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遼寧徐先生駕駛一輛拖掛式房車,帶著14歲的兒子進行萬裡徵程的消息在網絡引起熱議。因為兒子學習狀態不佳,有厭學情緒,徐先生放下事業,20多天前,父子二人從丹東東港出發,途徑山海關、濟南、開封、洛陽、西安,帶兒子遊覽中國。1月12日,徐先生向北青-北京頭條記者表示,之所以放下事業陪兒子行萬裡路,是因為他覺得比起追求物質下的教育,他更希望兒子有一個豐盈的內心世界。對於網絡上網友關於「有錢人開房車」的質疑,徐先生表示,他們只是普通家庭,一個月以來和兒子在旅途上的消費大約在七八千元左右。在旅途中,徐先生讓兒子每天寫一篇日記,也教兒子做飯、教兒子攝影,父子倆的關係變得越來越好。
遊覽半個中國 目的地定位麗江程海因兒子名字中有「程」
1月12日,徐先生向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介紹,這次特殊的行程從出發到今天整整30天。他們從遼寧丹東出發,開著拖掛式房車,經過葫蘆島、興城、山海關、濟南、泰安、開封、洛陽、灤川、西安、重慶十個城市。目前在重慶暫留,待到雲南的天氣轉好,將帶著兒子去他們最終的目的地——雲南麗江程海。徐先生說,「將程海定為最終目的地我也有自己的私心,因為我兒子的名字中帶『程』字,所以我希望我們最終能夠到達程海。」
徐先生表示,開房車旅行這件事,其實並不像網友以為的那樣是一種「遊玩」。「我想帶他去看看老舍筆下的濟南的冬天、李冰父子建造的都江堰,在旅途中尋找真正的人生價值。」一路上,徐先生帶著兒子走過很多地方,濟南的趵突泉、泰山的挑山工等等,他帶著兒子親眼去看、親身去經歷,去感受課本中的文章真正內涵。徐先生說,面對叛逆期的孩子,他雖然不是專業的老師,但仍然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兒子在旅途中發現自身知識的匱乏,從而讓他主動的去尋找和發現更多的知識。
讓徐先生印象深刻的一次經歷是從西安出發的一條隧道,徐先生形容說,那是一條很長的隧道,開了很久都沒走到出口,兒子也問,為什麼這條隧道這麼長,讓兒子一查,發現當時所處的隧道是亞洲最長的一條隧道——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徐先生表示,「當時我也很震驚,但我想,這樣的一個知識和經歷,是兒子在課本上學不到的。」
讓兒子每天寫一篇日記記下當天感受 起初家人並不理解
除了知識上的收穫,在旅途中,徐先生也教兒子做飯、教兒子攝影,父子倆的關係變得越來越好。徐先生要求兒子每天寫一篇日記寫下當日的感受,他表示,雖然他是一名攝影師,可以用相機記錄下畫面,但是視頻的東西很難表現得很全面,他更希望兒子能用文字寫下自己的感受。對於每天一篇日記的任務,兒子並不排斥,有時候甚至會主動要求早點回到房車寫日記。
對於這樣一個看似出格的舉動,徐先生向北青-北京頭條記者說,自己一開始其實也被家人不理解。「當初籌劃房車旅行時,我提出讓孩子休學,家人最初想法並不理解,害怕孩子不上學了以後成為在社會上混的人,但等我把所有旅行路線、教育兒子的計劃告訴家人後,家人就挺支持。」
徐先生補充,其實一路上,也遇到不少困難。據他介紹,在今年寒潮的影響下,房車的供電成為最大問題,在嚴寒的夜晚,房車電池會有損耗,開一整晚的空調電也不夠用。為此,徐先生曾被困在西安某個服務區,車子發動不起來,幸好有雲南昆明的一家好心人幫助了自己,為了感謝陌生人的幫助,徐先生將車上的自熱米飯等食物送給了那家人,徐先生表示,希望能夠藉此教導兒子,不能讓好心人沒有回報。
父親稱家裡只是普通家庭 希望兒子有豐盈的內心世界
在這趟旅途中,除了帶兒子看這個世界,徐先生也會在自己的短視頻帳號中記錄下看到的風景與兒子的成長。在他的帳號簡介裡,徐先生寫下這樣一行字:「普通家庭、攝影師一枚、放下事業陪青春期孩子行萬裡路,現實版的《銀河補習班》,只願我的孩子為人正直、獲得快樂。」
對於網絡上網友關於「有錢人開房車」的質疑,徐先生也表示,他們家只是普通家庭,一個月以來和兒子在旅途上的消費大約在七八千元左右,平時睡在房車上,會買新鮮蔬菜等在房車裡面自己做飯吃。之所以放下事業陪兒子行萬裡路,是因為他覺得比起追求物質下的教育,他更希望兒子有一個豐盈的內心世界。
談到未來對兒子的期許,徐先生說了8個字:吃飽穿暖,快樂就行。
徐先生說,之前兒子學校的時候,學生們壓力非常大,每天學習到晚上十一二點,在徐先生看來,這樣的作息習慣並不利於青春期的孩子的成長。徐先生表示,他並不喜歡這種填鴨式的教育,這樣情況下培養出來的孩子只是智得到了鍛鍊,德智體美勞方面比較缺乏。「我不想讓兒子未來成為一名高知識的社會廢物,我希望他能夠真正轉變自己的態度,通過長見識,讓他自己意識到知識的重要,培養健全的人格,走上正路。」
至於兒子的學習成績到底怎樣,徐先生表示自己並不太看重,望子成龍的期待會給孩子造成一種壓迫,自己也並不贊成目前的教育模式。徐先生說「我既然改變不了別人,我改變自己,我用我自己的方式讓孩子理解這個社會應該是怎麼樣的。」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郭琳琳 實習生 李天予)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Qnews
有線索請私信或發郵件(shehui@ynet.com)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歸北京青年報獨家所有,授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