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蘇布拉馬尼揚 · 錢德拉塞卡(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1910年10月19日-1995年8月15日),印度裔美國籍物理學家和天體物理學家。錢德拉塞卡在1983年因在星體結構和進化的研究而與另一位美國體物理學家威廉 · 福勒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也是另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錢德拉塞卡拉·拉曼的親戚。
物理學家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
錢德拉塞卡從1937年開始在芝加哥大學任職,直到1995年去世為止。他在1953年成為美國的公民。錢德拉塞卡興趣廣泛,年輕時曾學習過德語,並讀遍自莎士比亞到託馬斯·哈代時代的各種文學作品。
錢德拉塞卡最知名的成就是錢德拉塞卡極限。他描述白矮星的質量限制是大約1.4倍的太陽質量,如果超過這個界線,恆星將坍縮成中子星、黑洞(在成為超新星之後)。錢德拉塞卡極限是由錢德拉塞卡於1930年所計算出來的,當時他正從印度前往英國的劍橋。
為紀念錢德拉塞卡,1998年發射的X射線天文衛星在1999年時更名為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
ViaX日曆在2018年7月30日便引用了錢德拉塞卡的話作為今天的理性之詩。
科學沒有信條,並不等於我們對信仰漠不關心。
——《莎士比亞、牛頓和貝多芬:不同的創造模式》
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
天體物理學家
點擊查看2018上半年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