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自曝「低價團」貓兒膩 形成畸形「食物鏈」

2020-12-07 環球網

12月2日,針對旅遊市場中惡性競爭卻屢禁不止的「低價團」亂象,一位旅行社負責人李某向本報記者進行了介紹和分析。李某開辦旅行社已有6年,對當前中國旅遊業的諸多亂象有著深切體會。

李某介紹,目前旅遊市場存在兩種旅行社,一種是專門負責招攬遊客的旅行社,稱為組團社;一種是把各個組團社的遊客通過合併組成較大旅遊團的旅行社,稱為地接社。

地接社「買團」,不盈利甚至虧損,就設法從遊客身上找補

國慶期間,雲南導遊威脅並強迫遊客購物的視頻經媒體曝光後,引起廣泛關注。導遊辱罵遊客並強迫購物的現象,折射的是旅遊市場「零負團費」的頑疾。

李某毫不諱言,當下有很多旅行社的主打牌依然是「低價團」。尤其線上旅行社的興起,不斷擠壓線下旅行社的生存空間,競爭更加激烈,價格成了吸引遊客的最大籌碼。所謂「零負團費」,就是地接社在接收組團社的遊客時,只收成本價,甚至願意倒貼錢給組團社,在業內也叫「負地接」。地接社在接單時不僅沒有盈利甚至是虧損的,虧損部分就需要從遊客身上找補回來。

「提到『零負團費』就不得不提『買團』」。李某解釋道,「買團」也稱「賭團」,「賭注」是遊客能否按計劃進購物店購物或去自費景點。例如,雲南六日遊吃、住、行、娛等最低成本是3000元左右,地接社不僅不收組團社的報名費,反而倒貼給組團社每人200元的人頭費,那麼地接社每接待一位遊客就相當於已經支付了3200元的費用。

怎麼把錢賺回來?地接社一般會和購物店合作,只要將旅遊團帶進購物店內,無論遊客是否購物,商場都會付給旅行社固定的人頭費。但最主要的方式是購物返點,這是「賭團」盈虧的關鍵,變數也最大。

李某說,購物店通過抬高商品定價,給旅行社和導遊「回扣」,為旅行社「零負團費」提供盈利空間,旅行社為追逐利益最大化,迫使導遊強迫遊客購物,導致了「零負團費」屢禁不止。為了招攬更多旅行社和遊客,一些景區開始打造「大風景區」概念,在景區裡打造玉器店、土特產店等「購物景點」。這在一定程度上又刺激了「零負團費」的滋長,形成惡性循環。

地接社「賭團」,為了把風險降到最低,會考慮職業、性別、年齡、地域等因素組團。一個團裡的遊客最好來自全國各地而不是集中在某一個省市,導遊會利用不同地域遊客潛在的攀比心理,刺激消費。「大家看看,這位來自北京的老總花了3萬元買了一個玉鐲,上海、廣東的朋友你們不能被人家比下去啊」。導遊一鼓動,往往遊客消費的欲望就會被調動起來。

導遊參與「賭團」,有的「大刀」一個月能賺好幾萬甚至十幾萬元

旅行社之間比拼低價的惡性競爭,使處於旅遊行業「食物鏈」末端的導遊,承受著較大的生存壓力。據李某介紹,按照相關規定,旅行社應當與導遊依法籤訂勞動合同、支付勞動報酬、繳納社會保險。但目前大多數導遊都是掛靠在導遊管理服務公司名下,連基本工資都沒有,更別提社會保險等基本保障了。

導遊靠什麼賺錢?主要是參與「賭團」:導遊在接團之前,不僅沒有從旅行社拿到一分錢,反而要先自掏腰包繳納一定數額的「人頭費」,將旅行團「買」過來。李某舉例說,地接社承接一個「北京一日遊」20人的旅行團,最低成本是每人150元左右,但地接社只收取每人100元的團費。導遊再從地接社以每人130元的價格把這20人全部買走,導遊先墊付2600元,這就需要從每個遊客身上「壓榨」出130元才能回本。同時,地接社和導遊籤訂「對賭協定」按一定的比例承擔風險或分紅。

一方面,導遊通過最大程度降低餐飲、住宿、交通標準來彌補;另一方面,導遊必須讓遊客走進購物店和自費景點,拿提成返點。雖然風險大,但盈利的空間也大,如果遇到購買力強的旅遊團,導遊會賺得盆滿缽滿。

為了讓遊客進店購物,導遊會使出「十八般武藝」。就拿雲南六日遊來說,前三天導遊會一直給你做鋪墊,談養生玄學,講玉器祈福消災,雲南茶葉名貴,引起遊客興趣。有了前幾天相處的基礎,遊客對導遊產生了信任感,等到了購物店誘導消費便水到渠成。如果有人不願意或明確拒絕購物,導遊一般會訴苦與威脅並用,甚至侮辱打罵。

為了鍛鍊導遊的表達能力,旅行社一般會安排突擊培訓,設計好臺本讓導遊去背。因此,相同的旅遊路線,不同的導遊,臺詞往往如出一轍。

為什麼旅行社不正式聘用導遊呢?一方面是旅行社沒動力,籤訂正式勞動合同就要給付基本工資和社會保險等,增加負擔;另一方面,導遊不願意,如果旅行社每月給基本工資,就必須為這家旅行社服務,不自由、賺錢少。按原來的路子,只要導遊夠拼,加上「賭團」,有時一個月能賺好幾萬甚至十幾萬,這種導購能力強的導遊業內稱之為「大刀」。

旅行社「包桌」,不用租房不用備案,承包辦公室或工位即可

旅遊市場亂象,和旅行社準入門檻低有很大關係。李某說,在中國目前的旅遊市場中,開辦一家旅行社的門檻很低,比如註冊一家旅行社,註冊資金只需要20萬元,再租一間門面房,一部電話,一個傳真就可以運轉了。有的旅行社以加盟的方式和一些大型旅行社合作,給予一定的加盟費甚至「零加盟費」。「零加盟費」,就是總社每年從你的流水(營業額)中收取一定的提成。

旅行社「包桌」,甚至不需要租用門面房,也不用到工商部門或旅遊局備案。簡言之,是在已營業的旅行社裡承包一間辦公室或一個工位,用這家旅行社的現有資源和商業資質招攬客戶,每年給予旅行社一定的佣金,自負盈虧。旅行社賺取佣金,承包者省力省錢。

「比如我們公司目前有12個工位,正式員工只有6個,其餘6個閒置的工位就可以『包桌』出去。你要過來辦公,一個月給我5000元,水電、網絡隨便用,打我公司的旗號做你自己的業務。」李某說,「但對旅行社來說也要承擔相應的風險,如果一旦租客招攬的遊客發生事故,旅遊管理部門就會查到我頭上,因為他打的是我公司的旗號。」

旅行社開辦門檻低,市場競爭激烈,組團社低價招攬客人,地接社倒貼「買團」,導遊「賭團」誘導遊客購物,形成一個畸形的「食物鏈」。

李某無奈地說:「這種旅遊亂象,作為一位旅遊從業者,我既是見證者也是參與者。旅遊市場的健康有序,需要每一位旅遊從業者和政府職能部門包括消費者的共同努力,抵制不正當的低價競爭。」李某認為,消費者一味追求低價,往往容易掉進「低價團」的陷阱中,也給旅行社以可乘之機。一旦以低價招攬遊客並盈利的手段屢試不爽,旅行社自然趨之若鶩。

(實習生望劍劍參與採訪寫作)

相關焦點

  • 張家界增派工作組 緊「盯」導遊旅行社
    對於關係模糊的「拼團」旅行社,湖南省各地旅遊監管部門將聯合監督整頓,調查跟團遊的旅行社屬地及與其合作的其他旅行社,並將嚴格查處違規「任意」拼團的行為。  該負責人認為,變相收費、旅行社「任意」拼團等問題暴露了張家界市旅遊市場秩序和旅遊管理服務方面,特別是散拼市場存在的突出問題。張家界市將進一步加大旅遊市場的規範和管理,提升旅遊管理和服務水平。
  • 老人參團旅遊被「洗腦」購物 「低價遊」陷阱需警惕
    家屬投訴:母親參與低價團 六盒產品花費3600元在投訴人黃女士母親所在的一個旅遊群裡,各種「低價遊」的廣告充斥其中。(投訴人 供圖)8月23日,黃女士母親一行5人在熟人介紹下報名參團了江西明月山99元兩日遊,交錢後,黃女士母親等人被拉進一個名為「開心快樂旅遊群」的微信群。
  • 旅遊業人士稱疫情後低價模式不可持續 旅行社等中間環節會減少
    外媒稱,世界旅遊組織顧問、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學經濟學教授奧蘿拉·佩德羅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新冠肺炎危機給旅遊業帶來一系列變化,主要包括傳統低價模式在價格和中間商環節的改變,以及更加注重本地價值的旅遊關係。奧蘿拉指出,我們所熟悉的低價模式將有所改變,必須有所創新,讓成本變得不是太低,中間環節不是太多。航空公司、酒店和餐館提供的低成本服務將在一年內改變,因為很多企業如果沒有得到公共援助的話,將無法生存下去,而且為了保持社交距離,它們不能出售像過去那樣多的票座,因此必須適當提價。
  • 積分兌換藏貓兒膩 誰「綁架」了你的微信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此類積分兌換業務背後暗藏貓兒膩。手機被陌生人操作轉發微信朋友群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根據吳先生提供的廣告信息調查發現,他關注的是一個名為「南0京本地通」的微信公眾號,註冊時間是2020年6月28日,帳號主體是一家來自四川成都金堂縣的百貨店。該微信公眾號發布的內容並不是南京本地資訊,而是連載《最佳女婿》《愛過才懂情濃》這類小說。
  • 臺灣旅行社停止出團到大陸將延至2月底
    臺當局「交通部」昨日也宣布由旅行社停止出團到大陸,從1月底再延至2月底。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後,加上遭逢大陸赴臺個人遊暫停、臺旅行團赴大陸亦受限等雙重衝擊,以及島內秋冬旅遊補助將截止,島內觀光產業恐面臨嚴峻困境,業界甚至預估島內旅行社至少倒四五十家。
  • 什麼叫頂流主播,小團團不聲不響拿下X音前三,自曝收入讓人意外
    在X音這樣的短視頻平臺,也有很多主播一路打拼成為了頂流主播,在最近的年度人氣創作者排行榜上,小團團不聲不響直接拿下前三,並且還自曝收入,實在是太嚇人了。在最近X音舉辦的年度人氣榜單上,小團團以近400萬票的好成績,直接拿下來榜首,很多人都說小團團是實至名歸,畢竟她在鬥魚都是吃雞一姐,更何況是在她原本的「根據地」X音短視頻平臺,更是混的如魚得水。
  • 千姿百態的食物鏈之:食物鏈—食物網—生態平衡
    由於生態系統中食物營養的關係錯綜複雜而密切相關,許多食物鏈現象之間都存著一定的關係。由於是許多食物之間相互縱橫交錯,形成十分複雜的網絡狀結構—「食物網」。上圖為由稻苗—蚱蜢—雲雀—鷹和禾苗—田鼠—狐狸等支鏈食物鏈。由主鏈與支鏈組成食物網。
  • 生命世界中的食物鏈
    食物鏈 生命世界通過一系列吃與被吃的關係,把生物與生物之間緊密地聯繫起來,這種生物成員之間以食物營養關係聯繫起來的序列,稱為食物鏈。例如,稻田的稻飛蝨吃水稻,青蛙吃稻飛蝨,蛇吃青蛙,老鷹吃蛇,就構成了水稻→稻飛蝨→青蛙→蛇→老鷹的食物鏈。食物鏈的每一食物級稱為營養級,在上例中水稻為第一營養級,稻飛蝨為第二營養級,依次類推。
  • 賈乃亮加盟《極限挑戰》,開啟海洋食物鏈追擊戰
    「極挑團」重返童年,在海洋公園裡玩轉過山車、水上漂流等遊樂項目。除了嗨玩體驗外,成員們還進行了宣傳海洋環境保護的行動,開展一場關於海洋生物們的生存保衛戰。成員們來到海洋公園,自然不忘開啟遊樂體驗。迪麗熱巴、賈乃亮嗨玩過山車,羅志祥興奮地體驗水上漂流;除了玩轉遊樂項目,他們還進入海洋館裡面餵食企鵝,跟北極熊打招呼、觀賞水母等。重返童年的「極挑團」,感受到了無限歡樂。
  • 畸形龍魚和畸形孔雀魚,醜乎您想像!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世界上除了常見的或平凡或高顏值的觀賞魚,還有一些魚長相畸形程度超出了人們的想像。而造成這些觀賞魚畸形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溫度過高、水質汙染、用藥過度、近親繁殖、突發變異等等。現在,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雙十一前蘇寧客服忙,因進S10決賽惡補《大自然食物鏈》
    這一手《大自然食物鏈》可以說是培訓地相當到位了!  不過從今年的世界賽來看,SN奪冠的機率確實還蠻大的。師從The Shy的少年阿bin打野小幫兩次基本再難壓制,中路angel亮眼操作不斷,一手阿卡麗秀得飛起,下路huanfeng和swordart雙人組也對線穩定,團戰中有穩定輸出。
  • 食物鏈進化,人類首次開啟「造物主」之門
    時隔多年,這一新型食物終於走出實驗室,真正進入到我們的生活中。植物肉是一種已被熟知的食物產品。具備投入成本低、原料來源廣、市場認知度高的生產優勢,目前已在世界各地形成成熟的產業和加工體系。未來的市場預期則如文章開頭所提到——社會各界對此還未形成共識。
  • 有趣的食物鏈 課堂的新生態
    師:同學們,像小蝦、魚、人類之間這種吃與被吃的關係,我們稱為「食物鏈」,用箭頭的形式表述三者之間的關係是:小蝦→魚→人類。(點評:根據學生的提示,一起總結出對「食物鏈」的理解,並告知學生食物鏈的表示方式,這是本課程體系的核心——倡導概念性思維的教學)師:同學們,回到我們剛開始的話題,再來觀察這條食物鏈,如果人類突然不吃魚了,魚的數量會怎樣?
  • 2018中考生物知識點:食物鏈和食物網
    食物鏈和食物網:   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係,主要是吃與被吃的關係,這樣就形成了食物鏈。食物鏈彼此交錯連接,就形成了食物網。   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有毒物質也會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   寫食物鏈時注意:只能以生產者開始,以最高層消費者結束。
  • 食物鏈的幾個未解之謎
    一、食物鏈的平衡是動態平衡平衡不是數學的固定數據,也不是物理學的動態平衡,而是一方隨另一方的增加而增加,減少而減少,而且是平衡的減少。比如,蚊子多了,蜻蜓自然增加,蚊子少了,蜻蜓自然減少。所以說,這種餘地不是一點點,而是可以滿足來年食物鏈的完整。
  • 《極限挑戰5》開啟食物鏈生存戰 迪麗熱巴玩轉海洋館
    一場食物鏈追擊戰即將打響。賈乃亮遇「墨菲定律」,與黃磊糾葛不斷;迪麗熱巴開啟一日遊體驗。在歡樂與緊張並存的氣氛中,「極挑團」還不忘宣傳海洋環保,展開守衛「家園」的生存挑戰。食物鏈追擊戰一觸即發 黃磊緊盯賈乃亮不放在嗨玩體驗的同時,成員們也沒忘記要做「正事」,開啟海洋生物之間的爭奪戰。每位成員隨機抽取北極熊、海獅、企鵝、水母四種不同的身份,按照自然界的食物鏈法則相互競爭。
  • 蘇寧客服雙十一給你科普《大自然食物鏈》
    這一手《大自然食物鏈》可以說是培訓地相當到位了!不過從今年的世界賽來看,SN奪冠的機率確實還蠻大的。師從The Shy的少年阿bin打野小幫兩次基本再難壓制,中路angel亮眼操作不斷,一手阿卡麗秀得飛起,下路huanfeng和swordart雙人組也對線穩定,團戰中有穩定輸出。
  • 初中生物知識點梳理之食物鏈和食物網
    食物鏈和食物網:   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係,主要是吃與被吃的關係,這樣就形成了食物鏈。食物鏈彼此交錯連接,就形成了食物網。   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有毒物質也會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   寫食物鏈時注意:只能以生產者開始,以最高層消費者結束。
  • 去臺灣是自由行,還是跟團遊?女留學生:選錯了體驗完全不同
    去臺灣是自由行,還是跟團遊?女留學生:選錯了體驗完全不同現在經濟發展,出門旅行放鬆成為大家忙碌生活的調味品。很多人在節假日的時候選擇出門旅行,旅行不僅可以放鬆心情,還可以增進感情。很多人去臺灣以後會吐槽「設施很破」「城市建設還不如三線城市」等等,但是仔細想一下,這些人可能是跟團去的臺灣,這樣的印象可以被理解。那麼去臺灣是自由行還是跟團遊呢?女留學生:選錯了體驗完全不同。首先先說說跟團遊,參加過跟團遊的大部分遊客心中一定有一部「跟團遊血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