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練就了一雙善辯肺結節"良惡"的火眼金睛

2020-12-03 東方網

  東方網通訊員蒲欣3月6日報導最近,被許多病患譽為「火眼金睛」和「神眼」的我國第一位獲得影像學博士,第二軍醫大學長徵醫院影像科終身教授、博士後導師肖湘生。如今每周二上午定時在浦南醫院放射科影像專科門診指導讀片,他的技術團隊也入駐浦南醫院,為浦東居民與患者送來福音。

  肖教授火眼金睛賽「PET」

  幾年前,上海一位大學教授發現肺部「長了個東西」,輾轉幾家大醫院都沒能確診,最後找到了第二軍醫大學長徵醫院肖湘生教授。

  肖教授仔細看了看片子,肯定地對他說:「最好明天就手術,越快越好!」後來,手術做了,病理檢查確診為癌症。由於診斷準確、及時,那位教授現在仍健在。

  北京一位老將軍被多家大醫院診斷為肺癌,手術方案都確定了,後來,老將軍的家屬聽說上海的肖教授有絕活,於是,他們經過多方打聽,終於在手術前一天,找到了肖湘生。肖教授診斷他患的不是肺癌而是肺結核,讓他安心養病。為此,將軍免受一刀。幾年過去了,將軍痊癒了。

  慕名而來的病人越來越多。為滿足患者的要求,早在10多年前,肖湘生在國內首次開設影像科門診,專門接待來自全國各地前來求診的各種病人。肖湘生用他特有的「火眼金睛」,從紛繁複雜的生命體徵中,發現肺癌的蛛絲馬跡,挽救了數以萬計患者的生命。

  前些年,深圳有位安女士被肖湘生明確診斷為早期肺癌,並建議她及早手術,但她的家屬得知上海某知名醫院有國際先進的PET檢查,就花了近萬元進行檢查,結果完全相反:良性病變。

  一邊是肺癌專家,一邊是國際先進設備,誰是誰非,一時難住了安女士一家。他們舉棋難定,再次找到肖湘生。肖湘生又仔細看了片子和PET結果,依然堅持惡性腫瘤的診斷結果,要求她儘快手術。安女士最終聽從了肖湘生建議進行手術,結果和肖湘生診斷完全一樣,避免了一場災難。為此,安女士一家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感謝信,稱「肖教授火眼金睛賽PET」。

  肖湘生經常對他的學生和年青醫生們說,診斷是治療的前提,沒有正確的診斷,就沒有有效的治療;診斷錯了,治療一錯,後果不堪設想。

  他告訴記者,早期診斷與肺癌的預後關係密切,如果誤診了,拖到晚期,就意味著病人將面臨死亡。因為目前中晚期肺癌5年生存率仍不到10%,平均生存期只有1年左右。如果早期診斷,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其中許多可活10年、20年甚至更長。在當今影像界,儘管有CT、核磁共振等先進手段提供越來越清晰的圖片,但誤診率仍高達30%以上。而肖湘生對於全國各地來會診的疑難雜症的一次確診率,卻高達98%以上。「診斷比治療更重要。」這句話已成了肖湘生的「口頭禪」。

  我的這一生就盯著「肺結節」不放了

  1941年5月,肖湘生出生於湖南衡東縣的一個僻遠山村。這個農民的孩子,小時候就聰明過人。17歲那年,肖湘生參軍。由於表現突出,18歲他以優異成績考取醫科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廣州軍區167醫院從事放射診斷工作。

  後來,他去單位報到,才知道自己工作的醫院原來是一所結核病醫院。當時大部分年青醫師不安心,一是怕被傳染,二是覺得肺結核沒什麼學的。

  那時,肖湘生看到有的戰士得了肺結核,因為誤診,拖得很重,他的心裡很不是滋味。為此,他暗下決心要當一個優秀的醫生。在那個年代,醫學書籍非常缺乏,肖湘生就把能找到的幾本有關「結核病學」的書籍幾乎全部背記下來。接著,他又閱讀了醫院庫存的幾萬份片子,他把典型的、非典型的、少見的結核病進行分類,對結核病的診斷,尤其對下葉肺結核、空洞性肺結核、支氣管內膜結核等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天道酬勤。1978年恢復研究生考試後,肖湘生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上海第一醫學院,師從我國影像醫學泰鬥榮獨山教授,主攻「肺癌早期診斷」。

  在我國,肺癌居惡性腫瘤發病率的首位。除惡性腫瘤外,良性腫瘤、炎症、結核等其他許多疾病也會在肺部形成結節或腫塊,在X光片上形成陰影,要從各種結節中準確判斷出良惡性質難度很大。

  肖湘生說,肺癌和其他病變都有各自的長相,互相之間有相似之處,也有許多不同的地方,這就是醫生賴以診斷疾病的依據。

  不同的病變在不同時期也有不同的長相,肖湘生告訴記者,例如肺癌的形態、邊緣、內部結構等特徵與良性結節不同,這是我們診斷的基礎。但是這些特徵一般要長到直徑3、4釐米以後才能表現出來,直徑2釐米以下的早期肺癌多數表現不明顯,越小就越不明顯。雖然較大的或較晚期的腫瘤診斷相對容易,但診斷出來意義不大,很難治癒。小的腫瘤、早期腫瘤診斷很難,但診斷出來能大大延長病人的生存期。

  為了煉就一雙「火眼金睛」,在碩博連讀的整整7年間,肖湘生常常一個人躲在實驗室默默苦讀、勤練。那段時間,他幾乎把中山醫院放射科X光片庫當寢室,把幾萬份肺部陰影X光片進行歸類統計、分析比較。此外,他還把外科醫生切下的含有肺癌的肺組織,製成標本與術前的X光片進行仔細對照,接著在片子上尋找可疑的徵象,然後再到標本的對應部位進行對照,並切下製成病理切片,到顯微鏡下看是什麼病理組織。就這樣,他在顯微鏡下研究了近萬張術前、術後的X光片,細細地與病理切片反覆對照,將所有肺癌在X光片上的徵象都熟記於心。現在,只要片子上有一點異樣,他都能敏銳地捕捉到,並能基本判斷出哪個是良性,哪個是惡性。

  一次,他的一位朋友到肖湘生家作客,隨意翻了翻他書架上的幾十本影集,結果看到的全是各種肺癌標本和X光片的照片。朋友突然明白了肖湘生煉就「神眼」的背後,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艱辛。

  有人問肖湘生最大的愛好是什麼?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我這一生就盯著「肺結節」不放了。」

  這樣的工作,他一幹就是50年

  為了攻克肺癌等醫學堡壘,肖湘生為此幾乎付出了他畢生精力和智慧,取得了累累碩果。他在國際上首先建立了早期肺癌檢出的最優方案;首次提出小葉間隔增生是肺癌分葉的主要因素;最早明確了空泡徵的病理基礎和它對早期腺癌和肺泡癌的診斷價值;在世界上首次明確了胸膜凹陷徵的病理機制和分型,提出典型者對肺癌診斷有特異性;闡明了肺癌動態增強的分子生物學機制及其對良惡性結節的鑑別價值;最早報導MRI信號模式和點簇狀高信號對肺癌組織類型的鑑別意義。

  「診斷比治療更重要。」從醫50年來,肖湘生對於醫生的責任有異於常人更深刻的思考。他說:「一個好醫生,正確的診斷可以拯救一條生命,也可能挽救一個家庭。」為此,他永遠奔波在為患者服務的路上,用他的「火眼金睛」為萬千家庭帶去福音。

相關焦點

  • 練就「火眼金睛」,當好時代「瞭望者」
    摘 要:全媒體時代,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新聞工作者只有練就「火眼金睛」,堅持不懈培養洞察力,深入一線提高發現力,面對複雜輿情增強鑑別力,才能當好時代「瞭望者」,不斷提高主流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 靈敏觀測引力波伽馬暴,「懷柔一號」如何練就「火眼金睛」?
    引力波和與之相伴的伽馬暴都攜帶了豐富的物理信息,穿越億萬光年,向我們展現和描繪這一重大物理事件的始末。天文學家通過多種觀測和數據分析手段對其中所攜帶的信息進行解讀,可以檢驗已有的理論模型,發展新的理論模型。從而揭示這一宇宙高能過程的內在規律。「懷柔一號」GECAM衛星系統載荷總師李新喬說,來自遙遠的高能天體源的X射線和伽馬射線雖然能量很高,但是卻被地球大氣強烈地吸收。
  • 肺結節良惡性的表現是什麼?
    肺結節有良性與惡性之分,良性的肺結節通過科學的治療手段,可以緩解疾病的症狀,但是惡性的肺結節,治療的難度較大,很多患者並不知道自己的肺結節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肺結節怎樣分辨是良性還是惡性?目前判斷肺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最好的方法是做肺部的CT。良性的肺結節,通過CT呈現出邊緣光滑的形態,而惡性的肺結節,表面會出現毛刺,胸膜有凹陷的現象,容易引發充氣支氣管徵和空泡症。檢查出肺結節的患者要及時做進一步的檢查,肺結節出現變化,要引起重視,儘早採取有效的方法治療,以免誘發肺癌。
  • 【雙十佳·事跡展播】「火眼金睛」| 殷書記
    對我來說,不讓一絲執法瑕疵從我眼中遛過,這就是我的職責。」在殷書記的辦公室、床頭、微信收藏中,全都是法律法規的釋義解析、典型案例、專家解讀等書籍資料,他說只有擁有豐厚的法律知識「法制工作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線,我必須踐行公平正義的執法理念,練就火眼金睛的本領,不放過案件中的任何問題,這是我們工作的根本。」
  • 體檢發現肺結節怎麼辦?關於肺結節的疑問,答案都在這裡!
    完善相關術前準備後,胸外科專家團隊為這名患者在胸腔鏡微創下行右上肺結節楔形切除手術,術中病理結果回報:右上肺浸潤性腺癌,進一步行肺癌根治術(右上肺葉切除+縱膈淋巴結清掃術)。術後患者恢復良好,術後第一天即可下床活動,術後第三天拔管。因體檢及早發現了癌變結節,及時切除了病灶,為患者治療贏得了最佳時間,術後6天患者順利出院。
  • 「懷柔一號」練就觀測引力波伽馬暴的「火眼金睛」
    引力波和與之相伴的伽馬暴都攜帶了豐富的物理信息,穿越億萬光年,向我們展現和描繪這一重大物理事件的始末。天文學家通過多種觀測和數據分析手段對其中所攜帶的信息進行解讀,可以檢驗已有的理論模型,發展新的理論模型。從而揭示這一宇宙高能過程的內在規律。「懷柔一號」GECAM衛星系統載荷總師李新喬說,來自遙遠的高能天體源的X射線和伽馬射線雖然能量很高,但是卻被地球大氣強烈地吸收。
  • 肺結節=肺癌?這四類人群已經被列入高危!
    近幾年,越來越多人在體檢中被查出了肺結節。雖然結節看起來只是影像上的一個小點,但大家也不免會恐懼,這個恐懼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害怕結節是癌;二是害怕結節將來會變成癌。那肺結節到底是什麼呢?它是不是等於肺癌?發現肺結節怎麼辦?
  • 純磨玻璃肺結節、實性肺結節和混合性肺結節,哪個是肺癌?
    大家拿到肺CT報告單,發現了肺結節,一般報告上都會對肺結節進行描述分析,會把肺結節分為純磨玻璃肺結節、實性肺結節和混合性肺結節,這三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大家更關心的是這三種結節哪個肺癌的可能性大?什麼是肺結節?
  • 「肺結節」是肺癌前兆嗎?要不要切?這個視頻太形象了!
    檢查出肺結節,患者起初一般比較慌張。「是惡性的嗎?」「還有治癒的機會嗎?」「要手術切掉嗎?」 今天,我們通過趣味視頻的形式,帶大家解開肺結節的神秘面紗! 肺結節如此普遍,它到底是個啥?
  • 肺結節是什麼?哪些肺結節需要手術治療?醫生這樣解答
    當我們的肺部受到傷害的時候,會影響到我們人體的呼吸系統,人體內環境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比如肺結節,非常猖狂如何在生活中治療,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一、肺結節是什麼,肺結節如何管理?其實簡單地來說,肺結節是影像學上的一個概念,是肺部CT上的陰影,再通俗一點來說就是肺部的一個「小坨坨」。人們通過體檢發現肺部有結節樣的結構,則稱之為肺結節。
  • 專家為你解惑:面對「肺結節」從無到有,如何診斷?有哪些症狀?
    隨著CT體檢篩查的普及,發現「肺結節」很常見。肺結節之所以會引起大眾的足夠重視,是因為相當一部分的肺結節就是「早期肺癌」。如果得到及時、早期的治療,效果是很好的!然而,肺結節 ≠ 早期肺癌。那麼,面對眾多的「肺結節」,該如何診斷?何時幹預?
  • 肺部結節怎樣看良惡性?3點或利於鑑別,肺結節與肺癌並不是等號
    其中的原因就是他們無形當中把肺結節與肺癌畫上等號。肺部結節怎樣看良惡性?3點或利於鑑別,肺結節與肺癌並不是等號實際上,在檢出的肺部小結節中,絕大多數是良性結節,3mm以下的結節癌變可能性僅0.2%,直徑≤6mm實性小結節絕大部分良性,惡性概率小於1%。那麼,惡性肺結節有哪些特徵呢?
  • 一文了解肺結節!|惡性腫瘤|肺小結節|肺結節|CT|肺癌|手術|-健康界
    肺小結節薄層CT:肺小結節薄層CT是中山醫院放射科專門針對肺結節開設的檢查項目,層距可低至1mm,對肺小結節的解析度更高,還可以精確測定結節的密度,通過三維重建可精確測量結節的體積、與血管的關係、邊緣等,有利於良惡性的判斷,可用於肺小結節的明確診斷及隨訪檢查。目前是肺結節首選的檢查方法。
  • 有肺結節的人,都值得看一看
    想要避免這種不必要的驚慌,我們首先要弄明白肺結節究竟是什麼?隨著CT、體檢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在檢查中發現自己有肺結節,且發病年齡越發年輕化。很多人看到檢查結果,第一反應就是「肺癌」。而研究表明,肺結節和「肺癌」並不是一回事,現階段大概兩成的健康人群存在肺結節。
  • 肺結節病人做PETCT有意義嗎? - 呼吸科孫思慶醫生
    臨床上經常遇到許多病人,體檢時發現了肺結節,十分緊張,怕這個肺結節是腫瘤,又聽說PETCT對檢查腫瘤的效果特別好,到醫院來要求醫生給他開一個PETCT的檢查。什麼是PETCT檢查?PET全稱為正電子發射型計算機斷層顯像,是核醫學領域比較先進的臨床檢查影像技術。
  • 體檢發現肺結節竟是癌?關於肺結節,專家這樣說
    手術後,病理結果回報:右上肺浸潤性腺癌,進一步行肺癌根治術(右上肺葉切除+縱膈淋巴結清掃術)。 因體檢及早發現了癌變結節,及時切除了病灶,陽女士贏得了最佳手術時間,目前已經順利出院。發現肺結節一定是癌嗎?應該如何處理?該院醫生進行解答。哪些人是肺結節的高危人群?
  • 劉闖有一雙「火眼金睛」
    劉闖也因此獲得了「火眼金睛」的美譽。2018年,公司與西北工業大學成立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截至目前,已獲得40多項國家專利、30多項國際專利。劉闖正努力實現讓智能方便生活的創業初衷。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劉闖和團隊成員在人臉識別技術上增加了人臉測溫,測溫精度誤差在±0.2℃範圍內,0.5秒完成測溫數據。該項技術被學校和企業廣泛採用。
  • 白紅利教授:肺結節CT報告的解讀_健康界
    點擊查看 2019年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舉辦的,車國衛教授+團隊病友沙龍——肺結節診治及術後處理多學科論壇上,來自華西醫院放射科的副主任醫師白紅利教授為我們帶來了關於肺結節CT報告的解讀。
  • 在患者心腔內放入一雙「火眼金睛」,醫生精準除「心病」!
    這種「心病」用常規方式難「看清」  這一「心病」困擾黃女士許久,最主要的原因是「室性早搏」位置比較特殊。體表心電圖提示,她的早搏起源於左室乳頭肌。這一手術是將心導管定位於心律失常發作的部位,利用射頻電流能量轉換為熱能,引起心肌細胞電生理學改變,因此可以根治心律失常。  要進行射頻,就要精準定位目標部位。但對於乳頭肌起源的室性早搏,如果用常規的三維電解剖標測系統進行標測,比較困難。這一標測系統不能充分顯示乳頭肌結構,而且乳頭肌本身結構複雜,毗鄰組織較多,射頻導管難以準確到位和穩定貼靠,容易損傷毗鄰組織,引起一系列嚴重的併發症。
  • 孤立性肺結節:怎麼判斷是不是肺癌?
    有研究報導,結節的直徑與良惡性有關,結節直徑越大,惡性比例越高,結節直徑越小良性的可能性越大。多項大型肺癌篩查試驗中,肺結節的檢出率已經升至8%~51%,而惡性肺結節的比例僅為1.1 ~ 12%。由於肺結節的高檢出率、低惡性率,以及它可能是早期肺癌的表現,因此,早期明確肺結節的診斷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