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西婭這個"人造兒"是如此的渺小,已至於我們只有藉助於顯微鏡才能看到"她的身影",(考慮用這個"她"時,我猶豫了一小會兒,既然是能繁殖後代的生命,雖然是微小的單細胞,用"她"還是恰當的),但仍然令我們心懷敬意,仰慕不已。她的"父親"文特爾(C.Venter,1946—)於2010年5月在美國首次締造了她,文特爾可是個個大名鼎鼎的人物,著名的賽萊拉私人基因公司的老闆,億萬富翁,人類基因組計劃的重要領導者和執行者,美國基因學家……
將「人造生命」起名為「辛西婭」(Synthia)意為「人造兒」。「『辛西婭』其實是一個人工合成的基因組,是第一個人工合成的細胞,也可以看作第一種以計算機為父母的可以自我複製的生物。
為什麼是支原體?
支原體(mycoplasma)是一類沒有細胞壁、高度多形性、可在人工培養基培養增殖的最小的也是結構最簡單的原核單細胞生物,大小僅為0.1~0.3微米。由於能形成絲狀與分枝形狀,故稱為支原體。文特爾領導的小組以生殖支原體作為研究對象,這種寄生在人體內卻不引發疾病的細胞只有一條"染色體",其中包含517個基因,是已知的基因組最小的生物。文特爾先將天然生殖支原體細胞內的遺傳物質全部去除,最終篩選出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的300多個基因,人工合成了這些基因並把它們拼接成人造染色體,人造染色體最終將注入去除遺傳物質的中空生殖支原體細胞,以進一步研究這種人造細胞能否存活與繁殖。
科研人員在15年間花費4000萬美元才得以成功,其中的難點就在於如何讓人造基因序列生成人造染色體。科學家經過多年反覆的實驗,終於攻克了所有技術難題。
世界上的首個人造生命是怎樣誕生的?
1. 將絲狀支原體的染色體解碼。然後利用化學方法一點一點地重新合成DNA。
2. 將重組的DNA碎片放入酵母液中,令其慢慢地重新聚合。
3. 將人造DNA放入另外一個受體支原體中。通過生長和分離,受體產生兩個細胞,一個帶有人造DNA,另外一個帶有天然DNA。
4. 培養皿中的抗生素將帶有天然DNA的細胞殺死,只留下人造細胞不斷增生。
5. 幾個小時之內,受體細胞內原有DNA的所有痕跡全部消失,人造細胞不斷繁殖。新的生命誕生了。
人造生命與克隆存在著質的區別,克隆是利用現有遺傳信息「複製」生命,而人造生命則是利用簡單的化學原料組成DNA這個生命基本要素進而創造新生命。
辛西婭的誕生對於解決困擾人類許多年眾多科學家孜孜以求的重大謎團——原始生命體究竟是怎樣產生的——終於露出些微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