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隕石愛好者」↑積累隕石小知識
以上為Harvey Nininger(1887——1986)小影
Harvey Nininger是一位自學成才的隕石專家,1923年他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目擊了一次火流星事件,從此與隕石結緣。1930年美國阿肯色州的Paragould隕石雨讓Nininger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他辭掉了大學教師的工作,開始了職業隕石人的生涯。在這以後的50多年裡,Nininger對隕石內部的礦物組成以及隕石外部的形狀成因都曾做過系統的研究,終其一生他在各類專業期刊上發表過隕石學術論文162篇,出版隕石專著9部,其中對後世隕石收藏者影響較為深遠的作品,當屬他在定向降落隕石研究方面的著作。
以上為Harvey Nininger的存世著作
20世紀30年代中期,Nininger從愛荷華州徵集到了上百塊外觀完整Estherville隕石個體,其中多塊具有盾牌形狀或彈頭型外觀的隕石引起了他的興趣。直覺告訴Nininger,這些隕石具有的特殊外觀應該與其穿越大氣層時經歷的飛行狀態具有明顯的關聯,然而這一猜想最終成為理論文章還與美國自然博物館內的一件特殊藏品有關。那是一塊1893年2月13日降落在俄亥俄州的普通球粒L6型隕石,國際命名為Pricetown,它最初的重量約為480克,在1895年前後被費城的隕石收藏家Clarence Bement徵集,隨後於1900年與Bement收藏的其它隕石藏品一起出售給了美國自然博物館。
以上為Pricetown隕石老照片
這塊隕石的降落過程至今已無從查找,但它一側略顯凸起的盾牌型外觀,以及另一側具有凝固泡沫般的沸騰熔殼給當時正在研究此類隕石特徵的Nininger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善於觀察細節的Nininger很快發現了Pricetown隕石凸起一面的邊緣,與飛機機翼向前一側流線型邊緣具有相似性。與機翼不同的是,隕石凸起面整圈都是這樣的流線形邊緣,而能夠解釋這種現象的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隕石在降落過程中保持了相對穩定的飛行姿態,其間很少翻滾,凸起面始終朝向地面。
以上為Pricetown隕石標本照片
1960年代,美國的航天技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阿波羅系列飛船成功發射與返回艙安全落地的成就讓世界所矚目,當時宇宙飛船返回艙的外形設計與Pricetown隕石的外觀具有如出一轍的相似性,而返回艙進入大氣層後的飛行姿態恰好印證了Nininger此前關於定向降落隕石成因的學術觀點。後來,Nininger還將當年對於定向降落隕石的多篇論文進行了整理,並出版了《圖說隕石外形特徵研究——定向降落》一書,由此開啟了隕石收藏界對於定向降落隕石的關注與追捧,並且一直持續到了今天。
以上為阿波羅太空船返回艙照片
隕石愛好者微信公眾號原創文章
禁止轉載或摘抄,違者必究!
隕石愛好者網站(可聯繫到文章作者)
www.meteoritegard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