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江南水鄉烏鎮正是「霜園紅葉多」,連續第七年在這裡舉辦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以一種特殊的方式拉開了帷幕:取消大會,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組委會名義舉辦「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以下簡稱網際網路大會論壇),以「線下+線上」形式開展各項活動。
整整10個月前,武漢封城,全球打響了艱苦卓絕的抗疫戰。如今,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中國卻打贏了這場疫情阻擊戰。一個「虛實結合」的古老江南小鎮恰恰是今年主題「數字賦能共創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具象闡釋,這個中國「網際網路第一鎮」,正是透視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窗口、展現中國新基建數字底座的絕佳樣本。
是什麼造就了這場勝利?中國電信「掌門人」、董事長柯瑞文在本屆大會主論壇「數字經濟和科技抗疫」上發言時給出答案:數字經濟正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復甦和科技創新的新動能,而信息通信技術的廣泛普及與創新應用,有效支撐服務了抗擊疫情、保障民生、維護經濟社會秩序。
一滴水珠折射出太陽的光輝,一場疫情考驗著企業的能力和擔當。作為共和國「通信長子」,中國電信在這場考驗中,展露了「通信鐵軍」不畏艱險的逆行者形象,更以強大的雲網融合能力、開放的數字原子化能力、雲網端一體化的安全能力,積極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夯實新基建數字底座,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打牢「基石」。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國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開啟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對於身處數位化浪潮中的各行業領域而言,這將是一個巨大的時代和產業機遇,而中國電信隨時「Stand by」。
01
與疫情相向而行壘砌戰疫「基石」
36小時內完成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信息化系統部署,24小時不間斷雲直播,3億「雲監工」焦急等待……在「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論壇」上,回憶起年初的抗疫戰,柯瑞文仍難掩一絲激動。
與17年前SARS相比,這場庚子年初打響的全民戰「疫」,處處有著高科技「硬核」的身影,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摁下暫停鍵的工作與生活,要在「雲端」重啟。
逆行者的速度
在武漢,「通信鐵軍」深入最危險的地方,只為給病患和「戰疫者」搭起最安全屏障。
通過5G+雲網融合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48小時內,武漢市衛健委的官網和疫情直報信息系統遷移至中國電信天翼雲平臺,網站並發訪問能力提升至原來的10倍;8小時內,為中央領導在北京地壇醫院與武漢市各定點醫院的視頻連線搶通5G和萬兆光網主備通信通路;通過提供與醫療信息化系統配套建設的雲網資源,滿足不同醫院的個性化需求……科技之光在這場無硝煙的戰爭中,照亮了病毒消亡之路。
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後,為了保證經濟秩序正常運轉,各種「黑科技」被應用到復工復產各個環節。柯瑞文指出,基於大數據的「行程卡、健康碼」,中國再次「流動」起來;通過簡訊彩信推送的疫情防控信息,保障了信息及時發布,對疫情的恐懼在「透明」中消失;遠程視頻會議、企業上雲等「雲辦公」,打通被病毒阻隔的時空……基於多年來前瞻性的數位化轉型基礎,中國電信為抗疫和復工復產量身定製的「科技藥方」,迅速推動了經濟和生活的復甦。
抗疫先鋒—5G
後疫情時代,5G大放異彩。如果不是疫情,可能誰都不會想到,智慧醫療會成為5G最先落地的應用場景之一。
南京鼓樓醫院心血管內科徐偉教授不久前在一次業內討論會上,向同行們大力推薦CRT的術後「5G隨訪」項目。心力衰竭(HF)被稱為心臟病中的「癌症」,CRT(心臟再同步化治療)是近幾年來治療中重度心衰的有效方式,但起搏器植入後,需要規律隨訪和程控優化。年初疫情嚴重時,不少CRT患者無法進行正常醫院隨訪,由此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如今,上海電信與雅培醫療用品(上海)公司合作,通過特製的5G設備,可以讓遠在千裡之外的醫生為病人直接隨訪,甚至調整程控儀參數。
有了5G,望聞問切,天涯如咫尺;有了5G,數據多跑路,病人少跑路。
年初至今,整整10個月,中國電信用自己的溫度與速度、與疫情相向而行;以一支打不垮的鐵軍、一張全球最好的千兆網絡、一批最硬核的新科技為「石」,為這場轟轟烈烈的抗疫戰壘砌了一道堅實的「防護牆」。
02
與數字經濟「乘風破浪」 「三基石」打造新基建底座
今年主論壇名為「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論壇」,正是表達了全球對於突如其來疫情所達成的共識:用科技讓病毒無路可走,以數字經濟重振信心,改變未來。
以5G網絡、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軌道交通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代表的「新基建」,是工業經濟向數字經濟時代轉型的必然要求。尤其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數字經濟展示出了巨大的發展潛能和廣闊前景。第三方機構預測,2020年全球GDP將同比下降4.4%,而數字經濟增速將在0.5%左右,中國前三季度的GDP同比增長了0.7%,數字經濟的貢獻接近九成。
「數字經濟正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復甦和科技創新的新動能。」柯瑞文指出,這股浪潮中,中國電信要抓住機遇,進一步發揮信息通信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作用,積極推動數字經濟發展,以「三塊基石」打造新基建數字底座。
以「雲網」為石
打造全球最大「陸海空天」一體網
11月7日,全球最大規模的5G SA網絡率先投入商用,這也意味著,中國電信「雲網融合」戰略有了最佳實踐樣本。
5G SA和雲網融合,是中國電信近幾年始終堅持的發展戰略。新基建以「新連接、新算力、新算法」為主要特徵,要求有「簡潔、敏捷、集約、開放、安全」的基礎網絡,有超強的「匯聚、存儲、處理、應用」等雲計算能力,賦能千行百業……柯瑞文指出,這意味著,新基建的本質內涵與核心架構天然就是「雲網融合」的,而5G SA核心網更是從誕生那刻起便是「雲網融合」架構。
近兩年全面實施「雲改數轉」戰略的中國電信,是新基建的建設者和引領者。
網即連接。經過多年深耕細作,中國電信率先建成了覆蓋全國31省的ROADM全光傳送網、覆蓋城鄉農村的FTTH全光接入網、全球最大的NB-IoT網絡、全球最大FDD-LTE(4G)網、全球已開通的最長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絡,加上剛剛官宣與聯通合作建成的全球最大規模5G SA網絡……中國電信擁有全球最完整的「陸海空天」一體化的基礎網絡能力,為萬物互聯提供基礎網絡設施保障。
數據中心即算力。在「新基建」熱潮中,數據中心無疑是戰略性基礎設施,是數字經濟發展強大的基礎資源支撐。作為國內領先的數據中心和雲計算服務商,中國電信穩穩站在市場龍頭的地位,擁有帶寬資源、IDC技術能力和運營能力等多方面優勢,在內蒙、貴州建有兩個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年內建成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川陝渝等四大區域級核心雲節點,形成「2+4+31+X+O」整體資源布局。
雲可賦能。經過多年建設,中國電信旗下的天翼雲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混合雲、全球運營商最大的雲。
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報告顯示,公有雲 IaaS 市場是一種偏「重資產」的行業,需要投入大量基礎設施和長期運營技術的積累,行業具備較強的規模效應,一旦建立起競爭優勢,通過價格、性能和服務來建立起較強的進入壁壘。目前國內公有雲IaaS市場中阿里雲、騰訊雲和天翼雲牢牢坐定市場前三位。
如今,以「網是基礎,云為核心,網隨雲動,雲網一體」為策略,中國電信的雲網融合策略正逐漸轉向混合多雲。不久前剛剛推出的天翼雲諸葛AI開放平臺為市場提供了具備全棧AI能力的平臺選項,目前集群規模達20000臺、可靠性99.99%、超過200種自研算法,擁有130多種基礎算子和300+專題模型,雲端AI等平臺能力可以從中心雲無縫地連接到混合雲場景,從而為行業用戶提供隨選、智能、差異化的雲網融合服務。
中國電信正在創新打造多雲和多網融合的新型基礎設施,其中既包括自身網絡的「雲轉數改」,要求新建系統100%上雲,存量IT系統在三年內全部上雲,同時也與天翼雲進行混合多雲管理,為合作夥伴及客戶的數位化轉型提供穩定智能的雲服務和強大算力支持,為數字經濟發展夯實底座。
以「原子」為石加快構建數位化平臺
數位化時代,電信運營商如何通過數字引領變革,驅動經濟社會轉型發展?
「為了推動產業數位化、智能化轉型,與建設雲網融合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同步,我們正在加快構建數位化平臺。」論壇上,柯瑞文透露,中國電信正在開放企業核心「原子能力」,積極在雲計算、量子通信、安全、AI等諸多領域,與產業各方開展多方式、多層次、多角度的合作創新,與合作夥伴共生共長,繁榮產業生態,助推數字產業化發展。
所謂原子,是元素能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單位,而所謂原子能力,是數位化能力的重要組件。多年來,中國電信賦能行業,在打造數字政府、車聯網、智慧交通,智慧農業等新模式、新業態建設中逐漸形成了標準化能力,如今更是依託5G+雲網融合基礎設施,採用自主研發+生態合作相結合的方式,以數位化能力平臺作為開放合作的核心載體,以核心原子能力注入千行百業,為其轉型激發內生動力。
比如,依靠天翼雲、MEC、物聯網關、智能終端等端邊雲協同能力,中國電信構築了無處不在的算力網絡,可以支持億級終端統一接入,千萬級終端同時在線。僅在公共事業領域,中國電信NB-IoT智慧燃氣、智慧水務連接數分別超2000萬,智慧燃氣更是成為全球首個突破千萬規模的NB-IoT應用。
如今,中國電信共推出物聯網、智能連接、雲、安全等超120個原子能力,面向個人、家庭、社區、城市等各個場景,在工業網際網路、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行業,推動產業升級,助推產業數位化發展。
在這120多個原子能力中,連接能力已經成為數字時代的基石,並在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治理數位化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比如,中國電信通過視頻安全專網和視覺智聯能力平臺,以中國電信天翼云為能力底座,提供雲網融合視覺智聯原子能力,服務產業數位化轉型。中國電信視覺相關業務用戶已達2000萬。
以「安全」為石共建清朗的網絡空間
「構建和維護一個和平、安全、開放、合作、有序的網絡空間,是我們共同的目標和價值追求,」演講最後,柯瑞文指出,世界各國要共同創造清朗的數字經濟發展環境,促進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是幾年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不變的主題,尤其今年,世界面臨前所未有大局,大國在網絡空間內博弈,民眾需要清朗的網絡環境。加之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網絡直播、行動支付等等應用日益普及,由此帶來網絡安全、技術安全、產業安全、數據安全、個人信息安全等新問題。
數字基礎設施是「新基建」的重心和基礎,而信息安全是當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的重要前提。經過多年建設,中國電信已建成一張「端網雲一體化」、全天候監控、具有強大端到端安全能力、全球領先的安全網絡。
電信雲堤是中國電信網信安全能力集中體現的產品之一。作為我國唯一有全球覆蓋能力的「運營商級」網絡攻擊防護平臺,電信雲堤主打的四個產品,DDoS攻擊防護、網站安全、域名安全和反釣魚欺詐,都做到了行業最強能力:全球分布式部署36個防護節點、監控和防護IP超過1.7億,DDoS防護能力超過5000G。近六年來,電信雲堤都是我國重大活動指定的國家級網絡保障平臺。
圖源/中國電信
量子通信是近幾年來網信安全領域的熱門話題,以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為代表的量子信息技術是當前國際熱門的戰略性科技方向,我國更是目前全球唯一能夠實現星地量子通信的國家,在量子通信融合數字基礎設施方面,中國電信走在世界前列。
中國電信與科大國盾量子合資成立的中電信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在通信行業中最先啟動量子通信安全產品創新,即將推出量子安全超級SIM卡,可以在SIM卡晶片中實現量子加密,未來個人手機通過換卡就可以實現量子通信。
在安徽合肥,量子通信政務實驗網一期已經完成,二期網絡也已立項,覆蓋185個節點。另外,安徽宿州黨政軍警專網等城域網已經加載了量子安全通話、量子安全雲和量子視頻會議等量子安全應用。未來中國電信將以安徽為起點,進一步推進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主要城市群,用5年左右的時間為100個城市提供量子城域網解決方案和服務,大力推進我國量子通信網絡規劃發展。
構建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加快第五代移動通信、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等建設……11月3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新基建依然是毫無爭議的「弄潮兒」,根據高盛研究部預計,2020-2025年新基建投資將達到15萬億元人民幣(2.1萬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為9%。
在這場新基建浪潮中,在這次即將全面啟程的現代化國家建設新徵程中,中國電信以前瞻性的戰略眼光,強大的能力集群,為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基礎資源支撐,為中國新科技發展提供重要的基礎設施支撐,毫無疑問是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作用的「關鍵先生」。
(文章來源:IT時報)
(責任編輯:DF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