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SCI影響因子新鮮出爐(行星科學類)

2021-02-21 行星事務所

2018年6月26日,Clarivate Analytics 發布了上一年度的《期刊引用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和期刊影響因子 (Impact Factor)。這裡筆者整理出了行星科學類相關期刊,以饗諸位科研工作者們~

嚴格來說,很難說行星科學是一個單獨的領域,事實上,它是一個融合了地球科學、地質學、天文學、天體物理學、地球物理學、天體生物學、航天學等諸多領域的交叉學科。

因此,以下純屬我的個人分類,標準是

行星科學相關領域的科研工作者們可能投稿的主要期刊

你看,「相關領域」「可能」「主要」這些都是很主觀的判斷,很大程度上受限於筆者自身的學術廣度和理解度。掛一漏萬,在此先深表歉意。

「領域偏向」也只是一個很粗略的概括,並不代表只限於那一個方向——更何況,畢竟交叉學科嘛,有些時候很難劃定具體的領域的。

歡迎在評論區提出你們覺得也常常可能投稿的行星科學類常見期刊,我會回復補上影響因子的~

PS:Nature Astronomy目前尚無影響因子,再等等,再等等。

RankFull Journal Title2017IF領域偏向1NATURE41.577綜合2SCIENCE41.058綜合3Annual  Review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4.912天文、天體物理4Nature  Physics22.727空間物理5Annual  Review of Fluid Mechanics14.814流體物理、大氣物理6Nature  Geoscience14.391地學7REVIEWS OF GEOPHYSICS13.529地學8Nature  Communications12.353綜合9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REVIEW11.611天文、天體物理10Science  Advances11.511綜合11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11.391綜合12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PNAS)9.504綜合13SPACE  SCIENCE REVIEWS9.327空間科學14PHYSICAL  REVIEW LETTERS (PRL)8.839物理15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 (ApJS)8.561天文16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ApJL)6.634天文17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A)5.565天文、天體物理18ASTROPHYSICAL  JOURNAL (ApJ)5.551天文19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MNRAS)5.194天文20GEOLOGY5.073地質21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GCA)4.690化學22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IEEE TGRS)4.662遙感23JOURNAL  OF GEODESY4.633大地測量24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EPSL)4.581綜合25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GRL)4.339地學26COMPUTER  PHYSICS COMMUNICATIONS (CPC)3.748流體物理、大氣物理27ASTROBIOLOGY3.610生物28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PLANETS (JGR-Planet)3.544地學29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 (JGR-Atmospheres)3.380大氣30GEOMORPHOLOGY3.308地貌31ICARUS2.981綜合32METEORITICS  & PLANETARY SCIENCE  (MAPS)2.949綜合;隕石和礦物學33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JFM)2.893流體物理、大氣物理34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 (IEEE GRSL)2.892遙感35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JComP)2.864流體物理、大氣物理36Science  China-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2.754天文37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PACE PHYSICS (JGR-SPACE PHYSICS)2.752空間科學38JOURNAL OF VOLCANOLOGY AND GEOTHERMAL RESEARCH2.368火山39PHYSICAL  REVIEW E (PRE)2.284流體物理、大氣物理40PHYSICS  OF FLUIDS (PoF)2.279流體物理、大氣物理41Physical  Review Fluids (PRFluids)2.021流體物理、大氣物理42PHYSICS  OF PLASMAS (PoP)1.941空間物理43ASTROPHYSICS AND SPACE SCIENCE1.885天體物理,空間科學44PLANETARY  AND SPACE SCIENCE (PSS)1.820綜合45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ASR)1.529空間科學、航天46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RAA)1.227天文、天體物理47ANNALS  OF GEOPHYSICS (AG)1.205空間物理48EARTH MOON AND PLANETS0.721綜合49SOLAR SYSTEM RESEARCH0.527綜合50Nature Astronomy尚無天文

Copyright © 2018 Clarivate Analytics

本文感謝我親愛的從事行星科學各個領域研究的諸位同事們,本名單是大家在休息間隙經過激烈討論精挑細選出來的~

關於作者

灰原哀博士(haibaraemily),從事行星科學研究,本公眾號博主。更多精彩,歡迎關注公眾號~

知乎、微博、果殼:@haibaraemily

給蒙醬加雞腿🍗

相關焦點

  • 2018年SCI影響因子新鮮出爐(行星科學類)
    2019年6月20日,Clarivate Analytics 發布了上一年度(2018年)的《期刊引用報告》(Journal Citation
  • 2016年SCI影響因子新鮮出爐!(2015年版)
    Citation Reports)新鮮出爐。影響因子在一定程度上的確是一本雜誌質量高低的標準之一,並且能夠帶來科學以外太多的東西:教職、基金申請、學術影響力等。儘管很多學者批評過雜誌的影響因子,但是在發表論文時,他們仍舊是頂級雜誌的擁躉。
  • 2018SCI期刊影響因子新鮮出爐(附全部SCI影響因子)
    2018SCI期刊影響因子新鮮出爐(附全部SCI影響因子) 【公眾號】草堂心語2018-06-28 18:05:36 閱讀(4267)
  • 什麼是sci影響因子
    什麼是sci影響因子?sci影響因子是湯森路透出品的期刊引證報告(JCR)中的一項數據。即某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該報告年份中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在這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sci影響因子用來衡量sci期刊的學術水平,作為JCR的一個重要指標,通常被認為代表著期刊的重要性。
  • 2017最新SCI影響因子正式出爐了,附贈全榜單表格!
    六月中旬是Web of Science公布期刊最新影響因子的時刻,在六月初我們對新入選SCI期刊做了預測,具體看:2018新入選SCI期刊查詢方法教程,附IF值預測,6月26號,2017最新SCI影響因子正式出爐了,快看看你的文章「漲了沒」!
  • 2018SCI期刊影響因子新鮮出爐(附全部SCI影響...
    2018SCI期刊影響因子新鮮出爐(附全部SCI影響因子) 【公眾號】草堂心語2018-06-28 18:05:36 閱讀(4953)
  • 2015(2014年度)生物醫學期刊SCI影響因子分析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SCI影響因子公布的日子,各大期刊的排名和分數都產生了變化。本文中谷君選取了生物醫學類中排名前20的期刊,並就他們的變化趨勢進行了整理。梅斯醫學的期刊智能查詢系統已經對影響因子進行了全面更新,有需要的網友可以訪問http://www.medsci.cn/sci/進行查詢。點擊下載期刊助手APP,影響因子隨手可查!
  • 2013 年 SCI 影響因子發布
    北京時間7月30日,備受關注的湯森路透《SCI期刊分析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新鮮出爐,該份報告涵蓋82個國家237個大類10927本期刊。
  • sci期刊發表影響因子的計算公式
    科學影響力因子用于衡量科學期刊的學術水平.作為JCR的重要指標,通常認為它代表期刊的重要性.如何計算科學期刊的影響因子如下:IF(k) = (nk-1+nk-2)/Nk-1+Nk-2IF是影響因子,k是某一年,Nk-1 + Nk-2是該期刊在前一年或兩年中發表的論文數,nk-1和nk
  • 2020年體育科學SCI期刊影響因子報告
    北京時間6月29日18:00,2020年(2019版)《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簡稱JCR)正式版終於出爐。JCR對包括SCI收錄的3800種核心期刊(光碟版)在內的8000多種期刊(網絡版)之間的引用和被引用數據進行統計、運算,並針對每種期刊定義了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數加以報導。
  • 最新SCI期刊影響因子出爐!
    :TPAMI:17.861TIP:9.34PR:7.196TMM:6.051IJCV:5.698TOG:5.064在CVer後臺回覆:影響因子,即可下載所有SCI論文的影響因子的匯總表格>正文6月29日,2019年度SCI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出爐。
  • 2019年SCI影響因子出爐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影響因子更新季!
  • 新鮮出爐!393本SCI雜誌2020影響因子預測
    為了跟進雜誌的IF變化和發表特點,我們E探索醫學每1-2天會出一篇SCI雜誌的解析和影響因子預測文章,和大家一起解讀生物、醫學雜誌,歡迎大家多提建議。作為年終總結,我們整理了393本5分以上的雜誌和多本受歡迎的低於5分的雜誌的即時影響因子(有點賀歲片的感覺,^_^),並跟2019影響因子相比,計算了漲跌百分比。因為即時影響因子會比實際影響因子低,漲了雜誌的百分比應該會高於表中數字。
  • (2016年) 最新SCI期刊影響因子排名
    2016年6月14日,湯森路透《SCI期刊分析報告》(JournalCitation Reports)新鮮出爐。
  • 2017SCI期刊影響因子新鮮出爐,生物3D列印頂級期刊《Biofabrication》再創新高
    2017年SCI影響因子正式出爐。由上普首席科學家 孫偉 教授創辦的生物3D列印頂級期刊《Biofabrication》再創新高。
  • sci論文如何分區和影響因子
    發表sci論文有一定的用途時,比如評獎、評職稱等,要滿足相應的評審標準要求,否則會導致發表的sci論文達不到目的。在提出的評審標準要求中,不少人對分區和影響因子一頭霧水,鬧不懂它們怎麼來的。本文就回答下關於sci論文如何分區和影響因子的問題。
  • 最新SCI影響因子出爐 | 中國期刊Top100
    6月29日,2019年度SCI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出爐。排名第一的仍然是神刊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影響因子達到292.278。2019年度5分以上期刊共有1017本,而2018年度為1006本。
  • 新鮮出爐!393本SCI雜誌2020影響因子預測(即時IF)
    因為即時影響因子會比實際影響因子低,漲了雜誌的百分比應該會高於表中數字。  先引用一下我們在2019年影響因子的文章中對影響因子的背景介紹。  怎麼計算影響因子?以2019年為例,將在2019年6月出的新的影響因子叫「2018年度影響因子」,是2016年和2017年某雜誌上發表的所有文章在2018年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雜誌在2016年和2017年發表的Article和Review文章的總數。
  • sci分區和影響因子有關係嗎
    在發表sci論文時,需要關注sci期刊是哪個分期的,影響因子是多少。因而很多作者比較想知道sci分區和影響因子有沒有關係,哪怕單位要求發表sci論文沒有分區或者影響因子上的要求,內心也要了解這兩者對自己發表論文的影響。那麼,sci分區和影響因子有關係嗎?
  • SCI影響因子即將出爐 | 2019年最新最全的影響因子預測
    趁著這個時機,iNature團隊主要關注2018年影響因子大於8的雜誌,同時加上一些常見的生物醫學領域的期刊,共335本,我們發現:【1】2019年各雜誌IF大體上與2018年持平;【2】影響因子變化最大的,一般都是綜述性的雜誌;【3】巨無霸CA估計還是IF最高,沒有雜誌可以超越,其達到了222;Cell 35.795;Nature 42.382;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