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各鄉鎮,面積最大的是圳上鎮,264平方公裡,是最小上渡辦事處的8.25倍。有趣的是:面積最小的上渡辦事處也是世界上最小國家梵蒂岡的72.73倍,嚇著你了吧!比世界上最小的三個國家梵蒂岡、摩納哥、諾魯的面積之和還大許多!
上渡辦事處:32平方公裡
新化縣上渡辦事處於2005年3月成立,位於新化縣新城區。東鄰桑梓鎮、西南接上梅鎮、北抵曹家鎮,資水環繞,新化一橋、二橋、三橋縱貫南北,交通便利,是新化縣政治、文化、信息中心。轄區面積30平方公裡,下轄11個行政村,4個社區,實有人口8萬餘人。
近年來,上渡辦事處緊緊圍繞縣委「基礎先行、城建領跑、產業助推、協調發展」戰略重點,充分發揮區位優勢,以土地盤活為切入點,調整產業布局,激活閒置資源,吸引外來投資,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新興工業、特色農業、房地產業,取得了處域經濟穩步發展,城市品位大幅提升,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
古臺山林場:38.67平方公裡
古臺山國有林場,位於湖南省新化縣西南部古臺山,距縣城34公裡,總面積5.8萬畝。創建於50年代未的國營林場,是早期的藥材種植基地。截至2009年10月,該林場機關下設生產經營股、資源保護股等10個股室站所,下轄5個工區。擁有新化縣雲峰礦業有限公司、婁底古臺山綠色食品有限公司、古臺山黃雙水電站、古臺山橫茶銅砷礦、古臺山黃雙木材加工廠等5家企業。
科頭鄉:67.5平方公裡
科頭鄉位於新化縣南部,緊鄰縣城,省道1808線從中部貫穿,四級水泥公路在汝溪村、溫水村分別與省道1808線、1821線交接直貫全鄉,直達旅遊勝地桃林小南嶽,交通十分便利。
大熊山林場:76.23平方公裡
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湖南湘中婁底市新化縣境北部,距縣城70餘公裡,大熊山林場和古臺山林場為新化境內兩大國有林場。距新化縣城62公裡,公園總面積7623公頃,森林覆蓋率95%。境內有蚩尤文化體驗區、春姬峽谷觀光區、大熊峰登山攬勝區、川巖江原始探險區、生態養生度假區、森林生態保護區六大功能區。公園內物種繁多,是湘中唯一的物種基因寶庫,有國家保護的銀杏、南方紅豆杉、鍾萼木等珍稀植物43種,以及雲豹、草號鳥,紅腹錦雞等珍稀動物27種。
維山鄉:85.25平方公裡
維山鄉位於新化縣最南端,距縣城15公裡,東鄰石衝口,西交洋溪鎮,南接新邵縣,北抵科頭鄉,全境橫向12.5公裡,縱向17.1公裡,境內地勢起伏大,屬中、低山地貌,常年氣候宜人,物產豐富。這裡旅遊景點非常多:如三聯硐等!
坐石鄉:87平方公裡
坐石鄉地處新化縣東北部,東連田坪,南靠溫塘,北鄰吉慶,西接曹家,距縣城35公裡,交通便利。全鄉國土面積87平方公裡,耕地21680畝,轄2個管區,24個行政村,280個村民小組,6192戶,26899人。
坐石鄉轄毛坪、慄山、忠孝堂、槽頭衝、新河、紅巖、光溪、長衝、新光、坐石、昌盛、八房、東莊、洞頭山、石橋、新坪、半山灣、同心、桃樹、秀巖、禁田、幹山、海池、土佃24個村委會。
境內資源豐富,小水電開發大放異彩,煤炭儲量豐富。近年來,該鄉帶領全鄉人民以新農村建設為主線,以構建「和諧坐石」為目標,求真務實,與時俱進,奮發圖強,開拓創新,全鄉各項經濟社會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
油溪鄉:87.8平方公裡
油溪鄉位於新化縣縣境北部,柘溪水庫東岸,距縣城30公裡,面積87.8平方公裡,人口3.2萬人。農業主產水稻,養殖淡水魚。鄉鎮企業有煤礦及水泥、陶器、塑料、墨晶石等廠。
上梅鎮:92.7平方公裡
上梅鎮位於婁底市新化縣中部,資江南岸,面積92.7平方公裡,人口12.2萬人。湘黔鐵路貫境,1808、1821省道經此,資江可常年通航。縣城上梅鎮始尋宋紹聖年間,千年古鎮。城內古蹟甚多,城垣歷時587年後拆除;寺廟閣樓林立,規模宏大,氣宇軒昂;巍巍北塔,聳立於資水河畔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素有「塔映資水畫如鏡堤觀漁火信步遊」的美稱;十裡梅堤,逶迤帶水,風光蕩漾;青石老街,古色古香,風姿卓越;陳天華廣場與羅盛教紀念館相視佇立,永垂青史;水上樂園,波光粼粼,霧靄掠面;近觀資江翹首,遠眺維山屏障,斜陽夕照,月朗潭碧;此外,資江書院及紅軍二六軍團司令舊址傲然屹立韻味悠長自然風光與人文底蘊交相輝映,彪炳千秋。
文田鎮:94.3平方公裡
文田鎮位於雪峰山脈東麓,東與古臺山林場、爐觀鎮搭界,南與槎溪鎮、水車鎮接壤,西與奉家鎮毗鄰,北與天門鄉為鄰,新化縣城41公裡。全鎮國土總面積94.3平方公裡,山林80000畝,耕地16694畝,其中水田13189畝,旱土3505畝。全鎮轄19個村,275個村民小組,2.2萬人。建黨支部24個,有黨員482人。全鎮有初級中學2所,小學11所,鄉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15個。
石衝口鎮:102平方公裡
石衝口鎮位於婁底市新化縣城西南,南濱資水,與冷水江市接壤,西傍天龍山,與新邵縣毗鄰,是新化的南大門。轄潮水、化溪、天龍山3個管區,稠木、潘家灣、潮水鋪、南煙、羊撞、餘田、高車邊、大橋、石衝口、龍、實竹、滿倉、龍王池、落馬橋、大灣塘、緩轎、嚴塘、鐵礦嶺、六一、下溫、中峰、化溪、龍家橋、白溪、蔡家、綠湘、高莊、獅子嶺、曉雲、叢嶺、東溪嶺、西溪、橫排、安樂山、茅嶺、溪、象門前、堯公寨、半山、川安嶺、寒婆坳、白石嶺、紅寨43個村委會,535個村民小組、5.6萬人。
曹家鎮:103平方公裡
曹家鎮地處湘中新化縣東郊,距縣城 3公裡。全境總面積103平方公裡,常住人口6萬。鐵路運輸十分方便,東至上海,南下廣州,西行昆明,北上北京,快車、慢車川流不息。公路網絡發達,217省道穿鎮境中部,南至長沙,西達昆明。縣級公路沿江大道與鎮村公路首尾相通。水利便利,湖南四大河流之一的資江傍繞全鎮,上遊至邵陽等市,下遊至益陽、洞庭湖直抵武漢市。通信網絡有移動、聯通兩大公司設有基站。本鎮工業開發較早,六十年代末,國營向紅機械廠就投產使用。農業發達,水稻、瓜果、藥材等優質品種樣樣齊全,「全國三八紅旗手水果示範基地」享有盛名。中一型梅花洞水庫灌溉體系覆蓋全境,旱澇保收。市場繁榮,境內有曹家,勝利,小洋,水江四大貿易集市。明清以來,一直是經貿往來的商埠重鎮。近來本鎮已納入了中央中西部開發地域,國家財政部,光大集團常駐扶貧開發。
槎溪鎮:107平方公裡
槎溪鎮位於湖南省新化縣西南部,距縣城20公裡,與隆回縣的鴨田鎮、羅洪鎮、高坪鎮接界,與新化縣的洋溪鎮、爐觀鎮、文田鎮、水車鎮相鄰;交通便利,有省道S312從該鎮貫穿而過,滬昆高速鐵路客運專線新化南站設在槎溪鎮與洋溪鎮交界處,為槎溪鎮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屬亞熱帶副高壓中心區,多年平均降雨量1517mm,屬丘陵區,平均海拔高程250m左右(最高點桐鳳山海拔高達1206m)。
金鳳鄉:113平方公裡
金鳳交通十分便捷,最近正修建的樓懷高速公路正從金鳳經過,有直達縣城的高等級公路,資江和湘黔鐵路緊貼而過,內外公路四通八達,隨著新漵高等級公路的立項建設,這裡即將成為通往懷化、貴州的交通要道。
金鳳山林面積佔國土總面積的85%,為中藥材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全鄉中藥材品種繁多,盛產天麻、百合、杜仲、黃姜、玉竹、白朮,是湘中有名的中藥材生產基地。楠竹、茶葉、矽石、高落差水能等自然資源十分豐富,開發潛力巨大。現擁有造紙、鑄造、冶煉、竹製品、水電、制茶、矽石等系列工業。
金鳳鄉立足獨特的資源優勢和邊界區位優勢,圍繞山、土、水三大資源開發經濟,積極擴大對外開放和交流,大力發展藥材、楠竹、水電、茶葉和矽石產業,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工商貿易日趨繁榮,各項事業蒸蒸日上,湘中西部這隻美好神奇的「金鳳凰」正以翩翩的英姿展現在他人面前。
孟公鎮:114.4平方公裡
孟公鎮位於縣境西北部,距縣城27公裡,面積114.4平方公裡,人口6.5萬。湘黔鐵路和新(化)安(化)、橫(陽)白(溪)、孟(公)三(塘)公路過境。轄大樹廟、坪砥、大巖、白巖寨、蛇衝、金家、桃溪、尖山、洞下、星燎、遠景、長坡、蘆天、老坪、塘下、太陽、柘泥塘、星光、橋頭、橋頭灣、小門、高侖、吉龍、九峰、培溪、石敖、豐木、花泥、明星、紅星、付家、孟公、石龍、太平、月塘、清水、長春、梓龍、瑞陽、星塘、新巖、正龍、九龍、雙龍、紅光、寶塔、老屋、井家、北豐、沙洲、朝豐、簪溪、龍溪、曲溪山、龍源55個村委會和孟公居委會。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甘薯。為縣西北農副產品集散地。鄉鎮企業有紅磚、石灰、綜合加工等廠。當地習武活躍,被譽為「武術之鄉」。
爐觀鎮:116.5平方公裡
爐觀鎮位於新化縣縣境西部,距縣城15公裡,面積116.5平方公裡,人口6.1萬人。湘黔鐵路、新(化)雲(溪)公路橫穿鎮區。轄白鵝、思禮、長升、長田、跳石、石溪、石巖、爐觀、蘇源、石坪、橫巖、三塘、犀牛、筆架、賀家、小田、中田、雙江、雲溪、萬壽橋、清水、焰山、李家灣、橫山溪、江口、林衝、小金溪、金鵝、芷溪、擂溪、九龍、壠山、牆巷、長塘、青家山、青崗、太陽橋、口前、月弓橋、大新、郎山、九坪、坪江、人起塘、沙井龍、農科、嚴塘、欣雲、梅樹、星華、茅茨園、田心、石新、三江、進軍、金灘、龍爪、永興、荷葉、卜桃60個村委會和爐觀居委會。
水車鎮:121.25平方公裡
水車鎮位於新化縣城西南部,東鄰槎溪鎮,西接奉家鎮,北靠文田鎮,南與隆回縣鴨田鎮、金石橋鎮接壤,其西北與漵浦縣相連,歷史以來是這幾鎮的商業中心和經濟中心,每逢集市,人流眾多,商賈百姓,人山人海,蔚為壯觀。
水車鎮最著名的風景莫過於紫鵲界了。紫鵲界是國家AAAA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2013年5月成為中國首批19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之一;2014年9月16日,在韓國光州舉行的第22屆國際灌溉排水大會暨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ICID)第65屆國際執行理事會上,新化紫鵲界梯田水利灌溉工程被授牌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榮華鄉:125平方公裡
榮華鄉,資水下流,連安化,臨漵浦,湘黔鐵路隔江蜿蜒而過,轄30個行政村,有鳳陽坪等293個村民小組,有水田1萬畝,旱土0.6萬畝。境內地勢落差大,地氣候和江河氣候明顯,物種豐富,地礦貧乏,是典型的「魚米之鄉」。境內無工業,是典型的農業鄉鎮。全鄉2006年總值7612萬元,這裡也是民主革命先驅陳天華的故鄉。
琅塘鎮:127.7平方公裡
琅塘鎮位於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西北邊陲,濱鄰資水,毗鄰安化縣,與漵浦縣接壤,距離縣城40公裡。現轄50個行政村和2個街道居委會,共519個村(居)民小組,總面積127.7平方公裡,其中耕地面積30403畝(水田2200畝,旱土8430畝),水面面積54000畝,總人口5.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2萬人。
洋溪鎮:132.8平方公裡
洋溪鎮建制於1952年,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明古鎮,名震三湘的富庶之邦,曾被人們稱作「小南京」。在這裡有著為抗日捐軀先烈的萬人坑,文化昌盛的文昌閣,毛澤東為恩師題匾「力食居」的羅元琨故居和毛澤東國文教師袁吉六之墓,這些都賦予了古鎮洋溪深厚的人文底蘊。1996個被列為全省農村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在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全鎮人民的共同努力,洋溪的小城鎮建設已初具規模,基本形成了以漣漵路、文昌路、沿河路、車站路、橫馬路、文興路、洄瀾路為主「三縱五橫」的城鎮格局,城區面積增加到3平方公裡,城區人口達1.8萬餘人,已成為新化縣小城鎮建設第二大鎮。
洋溪鎮物華天寶,蒼溪的竹、木資源豐富,「玉蘭片」加工歷史悠久,暢銷全國各地;綠源食品公司生產的「梅山」牌板鴨、「溫溪」牌火焙魚、「熊山」牌金秋梨連續獲湖南省第二、三屆家博會金獎;洋溪人勤勞、淳樸、敢闖、敢拼,在全國各地經營辦公自動化設備,目前已形成產、供、銷於一體的辦公自動化設備產業群;在全國各地(大到省城,小到市縣)打字複印、圖文快印行業裡,洋溪人佔據了95%以上的市場份額。洋溪的旅遊資源有白地村的農業生態園、文昌古閣、抗日萬人堆、轄公殿、南山寨庵堂、青油洞和蒼溪風景區。
田坪鎮:134.4平方公裡
湖南省新化縣田坪鎮位於千年古縣--新化縣東北部,與漣源市伏口鎮、安化縣梅城鎮毗鄰。有高等級油路與新化縣城相通,距207國道27公裡,湘黔鐵路50公裡。田坪鎮鍾靈毓秀,山川秀美。有省級保護文物--古香古色、亭亭玉立的龍潭風雨橋;有波濤激蕩、清澈見底的油溪河,兩岸懸崖陡峭,雄偉壯觀;有暮鼓晨鐘、香菸嫋嫋的天台寺;有曲徑通幽,洞中有洞的美女洞、福寶洞;有筆立山項形似天門的三門石。該鎮風光旖邐,旅遊資源極為豐富,是尚未開墾的處女地。
天門鄉:140.8平方公裡
天門鄉位於新化縣城西北邊陲(東接西河鎮,東南臨古臺山國有林場,南望文田鎮,西南接奉家鎮,西壤漵浦縣,北通金鳳鄉、琅塘鎮),是「新化大紫鵲界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新化文化旅遊產業重點鄉鎮」和「鄉村旅遊發展示範鄉鎮」,新化西部旅遊環線貫穿全鄉。全鄉共轄16個行政村,19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約1.3萬人。國土總面積148平方公裡,境內有山地19.5萬畝,楠竹6萬畝,森林覆蓋率89%以上 。
2014年,由湖南省省旅遊局指導,湖南紅網主辦,各市州旅遊局協辦的「最美鄉村,快樂休閒」湖南鄉村旅遊十大好去處評選活動中,新化縣天門鄉以公眾投票數排名第一的絕對優勢,成功當選最佳「記憶裡的鄉愁」原味鄉村休閒地,成為婁底唯一一家以鄉鎮形式入選的旅遊勝地。
遊家鎮:145平方公裡
遊家鎮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縣道新白公路、新鄧公路夾資水兩庫,縱貫全境,水陸交通十分便利。柘溪大壩建成後,有庫區水淹村31個,遊家鎮的稻花魚、天然茶油、西瓜是馳名產品,煤炭資源豐富,銻礦貯藏量可與銻都冷水江媲美。資水一帶旅遊資源十分豐富。
桑梓鎮:151.52平方公裡
桑梓,源遠流長。相傳「桑梓」在元代稱「鴻鋪」,明朝初年,有一謝姓青年退伍回歸故裡發現父母雙亡,唯有從軍前於屋前植下的桑樹、梓樹生長茂盛,不勝傷感,便以二木為尊,祭奠不息。新化縣令聞此事,感其忠孝,遂奏朝廷批准,改「鴻鋪」名「桑梓市」,以彰謝氏忠良。此事無可考,但明代新化地圖上已有「桑梓市」的地名。另據《梅山客戶》作者胡能改先生曾搜集到有關我鎮桂姓淵源的介紹:「桂姓沒有譜源,亦無人知曉其先祖之名號。據鄰近之李、楊等姓傳說,桂姓系避黃巢之亂而逃難至此……。」「黃巢之亂」系唐朝禧宗年間,由此可證明,唐朝時已有漢人遷入桑梓。
桑梓,山環水繞,鍾靈毓秀。桑梓地形地貌獨特,境內西南,低山矮丘,連綿起伏;東北則崇山峻岭,挺拔巍峨,組成平行山系。大自然鬼斧神工,為桑梓鑄就了許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景致。如滿竹的四十八丘、華山的石林、柘古的月池美景,其豐度、品位、開發價值居全省前列,形成了寶貴的旅遊資源。在這秀美如畫的風光背後,還掩藏著豐厚的地下資源,主要有煤、白雲石、鐵礦石等,其中煤儲量6000萬噸,大都為無煙煤;鎂礦儲量2億噸以上,氧化鎂含量達23.4%,居全國之首。
西河鎮:153平方公裡
西河鎮位於西北部,距縣城18公裡。它東抵遊家鎮,西臨天門鄉,南接爐觀鎮,北連孟公鎮和琅塘鎮,下轄西河、鵝塘、滑石、大石四個管區,轄寨前、火車站、廠區3個社區;原種場居委會;橫陽、蘇俄、陳家山、雙蹄、鳥山、新鵝、利興、天馬、西河、東河、鵝塘、柘木嶺、鴨橋、礦山、江水灣、五一、七一、雙佳、小桃、小水、滑石、湖田、鄧家、段家、對家、太坪、雙河、大石、鐵山、鐵石、尖峰、架橋、朱溪、江西、粗石、新田、新開、新民、金沙、新鋪、明莊、五四、正中、青石、大鵬、遊家、劉家、沙江、河西、新加、興林51個村委會,61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為66405人。年平均氣溫20℃;年平均降雨量1650毫米。境內人文和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河流、林木密布,地理條件優越,交通便利,通訊發達。婁新高速、S225省道、湘黔鐵路、滬昆高鐵過境。自然風光秀麗迷人。全縣有耕地面積3.4萬畝,林地面積12萬畝。礦產資源主要有梯礦,陳家山一帶的銅、鎢、鐳、砷礦且富集金、鈮、鉭等元素。其中優質石灰巖儲量居湖南省首位。在奉家已經發現脈金(原生金礦)和沙金,還有遊家、青石的煤等。
溫塘鎮:168平方公裡
溫塘鎮位於湖南省新化縣東北方,鎮址溫塘村,距縣城45公裡,東、南與漣源市、冷水江市接壤,西、北與本縣田坪鎮、坐石鄉、桑梓鎮毗鄰,共有12634戶,54285人,國土總面積168平方公裡,山林面積89822畝,耕地面積44103畝,其中水田24645畝,旱土16458畝。境內石灰巖分布廣泛,地表起伏大,最高海拔903米,最低海拔387米,年平均氣溫19℃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400-1500毫米,溫塘多山,山秀且青;溫塘多水,水甘且淨。境內旅遊資源豐富。儲量1.27億方,集灌溉、發電、旅遊於一體的新化縣最大的水庫——車田江水庫主要座落在此。車田江水庫碧波萬頃,大壩雄偉壯觀,下遊10多公裡長的油溪河峽谷風光旖旎,怪石林立,吸引眾多旅遊者的目光。專家評論:「可開發為四A級景區」。龍潭橋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建軍電站附近怪石嶙峋,讓人拊掌叫絕,每年接待遊客上萬人。此外,神仙嶺「八景」、康氏宗祠、「皂莢樹」等文物歷史悠久,保存完好。
吉慶鎮:181.8平方公裡
新化縣轄鎮。1949年為吉黃鄉,1950年更名吉慶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5年合併吉慶、崇山、晨光、華山、南山鄉建吉慶鎮。位於縣境北部,距縣城32公裡。面積181.8平方公裡,人口4.6萬。新(化)安(化)公路貫穿全境。
吉慶鎮位於新化縣縣境北部,距縣城32公裡。面積181.8平方公裡,人口4.6萬人。新(化)安(化)公路貫穿全境。轄大安山、吉慶、雞叫巖、齊心、戶長山、漆樹坪、南盤山、火侍灣、小衝、聯豐、梓木山、叢山、芙蓉峰、大門坳、老塘衝、龍井、朝暉、長排、楊橋、光明、坪塘、勝祖灣、木方、油溪橋、晨光、都福凼、宋家嶺、塘井邊、大神山、正方衝、杉木衝、楓木溪、六華、小竹山、江底下、孝義凼、新隴、柏灣裡、華山、東華、新聯、平安、橫田、石馬、光坪、中水田、石橋灣、上水田、張家嶺、南山、界頭嶺、德明、大源溪、青凼、尖明55個村委會和金星、吉星2個居委會。
白溪鎮:215平方公裡
白溪,位於湖南省新化縣城北部40公裡處,是個古老而聞名的鄉鎮,已有二千餘年曆。《清道光· 新化縣誌》載:「宋熙寧五年,即公元1072年,至紹聖三年,新化縣府置於此。」古鎮白溪是聞名於世的蚩尤活動地和梅山文化的發祥地。古有小南京之美譽,古鎮八景中外知名,白溪豆腐更是名震天下,許多名人達士及皇宮貴族乃至天子世宗、高宗、仁宗、宣宗等皇帝及遠古帝黃帝、炎帝、始皇等也紛紛來此,或觀光,或探奇、或嘗溪水、或品豆腐。白溪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礦產豐富,潛力無窮。白溪分布在大熊山南麓丘陵地區,跨資水兩岸,資水從南塘入境,在石子灣改向西流,經愛民出境去榮華,境內河段20公裡,且水域最為寬廣,最寬度達2000餘米,境內油溪、白溪、思本溪等支流,明麗如鏡,油溪從坪溪入鏡,經油溪鄉注入資水,流段全長13公裡,現已開發成油溪河漂流,白溪從吳家臺入鏡,匯合董溪鵝溪,經白溪大橋注入資水,流段全程30公裡。國家級森林公園旅遊聖地大熊山的主要亮點70%分布在本境內,深山閨秀紫雲谷,集驚、險、奇、秀、幽、美、絕於一體,總面積2500畝;流光溢彩龍騰池,神、山、水、幽、美、絕於一體,總面積1200畝旖旎秀色。處處誘人洞天福地麒麟洞群,更是地下宮殿天上人間之神工聖景,海市蜃樓,堪稱天下奇絕,洞長15公裡,上中下四層,洞中生洞,且洞洞相通,神秘莫測,該洞水陸兩便,又與神洞龍庵堂依鄰相對、且離集極近,極具旅遊開發價值。
奉家鎮:246平方公裡
奉家鎮地處縣新化西部的雪峰山脈中段,與隆回、漵浦兩縣接壤。鎮域面積246平方公裡。海拔從371米一1584米,水能資源豐富,山地氣候明顯,又無「三廢」汙染,森林覆蓋率80%以上,集中連片的楠竹有4萬畝以上,可供開發的丘崗山地達12萬畝,最適宜中藥材、茶葉、高山延遲蔬菜種植,現已種植成規模,並逐步向生態農業邁進,同時富藏有矽石、礬礦和銅礦等礦產資源。
圳上鎮:264平方公裡
圳上鎮地處新化縣東北部,國家森林公園大熊山東南腳下,東接安化縣,南鄰吉慶鎮,西抵白溪鎮,北連大熊山林場,距新化縣城63公裡。總土地面積254平方公裡,是新化縣面積最大的鄉鎮。圳上山清水秀,地靈人傑。純樸的山裡人結合了山的雄偉和水的靈性,誕生了一代又一代名震天下的風雲人物。如原黃埔軍校教育長、代校長方鼎英、華夏名將陳正湘、國際主義戰士羅盛教,現甘肅軍區副司令員、軍區黨委委員、黨委常委方吉祚將軍。更多事跡不一一列舉。小小一鎮,卻是名人輩出,無可否認,這是一個英雄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