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6 1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爭創全國文明城市
——(485)——
布丁播報
今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來,各種先進的檢測設備不斷推上戰疫一線,其中胸部CT後來脫穎而出,成為了臨床確診病例的最重要診斷標準之一。在鶴山市人民醫院影像中心,有這麼一群默默無聞的白衣戰士,他們利用各種先進儀器,憑著自己的「金睛火眼」,為確診疾病提供精準的檢測依據。
近日,記者走進了市人民醫院影像中心,看到這裡的醫務人員忙個不停,不少市民也在排隊候檢,也不時有患者被推送入內檢查。市民陳先生剛好也前來複診,該中心主任滕錄霞熱情接待了他,詢問治療進展和康復情況。
陳先生說:「去年,我胸部感覺疼痛,到其他醫院檢查,查不出什麼結果。後來經朋友介紹,到人民醫院做了CT檢查,發現是心血管問題,醫生當時建議不用做手術,吃藥就可以治好。後來按醫囑吃藥,回來複查發現沒有什麼問題了。」
MR設備
數字乳腺機
近年來,為滿足公眾的醫療保健需求,進一步提升臨床診斷準確率,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市人民醫院花大力氣更新了影像中心的監測設備,先後配備了以往三甲醫院才有的磁共振、血管造影機DSA、乳腺X射線攝影、口腔CT等新設備,其中64排螺旋CT在這次戰疫中,為確診市內某例新冠病例發揮了關鍵作用,也為群眾接受體檢提供了便利。
市人民醫院影像中心放射技師呂劍寧說:「這兩年影像中心發展很快,以前我們中心只有兩三臺屬於X光的DR,一臺16排的CT機,市民來做檢查要等四五天。隨著MR、全景口腔牙片機、乳腺鉬靶,特別是64排128層CT機的使用,這些排隊等候時間大為改善,只需要預約一兩天後就檢查了。」
新冠疫情開始以來,市人民醫院影像中心26名醫務人員始終堅守在抗疫最前線,為全市戰疫工作貢獻智慧和力量。該中心主任滕錄霞是影像學碩士研究生,主任醫師,鶴山名醫、市管專家和拔尖人才。作為專科帶頭人,滕錄霞在帶動提升全中心檢測水平的同時,也計劃藉助市鎮兩級醫院之間的醫共體建設的東風,打造統一的影像平臺,實行資源共享,實現中央提出的「大病不出縣、小病不出鎮」的目標。
市人民醫院影像中心主任滕錄霞說:「我們影像中心是準備依託醫共體建設,打造『影像服務平臺』,希望老百姓在當地醫院進行檢查後,圖像傳送到我們影像中心,由我們進行會診和診斷,確診後在當地醫院治療,也就是說,依託醫共體,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到這種福利和福音。 」
來源:鶴山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攝影:韋宇涵 通訊員:陳斯雷)
原標題:《鶴山市人民醫院影像中心:黑白世界裡的「火眼金睛」》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