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家使用中子探測奇特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

2021-01-15 萬象經驗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是物質的宏觀量子相,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條件下才會出現。更多地了解物質的這些階段可以幫助研究人員更好地理解基本的量子行為,並可能為未來的量子技術做出貢獻。

來自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凱特·羅斯和加文·海斯特在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探測一種叫做矽酸鐿的物質。羅斯認為,矽酸鐿是唯一一種基於稀土元素的磁性材料,它顯示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證據,可能是理解其他基於稀土元素的磁鐵中量子現象的關鍵。通過用中子探測矽酸鐿的樣品,羅斯希望能繪製出這種獨特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的詳細地圖,然後利用這張地圖通過識別其他磁性材料中奇異的量子態來驗證她的假設。羅斯和她的合作者在《物理評論快報》雜誌上發表的論文中討論了他們的發現。

羅斯說:「如果我們能更好地理解我們在這種材料中看到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那麼我們就有可能利用這一知識在其他基於稀土元素的磁性材料中發現類似的多體量子態。」

羅斯解釋說,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也被稱為BEC相,是一種量子流體,其中的粒子不再像單個實體那樣活動,而是像波一樣在單個統一系統的結構上相互同步移動。它不同於任何固體、液體、氣體或等離子體,只在接近絕對零度下出現。科學家們對這種獨特的物質狀態仍有許多需要了解的地方,但人們希望有一天它的獨特性質會對先進材料有所貢獻。

「在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和當前的量子技術提議之間沒有直接聯繫。但關於這種材料的行為,我們還有很多要了解,而回答這些量子現象的基本問題將是未來科學成就的基礎。」海絲特說。

首先,人們一直認為,基於稀土元素的磁性材料中不會出現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因為這些特殊的磁相互作用似乎不夠各向同性,不足以出現BEC相。但是,在過去的實驗中觀察到矽酸鐿中BEC相的證據後,羅斯和她的團隊懷疑這個假設可能是錯誤的。

「當我們看到BEC階段的證據時,我們真的很驚訝。這表明,鐿是一種比我們先前認為的更為廣泛的成分,用於形成許多體量子態。」羅斯說。

為了更好地理解矽酸鐿承載BEC相的能力,羅斯在ORNL實驗室的散裂中子源(SNS)上使用了冷中子斷片光譜儀(CNCS),在高通量同位素反應堆(HFIR)上使用了固定入射能量三軸光譜儀(FIE-TAX)來探測矽酸鐿的結晶樣品。在阿貢國家實驗室和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進行了補充X射線和中子散射測量。

這些實驗已經進行了近4年。羅斯的研究小組在2015年首次開始種植矽酸鐿樣品,並繪製出這種材料的行為圖。與他們的合作者一起,他們使用了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和加拿大舍布魯克大學的各種探測器來首次觀察這種物質的行為,但他們渴望使用中子散射來探測他們的樣品。

海斯特說:「中子具有很強的穿透力,當它們穿過我們的樣品時,它們會攪動這些湧現的量子粒子,這樣我們就可以準確地測量這些粒子在矽酸鐿微觀結構中的行為。」

為了準備中子散射的樣品,羅斯和她的合作者必須切割和排列每一個單獨的晶體,使每個晶體都朝向同一個方向。此外,羅斯不得不將她的矽酸鐿樣品暴露在磁場中,並使用一個特殊的冷卻室將其冷卻到-272.9°C,這比星際空間還要冷,而且非常接近絕對零度。

羅斯說:「把這個實驗放在一起需要做很多工作,但我們得到的數據絕對值得努力。」

羅斯和赫斯特希望他們的工作不僅能揭示出矽酸鐿的BEC相的獨特性,而且能讓研究人員更好地理解以稀土元素為基礎的其他磁性材料中普遍存在的量子現象。

「我們當然有興趣了解更多關於矽酸鐿BEC階段的具體情況,但我們希望我們在這裡學到的東西也能幫助我們的同事在稀土材料中發現更多的量子態。這種基本的理解對於形成未來量子技術的材料平臺至關重要。」羅斯說。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條件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才會出現?
    矽酸鐿是唯一一種基於稀土元素的磁性材料、矽酸鐿顯示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的證據,這可能是理解其他基於稀土元素的磁體中量子現象的關鍵。通過探測帶有中子的矽酸鐿樣品,研究人員希望生成這種獨特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的詳細圖,然後利用該圖通過識別其他磁性材料中的奇異量子態來驗證假設,其研究發現發表在了《物理評論快報》期刊上。
  • 宇宙最冷的物質,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科學家用它來尋找暗物質
    在一篇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的新文章中,強調了利用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的獨特性質尋找軸子。軸子被認為是極低質量的粒子,在空間中流動,很少與普通物質相互作用。它們的信號非常微弱,使得探測變得非常困難。這大致相當於你從火星上使用手機的人身上獲得的信號功率。如果它存在的話,將意味著「奇異的自旋相關力」。
  •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磁性粒子的排斥行為
    大約15年前,德國明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ünster,Germany)的研究人員首次成功地在室溫下實現了磁子的一種新量子態——磁粒子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也被稱為「超光速體」,即通常只發生在極低溫度下的物質極端狀態。從那時起,人們注意到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在空間上保持穩定,儘管理論預測,作為吸引人的粒子的磁子凝聚體應該會坍塌。
  • 我國首次獲得原子晶片上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
    新華網上海12月9日電(記者楊金志)記者從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獲悉,由中科院院士王育竹領導的研究小組,近日實現了我國第一個原子晶片上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標誌著我國冷原子物理研究和量子信息存儲技術研究取得標誌性進展。
  • 中國科學家成功實現「玻色-愛因斯坦凝聚」
    中新社上海七月七日電(記者孫自法)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獲悉,該所原子光學研究組的科學家們經過三年的努力,已成功地觀察到了銣原子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現象。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專業網站上幾天前已飄起了五星紅旗,認可並向全球發布了我們的實驗結果。」領導這一項目實驗的中國科學院院士王育竹言語欣慰而興奮。
  • 人類首次遠程製作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物質
    Amruta Gadge博士的家距離蘇塞克斯大學的實驗室約3公裡,目前她只能居家工作,可以在她的屏幕上看到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圖像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新冠病毒疫情隔離期間,英國一位物理學家在自家客廳利用量子技術遠程控制實驗室設備
  • NASA創超低溫「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當溫度低到了極限,原子的運動也變得像同臺起舞者那樣同步,這種奇異的現象被稱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為了研究它,科研人員需要將原子冷凍到僅僅高於「絕對零度」的溫度,原子的能量才能趨近最低,並接近絕對靜止狀態。
  • 首次證明:曾不可能的超導體,超導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被發現
    但在溫度計的另一端有第五種物質狀態,稱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BEC)。東京大學固態物理研究所的岡崎小三副教授說: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是一種獨特的物質狀態,因為它不是由粒子構成的,而是由波構成的。直到目前,超導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還只是理論上的,但科學家現在已經在實驗室裡用一種基於鐵和硒(一種非金屬元素)的新型材料證明了這一點。這是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第一次被實驗證實是作為超導體是可行的;然而,物質的其他表現形式或狀態也可以引起超導。
  • 首次證明:曾不可能的超導體,超導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被發現!
    但在溫度計的另一端有第五種物質狀態,稱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BEC)。東京大學固態物理研究所的岡崎小三副教授說: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是一種獨特的物質狀態,因為它不是由粒子構成的,而是由波構成的。當它們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時,某些材料的原子就會散落在太空中。這種塗抹會增加,直到原子(現在更像波而不是粒子)重疊,彼此變得難以區分。
  • 雷射冷卻及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光明日報-光明網
    1924年,印度物理學家玻色最先提出了一種對光子的統計方法。1925年,愛因斯坦將玻色的理論推廣到有質量的原子體系中,預言了一種新的物質狀態的存在。根據預言,在極低的溫度下,由服從玻色-愛因斯坦統計的原子構成的氣體可能會發生神奇的轉變,處於最低的能量狀態上的原子數目會隨著溫度的降低逐漸增大,直到幾乎所有的原子都處於這一個能量狀態上,而整體呈現出一個量子狀態。
  •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是個什麼鬼!
    那麼離它的滅亡之日也就不遠了總而言之經歷是曲折的,結局是圓滿的現在,讓我們從電影裡跳出來看看這個幽冥――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到底是個什麼鬼來做一個惡作劇吧將一團氣體放在一個冰箱裡設想這個冰箱裡的溫度可以不斷地降低直到溫度降到極限比如接近絕對零度
  • 一種新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背景大約一百年之前,著名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與薩特延德拉·納特·玻色(Satyendra Nath Bose )預測量子力學會使得大量粒子「齊聲歌唱」,其表現如同單一的粒子。這個現象稱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BEC)。下面詳細解釋一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這一物理現象。
  • 暗物質是由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構成的?愛因斯坦遺產又作重大貢獻
    比如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當1924年愛因斯坦寫下關於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論文時,他自己還不大相信這種奇異的現象和物質態能很快被人們所發現。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簡稱BEC)是愛因斯坦在九十多年前預言的一種新物態。
  • NASA創造出超低溫「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原標題:NASA創造出超低溫「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舞者同臺起舞,動作一致時,妙不可言。當溫度低到了極限,原子的運動也變得像同臺起舞者那樣同步,這種奇異的現象被稱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為了研究它,科研人員需要將原子冷凍到僅僅高於「絕對零度」的溫度,原子的能量才能趨近最低,並接近絕對靜止狀態。
  • 「高溫」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研究獲突破性進展—新聞—科學網
    這種狀態後來被稱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BEC)」,被稱為是與氣態、液態、固態、等離子態並列的,物質的「第五態」。 自此,很多實驗物理學家致力於實現愛因斯坦的預言。然而,直到七十年後,這個預言才被實驗物理學家在170 nK的溫度證實。 這一溫度要比自然條件下存在的最低溫度低百萬倍。
  • 遲到的科普:玻色愛因斯坦凝聚
    本來今天早上起來,本來想著講解一下霍金先生的《時間簡史》,但是突然有一個朋友告訴冷言之前再講玻色子和費米子的時候說過,要在講一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所以冷言今天再填以前的坑講一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是怎麼一回事。在講玻色愛因斯坦凝聚之前,我們還是先回顧一下什麼是玻色子什麼是費米子。(今天主要講的是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所以玻色子和費米子就不做詳細介紹做個比喻就行了。)
  • NASA成功製造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據媒體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冷原子實驗室(CAL)宣布,其團隊在NASA噴氣推進器研究室成功製造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中,有兩種聲速!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是物質的另一種特殊狀態,其中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中存在兩種聲速。除了正常的聲音傳播外,還有第二種聲音(第二聲),這是一種量子現象。物理學家理察費曼(Richard Feynman)提出的路徑積分(path integral)將量子力學表述為對軌跡求和,這是一個絕妙的構想。新研究修改了這些軌跡的樣子,在路徑積分中,它們包含了量子漲落的信息。想像一個從a延伸到B的泳池面,這是一個對進入費曼路徑積分的軌跡可視化。橫截面或多或少是圓的,沿長度方向的直徑恆定。
  • NASA利用雷射製冷造超低溫「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當溫度低到了極限,原子的運動也變得像同臺起舞者那樣同步,這種奇異的現象被稱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為了研究它,科研人員需要將原子冷凍到僅僅高於「絕對零度」的溫度,原子的能量才能趨近最低,並接近絕對靜止狀態。
  • 最新研究:太空微重力條件下製備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
    中新社北京6月12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量子物理研究論文稱,研究人員在國際空間站上製備產生了第五種物質狀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該研究成果使太空中的微重力環境讓科學家得以在這種奇異物質狀態中探索基礎物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