竟在「汶川地震」前,發現了何種異常?

我們下次再聊。

(轉載請取得授權,否則必究;本文圖片源於網絡,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吉林松原地震:在古代,張衡的地動儀真能預測地震嗎?
    談及地震,無不令人色變。唐山地震、汶川地震、雅安地震,三次比較大的地震,給國人造成了重大心理創傷。今天的松原地震,震級僅有3.4級,雖不會給社會生活造成影響。但是一有地震,總讓人心裡緊張、不舒服。張衡的地動儀有多厲害?
  • 「512」汶川之殤,有關地震的(保命)常識
    【512】汶川之殤,有關地震的(保命)常識導語北京時間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四川省汶川縣發生芮氏8.0級地震,69227名同胞遇難,374643人受傷,17923那些沒有對我們造成傷害的地震,只有通過專業技術一起的測量才能得以記錄,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仍然無法做到準確預測地震的級別和位置,我們能做的只有提高防震意識,而非寄希望於預測結果。去年有報導稱日本某地質學家曾成功預測到海嘯的發生,這樣的消息無疑是人類進化史上的一劑強心針,但是對於地震,我們普通人能做的,只有防患於未然。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真能預測地震嗎?
    張衡地動儀的原始模型已經失傳,現大家看到的地動儀,是我國博物館學家王振鐸,根據史書描述復原製作的。準確地說,地動儀並不能預測地震,而是在地震發生後,能探測到地震的大致方位,就算只是探測地震方位這個功能,也是飽受爭議的。
  • 張衡的地動儀,真能預測地震嗎?為何被移出了教科書?
    最近,「地震」一詞又頻頻登上熱搜。翻開我們五千年的地震歷史,站在C位的那個人,叫「張衡」。他與他發明的「地動儀」,似乎是許多孩子對於地震知識的啟蒙。可是疑問也隨之而來:既然「地動儀」對於監測地震非常靈敏,為何如今沒有被普及?反倒是這段關於地動儀的內容,被悄然從教科書中刪除了。這不禁引起了我們的疑問:地動儀,真的能準確預測地震嗎?張衡與地動儀:教科書中的地動儀裝置,外表像個酒罈。
  • 日本人說可以提前30年預測地震,你相信嗎?
    由於周邊地區人口密集,專家警告南海海槽大地震一旦發生,導致的傷亡人數最高將超過30萬,房屋倒塌238萬間,臨時疏散的家庭將達到日本近畿地區家庭總數的15%左右,受災程度遠超3·11大地震。根據日本政府的估算,這場地震帶來的經濟損失最高可達220萬億日元,約佔日本年GDP的40%。其實早在2015年,日本政府就出臺過南海海槽大地震應急對策計劃方案。方案的核心內容為,在災害發生約3天以內,最多將向災區派遣137520名來自全國的自衛官、警察和消防人員等。方案以最壞情況下或造成逾30萬人死亡的假設為前提,將靜岡、愛知等10個縣作為重點支援對象。
  • 張衡的地動儀,真能預測地震嗎?它為何被移出了教科書?
    翻開我們五千年的地震歷史,站在C位的那個人,叫「張衡」。他與他發明的「地動儀」,似乎是許多孩子對於地震知識的啟蒙。 可是疑問也隨之而來:既然「地動儀」對於監測地震非常靈敏,為何如今沒有被普及?反倒是這段關於地動儀的內容,被悄然從教科書中刪除了。這不禁引起了我們的疑問:地動儀,真的能準確預測地震嗎? 張衡與地動儀: 教科書中的地動儀裝置,外表像個酒罈。那酒罈上附有八條龍,每條龍嘴裡含著一顆珠子。
  • 張衡的地動儀真能精準預測地震?為何教科書將其刪除?莫非怕洩密
    張衡地動儀真能準確預報地震嗎?教材為什麼把它刪掉了?你怕洩露嗎?張衡之所以能被稱為聖人,是因為他達到了中國古代科學領域的高峰,最大的證明就是他發明了候風地動儀。有人說,"地動儀"應該是地震儀、地動儀,但更普遍的說法是,這是地震儀,也就是用來預報地震的儀器。前綴"候風"指的是如何預測地震的具體方法。
  • 1800年前的地動儀真能預知地震?為何教科書將其刪除?原因太現實
    這個世界上天災有無數,地震絕對是比較大的一個災難。中國歷經汶川地震、唐山大地震、海原大地震等數個地震,受到其中的傷害更是不小。其實在很早之前的教科書裡記載了一個千年前能夠預言地震的儀器,那就是張衡的地動儀。說起來後來這個被教科書刪除掉了,那麼它真的能夠預測地震嗎?
  • 地動儀真能預言地震?為何被移出課本?專家:房梁吊塊肉都比它強
    事實上近年來教科書上有不少文章已經被刪除,反而增加了《愛迪生救媽媽》之類的故事,使得不少人感到非常不滿。我國漢朝東漢科學家張衡創造出來的傳世傑作——地動儀,其內容就慘遭到了被移除課本的命運,由於有關地動儀的記載並不是很多,今日出現的地動儀其實是後世研究後的復原圖,從而引發了許多的質疑,那麼地動儀真能預言地震嗎?有位專家表示:「房梁吊塊肉都比它強。」
  • 張衡的地動儀,真能預測地震嗎?為何會被移出教科書?
    從古至今地震都是破壞性極大的天災,古人對於地震也是束手無策,直到張衡發明了地動儀,這預示著古人對於科學和地理也有很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張衡研究的地動儀能夠精準預測地震發生的方位比西方先進了近千年,但是為何如今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沒有在現代地震預測中普及,而且教科書中還移除了關於張衡地動儀的介紹。
  • 藏文科普|這種廉價的材料也能預測地震?還真有點譜兒……
    供稿 / 駐外記者 李青 地震給人類和自然環境帶來的災害是巨大的:1906年發生在美國舊金山的大地震,引起了大火,使城市的80%毀於一旦;1976
  • 滇秘密研製"天文地動儀" 或破解地震預測難題
    核心提示: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正在秘密研究「天文地動儀」,這種儀器有望破解千年地震難題——提前預測地震的到來。當發現甘肅舟曲1000多人死於泥石流災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汶川「5·12」地震震鬆了舟曲山體時,王建成心中又增添了些許沉重:「我們現在希望少受外界幹擾,靜心和高效地研製儀器,使儀器儘快應用和推廣。」王建成所說的儀器,正是他們一年多來潛心研究、能通過尋找和監測地下物質密度的異常變化,為預測地震提供有效信息的「多功能經緯儀」。
  • 張衡的地震儀真能預測地震嗎?它的原理是什麼?
    張衡的地震儀真能預測地震嗎?它的原理是什麼?似乎沒有歷史文獻記載,能夠說明張衡地動儀能夠預測地震,而是「哪個方向發生地震,相應方位龍嘴中的銅珠就會落在蛤蟆嘴裡」。張衡地動儀的具體構成目前已經失傳,原因在於距今太久遠,將近1700年,加上古人「惜墨如金」,對於此類偏屬於「工」的技藝並不很重視,《後漢書》中記載的相關內容也不過230來字,一部分還是「形似酒尊,其蓋穹隆,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下有蟾蜍承之」這樣的外形描述,從隻言片語中難以知曉其具體設計。
  • 張衡的地動儀是否真的能預測地震?為啥專家說它還比不上一塊肉?
    中華有五千年的歷史上,在這漫長的歷史上,能工巧匠輩出,春秋戰國時期的魯班,墨子,以及漢朝造出地動儀的張衡,還有三國時期造出木牛流馬的諸葛亮,人數之多,如過江之卿,數不勝數。是我國偉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出現在很多的教科書當中,讓人們了解,但是在2017年的時候,地動儀的知識從課本上被移除了。那這麼偉大的發明為何又從教科書上被移除呢?為什麼說地動儀還比不上一塊肉?其原因就是地動儀的真實性。那麼地動儀到底有沒有預測地震發生方位的功能呢?關於地動儀的真實性古人就已經做了測試。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精準預測地震,為何被移出了教科書?看完漲知識了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精準預測地震,為何被移出了教科書? 看完漲知識了 很多人從小便從教科書中,讀到過關於張衡和他發明的地動儀。往往還有這一張精美的配圖,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橢圓的大水壺,同時有八個仰著頭張牙舞爪的金龍,對於底下張嘴的金色大蟾蜍。每一條龍都象徵著一個方位。
  • 地動儀被從教科書刪除,中科院院士:地動儀無法真正預測地震
    中華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蘊,在中國古代就有許多發明,這其中張衡的地動儀就是發明之一,相信有許多人知道地動儀還是因為他出現在教科書中,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後來地動儀因為真實性存疑的問題被教科書刪除了。
  • 古時候得地動儀真的能檢測地震嗎?
    從很久以前開始,地震海嘯都成為了那大自然最可怕的一面,他們的殺傷力和破壞力都是及其恐怖的,我們也多次受到過他們的傷害,有很多的人曾經想要研發出一些發明來預測,它的到來,這樣能夠使我們有效的進行防範準備,更大程度的能夠減小傷害。
  • 張衡地動儀遭質疑,被移出歷史教科書,真的不能預測地震嗎?
    汶川地震時,舉國悲痛。人們無一不希望能有臺儀器準確預測地震發生,以保障人們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可惜現在的科技水平還達不到,電視臺上所謂的地震預警是在地震發生過之後才預警的,但僅僅提前幾秒幾十秒已是大功一件,能挽回多少損失。或許有人會想起教科書上讓人以之為傲的張衡地動儀,它不能預測地震嗎?
  • 1000年前,古人用這些方法預測地震!
    從夜觀天象到張衡的地動儀;從震前的「震兆六端」到利用巧奪天工的榫卯結構構築結實的建築物......在人與自然災害的鬥爭中,人類從來不曾喪失信心。在相關歷史記載中,漢代的張衡最為著名,他發明了人類第一臺地震預測報儀器——地動儀。範曄的《後漢書 張衡傳》記載:「陽嘉元年,(張衡)復造候風地動儀。
  • 地震是怎麼測的?--侯風地動儀能預報地震是真的嗎
    東漢時期我國古代科學家張衡就發明了候風地動儀(簡稱地動儀)。經常有人在網上說,現在還不如古代人,你看候風地動儀就能預報地震,這是真的嗎? 公元132年,東漢科學家張衡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地震儀器——侯風地動儀,並在實際中得到了驗證。遺憾的是,地動儀實物和圖樣失傳,只留下了文字記載,實物逐漸成為了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