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3月5日消息(央廣都市特報記者杜莉 聖軒)今天上午九點,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將在人民大會堂開幕,3月9日12點為代表提出議案的截止時間。各代表團的代表們都在為議案做最後的梳理,來自北京團的兩位全國人大代表不約而同地提到「血荒」二字,並從不同角度給出自己的建議。
王天佑:制度缺陷打擊積極性 給獻血者適當補償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友誼醫院胸心血管外科的主任醫師王天佑自稱與血液打了一輩子交道。他認為之所以會有「血荒」蔓延,主要是社會獻血意識不足。因此,他建議給獻血者提供一些補貼。
王天佑:我主張給獻血者一點補償。
記者:現金?
王天佑:對,不要太多了。
記者:大概多少合適?
王天佑:一二百塊錢
記者:這不會違背無償獻血獻愛心的初衷嗎?
王天佑:是少量的補償,跟賣血不一樣。是社會對獻血者的尊重和肯定,對愛心的鼓勵。
鼓勵愛心是一方面,一段獻血者和採血工作人員的對話也暴露出了制度上的缺陷。
獻血者:請問獻血證和醫院聯網麼?
動物園採血點工作人員:目前還沒有,你需要自己先墊付用血費用,回單位再報銷。目前做得確實還不夠完善。
獻血者:比如我到外地玩獻血了,到北京用血能承認麼?
動物園採血點工作人員:承認,但你用血產生的費用需要到你獻血的地方去報銷。目前沒有全國聯網。
必須墊付用血費,沒有全國聯網……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員自己坦言制度的確不夠完善。王天佑也表示,「當無償獻血後,很多人發現自己或親屬需要用血時仍很艱難,除了要花錢,優先享用血液的通道並不暢通。顯然,無償獻血有償使用的獻血制度也是導致公眾獻血熱情打折扣的重要原因。」
他還透露,「現在北京各大醫院基本上能為病人提供的多是紅血球,真正的「全血」非常少見,一些外傷病人需要時根本找不到」,而這樣只會讓民眾產生疑慮,造成信任危機。有採血點的工作人員就告訴記者,會有人走過來問血液中心和郭美美是什麼關係。按照北京紅十字血液中心主任劉江此前對媒體的表述,我國無償獻血法已經做出規定,血站人事、財務、採供血業務等均由各級衛生行政部門主管,雖然懸掛紅十字標誌,但跟紅會沒有關係。但接二連三的信任危機已經波及到大家的獻血熱情。
劉忠軍:在全國推廣自體血回輸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主任劉忠軍則從技術的角度提出緩解血荒的辦法,那就是在全國推廣自體血回輸,也就是當病人需要輸血時,輸入病人自己預先儲存的血液或失血回收的血液。他以自己所在的科室為例說明了自體血回輸的優勢。
劉忠軍:我們科室一年大約做6500例,其中需要輸血的約4000例。如果這些用血都來自血庫的血則需要很大量,平均每人400毫升,就要4000人獻血來滿足。但是如果全部採用自體血,就能減少4000人的獻血。
劉忠軍稱,現在自體血回輸的技術已經很成熟,但普及的不夠廣。阻力來自多方面。
劉忠軍:現在自體血回輸在有些地區還沒有納入醫保,不能報銷,要培訓人員,醫療管理,醫療安全、都需要成本,醫院沒有任何收益,自然積極性也不高。全社會對於自體血回輸的認識還不足,因此大家沒有高度重視,衛生行政部門如能進一步推動也能是這項工作順利進行。
劉忠軍表示今年將就這個問題遞交一個「議案」,希望能有效緩解「血荒」。
據了解,北京團的全國人大代表除了自己準備議案或者建議之外,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將北京市人大代表的建議帶上會。而此次北京團中,全國人大代表、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林毅夫因工作原因,再次告假,這是他當選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以來連續4年缺席人代會。此外,聯想集團創始人、名譽董事長柳傳志代表因病書面請假。北京團將在3月6日向媒體開放,部分代表將答記者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