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山上,一棵樹上出現十多條毛毛蟲的情景隨處可見。 南都記者 張志韜 攝
南都訊 記者沙龍 劉軍 炎炎夏日穿梭在婆娑樹蔭之下本是愜意之事,但樹上老掉毛毛蟲下來你還敢往前走嗎?這幾天,不斷有市民反映廣州白雲山毛毛蟲成災,黑體白毛拇指般粗,嚇得人直冒冷汗。有市民質疑,毛毛蟲成災和一個月前舉行的放飛十萬蝴蝶活動有關。
現場:樹上地下都是毛毛蟲昨日下午南都記者步行上山,山路兩旁隨處可見毛毛蟲的身影。一根一米多長的樹幹上,爬著七八條粗壯的毛毛蟲,每個都有拇指般粗,比手指還長,黑色的身軀長滿密密麻麻的白色刺毛,一陣風吹來白毛迎風飄動,看得人起一身雞皮疙瘩。大部分毛毛蟲都是趴在樹幹上,也有一些從樹上掉下來,行人一不小心就會中招,滿地可見毛毛蟲黑色屍體和黃色糞便。
「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多毛毛蟲,實在有點倒胃口。」昨日帶6歲女兒爬山的王先生,一直讓女兒離路兩旁的樹遠點,以免招惹到毛毛蟲,「小孩子被咬到可不得了。」王先生說自己從農村出來,知道毛毛蟲的厲害,「被咬到要紅腫發癢好幾天。」在微博上,不少網友也在吐槽白雲山上那些數量驚人的毛毛蟲。有網友稱,由於擔心泛濫的毛毛蟲,公司甚至取消了原本安排的爬山活動。
質疑:大量毛毛蟲從何而來「怎麼突然這麼多毛毛蟲呢?」「以前也有毛毛蟲,但是從來沒見過像今年這樣,那麼多那麼大。」不少市民對滿山毛毛蟲感到疑惑。
有市民懷疑,這些毛毛蟲與約一個月前白雲山舉辦的首屆蝴蝶文化節活動有關。當時在山上放飛了大量蝴蝶,而蝴蝶產卵孵化之後的幼蟲就是毛毛蟲。
據了解,今年4月29日至5月12日,白雲山在山頂公園的鳴春谷確實舉行過首屆「蝴蝶文化節」。主辦方稱,活動期間一共放飛蝴蝶近十萬隻。放飛的蝴蝶包括有金裳鳳蝶、玉帶鳳蝶、美鳳蝶、柑橘鳳蝶、金斑蝶等20多個品種。該活動由白雲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與廣州蝶之夢貿易有限公司共同舉辦。
白雲山:已開始進行誘殺行動白雲山管理局方面昨天表示,其實白雲山每年這個時候都會出現大量毛毛蟲,媒體也曾進行報導。尤其是在生態比較好的地方毛毛蟲的情況更加明顯。毛毛蟲是白雲山自然生態中的一部分,屬於生物鏈中的一個環節。目前,白雲山管理局也已經發現了這一問題,開始使用低毒安全手段對毛毛蟲進行誘殺。
據悉,今年「五一」舉行的放飛蝴蝶活動,引起了廣州市民極大興趣。此外,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的野生動物進程項目也將一些本土小型獸在白雲山進行放生。對此,中山大學生物博物館副館長王英永教授曾專門撰文批評,認為這種人為強行讓某些動物進入某個環境的做法存在風險。他認為,每個特定的自然環境都有一定的生物容量,自然會自動調節達到平衡,否則往往會有不可預知的風險。
專家釋疑 現時為毛毛蟲高發季 十萬蝴蝶為疊加因素此前,白雲山舉辦蝴蝶文化節計劃放飛十萬蝴蝶時,南都記者採訪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的一專家,他就表示,十萬蝴蝶的數量比較龐大,蝴蝶在白雲山產卵後會產生大量的毛毛蟲,如果山上有寄主植物,這些植物可能會被大量的毛毛蟲破壞,也可能引來更多的天敵鳥,而鳥的到來又可能引起生物鏈的一系列影響,因此需要謹慎。
昨日,就白雲山上出現大量毛毛蟲一事,南都記者再次諮詢這位專家。該專家表示,從時間上看,現在正是毛毛蟲活躍的時候。但並不能說山上大量毛毛蟲都是放飛蝴蝶所導致。因為除了蝴蝶,各種飛蛾的幼蟲也是毛毛蟲,而目前這個時間段本身就是毛毛蟲比較活躍的時候。
該專家表示,他們在省內的戶外觀測站,這幾天也出現了大量毛毛蟲,但還沒有多到需要控制的程度。「人為放飛的十萬隻蝴蝶肯定是會相互交配產卵的。不同品種的蝴蝶產卵數量不同,少的一隻蝴蝶可以產200到300個卵,多的是300個到500個卵。」
知多D 毛毛蟲掉身上不要亂拍打白雲山管理局稱,不是所有的毛毛蟲都會對人有害,因此遊客不必過分擔心。
據專家介紹,毛毛蟲對人的危害不是咬人,而是有一部分毛毛蟲身上的毛是有毒的。沾上人的皮膚後可能引起不舒服,尤其是對過敏體質的人群。
若不慎身上落有毛毛蟲,不要亂拍打,應輕輕抖動掉。如出現紅疹,可塗清涼油之類的藥。嚴重者,應馬上去醫院就診。
也有市民提出防蟲建議,比方說最近到白雲山去最好穿長衣長褲,不要走山間小路,儘量走大路,有必要時可以打傘戴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