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販子「梅姨」刷屏:我當你是善良,你當我是流量

2020-10-23 讀書讀書WE讀書

先說結論:

假新聞。

公安部官微已闢謠:

這段話總結起來,就是否認三連:是假的,沒這事,別亂說。

這幾天,朋友圈「蝴蝶效應」轉發和營銷號狂追熱點,一時間讓這個人販子「梅姨」的知名度,超過英國剛下崗的那位梅姨。

英國特蕾莎梅姨表示想打人。

既然是假的,這張刷爆我們朋友圈的梅姨通緝照,是從哪兒來的?

簡單點來說是:

某人販子被抓後,供出「中間商」梅姨(音譯),人販子憑印象口述,由畫像專家手繪出了梅姨的形象照,這是第1張:

該畫像於2017年6月公開懸賞,無線索。

後來,警方摸排到另一名疑似認識梅姨的男子,根據該男子描述,再次畫出梅姨的形象,這是第二張:

注意,2019年3月,第2張畫像經人販子辨認:與梅姨的相似度不到50%。

換句話講:圖中的兩個梅姨,5成可能,根本不是一個人。

截止目前,公安部表態很明確:對梅姨是否存在,長相如何,還沒有其他證據。

真正把「梅姨」推到眾人面前的是:第3張梅姨畫像的出現。

很多人激動壞了,彩色、高清、無碼,這下準沒錯了!

遺憾的是,這第3張彩色照,來歷比前兩張都……扯。

首先,這張彩色照片並不是相機拍的,而是根據第2張畫像,電腦模擬合成,再經「CCSER兒童失蹤預警平臺」推出,引發全民轉發。

三張放一起,您自己對比。

且不說模擬畫像技術一直存在爭議,在50%真實度基礎上做的圖,可信度能有多高?就連第2張畫像的作者林警官都承認,畫像不能作為刑事案件的證據使用

緣木求魚,鑽冰求火。

看到這裡,有人要罵了,你怎麼知道可信度不高?人家「CCSER兒童失蹤預警平臺」可是正經的官媒權威發布。

正不正經我不知道,但正經的公安平臺,已紛紛發聲否認它正經了。

更深挖一下是,這家號稱兒童失蹤預警平臺的機構,根本也不是官字號平臺

根據天眼查顯示:這是一家披著官皮的民辦公司——「北京安盟公益發展中心」,而這個中心又是一家兒童教育機構,旗下公號「安盟」目前已被凍結。

一家普通民營公司,為什麼不辭勞苦搞這麼大個假新聞,這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人道主義精神嗎?

不,都是營銷,營銷,營銷。

利用大眾對人販子的恐慌和仇恨,悄咪咪P出一張所謂的梅姨照,悄咪咪貼上一個引導關注的二維碼,悄咪咪收穫一大波不要錢的流量。

二維碼已塗抹

事情發酵到今天,梅姨是否存在真實存在,對該公司來說意義已經不大,因為網友鋪天蓋地的轉發,公眾號已經達到千萬級的曝光目的了。

堪稱0成本、朋友圈裂變、漲粉的教科書級典範,只是我們的善良再一次被廉價利用。

我當你是善良,你當我是流量。

或許有人不服:雖然這是個謠言,但這家公司本意不壞啊,人家只是好心辦了壞事,他至少提醒了家長們防範人販子,轉發一下朋友圈也沒什麼壞處吧

聽了這話,我橫豎睡不著,翻開手機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屏都寫的都是「其心可誅」!

這家公司的這波操作,噁心在哪兒呢?

第一,長相神似梅姨的人,天降橫禍。

中國14億人,每個城市都有成千上百長得相像的人,況且,這張畫像本就是一張大眾臉!隨便想一下,你身邊有沒有長得像梅姨的人?

沒有,那你看一下網紅喬碧蘿殿下,是不是就很像?

你品,你細品。

你遇到個名字裡帶「梅」的中年婦女,會不會對號入座一下?

如果她再長得極像朋友圈裡的梅姨,你會不會立馬報警?

如果她剛好拉著個小孩,說不定會有人當場攔住,暴打一頓扭送派出所,甚至當場打死?

關鍵這事不是沒發生啊。

更恐怖的是,我用梅姨彩色照,AI搜索相似人臉,看搜出了多少「梅姨臉」

好好買完菜接個孫子放學,突然被人一棍子敲暈送派出所,她們冤不冤?

就因為長得像,就活該被打死?

雙十一前刷爆網絡的B站up主「薅4000斤橘子」事件中,明明薅羊毛的人叫「路人A」,卻有無數網友跑到另一位「A路人」的帳號下面去辱罵。

A路人莫名躺槍,細思極荒唐。

熱情是一把雙刃劍,來得也快去得也快,留下的無辜受傷者,早被人們遺忘。

第二,這是對社會大眾愛心的過度消耗。

小時候,我們都聽「狼來了」的故事,今天是梅姨,我們轉發,然後劇情反轉、被打臉,好,下次自媒體再爆出來個來個「蘭姨」、「菊姨」、「竹姨」……一次兩次,三次四次,我們還會這麼熱情轉發嗎?

可能還會,但一次次被當猴兒耍,心裡一定會煩。

當假情報多了,真販子來時,已經沒人願意相信了。

去年德雲社的吳鶴臣腦出血住院,有房有車的家庭,卻在「水滴籌」籌款一百萬。

這讓善良的人們極度憤怒質疑,心裡對「水滴籌」這個平臺,也緩緩打出一個問號?

我們的善良究竟有沒有真正給到急需的人手裡,下一次捐款時,就會有一絲絲的遲疑和不舒服。

人的愛心,如沙漠裡的水,可以救急救命,但經不起一次次浪費。

第三,這是對被拐家庭的又一次傷害。

梅姨案14年來,還有家庭在茫茫人海中苦苦尋找,有母親忍受不了痛苦變瘋,有父親在尋子路上跳火車自殺。

每一起被拐案的背後,都是一個支離破碎的家庭。

所以這些自媒體公司,拿別人的痛苦來做流量,心不會痛嗎?

要知道人最怕的不是一直失望,而是希望覆滅之後的空歡喜一場。

十多年堅持不放棄,終於有一天撥雲見日,到頭來卻只是一場鬧劇?

這是在向還沒癒合的傷口上,敷上了一片撒鹽的紗布。

一直尋找孩子的申聰爸爸說:為什麼一會說有,一會說沒有,為什麼現在很多人在質疑?

因為這些吃人血饅頭的自媒體們,活生生把這些失孤父母玩弄股掌之間,在收割流量後揚長而去,讓一場空歡喜的家庭,雪上加霜。

如不願幫助,請別去消費他們的痛苦。

牆倒時如果不願幫忙,別再去推一把就是功德無量!

最後,對社會造成了極大恐慌和誤判。

這一點本不願說,但我覺得:冰冷真實的數字,遠勝過,自欺欺人的感動。

直到今天,仍有許多網絡在宣稱「中國每年有20萬孩子被拐,找回的不足0.1%」,這個數據,讓無數的家庭又驚又怕,只想把孩子藏在家裡才放心。

實際上這個數據,有多假?

2018年,中國的新生兒是1523萬,按20萬被拐的話,平均每76個孩子,就有1個被拐賣。

按這樣來算,一個小學就得有10個孩子被拐走,可是你打聽一下身邊,真的有這麼多嗎?基本是沒有,不信你可以去試試。

事實上,自從2016年以來,我國被拐賣的孩子已急劇減少,人販子已接近滅絕

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公布的信息顯示: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全國共有83名兒童疑似被拐賣,40人已被解救,其餘下落不明。

也就是,全國1年有83名孩子被拐賣,83名,不是20萬。

中國兒童被拐概率:千萬分之四。

中國飛機失事概率:千萬分之五。

要承認的是十幾二十年前,人販子確實非常猖獗,但是在近幾年卻急劇減少。

最主要的原因是:經濟的發展和信息的開放,許多貧困地區家庭,已不願意冒著違法的風險,買一個孩子;

然後試管嬰兒和領養制度的完善,有正當合法的途徑,生養自己的孩子;

最後就是公安部門嚴厲打擊和遍布大街的監控天眼,讓人販子無處可遁。

殺頭的買賣有人做,虧本的買賣無人幹。

在深圳,過馬路闖紅燈,都能被攝像頭抓拍,實時識別出身份證號。科技的發展,讓這個古老的罪惡行業,走向滅絕。

孩子們現在成長下的中國,沒那麼可怕。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如果熱情方向搞反了,越使勁越幫倒忙。

善良和熱情也不完全是好事,當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時,就會變成不可控制的火槍。

為博取流量,自媒體的底線已脫到了底褲,炒明星、炒烈士已經覺得不過癮,連最可憐的失孤家庭都不放過,他們的心和人販子一樣黑。

人販要抓、梅姨要查,雖然我們盼望尋回被拐賣兒童的心情急切,但也要擦亮眼睛,對非官方發布的信息——

保持冷靜理智,不信謠不傳謠,不連累無辜,不製造恐慌

願被拐家庭早日團圓。

願人販子們早日滅絕。

願這盛世太平、天下無拐。

相關焦點

  • 人販子「梅姨」最新畫像是假的!官方出面闢謠
    一大早,朋友圈就被「尋找人販子梅姨」的信息刷屏了。但隨後公安部闢謠,這張「梅姨」最新照片是假的,並非官方發布的。根據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官方微博的最新消息,網絡上流傳的廣東被拐9名兒童案件嫌疑人「梅姨」的第二張畫像(即廣為流傳的這張)非官方公布信息。梅姨是否存在,長像如何,暫無其他證據印證。
  • 人販子梅姨與人熊外婆的故事
    二,要聽大人的話,不然人熊外婆就來抓走你,也只有大人能救你。我記得小時候晚上不肯睡覺,張著眼睛哇哇叫,大人說一句:還不閉上眼睛睡覺,人熊外婆等會就來抓你!嚇得我馬上閉目睡覺,一聲不敢吭。人熊回答:我是你們外婆啊,外面又黑又冷,快來開門。姐姐說:不對,你不是我外婆,我外婆病了。人熊回答:我的病好了,來看看兩個外孫啊。姐姐說:不對,我媽媽呢?我媽媽去看望外婆了。人熊說:對啊,我是和你們媽媽一起的,我心急看你們,走得快了,你媽媽在後面,明天早上就回來了。快開門吧,冷死你外婆我了。姐姐猜到這老太婆就是人熊妖精變的,不肯開門就說:不對,我外婆面上有顆痣的。你沒有。
  • 如今科技這麼發達,為什麼還是抓不到人販子「梅姨」?
    一直以來,警方掌握的關於梅姨的信息都十分有限,而模擬畫像在刑偵辦案中並不能作為證據使用,只能作為一個參考。至於模擬畫像能否被AI識別,首先就是一個難題。畫像不準,AI也沒辦法。如今科技這麼發達,為什麼還是抓不到人販子「梅姨」?這是最近知乎上被網友討論最多的問題之一。
  • 令人聞風喪膽的梅姨或許根本不存在
    彼時,申軍良正為人販子二審開庭而發愁。已經落網的人販裡,搶人者周容平和賣人者張維平被判了死刑,另外3人裡,有的判無期,有的判了十年。申軍良和人販雙方均提起了上訴。申軍良在增城尋找申聰與梅姨(圖/南風窗記者 何承波)去年年底,他第7次廣東尋找梅姨的同時,就著手尋找律師幫他代理。
  • 真相併非你想的那樣
    最近網絡上經常出現「梅姨」這個名字,一時間所有人都在問梅姨是誰?梅姨在哪兒?其實「梅姨」只是她的綽號,真實姓名不詳,她是中國臭名昭著的人販子,倒賣了很多孩子,家長們對她恨之入骨,目前仍未抓到她。
  • 可怕的「人性實驗」:生而為人,我勸你善良
    我和大多數人看到這條新聞的反應一樣,感覺渾身一熱,特別暖。原來,外表「兇惡」的老闆娘,藏著一顆善良的心。影片結尾這樣說:人的價值,不能僅僅以你所看到的畫面作為判斷。打開你的頭腦,用智慧看見沒看見的事。在群體和權威的庇護下,原本善良的學生瞬間喪失責任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變成惡魔。由於不需要負責、壓力減少,沒有了內疚感,行為也更加粗野、放肆。
  • 梅姨公然「搞黃色」,主持人:這可能要打馬賽克了!
    不過,日前梅姨在接受著名脫口秀主持人史蒂芬·科爾伯特(Stephen Colbert)的「扣熊問卷」時,竟然做出一手比OK另一手食指伸進去的「猥褻手勢」,引來主持人驚呼:「這可能要打馬賽克了!」著名演員公然在節目中「搞黃色」,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黃夏溫鬥圖表情包gif圖合集|我勸你善良
    黃夏溫鬥圖表情包gif圖合集|我勸你善良 我勸你善良, 看你那麼能說,群主給你當算了,
  • 從社會關係,聯想到人販子的生存土壤
    我在外面討生活,很少在家。有一次回家,想抱著五六歲的侄女上街買東西,剛出門口不遠,呼啦啦十幾個差不多點大的孩子氣勢洶洶地跑過來。抱腿的抱腿,拉衣服的拉衣服,嘴裡七嘴八舌的問著「你是誰?」「你想幹嘛」「放開xxx」……還好大人們認識我,場面一度尷尬的讓我想死。
  • 如果碰上人販子,別喊「我不認識他」,用這2種方法更能成功逃脫
    其中便包括被人販子拐賣的兒童和少女,雖然當下社會治安比較穩定,人們的人身安全也得到了更大的保障。但是我們仍然不能忽略無孔不鑽的人販子,他們對多數兒童少女來說是很危險的存在。那麼,如果我們不幸碰上人販子的話,我們應該怎麼逃脫呢?最好別喊我不認識他,用這兩招路人更願意幫你。
  • 小植生活|冒充我媽的人,割我舌頭,砍我雙腿
    我大喊『寶,你去哪?』,寶停下來看我,我趕緊跑過去抱起寶寶,電梯門『呼哧』一聲關了。問寶寶,大概了解事情的經過:寶寶聽到敲門聲,開了門,看到一個肯德基叔叔,說是送媽媽訂的全家桶的,又說可樂落在車上了,讓寶跟著去取。但是我根本沒有訂過全家桶!
  • 有哪些人販子遭到比較厲害報復的真實事件?
    面對記者,彭洪菊說:「我這輩子太失敗了,一大把年紀什麼都沒了,家沒了,丈夫也沒了,只怪我自己,當初就不該昧著良心去掙那個錢。」@知乎:田米綿陽本地,公園口,兩個外地人,操雲貴口音,騎摩託車搶孩子。人販子不熟悉公園口情況,雖然是公園口一角,但是卻隱藏著綿陽巡特警大隊。
  • 梅姨的禮物:豆瓣9.9的紀錄片CD,價值15英鎊,背後卻藏了大大的心機
    就像每天的寢室垃圾都是你室友帶出去,突然有天告訴你他媽的你自己去倒垃圾好波,面對滿室的亂七八糟再加懶癌晚期的自己,你覺得你是什麼心情?饒了這麼一大圈,就是為了讓我們的幫著一起跟你「撿垃圾」。不得不說梅姨這波操作666。
  • 人販子光天化日搶娃,反咬寶媽是出軌媳婦,寶媽的反應值得學習
    文章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年底了,各種小偷小販都開始出來活躍賺錢了,就在昨天同事和我說坐公交車背包被人翻了,還好裡面沒有別的東西,就一個小口袋裡有二十元錢,被偷走了。人販子出新招搶娃,還好寶媽機智化解寶媽曉雯帶著孩子看病,從醫院回來的路上有一段人又多車又堵,曉雯帶著孩子心裡煩得不行,這個時候突然從後面串出一個中年男子,上來就給曉雯一巴掌。嘴裡說著:「你個出軌的女人,沒有資格帶我的孩子跑。」
  • 你的善良,藏著你的人生結局
    世界上無價的東西不多,真誠和善良卻一定是。你如何對待別人,別人如何回報你;你付出的善良裡,藏著你未來的路。人有善念,天必佑之。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還,你的善良終會回到你的身邊。導讀:「你付出的善良裡,藏著你未來的路」如何理解這句話?
  • 2020上半年,你被哪些熱點事件刷屏了?
    在過去的上半年,依然有不少品牌給我們帶來了印象深刻的刷屏案例。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快手品牌大片點讚可愛中國 1月4日,快手的品牌大片《在快手,點讚可愛中國》在央視《新聞聯播》結束後首次亮相。
  • 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你的善良,必須帶點鋒芒
    我說:「你還年輕,賺錢的機會多的是,哪用得著這樣拼命?」表妹說:「我不是想拼命賺錢。」說到這裡,她突然就哭了。「我每天除了自己的工作,還要幫著同事寫她的策劃案,忙的沒有時間了。」「那你不幫她不就好了?」「怎麼行啊,她也很忙的,而且我也不好意思拒絕。」我有點生氣,「你不好意思拒絕,她怎麼好意思找你幫忙?」「哎呀,我們是朋友啊。」她擦了擦眼淚,又恢復了笑容,「不要說了,這種事我都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