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蝙蝠就是個不倫不類的存在,它看上去非獸非鳥,獐頭鼠目,面目猙獰,而且總是晝伏夜出,為黑暗為伍,簡直就像是一個呲牙咧嘴的魔鬼化身。那麼如此令人恐怖和噁心的它,又是如何被無端綁架到人類餐桌之上的呢?
蝙蝠的前世今生
蝙蝠,翼手目,是真正具有飛翔能力的哺乳類動物,是唯一可以飛行的獸類,它的進化過程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6500萬年至5300萬年前的古新世,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其種類大約有九百六十多種,遍布了除極地和大洋外地球上的各個角落,它以昆蟲為食,以陰暗隱蔽處為巢。無論是懸崖絕壁、大小山洞,還是樹洞巖縫兒,以及建築物上的縫隙、屋簷、天花板,處處可見它的巢穴,夜幕降臨之際,就是它凌空起舞之時。
蝙蝠的身體上大約攜帶著一百多種病毒,是貨真價實的病毒天然宿主,其中很多為人畜共患的致命性傳染病毒,因而它被現代科學喻為「移動的天然病毒庫」。這也是在此次公共衛生事件「新冠」中,它能刷爆屏幕的真正原因。
人為杜撰出來的「仙丹妙藥」
在我國古代的東晉時期,有一位方士名叫葛洪,擅長丹石之術,被譽為當時的煉丹家和醫藥學家。他在其所著的《抱樸子·內篇》中,曾經神乎其神煞有介事地做過這樣的描述:千歲蝙蝠,色白如雪,集而倒懸,腦重故也……陰乾末服之,令人壽四萬歲。瞧瞧,這位赫赫有名的道士葛洪的腦洞有多大?誰能測量?這種活見鬼式的信口雌黃居然矇騙和誤導了當時的帝王將相和達官顯貴們,至於黎民百姓更是無一倖免。
如果說古人的愚昧無知,尚且可以有情可原的話,而那些接過腦殘接力棒後一路狂奔的現代人,則讓人無法理喻和難以諒解,他們簡直就是價值觀極度扭曲者們的活性標本,他們的冒險實踐是地地道道的自尋死路。
不僅如此,在祖國醫學的皇皇巨著中,不是就有能清肝明目提升視力的中藥「夜明砂」嗎?此為何物?蝙蝠屎也。這實實在在讓人無語,應該說,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雖然滑稽現象比比皆是,但滑天下之大稽者還真不多。
扭曲變形的價值符號
蝙蝠本是一種普普通通的野生動物,與人類相安無事地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現如今卻登堂入室,搖身一變成了餐桌上的食材。除了神話成延年益壽的「仙丹」,甚或其他一些亂七八糟功效的「妙藥」外,用它炮製而出的「美味佳餚」,已遠遠不能滿足獵奇心態下一飽口福的舌尖兒快感,於是它又被賦予了一種極其扭曲變態的價值符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是財富和奢華的象徵,是一種土豪心理的虛榮炫耀,是一種智商殘缺的無知招搖。
正是上述這些主觀和客觀因素的聚合,慫恿人們肆無忌憚地將無辜的蝙蝠綁架到了餐桌之上。嗚乎——哀哉!
世間萬物皆有靈
蝙蝠,這個飛翔的怪獸,雖然醜陋無比,令人厭惡,但它卻並非一無是處。它素有動物界「活雷達」的美譽,依靠漫長的進化過程賦予自身的回聲定位功能,完全可以在黑暗環境下排除大量幹擾,利用超聲波的引導進行飛翔和捕食。
蝙蝠在生物學上的貢獻更是功不可沒,人類通過模仿它的回聲定位系統,發明了雷達,而居於科技巔峰的隱形飛機,它的發明和創造也濃縮著蝙蝠的影子。
人所共知的還有蝙蝠在維護生態平衡上發揮的作用,一隻體重20克的蝙蝠一夜之間即可吃掉200~1000隻昆蟲,包括蚊、蛾及許多鞘翅目害蟲,而一個洞穴中的蝙蝠群每晚能吃掉的昆蟲,則數以噸計。這樣的食蟲量既為生態平衡做出了貢獻,又能大大減少由於大量使用農藥所造成的環境汙染……
世間萬物皆有靈,野生動物應該成為人類的良師益友,而不是捕殺對象。退一步說,人類也應該與野生動物在這個共同生活的地球上互不侵擾和平相處,這才是正確的自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