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活著,就是要讓別人活得更好」,這是當年雷鋒先生的經典名言,也是他做人的基本原則。這些信念和堅持,在那紅紅火火的歲月裡激勵著我們,使我們成為值得珍惜的人。
儘管如此,要真正做到雷鋒先生的這一境界,其實還是很難的,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自私自利更是每個人的天性。因此,真正能像雷鋒那樣做的人,只有那些有偉大的理想或非常執著的人才能做到。
事實上,有一類人群與此有點相似,這一類人是科學家。科學家不僅偉大,事實上他們也很瘋狂,很偏執。為研究某一課題,他們可以花費一生,甚至不惜任何代價。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科學家有時會為了實驗,為了人類,不惜犧牲生命。有時,甚至到了生命垂危的時候,他們仍在思考如何為科學做出貢獻。舉例來說,大名鼎鼎的拉瓦錫就是這樣做的,他在被砍頭前做了一個倒計時實驗。那這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拉瓦錫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生於1743年,他的家庭環境很好,父母都是律師。因為家人的原因,所以她的父母逼迫他,要他好好考個律師證,將來也要和他們一樣當律師。Lawashi學習很認真,所以他確實沒有違背父母的意願,1761年進入巴黎大學學習,並按父母的要求獲得律師資格。
但是對小拉瓦錫來說,他對律師一點也不感興趣,他更感興趣的是對科學的熱愛,而僅僅是為了實現父母的願望。所以上大學時,他除了學習法律知識外,更多地用自己的知識鑽研自然科學。
除此之外,他還從埃魯爾那裡學到了很多有趣的東西,包括系統的化學教育,還有關於燃燒的質疑。
1764年,拉瓦錫開始走上自然科學之路,並在此之後,作為地理學家Gata的助手,他從Gata那裡又學到了許多自然知識,他甚至開始研究自己的課題。通過對生石膏和熟石膏的反覆鑽研,他將其自由轉化,並參加了當年的徵文活動,獲得了一定的榮譽。
據說拉瓦錫的天才已經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接著,他繼續自己的研究,他的天才之名被廣泛傳播。一七六八年,他憑才智,順利進入法蘭西科學院,成為一位劃時代的院士。
從那以後,拉瓦西更是一籌莫展,於1787年創作出了一部名為《化學命名法》的書,在這本書中,他首次提及到了化學這個體系,並將其命名。
現代化學系統在此正式開始,拉瓦錫因此被稱為現代化學之父。接著,他又發表了《化學基礎論述》,把當時常用的物質進行分類,竟然歸納出33種元素和常用化合物。在1759年,拉瓦錫的理論基本上為整個歐洲所接受,而他自己則成了一個傳奇。
在拉瓦錫取得巨大的科學成就的同時,他的升官和革命也立即帶來了身份的轉變。1769年,因其名聲大噪,他以名聲大噪而成為一名稅務官員。根據當時的歷史記錄,在向稅務局投資50萬法郎後,他又承包了對鹽和菸草徵稅的大權。
1771年,拉瓦錫嫁給了稅務所所長的女兒,據說那時他是個十足的貴族,而且非常富有。但是我們必須承認,拉瓦錫雖然是一位劃時代的科學家,但是就階級性質而言,他是人民的敵人,因為他也是一位富有的人,他將對人民進行剝削。假如在過去的年代,他升官了,並且學業也很成功,人生肯定是幸福的。但是,遺憾的是,當時正處於革命時期,那麼,他的命運就註定了。
結果,突然平地一聲響,非常可怕的法國大革命爆發了。那時候,平民開始進行摧枯拉朽的毀滅運動,所有貴族都被毀滅了。那時候,拉瓦錫雖然不是橫行霸道地向普通百姓索取錢財,但他很快就成了暴徒的目標。由於普通百姓認為所有的包稅官員都不是好人,所以拉瓦錫就這樣被抬上斷頭臺,他將被處死。
當時,拉瓦錫用生命做了實驗。看到自己莫名其妙地被處死,心裡自然也很痛苦,因為有許多科學研究尚未解決,而當時化學領域還處於起步階段,可千萬不能斷絕。但和這些革命者討論,化學是毫無意義的,所以拉瓦錫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斷頭刀在頭上劃。
在生命即將結束的時刻,拉瓦錫最後給劊子手出了個主意,他說,既然自己馬上就要死了,但是作為一名科學家,不應該這樣白白地死去。
於是他提出,等他們一起來做一個實驗,等他被砍頭之後,再對這個劊子手不停地眨眼。在這段時間裡,他想看看一個人在生命垂危的時候能活多久。行刑者仍然對這位高雅貴族的請求表示同意,於是聽著咔嚓一聲,拉瓦錫的人頭落地。但拉瓦錫仍然堅持不懈地盯著劊子手,然後慢慢地眨眼。
之後,在劊子手的回憶中,拉瓦錫總共眨眼過15次。根據現代科學研究結果,一個人平均一次眨眼時間約為0.5秒,而拉瓦錫一次眨眼時間約為15秒,時間約為8秒。所以,根據這些數據,一個人在死前能夠堅持大約8秒,而這應該是一個人的生理功能從掙扎到最終冷卻的過程。
必須說,拉瓦錫仍然用他的生命給我們下了一個結論,儘管這個結論是極其沉重的。就像高曉松說的那樣,法國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科學家,能夠拿得出手,卻被自己親手殺死,真是可悲之極。因此,這項實驗的結果是如此的沉重,以至於人們都不願重溫它。
回顧這段歷史,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科學家確實是一個非常獨特的群體。她們會非常瘋狂地研究某一課題,並會為了興趣終身從事研究。Lawashi也是這樣,年輕時,父母希望他好好地做一個律師,結果他自己卻不喜歡與之相反的,瘋狂的熱愛自然科學。
這幾年裡,拉瓦錫無論做什麼工作,賺了多少錢,但他仍然堅持自己的理想,一直從事化學研究。
即使是臨終前,他也在研究怎樣才能更好地造福人類,怎樣才能為人類做決定。當然,我們不能說拉瓦錫是個無私的人,但是我們可以肯定,像拉瓦錫這樣的科學家,絕對是個痴迷於瘋狂的人。由於他們的世界裡只有無數的實驗和結果,因此,為了這些結果,他們不會在死前就放棄。
而且正因為有了這些執著的科學家,人類才能快速發展。所以,對於科學家,我們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尊重,因為正是由於他們的偏執,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更好,無論他們的人品如何,但是仍然值得我們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