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POLARDB*:創新的雲託管資料庫

2021-01-11 存儲在線

POLARDB使用由英特爾®傲騰™固態盤驅動的軟體定義存儲技術,提高了數據中心的性能,縮短了延遲。

關係型資料庫管理系統(RDBMS)是全球性企業的基石,也是公司運營和數字轉型的必備條件。

然而,內部部署RDBMS就需要在基礎設施、時間、成本和人員方面大量投入,才能保持技術先進,可以根據業務增長需要進行擴展,還能實現數字轉型支持。要跨越這些障礙,可以採用雲計算解決方案,它儼然已經成為了大大小小的組織使用的主流技術。

關係型資料庫作為雲託管服務應用廣泛,稱為資料庫即服務(DBaaS)解決方案。但是基於雲的RDBMS可能本身存在難題。因此,雲託管關係型資料庫解決方案必須實現數字轉型。常見的資料庫有MySQL*和Oracle資料庫*,但不管是內部託管,還是雲託管,它們可能均難以保護、管理和擴展,而且可能達不到所需性能和服務質量(QoS)。

阿里雲開發並推出了創新性的商業級雲託管關係型資料庫POLARDB*,解決了這些問題,為企業提供了一種新的DBaaS模式。POLARDB以分布式共享存儲架構為基礎,使用了英特爾®傲騰™DC固態盤(SSD)和英特爾®3DNAND固態盤。

雲託管資料庫的傳統難題

在公共雲計算環境中,用戶數量、用戶服務和數據量的增長可能會帶來二進位日誌文件備份、性能、遷移、升級、磁碟容量和延遲問題。擴展、備份和遷移數據所需的時間隨著數據量增長而延長。備份TB級數據需要幾個小時,甚至幾天的時間。升級、擴展、備份和數據遷移可能需要資料庫下線並重新啟動,這可能會影響企業、企業用戶及企業IT人員。數據遷移可能會拖慢任務關鍵型應用的性能。維持每日業務運營可能需要大量CPU資源,再加上數百萬個事務,可能產生延遲,導致性價比下降。

POLARDB重新打造了資料庫雲託管服務

POLARDB對現有的DBaaS模式進行了創新。它採用了的軟體定義擴展系統具有創新性,使用了快速、低延遲的英特爾®傲騰™DC固態盤和低成本、高容量的英特爾®3DNAND固態盤。企業如果數據量大,而且不斷增長,又始終要求低延遲、高吞吐量、高QoS以及良好的性價比,則可從POLARDB獲益。

POLARDB的存儲範例與其他創新相結合,可在DBaaS模式中實現商業級資料庫的性能和可用性。阿里雲在設計POLARDB時側重於企業客戶的雲計算成本、在線事務處理(OLTP)性能、業務連續性、業務增長和安全性。所有軟硬體設計均採用高可靠性、高可用性的雲原生設計,為了實現高效協同,包含與底層英特爾®硬體的協同。該架構性能強勁,只需要傳統上內部部署的關係型資料庫的大約一成成本。1

POLARDB的架構保證吞吐量高,最高可達到標準MySQL5.6和5.7在基於NAND的PCIe*和NVMe*固態盤上運行時的吞吐量的六倍之多。POLARDB可以實現高達一百萬每秒輸入/輸出(IOPS),而且只有毫秒級的延遲。1POLARDB還可以在10分鐘內按需縱向或橫向伸縮。每個資料庫實例可以達到100TB容量。相比之下,同類解決方案只能達到64TB。存儲容量和克隆操作可自動伸縮。而且,POLARDB與MySQL5.6和5.7完全向後兼容。

英特爾®傲騰™DC固態盤優化了存儲性能

POLARDB分布式存儲設計與英特爾®傲騰™DC固態盤和英特爾®3DNAND固態盤相結合,實現了卓越的存儲效率、高QoS、高IOPS、高吞吐量和始終如一的性能。英特爾®固態盤還有助於降低成本,調優性能。英特爾®傲騰™DC固態盤幫助阿里雲消除了數據中心存儲瓶頸,可容納更大、更經濟實惠的的數據集,加快了應用速度,降低了對延遲敏感的工作負載的事務成本,降低了POLARDB的數據中心總擁有成本(TCO)。

POLARDB在軟體層將高速、高容量的英特爾®傲騰™DC固態盤和高吞吐量的英特爾®3DNAND固態盤結合起來,實現了一個混合型存儲層,可以始終實現低延遲、高吞吐量、高QoS。而且與存儲層只使用英特爾®3DNAND固態盤相比,整體性價比高出很多。

藉助英特爾®傲騰™DC固態盤和英特爾®3DNAND固態盤,阿里雲實現了:

•POLARDB每秒查詢數(QPS)提升30%,改善了客戶體驗2

•POLARDB第95百分位延遲降低76%2

POLARDB架構

軟體定義的POLARDB架構使用分布式存儲、存儲性能開發套件(SPDK)、遠程直接內存訪問(RDMA)和其他創新來打造高性能、高伸縮的雲資料庫。POLARDB架構將計算資源池和存儲資源池分離開來。CPU資源和內存不足時,計算資源池獨立於存儲資源池進行擴展;容量或IOPS較低時,存儲資源池獨立於計算資源池進行擴展。

POLARDB分布式存儲架構使用三個副本或節點,而不是本地存儲空間。一個副本用於讀寫實例,另外兩個用於只讀實例。需要新增只讀實例時,不需要複製任何數據。不管新數據量有多大,都可以在5分鐘內完成。相比於傳統資料庫,如果數據量超過3TB,添加新實例需要長達70小時的時間。2主實例和只讀實例共用相同的存儲資源,既提高了只讀複製性能,又不需要額外增加新增存儲的成本。用戶只需要支付只讀實例使用的CPU和內存成本。POLARDB使用此分布式存儲配置來查找數據,並以比傳統資料庫更快的速度伸縮。

每個POLARDB存儲節點都使用一個英特爾®傲騰™DC固態盤P4800X系列硬碟來快速創建日誌記錄和索引,同時可以使用若干英特爾®DC固態盤P4500系列硬碟來存儲數據。SPDK將數據寫入每個英特爾®3DNAND固態盤的NVMe接口,而不必訪問同步的內存。在部署英特爾®傲騰™DC固態盤之前,日誌記錄和數據一併存儲在數據中心內基於NVMe的英特爾®固態盤上,需要訪問同步的內存。繞過同步的內存可以提高POLARDB的性能,降低延遲。

使用POLARDB還有其他性能優勢,因為:

•使用基於融合乙太網的RDMA(RoCE)網絡協議來降低延遲,減輕CPU負載,提高帶寬

•藉助軟體定義的堆棧繞過Linux*內核,可以讓POLARDB以用戶模式運行,有助於降低開銷

•無需使用二進位日誌,縮短了事務時間,降低了輸入/輸出(I/O)開銷

POLARDB使用的英特爾®傲騰™DC固態盤和英特爾®3DNAND固態盤*

POLARDB開發最初是為了滿足阿里雲在線購物中心的需求。阿里雲最開始在POLARDB中使用英特爾®傲騰™DC固態盤和英特爾®3DNAND固態盤,是為了解決購物中心高峰期問題。阿里雲後來發現,與只在基於NAND的PCIe*NVMe*固態盤上運行MySQL相比,MySQL*性能提升高達六倍。2

如今,阿里雲在POLARDB產品中使用英特爾®傲騰™DC固態盤P4800X系列,使用的固態盤:

•是採用英特爾®傲騰™技術、響應速度最快的數據中心固態盤3

•提供高達750GB的容量

•能夠提高POLARDB的性能

使用英特爾®3DNAND固態盤和英特爾®傲騰™DC固態盤,數據存儲既經濟實惠,質量也高,十分可靠,非常易於管理和維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POLARDB的服務連續性。

英特爾與阿里雲等客戶密切合作,努力實現資料庫創新,不斷地幫助全球客戶改善企業資料庫體驗。

圖1.使用英特爾®固態盤的阿里雲POLARDB*架構

相關焦點

  • 阿里雲發布第七代ECS、雲原生資料庫PolarDB-X等重磅...
    6月9日,阿里雲宣布推出第七代ECS、POLARDB-X資料庫、視覺智能開放平臺等重磅新品,在性能、穩定性和開發效率上繼續領跑全球。此外,阿里雲還發布了新一代數據中臺、混合雲管理平臺、雲原生數據倉庫等產品及解決方案,目前這些產品均已在阿里雲官網上線。
  • PostgreSQL 摘得 DB-Engines 2020 年度資料庫
    亞軍:Microsoft Azure SQL資料庫MicrosoftAzure SQL 資料庫是一個完全託管的資料庫即服務。它基於 MicrosoftSQL Server 產品的最新穩定版本構建,並針對在雲中運行的功能進行了優化(自動縮放,地理複製,自動調整等)。
  • Gartner發資料庫魔力象限:雲廠商挑戰大玩家,阿里雲成為黑馬
    全球權威的IT諮詢公司Gartner於上周發布了2018年資料庫系統的魔力象限。在這份具有風向標意義的資料庫行業評估報告中,展示了兩大變化:第一,雲計算廠商集體上榜,挑戰甲骨文等傳統資料庫廠商地位;阿里雲首次入榜即成為黑馬,進入 「遠見者」象限。
  • 阿里雲PolarDB發布更新 支持Oracle等資料庫一鍵遷移上雲
    【TechWeb】今日,阿里雲在北京召開媒體見面會,宣布阿里雲PolarDB發布重大更新,提供傳統資料庫一鍵遷移上雲能力,可以幫助企業將線下的MySQL、PostgreSQL和Oracle等資料庫輕鬆上雲,最快數小時內遷移完成。
  • Gartner最新報告:阿里雲進入全球資料庫領導者象限
    資料庫與晶片、作業系統並列為全球技術三大件,也是企業IT系統必不可少的核心技術,銀行、電信、製造、網際網路等主要行業都依賴於資料庫技術。「阿里雲擁有豐富的資料庫種類覆蓋度和完善的產品布局,為用戶提供了多種關係型和非關係型資料庫產品,還提供了混合雲環境部署,同時集成了備份、數據遷移與同步等能力。」
  • DTCC2020|阿里雲朱潔:NoSQL最新技術發展趨勢
    嘉賓簡介:朱潔(花名:所在),阿里雲資深產品專家,目前負責阿里雲的RDS和NoSQL資料庫產品。本次分享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NoSQL資料庫業界新趨勢阿里雲NoSQL技術創新實踐阿里雲NoSQL生態開放實踐NoSQL資料庫業界新趨勢資料庫發展歷程首先,簡單回顧一下資料庫的發展歷程。
  • 阿里雲發布自研商用關係型資料庫POLARDB
    在2017杭州雲棲大會前夕的9月21日,阿里雲正式發布了自研新一代商用關係型雲資料庫POLARDB,該資料庫採用第三代分布式共享存儲架構,創新實現企業級OLTP與OLAP一體化資料庫系統整體設計,一個資料庫即可滿足多類資料庫的混合使用效果,為企業智能化轉型帶來新的進化動力。
  • 引領雲原生發展 阿里雲首創雲原生容器界面方法論
    (原標題:引領雲原生發展 阿里雲首創雲原生容器界面方法論)
  • 科技雲報導:96%的資料庫還沒有上雲,用戶顧慮什麼?
    科技雲報導原創。今天,幾乎所有的企業都將數據視為核心資源,數據也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數十年來,企業依靠資料庫來存儲和組織數據,各種各樣的應用都依賴於資料庫這一強大的技術發展、創新。可以說,每個應用都需要資料庫。
  • 阿里雲技術再突破 自研資料庫AnalyticDB登頂TPC-DS
    DoNews 5月14日消息(記者 趙晉傑)日前,來自權威國際處理性能委員會TPC官方數據披露,阿里雲自研雲原生數據倉庫AnalyticDB以1489萬的性能指標刷新了世界紀錄,比第二名提升近30%以上。同時,其單位計算成本降低到0.08元,首次將數據倉庫的性價比帶入「不足1毛錢」時代。
  • 雲棲TechDay再次走進阿里雲創新中心-新基建專場活動圓滿落幕
    2020年12月30日下午,雲棲Techday再次走進合肥,在阿里雲創新中心合肥高新基地羅漢堂盛大開幕。阿里雲創新中心運營負責人劉鈺為活動開場致辭,他表示阿里雲創新中心是合肥高新區重點打造的、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新時期、基於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的高端「雙創」服務平臺,致力於把阿里雲的科技和文化帶入高新區,更好的賦能創新創業企業。
  • 競品分析:阿里雲 VS 騰訊雲,AT的短兵相接
    產品2:騰訊雲(1)產品定位以及目標騰訊雲的定位是企業的數位化助手+數字顧問,騰訊雲將與合作夥伴一起提供一整套的多樣化、系統化、安全可控的商業解決方案。激發每個參與者進行數字創新,與各行各業合作夥伴一起共建「數字生態共同體」。目標是通過數位技術為產業升級,把消費者和產業對接起來將創造巨大的社會和產業價值。
  • 拋棄傳統商業資料庫 中國郵政使用阿里雲PolarDB構建核心業務系統
    據龔永恆介紹,基於阿里雲資料庫產品構建的「新一代寄遞平臺」, 有效支撐了「雙十一」等業務高峰期的生產作業處理,並在今年保證疫情期間防疫物資的運送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其中:2019年雙十一訂單業務峰值高達1億件以上;收寄量業務峰值超過7千萬;投遞業務峰值達3千萬。
  • DTCC 2020 | 阿里雲葉正盛:資料庫2025
    在DTCC 2020大會上,阿里雲資料庫產品管理與運營部總經理葉正盛為大家分享他對於「資料庫2025」的展望。資料庫市場也從原本商業化巨頭形成的壟斷地位逐漸變為雲廠商處於領導地位,而未來在雲上,資料庫將會是兵家必爭之地。與此同時,雲原生技術、資料庫自動駕駛技術以及資料庫和大數據技術的融合使得資料庫的未來更加充滿生機。在DTCC 2020大會上,阿里雲資料庫產品管理與運營部總經理葉正盛為大家分享他對於「資料庫2025」的展望。
  • 神庫科技工業4.0雲平臺成功登陸阿里雲
    2015年4月2日,武漢神庫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神庫科技公司)宣布,其自主研發的工業4.0雲平臺成功登陸阿里雲。神庫科技公司由日本神戶華中科學技術研究所的核心團隊創立,該研究所是華中科技大學與日本神戶三菱電機控制軟體公司的人才戰略合作項目。
  • 全球首款支持鯤鵬硬體架構,GaussDB T資料庫雲服務上線華為雲
    近日,全球首款支持鯤鵬硬體架構的企業級OLTP資料庫GaussDB T的雲服務,正式上線華為雲。意味著GaussDB T除了為企業提供本地部署外,同時具備了在雲上為更多企業提供高效、穩定、易用和高價值的OLTP資料庫服務能力。
  • DTCC2020阿里雲李飛飛:雲原生分布式資料庫與數據倉庫系統點亮數據...
    簡介: 資料庫將面臨怎樣的變革?雲原生資料庫與數據倉庫有哪些獨特優勢?在日前的 DTCC 2020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雲資料庫產品事業部總裁、ACM傑出科學家李飛飛就《雲原生分布式資料庫與數據倉庫系統點亮數據上雲之路》進行了精彩分享。
  • 入選Gartner 魔力象限,剖析華為雲 GaussDB 資料庫演進之路
    依託華為雲公有雲服務及華為雲Stack,2020年華為雲陸續發布了一系列資料庫新品,完成了GaussDB系列資料庫產品布局,為金融、政企客戶打造傳統商業資料庫一站式上雲解決方案。再往後發展,華為資料庫的歷史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2001-2011年是內部自用階段,主要圍繞公司的電信業務展開,研發了分布式內存資料庫,並用於業務;2011-2019年是聯合創新階段,華為於2012年成立實驗室,打造了自己的「諾亞方舟」,推出了企業級的分布式OLAP資料庫、分布式OLTP資料庫產品
  • 中國資料庫首次進入Gartner全球領導者象限
    11月24日,國際知名行業研究機構 Gartner 公布 2020 年度全球資料庫魔力象限評估結果,作為中國科技公司代表,阿里雲首次挺進全球資料庫第一陣營——領導者(LEADERS)象限,這也是中國資料庫40年來首次進入全球頂級資料庫行列。
  • DB-Engines:2017年1月全球資料庫排名TOP 20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下圖是2016年阿里巴巴集團CEO逍遙子在網際網路大會介紹OceanBase:阿里巴巴集團CEO在網際網路大會介紹OceanBaseOceanBase目前並不對外提供下載,但是可以通過阿里雲使用OceanBase,如果你是一家對高性能與高可用及海量存儲要求非常高的業務,那阿里雲OceanBase是不錯的選擇,直接使用雲服務,也免去了運維管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