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就「火眼金睛」,當好時代「瞭望者」

2020-11-27 中國軍網

摘 要:全媒體時代,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新聞工作者只有練就「火眼金睛」,堅持不懈培養洞察力,深入一線提高發現力,面對複雜輿情增強鑑別力,才能當好時代「瞭望者」,不斷提高主流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關鍵詞:洞察力;發現力;辨別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在「四力」中,「眼力」是新聞工作者觀察事物、發現新聞的重要素質。

當前,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思想文化相互激蕩、價值觀念多元多樣,意識形態領域鬥爭面臨前所未有的複雜形勢。新聞工作者應在紛繁複雜的輿論場中練就「火眼金睛」,以過硬「眼力」不斷發現和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新聞作品,不斷提高主流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展現時代風貌、引領社會風尚、凝聚強大力量。

一、培養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洞察力

視角獨特能見其新,洞察深刻能見其本。新聞是客觀事物在作者頭腦中能動反映的產物,新聞作品的優劣,取決於捕捉和把握事物具體特徵和內在本質的能力。眼力深邃,善於洞察事物本質,則能發現反映時代精神、引起廣泛共鳴的好新聞。練就過人洞察力來自以下三個方面:

從政治素養中來。毛澤東同志曾形象比喻:「有了學問,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遠很多東西。沒有學問,如在暗溝裡走路,摸索不著,那會苦煞人。」這一學問,指的是馬克思主義思想。以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行動指南,堅持政治家辦報、辦刊、辦網,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作指導,以政治敏銳引領新聞敏感,心裡裝著「天安門」,必然看得清、看得透、看得遠,就能夠洞察蘊含於一般事物中的重要信息、重大價值、重要意蘊,即使站在「田埂邊」,也能抓到「上接天線、下接地氣」的好新聞。

1998年,美國總統柯林頓訪華期間,曾參觀上海圖書館。參觀結束後,柯林頓在座談會上談及21世紀世界和中國發展時,忽然話鋒一轉,公開重申對臺灣「三不」原則:美國不支持臺灣獨立,不支持「一中一臺」「兩個中國」,不支持臺灣加入任何必須由主權國家才能參加的國際組織。這是美國總統首次聲明「三不」原則。新華社記者憑藉敏銳的政治觸角,迅速採寫了《柯林頓總統公開重申對臺灣「三不」原則》的新聞,短短375個字的消息獲得第九屆中國新聞獎,彰顯出新聞工作者時代航船「瞭望者」的卓越洞察力。

從視野格局中來。「高亭新築冠鰲峰,眼力超然信不同。」南宋詩人陸遊的名句,深切揭示了眼力與視野格局的關係。畫好一山需胸有千峰萬巒,寫好一兵需心懷雄獅百萬。新聞工作者要提高認識世界、把握事物規律的水平,必須始終關心大勢、關切大事、關注大局,著力培養多角度觀察思考問題、由點及面看問題的能力素質。

1985年春,著名軍事記者江永紅在西南前線採訪,27天內在《解放軍報》發表了4個頭版頭條,形成轟動效應。其秘訣在於他雖然身在火線,但以全局視野抓新聞,4篇稿件既是戰地報導,也是透過硝煙聚焦中心的報導。他切合後方正在開展的理想信念教育,以前線戰鬥故事回應社會關切的熱點問題,他採寫的通訊《理想,在戰火中閃光》生動反映了廣大官兵用生命和鮮血捍衛祖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崇高理想信念……一系列稿件有效回應了熱點、有力引導了輿論。

從實踐經驗中來。「涉淺水者見蝦,其頗深者察魚鱉,其尤甚者觀蛟龍。」 軍隊新聞工作者必須把基層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帶著感情走基層、帶著責任走基層,同官兵坐在一條板凳上、睡在一頂帳篷裡、爬在一個戰壕裡,才能「看」到更加真實、生動的強軍故事。

2011年,解放軍報社在「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中,第一時間推出「阿里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哨所巡禮」專欄,近百名軍事新聞工作者深入山區野營、島礁營區、邊防哨所抵近觀察、親身體驗,採寫、刊發了《千萬裡,我守護著你》《千百次,你錘鍊著我》《今夜,甘巴拉瞪大眼睛》等大量鮮活的新聞作品,受到讀者普遍讚揚。

二、提高從尋常中看見不尋常的發現力

藝術大師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發現力是軍事記者採寫新聞的基本能力和素質,作為軍事新聞人,應該時刻關注官兵的強軍實踐,用心挖掘深藏於平凡事件深處的真理、真諦、真情,從司空見慣的練兵備戰活動中發現、挖掘出好新聞,為實現強軍目標贊與頌、鼓與呼。

善於見微知著。優秀的軍事新聞工作者能夠從事件的細枝末梢中還原事件原貌,能從平凡中發現偉大,從質樸中發現崇高,推出既有思想深度又有情感厚度的作品,吸引官兵、打動人心。

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就是見微知著的榜樣。1936年,斯諾飛赴延安採訪了4個月。他從毛澤東打滿補丁的衣服、朱德用馬尾毛做的牙刷、彭德懷用降落傘做的背心、林伯渠用線繩兒纏著一條腿的眼鏡中,看到了一種獨特的力量,他把這種力量稱為「謎一樣的東方魔力」,並斷言這是中華民族的「興國之光」。正是憑藉過人的見微知著本領,斯諾寫就了聞名世界的新聞佳作《紅星照耀中國》。

善於以小見大。人們常說,好文章要以小見大。這個「見」字,就是善於從平凡的軍營生活中捕捉「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新聞點,通過細節挖掘出強軍路上的感人故事;善於發現小故事中的時代命題、深刻內涵,讓受眾從身邊人身邊事中聽到「滾滾驚雷」。

2017年,我軍「脖子以下」改革拉開序幕,《解放軍報》「基層傳真」專版編輯張科進深入基層蹲點,採寫了《「訓練標兵」調入英雄連後》等多篇報導,每一篇報導都以發生在連隊普通官兵身上的「凡人小事」反映改革大主題,以小見大的生動故事,精彩呈現出廣大官兵在軍事變改中面對個人進退、利益得失時的無私奉獻精神和高尚品質。

善於以點帶面。 在2010年舟曲抗擊泥石流災害新聞報導中,由新華社記者採寫的《有一種青春激情燃燒—記中國「90後」士兵》等系列報導引起廣泛關注。報導以舟曲救災為背景,截取一段段感人的救災畫面,從救災現場延伸到軍隊建設,從救災個體延伸到軍隊主體,回應了社會上對90後士兵逐漸成為軍人方陣中的主體後,能否擔當起維護國家安全、保護人民生命財產歷史重任的關切。這種以點帶面的報導視角,不僅寫出了新意,更寫出了深度。

三、增強從紛繁中「撥開雲霧看峰巒」的鑑別力

「嵐煙欺眼力,不見鹿皮翁。」新聞實踐中常常會遇到此類現象:不同的作者採訪同一件事、同一批人,得到的新聞卻有著極大區別。造成區別的原因就在於新聞辨別力的高低,優秀的新聞工作者,能見人之所見,亦見人之所未見,具備廓清迷霧辨是非的高超眼力。具體說來,需要把握好「三字訣」。

不畏浮雲遮望眼的「準」字訣。時代在發展,新的挑戰也在不斷湧現。全媒體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使新聞海量信息爆炸,受眾已邁入「情感滿足需要,事實變得次要」的後真相時代,信息多元飛速傳播,真相往往「反轉」,導致網上輿論鬥爭異常激烈。面對複雜局面,新聞工作者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敏銳的目光,提高洞察力、研判力、處置力,以堅定的政治立場、鮮明的態度觀點,大力揭露涉軍虛假信息、堅決批駁錯誤言論,用權威信息和正面言論引領輿論走向,掌握網上輿論鬥爭主動權。

橫看成嶺側成峰的「獨」字訣。提高辨別力,需要堅持不懈培養鍛鍊觀察事物的獨特視角,找到新聞的燃點、亮點、淚點,採寫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精品力作。長江韜奮獎獲得者、解放軍報社高級編輯胡春華,在抗洪前線採寫的生長於特區的某部戰士李向群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誘惑,樹立遠大理想,在抗洪火線光榮入黨、壯烈犧牲的英雄事跡,有力回答了改革開放中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是否堪當大任的時代之問。《解放軍報》連續刊登4個頭條,累計刊發27個整版,深入宣傳英雄的時代價值,使李向群成為我軍繼雷鋒後,又一個高規格、大規模宣傳的重大典型。

總把新桃換舊符的「新」字訣。近年來,我軍在網際網路微博、抖音、微信公眾號等平臺上建立多個帳號,推送軍事新聞報導,鮮活的形式和生動的內容吸引不少「粉絲」,體現了軍隊新聞媒體與時俱進的先進理念。2015年,人民網、新華網等36家主流網絡媒體,刊載了赴馬裡維和的陸軍某工兵團下士管泰然百餘篇「藍盔日記」,讓中國維和軍人的故事得到廣泛傳播。這樣良好的宣傳效果,得益於軍事新聞工作者「眼界」與時代同步、「眼光」與網絡接軌,「眼力」在創新中不斷提高。

(作者系火箭軍政治工作部宣傳文化中心報社副社長)

相關焦點

  • 靈敏觀測引力波伽馬暴,「懷柔一號」如何練就「火眼金睛」?
    看得寬、看得遠、看得清離不開高科技的「眼睛」,GECAM的每一隻「眼睛」都晶瑩剔透,經過了研製人員的精雕細琢,練就「火眼金睛」。供圖: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原標題:「懷柔一號」練就觀測引力波伽馬暴的「火眼金睛」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張航流程編輯:u004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 「懷柔一號」練就觀測引力波伽馬暴的「火眼金睛」
    看得寬、看得遠、看得清離不開高科技的「眼睛」,GECAM的每一隻「眼睛」都晶瑩剔透,經過了研製人員的精雕細琢,練就「火眼金睛」。供圖: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
  • 他練就了一雙善辯肺結節"良惡"的火眼金睛
    東方網通訊員蒲欣3月6日報導最近,被許多病患譽為「火眼金睛」和「神眼」的我國第一位獲得影像學博士,第二軍醫大學長徵醫院影像科終身教授、博士後導師肖湘生。如今每周二上午定時在浦南醫院放射科影像專科門診指導讀片,他的技術團隊也入駐浦南醫院,為浦東居民與患者送來福音。
  • 魔方FOF投顧負責人聞群:練就發現超額收益的火眼金睛
    多年的從業經驗讓聞群練就發現超額收益的火眼金睛,她說,私募產品選擇的時候,更多地選擇符合特定風格,滿足配置需求的產品,同時能夠在該策略領域表現優異,創造超額收益。但這種選擇並不是一勞永逸,而是需要不斷地研究和調整的。
  • 【雙十佳·事跡展播】「火眼金睛」| 殷書記
    「法制工作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線,我必須踐行公平正義的執法理念,練就火眼金睛的本領,不放過案件中的任何問題,這是我們工作的根本。」
  • 劉譯璟:志當瞭望者的搖滾青年科學家
    劉譯璟:志當瞭望者的搖滾青年科學家。視頻剪輯:許子陽工作中的劉譯璟,是一名嚴謹理性的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科學家,生活中的他,則是一個熱愛搖滾的熱血青年。本人供圖16歲邁入大學校園,20歲攻讀碩士學位,26歲北大博士畢業,這樣的人,一定是個學霸吧?「我就是上學早而已,而且是八年制義務教育。」
  • 收費站半年收繳液壓千斤頂23個,百般花樣逃不過「火眼金睛」
    為了逃繳高速通行費,部分駕駛員可謂是絞盡腦汁,然而機關算盡,終究逃不過收費員的火眼金睛。針對各種各樣的高速逃費亂象,高速收費站工作人員早已練就「火眼金睛」,屢屢識破各種小伎倆,讓逃費行為無所遁形。實際上,湖南高速公路(ID:hngsgl)報導過眾多逃費失敗的案例,今天小編就來盤點讓高速公路收費員司空見慣的逃費伎倆。
  • 「瞭望者」胡鞍鋼
    「瞭望者」,他則以此自喻。   「持續發展」戰略引起高層關注   胡鞍鋼、王毅代表中國科學院國情分析研究小組執筆的《生存與發展》發表於1989年,有人評價為胡鞍鋼的「開篇之作」、「成名之作」。   當年,與「摸著石頭」改革的步伐相伴隨,各種政策諮詢機構應運而生。自1986年起,還是中科院自動化所博士生的胡鞍鋼開始國情研究。
  • 追隨「天問一號」的「火眼金睛」
    (原標題:追隨「天問一號」的「火眼金睛」) 新華社上海
  • 「火眼金睛」 磁控膠囊胃鏡現身進博會
    觀察這顆能查胃的神奇膠囊,它與普通的膠囊藥丸大小相似,就像火眼金睛的孫悟空一樣可以鑽進人的肚子裡探秘消化道,而且還是一個一次性「機器人」,既能讓胃鏡檢查安全而簡便,也避免了交叉感染。(原標題:一次性機器人「火眼金睛」 磁控膠囊胃鏡現身「進博會」)
  • 氣象衛星:「俯瞰」林火的「火眼金睛」
    氣象衛星經常被稱為探測森林草原火災的「千裡眼」,它的中紅外通道可謂「火眼金睛」。當地面出現火點時,中紅外波段的亮溫將急劇變化,和周圍的像元形成明顯反差,遠遠超過遠紅外波段增量。「火眼金睛」適用於探測森林、草原等地面火點。
  • 會「火眼金睛」的有三個人,兩個是孫悟空大哥,一個猴子見了就跪
    86版西遊記家喻戶曉,大家對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印象深刻,只要孫悟空使用它,那麼妖魔鬼怪就在他面前無法遁形,不過只要你讀過原著就會發現事實並不是那樣,孫悟空壓根就沒有真正的「火眼金睛」,而真正具有這門神通的是另外三個人。
  • 異纖清除技術:原棉檢驗的「火眼金睛」
    在這裡,高速彩色CCD相機就像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對快速下落的棉花流進行檢測,並將拍攝到的圖像信息迅速地傳輸給計算機進行處理,之後控制裝置按照計算機指令,開啟電磁閥噴出高速氣流,將異型纖維和雜物從棉花流中準確地「打」出來。 棉花在檢測部分下落的距離為70多釐米,在這個過程中,完成圖像拍攝、計算機處理和氣流噴射分離,整套程序完成的時間不到1秒鐘。
  • 勤耕「基層之土」,當好發展「園丁」
    因此,把幹部放到基層去耕耘,去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啃下硬骨頭,才能當好基層建設的「園丁」。找準群眾的卡點、難點,找到問題的痛點、堵點,必須要深入群眾,換位思考,孜孜不倦當好政策的傳播者、執行者、協調員,也才能融入群眾。
  • 【當好新時代的奔跑者】江瑞榮:做好馬鑾灣新城的「園丁」
    一心為馬鑾灣新城當好「園丁」的江瑞榮二話不說投入鑽研。但現實很快給了他「下馬威」——譬如,環灣岸線原先是分段設計的,其協調性與串聯性達不到新規劃頂層設計理念要求,必須重新調整,同時還要兼顧閩南文化元素,儘量接地氣。  為此,江瑞榮帶領團隊赴深圳、杭州等地調研學習,對接相關部門和專家,翻閱大量資料。
  • 劉闖有一雙「火眼金睛」
    劉闖也因此獲得了「火眼金睛」的美譽。2018年,公司與西北工業大學成立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截至目前,已獲得40多項國家專利、30多項國際專利。劉闖正努力實現讓智能方便生活的創業初衷。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劉闖和團隊成員在人臉識別技術上增加了人臉測溫,測溫精度誤差在±0.2℃範圍內,0.5秒完成測溫數據。該項技術被學校和企業廣泛採用。
  • 火眼金睛消防安全提示:插線板該怎麼使用
    下面請火眼金睛消防安全老師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插線板消防安全事故案例2020年6月22日凌晨2時許,深圳龍華區民治街道馨園小區一期6棟603房發生火災,過火面積約20㎡,火災造成2人死亡,起火原因系移動插線板電源線發生電氣故障起火,引燃相鄰可燃物所致。「消防知識宣傳」提醒:1、「萬能孔」插線板請不要再繼續使用。
  • 暖通測漏「火眼金睛」海康威視熱像儀-H10
    (原標題:暖通測漏「火眼金睛」海康威視熱像儀-H10) 海康威視可視測溫熱像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