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樹皮上長相奇怪的青苔。
②青苔底下竟然隱藏著一對長長的「獠牙」和6條足。
③行走的「青苔」露出了幾條小足和獠牙般的上顎。
④蚜獅的成蟲,草蛉。
⑤沒有偽裝的蚜獅照樣可以大快朵頤蚜蟲。
■陳華燕
感恩節放假,無處可去,天天去博物館上班。偌大的博物館空空蕩蕩,除了洗手間裡那隻還在自娛自樂的蟋蟀,一個人影也沒有。就連喜歡晚上和周末上班的Steven大叔也沒來。看來感恩節對老美來說真的很重要,就像我們春節必須要回家一樣。
在這假日裡,不但連個說話的人沒有,就連想偶爾抬頭看看外面行人的奢望都不能有,因為博物館的辦公室都沒有窗。耳邊只有伺服器、空調和取暖器的轟鳴聲,仿佛鬱悶在叫囂。
像往常一樣,每當感到鬱悶的時候,我都想帶上相機到野外拍蟲子去,因為唯有拍蟲子才能讓我忘記無聊。但冬天的哥倫布很冷,想到野外拍蟲子,似乎又成了奢望。有一天中午從辦公室走出來後,外面竟然陽光燦爛,一看手機,氣溫有14攝氏度。雖然風有點大,但到野外走走應該也是極好的。
於是,趕緊回家帶上相機,開車到了平時常去的Antrim Park。那裡有個很漂亮的湖Antrim Lake,湖邊有條泥路,經常有人在那散步和遛狗。
散步的人可以看看倒映在清澈湖面的藍天白雲,望望坐在湖邊木椅上發呆的人,亦可嘲笑一下釣了魚又放掉的釣客的無聊,倒是有幾分愜意。
我唯獨喜歡湖邊的林中小道,溫暖的日子裡,可以看看在林中相互追逐的蝴蝶和蜻蜓,還可以探尋偶爾從耳邊嗡嗡竄過的不知名小蟲;那在這較冷的冬天裡,總可以去看看老樹皮上青苔的紋路和枯木上長出的各種蘑菇吧?
我端著相機往林子裡走,大樹的葉子已落光,不再像夏天時那麼陰森,但還是比外面冷。徜徉在林中小道中,心想:這麼冷,拍蟲子看來是不可能了,哪怕拍到蜘蛛也不錯。
於是開始翻枯木的樹皮,按以往的經驗,即使是冬天,還是可以在樹皮底下找到蜘蛛的。翻了一路,竟然一隻蜘蛛也沒有,難道蜘蛛也過感恩節去了?不禁大失所望,看來只能去找蘑菇和青苔了。
終於,在一棵老樹皮上發現了幾個有點奇怪的「青苔」,當我舉著相機對著其中一個「青苔」對焦時,它竟然左右擺動了一下。「青苔」活了?不對啊,現在過的是感恩節而不是萬聖節啊。
我用一支小枝條碰了一下「青苔」,這回它竟然搖搖晃晃地行走起來了。直覺告訴我,這不是鬼,是個好東西,是好玩的蟲子。我把它抓在手裡翻了過來,看到了6條細小的足和獠牙般的上顎。這下我樂壞了,原來這行走的「青苔」是個偽裝的蚜獅,即草蛉的幼蟲。草蛉的幼蟲長有長長的上顎,獠牙般,以捕食蚜蟲為生。蚜獅披上「青苔」,目的是要騙過保護蚜蟲的螞蟻。
因為蚜蟲取食植物的汁液,由於吸入過多的水分,需要快速通過腹管從體內排出。這些液體富含糖分(據說甜度是砂糖的150倍),就是所謂的蜜露,吸引螞蟻來取食。螞蟻為了能夠持續不斷地有蜜露享用,在取食蜜露的同時也扮演起了蚜蟲的保鏢,驅趕試圖捕食蚜蟲的各種昆蟲,包括蚜獅和瓢蟲等。
為了躲避螞蟻的驅趕,有些蚜獅便學會了偽裝,即將取食過的蚜蟲屍體、青苔和樹皮等裝飾到自己的背部,把自己偽裝成了不起眼的青苔,躲過螞蟻,享用到美味的蚜蟲。
其實,在自然界中,每分鐘都上演著偽裝的故事。只要用心,我們總是能發現這些有趣的秘密。
(http://blog.sciencenet.cn/u/huayanc)
《中國科學報》 (2017-12-01 第2版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