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頭頂上太空中有超過十億片的衛星垃圾肆意漂浮
總重量超過7500萬噸,不僅是火箭殘骸或是報廢的衛星,還有螺栓等各種碎片
且不論尺寸大小都以每秒數千米的速度等待破壞重要設施
其中有超過兩萬片的太空垃圾比足球還大
還有約五十萬片,只是彈珠或比彈珠大一點
任何一個撞上太空飛行器都會引發嚴重的損害
必須把它們清理乾淨,才能保證安全
那就得清理太空垃圾,推動快速移動碎片使其落入大氣層中
通過空氣摩擦產生自然或讓其落入海中,這是目前可以想到解決方案
劇歐航局專家Bastida透露,即使從現在起停止探索太空,
在兩百年間,那些大碎片會撕裂成為成百上千個小碎片
這可是人類無法再探索太空的隱患
幸運的是,我們還有時間開展研究但這是非常困難的
任何打算捕獲太空垃圾的飛行器都必須匹配到目標軌道
開足馬力追上太空垃圾並抓住目標
要是碎片漂浮不定的話將會異常艱難
再用更多的燃料進行減速
然後將其變軌到返回軌道中
使太空垃圾燃盡在大氣層中
歐洲航天局在這方面已經領先
將在2024年發射空間機器人e.deorbit
這款飛行器將會裝備機械臂或捕捉網
它要捕獲歐航局一個八噸重的廢棄衛星
會像之前提到的那樣被降速、改向、銷毀
他們並不是唯一一個使用太空網的機構
名為Brane Craft的新興空間垃圾清潔公司已有所突破
類似於阿拉丁飛毯,由微型火箭,太陽能板和塑膠板組成
這個一米見方的飛行器用於封存並使小型碎片改方向
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它的厚度
基本上是最薄的設計
離子推進液用兩片卡普頓塑料膜分隔,封在10微米縫隙中,總重只有35克
能像披薩般堆疊並同時發射,當然這還停留在紙面上,還是非常令人期待的
義大利D-Sat微型微型在2017年7月被印度火箭發射升空
就是執行清理任務的微型衛星
主要執行脫軌棄用的設備
就像個機器的死神,搭載獨立通信與動力系統
這樣廠商就能將其和衛星一起封裝做報廢準備
衛星一旦報廢D3啟動,使其墜海
這不僅清理了太空垃圾,還預防了垃圾帶來的災害
歐航局2024年的偉大發射計劃只是在進行測試
論證捕獲網的可行性及如何自毀都還在試驗階段
希望會有更多的私人公司加入進來並研究接受這項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