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華南植物園」可快速關注
植物世界千奇百怪,明明是草卻要吃蟲,明明是樹卻非要「胎生」,明明是木卻偏又叫「魚」。植物的花經過長期進化更是儀態萬千,有的像蝴蝶,有的像石頭,有的像魚須。目前華南植物園正在盛開的就有一種這麼「奇怪」的植物,它的名字叫臺灣魚木。
臺灣魚木(Crateva formosensis (Jacobs) B. S. Sun)又叫樹頭菜、三腳桌,山柑科喬木,高3—15m,3—5月開花,三出複葉,花瓣葉狀,白色轉黃色,紫紅色的花蕊向外伸長,細細長長隨風飄舞像魚兒浮動的觸鬚。花開時花多色豔,聚生枝頂,醒目多彩。魚木也是端紅粉蝶、黑點粉蝶、紋白蝶、淡黃蝶等蝴蝶的食草,試想一下,花開燦爛時蝴蝶紛飛,此景只應夢中有吧。
臺灣魚木是花美木堅的園林樹種,木材可製作樂器、細工用材;果含生物鹼,可作膠粘劑;果皮為染料。由於材質輕而堅硬,臺灣和琉球沿海漁民用其木材刻成小魚形狀製成魚餌,故有「魚木」之稱。
臺灣魚木原產臺灣、廣東北部、廣西西北部、重慶。日本南部也有。生於海拔400米以下的溝谷或平地、低山水旁或石山密林中。
觀賞地點:溫室前稀樹草坪、第一村路觀瀑橋旁、生物園、杜鵑園
PS:一聽到魚木您腦海裡閃現的是什麼,魚目?榆木?木魚?
魚目:魚的眼睛,成語魚目混珠指把魚眼珠混雜在珍珠中,比喻以假亂真、以次充好。
榆木:榆科榆屬植物,主產溫帶,落葉喬木。榆木堅韌、紋理通達,是製作家具的名貴木材。常言「榆木疙瘩」、「榆木腦袋」言其不開竅。
木魚:打擊樂器。於誦經禮懺時,與銅磬相互配合,用以節制經頌。佛教道教誦經時都敲木魚。
祖國的文字和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您分清楚了嗎?
文字:李文豔
圖片:鄧新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