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和的半源村
住著一種十分罕見的魚——黃金魚
它只有隻有成人拇指大小
生長在海拔上千米的水域
對水質,水中物質、水溫都有很高的要求
這足以說明了半源有著極佳的生態環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有湛藍的天空、清澈的溪流、抹不去的鄉愁……
這些養在深閨的「寶藏」
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旅者
【半源歷史】隋末唐初,天下大亂,中原商賈及當朝出仕人物為避戰亂,遷徒至現今半源村,傳為邱姓等幾個姓氏。他們利用"上上路"這交通要道開埠經商,習文練武。後在元末明初,南方也戰火紛爭,所以"上上路"被兵匪洗劫,沒留餘生抑或是幸者搬遷。到清朝至民囯,又盛況一時,一日過幾千客,現已經破敗,僅留遺址而已。
半源毗鄰國家級地質公園佛子山,位於鎮前、外屯和澄源三個鄉鎮的交接處,平均海撥約千米,用石頭鋪墊的茶鹽古道貫穿全境,至今大都保存完好。
【名勝古蹟】半源村有茶鹽古道旱地碼頭"上上路二十六鋪遺址",有與武夷山玉女峰媲美"天柱峰",有充滿神秘色彩水亭景區"生命之門"石,有神秘巨石群"仙人蹤跡",有十八坑,梨坑自然村紅色旅遊原始森林,有黃華坑自然村"白雲深處有人家"上可觸摸佛子山核心景區天邊雲彩,有延續關隸傳奇龜山風水。
位於半源村村頭的上上路,地勢較為寬闊且平坦。當年,在上上路茶鹽古道兩側有個"大市場,大街市"。相傳在最繁華時朝沿街就有二十六個店面,故稱"二十六鋪"。
半源村有茶鹽古道旱地碼頭"上上路二十六鋪遺址",往客商既可貿易,又可以停駐留宿與補充食物與行旅必需品。
充滿神秘色彩水亭景區"生命之門"石
初具規模與略見成效的"田地做股份,村民做股東"精準扶貧項目政和縣夏都生態園
村裡的部分農田種植環保水稻,投放自然鱉魚、田螺、稻花魚、黑泥鰍等
建立起立體環保生態農業
仙人足跡
仙人臉
見過竹節蟲嗎?蜻蜓、蝴蝶、黃金魚等等等等,沒有良好的生態,恐怕難得一見喲!看過來,看過來……
竹節蟲
蜻蜓
蝴蝶
穿梭在上間的小路,逆溪而上,運氣好的話或許你能碰上罕見得「黃金魚」。
黃金魚的始祖是海洋黃魚,經地殼上升運動,形成天然湖泊後,幸運留存,經淡水釋化,從鹹水魚變成了淡水魚,後因地震,湖口洩水,演變為高山深澗的黃金魚。如今村裡小溪裡的「黃金魚」已經很少見了,當地政府也實施了對「黃金魚」的保護。
在這裡,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在這裡,簡單純樸的田園牧歌生活,讓人流連忘返
近年來,半源村依託毗鄰的國家級風景區、國家地質公園佛子山這一優勢資源,通過建設美麗鄉村,帶動旅遊產業發展。
遊客們來這裡不僅可以體驗瓜果採摘、打餈粑、趕羊群、餵鯉魚、抓魚蝦,還能品嘗到取之當地原材料的地道農家飯。
離開城市的喧囂,放飛心情,到田間地頭採當地農戶種植的有機高山尖椒,長豆,還可以在熱情好客的村民指導下,到山間野外摘野菜、挖草藥等等,許多的野菜在甚至從未見到過。
上海來的遊客在採摘辣椒
看到田野,是不是就想到了,小時候下田捉泥鰍和摸田螺的場景呢。快來體驗一番吧。
體驗摸田螺
翻開溪裡的石頭有許多青殼小螃蟹
沒有刻意的裝飾,也沒有精心的布置,就在農民的家中,圍桌而坐,感受到濃濃的家的溫馨。
自己抓的稻花魚採用農家酒席的紅燒煮法
剛摸的田螺搭配上除腥提香的紫蘇葉
跟著農民進山摘得不知名的野菜
還有農家土豬肉、餈粑、魔芋、豆腐……
全是當地原生態健康的有機食品~
這樣一桌DIY鄉間美食,是不是讓人有一種垂涎欲滴、躍躍欲試的感覺呢?
那就約起來吧,半源一定是休閒度假、避暑聚會的佳選。
交通路線
▼▼▼
自駕遊可以從南平出發,走長深高速在範屯互通進寧上高速,在政和楊源收費站下高速,一條山間小公路會指引你到半源村,全程約三個小時。
(部分圖片來源於主流視覺攝影工作室)
武夷旅遊
「武夷旅遊」微信公眾號由閩北日報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開發運營,系南平市旅遊品牌形象宣傳的官方指定平臺之一。每日推送大武夷旅遊動態信息、景區優惠、特色產品等資訊。
閩北日報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旅遊品牌宣傳、景區推廣營銷、活動策劃執行、會務會展、線路包裝運營等。擁有武夷旅遊網、閩北日報《旅遊周刊》、合福高鐵旅遊媒體聯盟等推廣平臺和資源。
熱忱歡迎來電,洽談合作。
商務合作請撥打:0599-8086895;
投稿請發郵件至:mbrblyz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