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華人,為何叫娘惹?
不知道大家看沒看過新加坡電視劇《小娘惹》。劇裡以絢麗多彩的娘惹文化為背景與娘惹美食的完美烘託,講述一名心地善良的小娘惹-月娘的奮鬥史。
那到底什麼是娘惹呢?
600年前,明朝鄭和下西洋,將中國的移民與風俗習慣也帶到了馬來西亞,促進中華文化和當地文化的融合,形成一種新的文化,稱之為「娘惹文化」。中國人和馬來人通婚後的後代,男性成為峇峇(baba),女性則稱為娘惹。
他們的聚集區主要集中在馬來西亞的馬六甲、檳城以及新加坡。雖然遠離中國本土,但是繼承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注重孝道、講究長幼有序,在文化習俗和宗教信仰方面十分"中國化"。他們把馬來人的語言、服飾和飲食習慣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因此在馬來西亞也能吃到很多的娘惹菜,如甜醬豬蹄、煎豬肉片、竹筍燉豬肉等。喜食甜品的人也可以在娘惹菜中找到知音,比如由椰漿、香蘭葉、糯米和糖精製而成的甜度適中的娘惹糕。
在今天的馬來西亞,還有展示特色文化的娘惹文化博物館。它會幫我們保留和見證著曾經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