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5月16日
「吃啥飯?」
「沒想好,到菜市場轉轉吧,都不知想吃啥。」
這是快下班的同事和家裡人最常問的一句話。
同事說後峽飯館的炒米粉挺好吃的,就想著和小萬去吃炒米粉吧,不用買菜做飯了。
吃完飯出來碰到趙風珍和她的女兒菁菁,祺祺很高興要請她們到家裡來玩。人來瘋的祺祺已把我們的結婚錄像又打開了,大家邊看邊說笑著逗祺祺。看了多少遍都無動於衷的兒子,這次卻很認真的站在看電視前觀看。等到爸爸和爸爸的朋友們半天也沒有把門喊開的時候,著急了,他大叫著說:「吹喇叭嘛!吹喇叭嘛!一吹喇叭門就開了。」說著急急忙忙的跑到書房去找喇叭,又急急忙忙的跑到電視機前幫忙,撅著屁股、鼓著腮幫子、臉紅脖子粗地用勁吹,這個時候門開了,他興高採烈地回頭逞能:「看!開了吧?」 好像真的是他用喇叭吹開的,大家都鬨笑了。趙風珍逗他:「祺祺,你爸爸媽媽在幹啥呢?」
「結婚呢。」他頭也不回的繼續關注。
「那你呢?」鳳珍阿姨繼續逗他。
「在我奶奶那兒。」說完他急切地在電視上找奶奶呢,「我奶奶呢?」他慌了。
「馬上就出來了。」我指著電視說。
奶奶和爺爺出來了,沒抱他,他生氣了,這麼重要的的場合全家都在,偏偏少了他。「哼!你和爸爸結婚的時候,爺爺去了,奶奶也去了,為啥奶奶不抱我?!」他生氣的質問,父母幹正經事去了,不帶他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奶奶為啥不抱上他呢?居然空著手和爺爺就去了!
「奶奶要是抱上你,媽媽可就沒臉結婚了。」
「哼!」他把喇叭扔掉一屁股坐在沙發上雙臂抱在胸前氣鼓鼓的。
「那時候還沒你呢。」我去抱他安撫他。
「我在哪?」
「在觀音菩薩那兒。」
雖然不懂吧,但好像有了臺階一樣,也不那麼犟著了。
但可以看出來不高興了,好像耿耿於懷被冷落的感覺。有點心事了。
1996年5月17日
小祺祺一進門就嚷著要看爸爸媽媽的結婚錄像,邊看邊笑:「爸爸真傻呀,門也開不開。」
「爸爸和媽媽結婚那天,你在哪兒?」聽了他的故事的爸爸好笑地問他。
「在觀音菩薩那兒」,他居然小聲的害羞的回答。
1996年5月18日
我給祺祺起了一個外號叫「攪拌機」,因為不管家裡的什麼事情,他都要摻和,沒他參與好像都不行似的。奶奶烙餅子他也要拿鍋鏟子翻,奶奶只好抱上他,讓他拿上鍋鏟子,奶奶再握住他的小手翻餅子;爺爺修門鎖他要擰螺絲;爺爺去買麵粉,他也要跟上,簡直是添亂,不帶就哭鬧。爺爺只好帶上他去買這個月的米麵油。
遠遠的看見他們回來了,他居然把手扶在小推車的扶手上,才三歲半的孩子也像模像樣的,爺爺說,一路上不讓抱也不撒嬌說走不動了。熟人見了就逗他「喲,小祺祺行啊,可以幫著爺爺買麵粉了。」
他居然小大人一樣的解釋:「我爺爺老了,我不推咋辦嘛?」你看少了他還真不行呢。
最添亂的是祺祺,最高興的是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