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發現——太空中有超過十億片的衛星垃圾肆意漂浮

2020-09-19 刺刺扎

我們頭頂上太空中有超過十億片的衛星垃圾肆意漂浮

總重量超過7500萬噸,不僅是火箭殘骸或是報廢的衛星,還有螺栓等各種碎片

且不論尺寸大小都以每秒數千米的速度等待破壞重要設施

其中有超過兩萬片的太空垃圾比足球還大

還有約五十萬片,只是彈珠或比彈珠大一點

任何一個撞上太空飛行器都會引發嚴重的損害

必須把它們清理乾淨,才能保證安全

那就得清理太空垃圾,推動快速移動碎片使其落入大氣層中

通過空氣摩擦產生自然或讓其落入海中,這是目前可以想到解決方案

劇歐航局專家Bastida透露,即使從現在起停止探索太空,

在兩百年間,那些大碎片會撕裂成為成百上千個小碎片

這可是人類無法再探索太空的隱患

幸運的是,我們還有時間開展研究但這是非常困難的

任何打算捕獲太空垃圾的飛行器都必須匹配到目標軌道

開足馬力追上太空垃圾並抓住目標

要是碎片漂浮不定的話將會異常艱難

再用更多的燃料進行減速

然後將其變軌到返回軌道中

使太空垃圾燃盡在大氣層中

歐洲航天局在這方面已經領先

將在2024年發射空間機器人e.deorbit

這款飛行器將會裝備機械臂或捕捉網

它要捕獲歐航局一個八噸重的廢棄衛星

會像之前提到的那樣被降速、改向、銷毀

他們並不是唯一一個使用太空網的機構

名為Brane Craft的新興空間垃圾清潔公司已有所突破

類似於阿拉丁飛毯,由微型火箭,太陽能板和塑膠板組成

這個一米見方的飛行器用於封存並使小型碎片改方向

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它的厚度

基本上是最薄的設計

離子推進液用兩片卡普頓塑料膜分隔,封在10微米縫隙中,總重只有35克

能像披薩般堆疊並同時發射,當然這還停留在紙面上,還是非常令人期待的

義大利D-Sat微型微型在2017年7月被印度火箭發射升空

就是執行清理任務的微型衛星

主要執行脫軌棄用的設備

就像個機器的死神,搭載獨立通信與動力系統

這樣廠商就能將其和衛星一起封裝做報廢準備

衛星一旦報廢D3啟動,使其墜海

這不僅清理了太空垃圾,還預防了垃圾帶來的災害

歐航局2024年的偉大發射計劃只是在進行測試

論證捕獲網的可行性及如何自毀都還在試驗階段

希望會有更多的私人公司加入進來並研究接受這項挑戰

相關焦點

  • 清理太空垃圾又有新招數
    李會超  新聞背景  據報導,美國仁斯利爾理工大學的工程師團隊正在研發一種名為OSCaR的小衛星,以較為低廉的成本搜尋和收集軌道上的空間碎片,為應對日益嚴重的太空垃圾問題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實際上,除了OSCaR外,各國航天科技人員們還提出了多種清理太空垃圾的設想,其中有不少都已經付諸實踐。
  • 頻繁發射火箭與衛星對地球周圍太空造成了許多垃圾,有什麼影響?
    的確從半個世紀前人類第一顆衛星進入太空到今天,據統計迄今為止人類發射到太空的衛星數量超過1000顆,其中美國發射的衛星數量就佔一半以上。在這一千多顆衛星運行的過程中,很多退役的衛星或者發射失敗的衛星都將淪為」太空垃圾「,長久的漂浮在近地軌道上嚴重威脅著附近軌道的太空飛行器正常運行。
  • 美國成功繪出大西洋漂浮垃圾分布圖(圖)
    令人震驚的太空垃圾分布圖  新華網北京8月22日消息 據美國《連線》雜誌網站8月1 9日報導 (作者傑西麥克納利)   數百萬件塑料垃圾碎片———大多數都不到一英寸大———漂浮在海面上。衛星無法發現它們,除非在非常風平浪靜的日子,否則你站在船的甲板上也看不到它們。唯一能知道有多少垃圾的方法是撒一張細密的網到水裡。   科學家從過去22年海面拖網打撈結果中收集數據,以繪製北大西洋垃圾漂浮帶的地圖並記錄其變化,並製作出地球上最準確的遠洋漂浮塑料垃圾分布圖。
  • 俄科學家:太空垃圾或引發戰爭
    (原標題:俄科學家:太空垃圾或引發戰爭) 網易科技訊
  • 太空垃圾增多威脅地球安全?日本研發木製衛星
    日本伐木公司住友林業和京都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聯手研發木製衛星,並希望在2023年將其發射升空,以幫助遏制所謂的「太空垃圾」數量。圖:日本計劃在2023年發射世界上首顆木質衛星住友林業表示,該公司已經開始研究樹木生長情況和木質材料在太空中的應用,並將致力於開發耐高溫的木質材料。
  • 地球被「垃圾」包圍?1.7億個太空垃圾漂浮在地球上空,令人堪憂
    NASA發布了一段視頻,顯示了地球大氣層中太空垃圾的範圍,人們擔心人類正在把自己困在地球上。據報導,在地球的上層大氣中漂浮著1.7億個太空垃圾,但只有2.2萬個被跟蹤。大約7000噸的太空垃圾環繞著我們的星球,因為報廢的衛星、火箭和其他金屬和巖石產生的垃圾在地球附近堆積。
  • 中方衛星傳回一組照片,疑似「新大陸」?美俄:誰先發現就歸誰
    ,我們已經向外太空方向發展,最近幾年我國往太空中發射了很多衛星,最近一段時間,我國衛星傳回一組照片,疑似「新大陸」,對此,美俄表示道:誰發現的就歸誰,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按道理全世界的科學家或者人們都會舉國歡慶,但為何這次發現「新大陸」,卻沒有國家為此感到高興呢?
  • 太空垃圾或致同步衛星軌道報廢【2】
    據美國宇航局估計,地球周圍尺寸超過彈珠的軌道碎片在50萬塊左右,尺寸超過板球的碎片在2.2萬塊左右。低地球軌道的碎片以大約每小時2.8萬公裡的速度飛行,即使尺寸很小,也能給衛星造成巨大破壞,同時對太空人的安全帶來致命威脅。在已經編目的太空垃圾中,大約有70%位於距地面約2000公裡以內的低地球軌道,時刻威脅著各種衛星的安全。更為可怕的是,地球周圍的太空垃圾雲仍在不斷擴大。
  • 雷射或成為太空垃圾「清道夫」
    雷射可能成為未來的太空垃圾清理工。日本理化研究所的科研人員近日提出解決太空垃圾問題的新辦法——用雷射把太空垃圾射下來,讓其在地球大氣層中燃燒掉。  據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4月19日報導,日本科學家的新方法首先要使用國際空間站宇宙空間天文臺(EUSO)的特大視場望遠鏡來識別太空垃圾,然後用空間站中的光纖雷射器發射出強大的雷射脈衝把它們射下來。
  • 撞毀衛星、逼迫國際空間站多次變軌……太空正垃圾成災
    截至2020年,美國太空監視網正在追蹤超過14000塊直徑超過10釐米的太空碎片。據估計,直徑在1到10釐米之間的碎片約有20萬塊,小於1釐米的碎片可能有數百萬塊。一塊太空碎片落回地球的時間取決於它的高度。600公裡以下的物體在重返地球大氣層之前要繞軌道運行幾年,而1000公裡以上的物體能在軌道上運行幾個世紀。
  • 地球遍地是垃圾,若扔到太空中會如何?看完慶幸:幸好沒這麼做
    當地球上的塑料垃圾越來越多,多到無法回收利用,只能丟入海洋,沉入海底,再想來解決塑料汙染物,難度更是成倍增加了。比如世界第8大陸自發現以來已經十幾年時間了,最初科學家制定的計劃是在18個月內徹底解決,但顯然不僅沒有解決,還讓垃圾積聚的速度越來越快。那麼如何才能消滅地球遍地的垃圾呢?
  • 在太空中看地球近軌的垃圾,真是太多了
    那就是如今的地球在太空中的樣子,有些慘不忍睹眾所周知我們的地球70%以上都是海洋,我們的地球是一個被藍色包裹著的美麗星球,不過這顆美麗的星球僅在這短短的幾十年裡就已經步入了晚期,現在的人們在太空中看到的不再是美麗的地球,而是看到一個被不計其數的太空垃圾所包圍的恐怖星球。
  • 太空垃圾汙染嚴重 同步衛星軌道受到威脅
    屆時,高度依賴現代通訊衛星等現代太空設施的人類將發現自己的生活難以為繼,人類文明程度甚至大幅後退。   1   太空事故時有發生   35年前,美國宇航局天文學家唐納德·凱斯勒發表了一篇關於太空垃圾的論文,文章中他向世人描繪了這樣一場噩夢:超過使用期的衛星和其他太空垃圾在不斷堆積,總有一天碰撞將不可避免。
  • 衛星發現「新大陸」,面積是日本的十倍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日本有日出之國的意思,由九州、北海道、四國、本州四大島以及7200多個小島組成,國土總面積達到了37.8萬平方公裡人口,數量超過1億。一直以來,日本對土地需求十分迫切,現在有衛星發現一塊新大陸,面積是日本的十倍,正在緩緩向我國靠近。
  • 在太空中也需要垃圾分類?太空垃圾怎樣分類怎麼處理?
    在太空中也需要垃圾分類?太空垃圾怎樣分類怎麼處理?據報導,4個月前,以色列首個登月探測器「創世紀」號登月失敗,撞向月球並在那片遙遠而廣袤的土地留下了原本用於實驗的水熊蟲樣本。此前曾有學者指出,水熊蟲是地球上最「難以毀滅」的物種,能在小行星撞擊等所有可能的天文災難中倖存下來。雖然多位專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月球上的這批水熊蟲樣本想要生長和繁殖基本不可能。
  • ​給全球敲響警鐘,美國衛星發現「新大陸」,正在逐步逼近中國
    如果從茫茫宇宙中眺望地球,可以發現它是一顆藍色的球體,這主要是因為地球上有超過70%的面積被海洋覆蓋,陸地則被海洋包圍,劃分成七大洲。但美國衛星卻捕捉到驚人一幕,從傳回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廣闊的海洋中突然多出一塊「新大陸」,其相當於三個日本那麼大,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塊「新大陸」,正在以緩慢的速度向前移動,並逐步向我國靠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太平洋垃圾帶被稱為「第八大陸」 漂浮超過7.9萬噸塑料
    垃圾漂浮在海洋上 圖片來自網絡科技日報北京3月27日電,據英國《自然》旗下《科學報告》雜誌近日發表的一篇研究,被人們稱為「第八大陸」的太平洋垃圾帶上,正漂浮著超過7.9萬噸海洋塑料,這一數字比之前估計的高了近16倍。
  • 中國衛星回傳照片,疑似「新大陸」!美國人:誰先發現的歸誰
    隨著人類科技實力的進步,很多科學家都主張將人類科技朝著外太空方向發展。因為他們認為地球最終一定是會走向外太空的,所以不如趁早做些準備,所以科學家們也不斷研發出了很多的探索外太空的設備,就是為了讓人類能對太空多一些了解。
  • 木質衛星,太空垃圾終結者
    人類從未停止過對太空的探索,隨著我國北鬥系列、天空系列、嫦娥系列……一顆顆衛星的冉冉升起,我國進入了太空領域世界強國的範疇。中國人真正實現了把天上月亮摘下來送給你的壯舉。但隨著我們航空科技的進步,我們對太空的了解越來越深入,甚至在不久的將來有可能實現星際旅行甚至星際文明。
  • 地球被碎片包圍,太空垃圾越來越多,未來衛星發射難度或增大?
    而國際空間站就位於距離地球大約四百公裡左右上空,在這個特殊的空間裡每天都有太空人從事專門的探測和研究工作,但在過去的這些年裡已有21個人在此失去生命,而罪魁禍首就是那些漂浮在空間中太空垃圾。太空垃圾種類繁多,有的是人造衛星碎片,有的是油漆碎片,有的是廢棄了的火箭和宇宙飛船,也可能是太空人們不小心留下的螺栓和鉛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