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版權歸新華社及相關記者所有,著作權歸今日頭條作者「集影冊」所有。媒體平臺類轉載需本人同意後方可!
編輯不易,若君喜歡請打個賞!
1982年8月24日 孫志成
在研製出口藥品胱氨酸過程中首創密閉水解新工藝的廣州白雲山製藥廠主管藥師張維國,最近和其他同志合作試製成功用生產胱氨酸的廢液製造複合胺基酸飼料添加劑,既防治了「三廢」汙染,又開拓了飼料蛋白質來源。
1982年11月12日 潘家珉
廣州市白雲山製藥廠三十多名中、青年知識分子,發揮聰明才智,研製新產品。今年以來,他們試製成功十幾種新藥,其中六種已被批准投產,這是化工試製組的技術人員正在攻關。
1984年5月25日 黃鑑秋
盛氏小提琴之家在廣州舉行音樂會期間,專程到白雲山製藥廠為工人演奏,並向該廠業餘文藝宣傳隊的小提琴愛好者傳授演奏技術。
製藥廠靠自己的力量建造了封閉式廠房,安裝了空調 1984年12月7日 潘家珉
藥劑師戴承鈺先後研製成功30多種中成藥新品種,其中「感冒清」成為廠裡的「拳頭產品」打入美國市場
洪光(左一)原是白雲山製藥廠工人,由工廠選送到廣東醫藥學院學習,畢業後被任為片劑車間副主任
廠黨支部書記貝兆漢(右二)同「智囊團」討論企業向多元化發展的規劃
廣州白雲山製藥廠近幾年來,起用人才,招攬人才,培養人才,形成了一支由208名科技人員組成的管理技術隊伍,工廠面貌煥然一新。現在這個廠已由過去只生產穿心蓮的小廠發展到生產106種中西藥,年總產值超1億元,利潤2000萬元的綜合性企業。
1985年1月3日 潘家珉
廣州白雲山製藥廠100多戶職工中,目前已有10戶職工購買了鋼琴,著意培養自己的子女學習音樂。這是女工饒琯琯輔導8歲的兒子張春穎學彈鋼琴。
1985年8月2日 劉玉生
生產161種中西藥品的廣州白雲山製藥廠,嚴格產品檢驗制度,以高質量的產品贏得了國內外顧客的信任。這是技術人員在對感冒清進行出廠前的質量檢查。
蔡忠植攝
1986年9月13日,蘇聯塔雷津第一副主席一行參觀廣州白雲山製藥廠。
蔡忠植攝
1987年2月26日,澳門總督馬俊賢(右二)由副省長楊立(左一)陪同參觀廣州白雲山製藥廠。圖為馬俊賢總督在該廠工人孫建寧(右三)家裡作客。
1987年10月22日 潘家珉
白雲山製藥廠片劑車間自動包裝生產線。白雲山製藥總廠每年都有十幾種新藥投產,產品暢銷海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