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在愛中進行管教」,傳遞育兒知識,分享教子智慧。
要想教育好孩子,最好的方式,是讓孩子成為你的粉絲。當你的現狀裡,藏著孩子渴望的未來,你就成功了一大半。
我還沒成功,只是在路上。
幾天前,送兒子上學的路上,我不經意間和兒子聊起前一天給家長做的公開諮詢,給兒子分享我的心得和體會:「昨天的公開諮詢我感覺特別成功,半個多小時的時間,就把家長引導出來了,家長說花錢做心理諮詢也沒達到這樣的效果。我感覺太有成就感了。」
兒子崇拜地看了看我,問了我一句話:「媽,你的諮詢如果是收費的,那是多少錢?」
這個問題我從來沒想過。不過兒子的提問,讓我想到了前幾天我的搭檔劉老師對我的鼓勵,她說:「孟孟你知道嗎,你現在的諮詢價值500元一小時!」
我太驚訝了,長期的免費諮詢,讓我體會不到我的諮詢所呈現的商業價值。劉老師說,她之前做過400元一小時的心理諮詢,老師只是聽她傾訴了半天,並沒有解決實際問題。而我的諮詢,不到一個小時,就可以很快幫家長找到核心,從漩渦裡找到新的出口。
我把劉老師給我的反饋告訴了兒子,兒子沉思了片刻,說出了一句讓我驚掉下巴的話:「媽,你年薪438萬!」
嚇死我了,我以為我聽錯了:「什麼,你說啥?」
「我說你年薪價值438萬!」兒子又重複了一遍,語氣肯定,絲毫不像開玩笑的樣子。
「從哪兒得出的結論?」兒子成功勾引了我的好奇心。
「你一小時500,一天就是12000,一年就是4380000啊!」兒子說得倒是輕鬆,但是把我給笑翻了:「這麼算出來的啊?要真是那樣,一天都做不完,我就趴下了。」
孩子的想法,真的太可愛了,雖然不切實際,但是卻給了我很大的價值感和成就感。因為,得到孩子的肯定,對我來說,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思緒把我帶回了幾年前:孩子放學回家,一頭扎進了自己的房間,電腦手機不離手。我這個當娘的,不論是做飯,還是做家務,心裡都不踏實。
孩子的表現,在我心裡就像一根繩子一樣,時刻牽動著我的心弦,讓我無論如何也無法安心。
實在忍不住的時候,我就闖進孩子的房間:「兒子,老媽跟你說點兒事唄。」
孩子頭也不抬:「你說吧!」
我像得到了特赦令一樣,在孩子面前開腔了:「兒子你看,現在咱們這個家,爸爸每天忙工作,爺爺年紀大了,弟弟又小,我這腰又不好,每天做這麼多家務,真的特別不容易。你玩電腦沒關係,但起碼你得幫媽媽做點事吧,或者安排一下你的學習,你能把自己安排好,就是對我最大的幫助了。」
孩子手機依然不離手:「我沒幫你嗎?昨天還幫你拖地了,你還讓我怎麼幫你?」
我一副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架勢:「幫我拖一次地就算了?你是家裡的一分子,難道不應該分擔嗎?整天這麼玩下去,將來你有什麼用,有什麼價值?」
孩子被我激怒了:「說我沒價值,你有什麼價值?你整天呆在家裡,飯都做不好,還整天跟我叨叨,至少我每天上學,你呢?家庭主婦一個,你有什麼用?」
孩子的話,徹底粉碎了我的自尊,我氣得渾身發抖,忍不住推搡了孩子一把,和孩子動起手來。孩子雖然只有十幾歲的年紀,但是人高馬大,沒幾個回合就把我按倒了。
我心如刀割,是啊,我是個家庭主婦,我確實體會不到自己整天除了洗衣做飯,還有什麼價值,孩子說的沒錯,可我到底該怎麼辦?
身為三個男孩的媽媽,公公上了年紀,愛人整天不是衝我發脾氣,就是訓孩子,要麼就是醉酒後三更半夜才回家。他不在家的時間,我才會感到安全。
大兒子是我的繼子,和爸爸的關係長期處在水深火熱的狀態裡。為了躲著爸爸,整天在網吧靠借錢度日,我除了隔三差五地給孩子送點兒吃的,別無他法。
爺爺整天道理一大堆,說得孩子們都不願意靠近他。
我一個女人,面對這5個大大小小的男人,這日子到底該怎麼過?
奧古斯狄尼斯說:「在任何情況下,遭受的痛苦越深,隨之而來的喜悅也就越大。」
塞涅卡說:「沒有誰比從未遇到過不幸的人更加不幸,因為他從未有機會檢驗自己的能力。」
作家尼採說:「極度的痛苦才是精神的最後解放者,惟有此種痛苦,才強迫我們大徹大悟。」
這三句名言,成了我精神的導引者,我終於意識到,在這個家庭現狀裡,我需要站起來,用我自身的努力去帶領這個家庭前行,讓家庭重歸和諧溫馨,讓孩子們重獲前行的動力。
很幸運,在我最需要的時候,一本《改變孩子先改變自己》,成了我生命的轉折點。通過這本書扉頁的聯繫方式,我有幸與書籍的作者賈容韜老師進行了20多分鐘的通話,賈老師的一句話,給我帶來了重生的希望:「孟孟,現在這些痛苦,都是來滋養你的,痛苦越大,成就越大!」
賈老師告訴我,要想教育好孩子,必須系統的學習家庭教育理念,因為相信,所以選擇。我第一時間選擇了加入和潤萬青,從此開始了長達5年的愛中管教思想的薰陶。
進入體系學習後的第一年,我選擇了成為家庭教育指導師,從一個沒有夢想的家庭主婦,變成了夢想遠大的事業女性,家庭教育事業,在我心裡紮下了根。
我希望用我有限的力量,把這份愛的理念傳播給更多有需要的人。我終於明白,原來,十多年的家庭主婦,之所以找不到方向,是因為有這樣一份大愛的事業在等著我呢!
進入體系學習的第三年,我接到我的成長導師範欣園老師給我的電話:「孟孟,你來做總部老師吧!」我誠惶誠恐,覺得自己都還有一大堆問題沒有解決,怎麼可能做別人的帶領老師呢?
但是範老師說,能力不是問題,只要意願足夠就可以。
於是,我有幸進入了總部,成為幾百位家庭教育指導師中,第二位進入總部工作的學院導師。我依然還是一個家庭主婦,每天洗衣服做飯帶孩子,不同的是,在這些事情之外,還有更多的家長需要我,我需要通過我的課程,我的諮詢能力,幫助他們答疑解惑,把他們帶到有結果的地方。
同時,我也有了自己的收入,我的工資從第一個月的3000元,漲到第二個月的4500元,第三個月的5500,後來一直穩定在7000-8000元。
20個月的總部工作期間,我總共收入了不到15萬。
10月中旬,我含淚辭去了總部工作,帶著不舍,帶著留戀。因為,比起在總部做一名工作人員,我更傾向於做一名自由創業者,我喜歡文字,喜歡講課,我覺得愛中管教的理念應該讓更多有需要的家長接觸到。
所以,才有了今天這篇文章。
現在,我的家庭也並非沒有問題。
不同的是,孩子有了對未來的夢想,他希望將來成為一名藝術大師;
不同的是,我和愛人,彼此之間有了心與心的在意和體貼,愛人冰山一樣的心,終於被我暖化了;
不同的是,我不再是問題的製造者,而是一個未來的構建者、創造者......
有的夥伴可能會問,我是怎麼成長起來的,短短5年的時間,從一個自卑抱怨的家庭主婦,怎麼就成了總部學院導師,又哪裡來的勇氣,把總部月入七八千的好工作辭了,自己獨立創業?
我真的無法用一兩句話給到大家答案,來一句雞湯行不行?
人生的結果,在於選擇。
如果硬要我總結一點兒什麼,篇幅問題,我給大家總結一下我成長的三步曲吧:
第一:系統學習
第二:及時思考
第三:善於分享
具體細節及做法,在以後的文章中,我會陸續為大家詳細分享。
總之,經歷過這些成長,孩子再也不會覺得我是個沒有價值的人,因為我的價值,已經呈現在那裡了。而且,我仍然在為了自己發揮更大的生命價值,在不斷做著努力。
同時,我也努力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價值。
我是孟孟,三個孩子的媽媽,也是一名家庭教育指導師,私信「學習」,每天5分鐘,帶你入門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