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中,一共冊封了大約365為正神,這些人中第一個來接受官職的是柏鑑。這個人非常有意思,他在書中只做過兩件事,其中一件事是幫助監督製造峰山臺第二件便是對榜上印有姓名的人進行引導。
雖然聽起來他的工作內容非常的簡單,但是封給他的神位卻並不簡單,一個擁有非常長的名號的職位,足足有18個字,有一種非常厲害的感覺,甚至有人還認為他就是皇帝。但是大家可別被這個神位給忽悠了,跟榜中的神仙一樣,只是個小小的神。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要把它放在第一個進行冊封呢?主要還是因為他有背景,在幾千年以前,他就曾經是軒轅帝手下的總兵官,而軒轅黃帝又是火雲洞裡面的聖人之一,地位十分的高。
火雲洞中的三位聖人掌管王朝的更替,什麼時候該更替王朝了,什麼時候這個皇帝該退休了,都是由他們所決定的,可以說人世間帝王壽命長短都是由他們來進行規定的。所以作為封神任務的策劃人,元始天尊自然要考慮這些意外。更別說他還曾經是非常厲害的總兵官,是軒轅帝的得力幹將呢。
書中描寫他時,這樣說的,他是軒轅帝的總兵官,他曾經參與過打敗蚩尤的那場戰爭,不小心被火器打入海底,數千年未能逃出這個劫難,希望有法師能夠超度和指點他,恩德如同泰山一樣高。
他是被火器一不小心打入到海中的?那麼,問題就來了,他在海中用魂魄的形式已經存在了數千年,為什麼一直沒有人去拯救他呢?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不妨簡單的先聊一下大戰蚩尤的時代,在那個時候,天上雖然已經基本建設完成了,但是還是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統一三界,也沒有陰曹地府來負責魂魄投胎轉世的事宜。因此魂魄並沒能夠得到統一的管理,雖軒轅帝他知道自己的總兵官葬身在大海中,但是他也不能去做些什麼有效的措施,因為那個時候的他並沒有功德成聖,這一次還是比較菜的一個水平。
所以魂魄並沒有得到統一的管理,雖然軒轅帝知道自己的總兵官柏鑑戰死在海中,但他也無能為力,因為此時的軒轅皇帝並沒有功德成聖。
再過些年,他已經功德成聖,如此繁忙的他可能早已遺忘了這個人和這件事,再加上對於天庭的管理也比較散漫,導致他的魂魄長期的滯留在大海中,甚至於過了數千年,他也不能出了這個劫,直到這次天庭重新整頓秩序,進行封神,他才有機會拜託劫難,不再是以一種魂魄的形式游離在人海中。
他本來是不知情,完全不知道他有這個機會的,好在還有人記得他,是姜太公的師兄去告知他,而這位師兄又是聽從天尊的指令,作為封神計劃的幕後的指揮員,元始天尊特地派了姜子牙的師兄去通知他。如此分析,元始天尊對於整個計劃還是比較縝密的,這個幕後大老闆做的還是很稱職的,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