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王偉賓
在境外買金陷阱多,要一問價格二問成色,常備手機計算器進行換算
隨著黃金價格的回落,中國內地城市中,再次掀起了抄底熱,購買黃金首飾、金條、金幣的居民數量眾多,很多人甚至不惜重金出境旅遊,瘋狂採購據說比內地便宜許多的黃金產品。然而,「中招」的人真不少,有人買回了成色不足的千足金,有人當時以為佔了大便宜,回來折算成人民幣,價格與內地的完全一致。
陷阱1
內地和香港,「斤兩」概念不一樣
境外買黃金,價格到底是多少?首先要弄清楚重量與當日匯率。比如內地顧客頻繁光顧香港,卻仍有很多人不了解香港、澳門的「兩」與內地的「兩」完全不是一回事,而香港的首飾店偏偏都以「兩」來標註價格。
換算:記者近日親臨香港市場了解到:內地的「兩」是50克,1斤等於10兩,1公斤等於20兩,是內地的傳統計量單位;但在香港,「斤」的概念首先不同,香港的1斤是600克,1斤等於16兩,1兩等於10錢;如此折合下來,1兩就是等於37.5克的。為此,無論是香港的珠寶店,還是金鋪,標註的15000港元每兩,絕對不是「除以50」的概念,而是先將港幣折算成人民幣,再除以37.5。
陷阱2
歐洲各國:「足金」不是千足金
近日旅遊回來的朋友投訴:買到了成色不足的金首飾,經鑑定機構仔細詢問後,往往得知:產品票據上其實標註了黃金成色,有的3個9(表示黃金含量為99.9%),甚至有的金首飾黃金含量只有75%,也就是我們常說的18K金。
而歐洲各國,珠寶店中擺放的黃金首飾很少有千足金的類別,絕大多數都是18K金甚至黃金含量更低的貨色。
提醒:18K金首飾與足金首飾的區別在於:前者金黃中帶有紅色或灰色,閃亮的程度沒有後者高,而足金首飾均是鮮亮的金黃色。
新聞1+1
到哪些國家買什麼飾品最划算
投資者如果想買到物美價廉的黃金產品,可去港澳地區採購金首飾,但不建議購買金條金幣,可去非洲採購鑽石裸石;追逐時尚的消費者可去歐洲購買18K金首飾。
(據4月18日《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