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闊郊野求真知-陳志兵 蝴蝶 新品種 毛毛蟲 上海 幼蟲 成蝶 蝶...

2020-11-29 東方網

  梁山伯和祝英臺羽化成蝶的愛情故事,你一定知道。可是你知不知道,他們化成了什麼蝴蝶?

  上海動物園科技信息科技術人員陳志兵拋出的這個問題,讓記者一愣。隨後,他一臉嚴肅地說:「那叫玉帶鳳蝶。它的翅膀斑紋美麗,還有長長的尾突,是上海較常見的品種。」

  40歲剛出頭的陳志兵,是園裡的蝴蝶專家、高級工程師,還是科普作家。原先,他飼養著蝴蝶館裡的數千隻蝴蝶,研究它們的蛻變過程,還常常跑到深山裡尋找蝴蝶新品種。這幾年,他轉做科普工作,呼籲人們愛護動物、保護環境。

  不過,陳志兵仍養著蝴蝶幼蟲。他打開一隻鑽了小孔的密封塑料盒,小心翼翼捧出一條附著在葉片上一動不動的青蟲,輕輕撫摸背脊上的突起花紋,逗弄幾下觸角。「你看,它的身體圓鼓鼓,開始變得透明。再過幾天就要開始結蛹、化蝶,達到短暫生命中的巔峰時刻。」9月底上海動物園即將舉辦第二屆蝴蝶展,陳志兵到時就要向遊客展示毛毛蟲羽化成蝶的過程。

  70種本地品種全部找齊

  記者採訪過動物園的許多飼養員、獸醫和動物行為專家。這些經常和動物打交道的人,不少性格執著、單純。

  1973年出生的陳志兵,身上也有類似特質。作為上海動物園最有經驗的蝴蝶飼養員,他從小就喜歡抓知了、研究毛毛蟲、看螞蟻搬家;後來考上上海農學院植物專業,更是潛心研究各種昆蟲。「昆蟲中最美麗的一種當然就是蝴蝶。」陳志兵告訴記者,上海本地蝴蝶大概就有70種。上海動物園從1995年開始籌建蝴蝶館,他們幾名工程師找全了上海的品種,還從全國引進各種品種的蝴蝶。

  每天清晨,看著蝴蝶翩翩飛舞,對陳志兵來說是一種獨特的享受。「你知道嗎?蝴蝶飛舞的姿勢中藏著它的語言。」陳志兵可以讀懂這種特殊的語言:眼前掠過一隻黑色翅膀、帶有橘色斑紋的蝴蝶,正在追逐其它蝴蝶。陳志兵說:「那是三斑鳳蝶在婚飛」。婚飛,指的是雄蝶尋找飛翔中的配偶。不過,這隻三斑鳳蝶正在追逐一隻枯葉蝶,陳志兵笑稱「上錯花轎」。

  蝴蝶看多了,目光也變得敏銳。陳志兵注意到了一些翅膀殘疾的蝴蝶,對其進行研究後發現:這些蝴蝶的翅膀不對稱或者不完整,原因可能是蛹期曾遭遇風沙、冰雹等自然災害的侵襲。不過令人感嘆的是,形體上的殘缺並沒有影響飛行,這些蝴蝶飛舞的姿勢雖然有些怪異,卻同樣頑強地尋找配偶、延續生命。

  前些年,他常常在上海近郊尋找蝴蝶:用自己製作的網兜,專門來捕捉成蝶;紙制三角包,用來臨時存放蝴蝶卵;乾淨的小塑料盒,戳幾個孔,墊上葉片,就成了毛毛蟲的家。

  尋找蝴蝶可比抓知了難多了。每種蝴蝶的成蝶和幼體,會出現在不同的地方。要找到它們,得先了解它們的食物。比如,大紅蛺蝶只吸食爛果的汁液,樟青鳳蝶、酢漿灰蝶喜愛花蜜,柳紫閃蛺蝶青睞樹汁,寬尾鳳蝶則吃地上的鹽分。只有先找到蝴蝶的食物,才能發現它們的身影。而只有在鮮嫩的樹葉上,才能找到蝴蝶幼蟲;在背陰面、人跡罕至的樹叢裡,才能發現比芝麻還小的蝴蝶卵。

  鳳蝶、粉蝶、蛺蝶、小灰蝶、弄蝶……陳志兵把上海能夠找到的蝴蝶都引進了上海動物園。品相好的製成標本給遊客參觀,有時他還會幫助蝴蝶卵孵化、飼養幼蟲,然後將其放飛到蝴蝶館。

  漫山遍野尋得珍寶蹤影

  上海郊區的蝴蝶被找了個遍,陳志兵開始把眼光投向蘇浙一帶。6、7年前,他與幾名同伴一起,走進天目山尋蝶。和所有的科學研究一樣,新領域總是充滿驚喜,之後就會越來越難。天目山尋蝶頭幾年,他和同伴們補充了幾十種蝴蝶品種,可很快就遇到瓶頸:旅遊開發越來越快,蝴蝶日益稀少,文獻上記載的幾個珍稀品種,始終沒有看到。

  2008年開始,陳志兵開始尋找珍貴的黎氏豔灰蝶。資料記載,這種蝴蝶從6月起出沒山林,喜青岡樹汁液。可天目山裡漫山遍野都是青岡樹,哪裡才有這種珍貴蝴蝶的蹤跡?一次,他在山裡找了整整一天,手腳被藤蔓劃破,累得頭昏眼花之際坐在樹下乘涼,信手掰下一片樹葉拿在手裡。怎麼有些異樣?這片青岡樹葉上正躺著一隻懶洋洋的毛毛蟲。

  這應該就是黎氏豔灰蝶幼蟲!儘管「素未謀面」,但陳志兵對這條毛毛蟲早已熟悉——他無數次從資料上讀到它,無數次拿著放大鏡仔細看它的照片。於是,小心翼翼把毛毛蟲收進隨身帶來的空盒,興高採烈地摘下一大把青岡樹葉,裝滿一個背包帶回家。他要給幼蟲準備充足的食物,讓它蛻變成蝴蝶看個究竟。果然,一個月後,毛毛蟲化成一隻美麗的黎氏豔灰蝶,在屋子裡展翅飛翔。這隻雌蝶品相極佳,翅膀上有著3種顏色的美麗紋理,真是賞心悅目。

  這次「幸運」為下一步打開了局面。陳志兵循著線索認真研究黎氏豔灰蝶,找到其出沒的規律。如今,他每年都能在天目山找到幾十條黎氏豔灰蝶幼蟲,還能輕而易舉發現它產下的卵。

  好運總是接踵而來。2011年7月的一個周日,陳志兵在山裡轉悠。本以為發現新品種的可能性不大,於是他更多地是放鬆心情享受寧靜。突然,一隻貌不驚人、翅膀灰色的蝴蝶飛過眼前。整個人一激靈,這是一個新品種!用網兜網住蝴蝶一看,果然是從未命名過的孔弄蝶。陳志兵為這種蝴蝶建立族譜,將其命名為濟公孔弄蝶——因為這裡是濟公的故鄉,而且這種蝴蝶不像其他的那樣絢爛美麗,顯得低調含蓄。

  其實,對於科學工作者來說,好運降臨遠不只是「上天的眷顧」,而更是對辛勤探索的回報。深山老林中,尋覓珍稀蝴蝶的蹤影;成片森林中,在小小几片樹葉上找到蝴蝶產的卵。陳志兵說,外行人看來猶如大海撈針,但其實沒有那麼困難。「如果能詳細了解每一種蝴蝶的生活習性,就能不斷縮小範圍,聚焦到它出沒的地方。」

  樂於科普蝴蝶的脆弱之美

  蝴蝶研究是一個小眾領域,全國不到200人在鑽研這個專業,其中不少是「民間高手」。陳志兵與他們中的許多人有過交流,他告訴記者:「每個人的看家本領不同,有人擅長辨識種類,有人研究蝴蝶交互關係、進化史和親緣關係,有的則聚焦於高難度的族譜修訂。」

  不過,他們這些內行人的交流,不一味攀比「功夫高低」,而是分享鑽研的樂趣。陳志兵每天都要在蝴蝶身上花很多時間。他的家裡有一張大桌子,桌上各種盒子、罐子裡放滿蝴蝶幼蟲,冰箱裡也塞滿了餵給它們吃的葉子。下班後在家觀察毛毛蟲,給它們餵食,一抬頭竟已過午夜12時。

  陳志兵向記者展示一隻即將羽化的蝶蛹。在他看來,蝴蝶蛻變的過程很詩意:過幾天,蛹殼的頭部、胸部會呈T字形裂開;然後,成蟲的頭和前足伸出,接著是中足、後足和柔軟的翅膀;很快,身體就會脫離蛹殼。起初,蝴蝶的翅膀柔軟皺縮,飛不起來。幾小時後,逐漸伸展變硬,身體變得輕盈靈巧。然後,它就能振翅飛翔,撲向廣闊大自然的懷抱。

  如今,陳志兵把更多精力轉移到科普上。他想讓更多的人了解,蝴蝶是一種脆弱的生命,卻是植物授粉的重要使者;它們生命綻放的時間不長,天敵卻很多……最近,他正忙著參與動物園第二屆蝴蝶展的布展工作,要在蝴蝶花園裡放飛活蝴蝶,在展廳裡布置標本,還要製作展板介紹相關知識。

  陳志兵說,人類站在生物鏈的頂端,這既是一種榮耀,更應該是一個警醒。「在自然界面前,我們必須克制破壞的欲望,與各種生靈和平共處。」

相關焦點

  • 可知道梁山伯和祝英臺羽化成什麼蝶?這本著作記述了144種上海蝴蝶
    這本著作記述了144種上海蝴蝶  梁山伯和祝英臺羽化成蝶的愛情故事,你一定知道。可你或許不知道,他倆最終化成了什麼蝴蝶?  《上海蝴蝶》的作者是上海動物園的兩名工程師,45歲的陳志兵和32歲的朱建青,他們都從事了多年昆蟲分類學、生態學和野生動物保護研究。  這本書首次對擁有160餘年蝴蝶研究歷史的上海蝶類的詮釋,是我國地區性蝶類書籍中的首創,突破過去國內蝶類著作多以標本展示及分類特徵描述的現狀。
  • 灰蝶科毛毛幼蟲被螞蟻保護著,成蝶後抖抖翅膀,螞蟻想留也留不住
    在動物世界中,蛾類和蝶類昆蟲的幼蟲都是毛毛蟲,而毛毛蟲由於爬行速度比較慢,蟲身又沒有外殼保護,容易被各種動物獵食,包括螞蟻。所以不同種類的毛毛蟲,進化出不同的技能,有些毛毛蟲身上有很多有毒的剛毛,有些會偽裝成毒蛇、樹枝等等,嚇退或躲避獵食者。
  • 圖看毛毛蟲「化繭成蝶」
    但嚴格來講,這個答案不算完全正確,因為毛毛蟲除了能變成蝴蝶,更多的有可能變成蛾子,甚至還有葉蜂和葉甲的幼蟲,它們無論如何是變不成蝴蝶的。  那麼,能變成蝴蝶的毛毛蟲長什麼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它們化蝶前後都是什麼樣?  幼蟲並不全是「醜小鴨」  蝴蝶是完全變態的昆蟲,一生經歷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階段。
  • 羽化成蝶,蛹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麼?成蟲吃掉了幼蟲
    在人類社會,人們喜歡用「羽化成蝶」來描述成長與蛻變,而「羽化成蝶」的實質卻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美好,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破蛹之後的蝴蝶並不能算是化蛹之前的那條毛毛蟲了。為什麼這麼說呢?當一條毛毛蟲從卵中孵化出來之後,它其實並不是一個人,在它的身體內部,還住著另外的一個自己,也就是成年的自己。
  • 毛毛蟲在破繭成蝶後,還會記得自己毛毛蟲的事嗎?看完令人意外
    毛毛蟲在破繭成蝶後,還會記得自己毛毛蟲的事嗎?看完令人意外蝴蝶是一種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生物,而大家也知道,蝴蝶都是由令人不太喜歡的毛毛蟲蛻變而來的,而這樣的一個過程也被學術界稱之為變態發育,那麼也許有人會好奇,毛毛蟲破繭成蝶,基本上是完全變換了一個心態,那麼它還會記得自己毛毛蟲的事情嗎?相關的實驗結果令人感到意外。
  • 放飛帝王蝶
    黑脈金斑蝶,別名帝王蝶等,喜歡用帝王蝶,好記。 六月養了燕尾蝶,帝王蝶之後,六月底和七月初,兩次種了一小片帝王蝶幼蟲吃的馬利筋種馬利筋時就想想著今年可能還會有養帝王蝶的機會,果不其然,八月二十一日在開白色花的馬利筋上發現了兩個帝王蝶幼蟲,正好上次剩下一盆從外面移植的馬利筋給毛毛蟲吃,
  • ...上海動物園第五屆蝴蝶展盛大開幕-蝴蝶,蛺蝶,鳳蝶,上海,蝶,昆蟲...
    原標題:彩蝶翩翩舞動花間上海動物園第五屆蝴蝶展盛大開幕  「會飛的花朵」上海動物園第五屆蝴蝶展今天盛大開幕。8萬隻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讓遊客近距離感受蝴蝶王國的魅力。  本次蝴蝶展將會著重突出上海本地種
  • 一些叫做蝴蝶的傢伙—化蛹成蝶 | 蘢騰生態館
    化蛹者千千萬,可以成蚊成蠅成蟻或成蜂,可以不成蝶卻唯以蝶成辭,這裡面蘊藏了多少自然界的天時地利、人類社會的哀樂悲喜。——Martyr化蛹成蝶,是今天的主題,這是一個充滿了希望的詞彙。醜陋的毛毛蟲結成蛹,再羽化成蝶,要經歷一番痛徹心扉的掙扎才得以破繭而出。
  • 29種蝴蝶首現紫金山 不少蝶種是國內稀少新品種
    29種蝴蝶首現紫金山 不少蝶種是國內稀少新品種    金陵晚報報導 如今正是蝴蝶活躍的季節,你或許想知道,在紫金山你偶遇的蝴蝶究竟叫什麼名字?中山陵園管理局的專家們用了4年的時間把紫金山「搜」了個遍,終於把紫金山的蝴蝶家族鑽研透徹。
  • 蟲·蛹·蝶
    蝴蝶可能因為過分美麗而遭受大自然的嫉妒。儘管從一顆卵開始,它的一生需要經歷幼蟲、化蛹的漫長掙扎,成蝶以後卻往往活不過1個月。當你看到蝴蝶翩翩起舞時,它們很可能已經處於中老年階段。可以說,蝴蝶是用大半生的束縛換來短暫的自由。羅浮尋蝶之旅的後半程,我們連續發現了多種蝴蝶的卵和幼蟲。
  • 白帶螯蛺蝶幼蟲現身連雲港 它是氣候變暖的標誌蝶
    近日,連雲港市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周翀在鯉魚山、孔望山、花果山等地發現大量傳說中的「小青龍」——白帶螯蛺蝶幼蟲。據專家介紹,白帶螯蛺蝶隨適宜環境擴散,是氣候變暖的標誌蝶,國內主要分布在浙江以南地區。「體表呈碧綠色,與毛毛蟲相似,頭部有四個朝後的角,看上去與龍相似,這就是傳說中的『小青龍』—— 白帶螯蛺蝶幼蟲。」 近日,周翀在鯉魚山上的香樟樹葉上發現幾隻「小青龍」,它們安靜地趴在樹葉正面,圓滾滾的身體,看上去非常可愛。隨後不久,他又相繼在孔望山、鹽河路、花果山的香樟樹上發現大量「小青龍」,有些已結成了蛹,「它們會以這樣的形態越冬,直到明年四五月份化蝶。」
  • 夫妻倆養蝴蝶一養就是22年 廈門居然有養蝶專業戶
    用心  起早貪黑餵幼蟲「轉移工程」得及時  記者來到農場時,許爾林和妻子正在給幼蟲餵食。蝴蝶的一生要經過卵期、幼蟲期、蛹期和成蟲四個階段,不同階段所需的食物也不同,如在幼蟲期是取食寄主植物的葉子,成蝶後則是取食蜜源植物的花蜜。  給幼蟲餵食就是一項「轉移工程」。
  • 上海動物園成夢幻「蝶之王國」 8萬隻蝴蝶引你入秋懷抱
    原標題:上海動物園成了夢幻「蝶之王國」,讓8萬隻蝴蝶引你投入金秋懷抱  430多平方米的蝴蝶花園成了蝶之王國——  漫步上海動物園,美麗的蝴蝶猶如一朵朵飛舞的花朵綻放眼前,遊客們可以隨時駐足花叢,由嬌美曼妙的自然精靈引領進入秋的懷抱。從目前開始,園方將在一個月中陸續放飛12種共計近8萬隻蝴蝶。
  • 最美的蝴蝶——光明女神蝶
    美麗而夢幻般的蝴蝶,整個翅面猶如蔚藍的大海,大海上湧起朵朵白色的浪花,其顏色及花紋非常壯觀,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蝴蝶」。是蝴蝶收藏的極品蝶種. 外觀上,雌蝶和雄蝶的差別不大。雌蝶稍小,且翅膀藍色,略帶紫色;雄性則為亮藍色。且雄性翅膀上的白帶稍細些。這種蝴蝶產於巴西、秘魯等國,數量極少,十分珍貴,美麗。據悉,這種蝴蝶在我國僅有3隻,2隻在舉辦這次展覽的西安蝶戀花昆蟲館,1隻被北京一收藏家收藏。
  • 上海蝴蝶記錄
    蝴蝶在國際通用6科式的分類方法,分別為弄蝶科、鳳蝶科、粉蝶科、蛺蝶科、灰蝶科、蜆蝶科(最後一科還沒拍過),在《上海蝴蝶》中介紹上海地區50種常見蝴蝶,及90種非常見的蝴蝶。下面就以此為分類進行介紹咯。碧鳳蝶寄主為芸香科的竹葉花椒、柑橘、花椒、野花椒等翅面密布藍綠色鱗片,剛開始看還想是不是玉帶或紅珠之類的,回來翻《上海蝴蝶》還是很好找出來的。畢竟蝴蝶常見種就50個,哈哈。前段時間不久還見了它的幼蟲狀態,那批幼蟲大概都羽化了。
  • ...8萬隻蝴蝶引你入秋懷抱-蝴蝶,蝸牛,昆蟲,蛺蝶,鳳蝶,金龜,蝶...
    原標題:上海動物園成了夢幻「蝶之王國」,讓8萬隻蝴蝶引你投入金秋懷抱  430多平方米的蝴蝶花園成了蝶之王國——  漫步上海動物園,美麗的蝴蝶猶如一朵朵飛舞的花朵綻放眼前,遊客們可以隨時駐足花叢,由嬌美曼妙的自然精靈引領進入秋的懷抱。
  • 旅遊:七彩蝶園——了解蝴蝶的生活常態,感受蝴蝶破蛹而出的魅力
    北京七彩蝶園內種植蜜源植物50萬株,處處花海一片。有7幢網園,每個網園約500平米,裡面飛舞著2000多隻不同品種的蝴蝶。蝶翅畫製作室裡,遊客可以體驗自己動手利用蝴蝶翅膀製作精美藝術品的樂趣。在科普區,遊客可以了解蝴蝶的生活常態,感受蝴蝶破蛹而出的無限魅力。
  • 自然筆記|大雨後,破繭新生蝶自在
    從幼蟲到結繭再到破繭而出化蛹為蝶關於我的秘密你了解多少?作品展:黃雨婷:聽蝴蝶夢囈,留幾分童趣,探索她未知的秘密武漢市第十二中學的黃雨婷圍繞一隻毛毛蟲展開了對它生命軌跡的觀察和探索>從幼蟲進食到結繭,再到破繭而出、化蛹為蝶彩蝶紛飛,流連於花叢這一系列的生命過程,都讓她盡收眼底為了解兒時的疑惑,為了探尋毛毛蟲的秘密她找尋了一隻蝴蝶蛹觀察並記錄下了破繭成蝶的名場面
  • 上海動物園蝴蝶展上8萬隻蝴蝶翩飛,展覽重視科教、珍視鄉土
    今年蝴蝶展著重介紹上海鄉土蝴蝶的生態與文化,活動期間陸續放飛的蝴蝶,都是我國本土的養殖蝶類,其中許多種類在上海本地也能看到。,十分奪人眼球;金斑蝶、虎斑蝶有醒目的斑紋,誇張的對比色,令人過目不忘。上海動物園 圖展館內許多植物的樹幹樹枝上或懸掛或粘有各樣造型的蝶蛹,想了解蝴蝶羽化知識的遊客,可以近距離觀賞到蝴蝶破蛹成蝶這一刻的奇妙過程。
  • 長得醜還蜇人的毛毛蟲,能變成美麗的蝴蝶?它才不會呢!
    毛毛蟲是什麼?可能你的第一反應是「蝴蝶的幼蟲」——但事實上,蝴蝶和蛾子的幼蟲都是毛毛蟲。更簡單地概括的話,毛毛蟲是鱗翅目昆蟲的幼蟲——因為蝴蝶和蛾子都屬於這一類。 最招人恨的,當然是毛毛蟲的「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