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電影《異形》系列上映了一部新作品Alien Covenant,內地的名稱被翻譯為《異形:契約》;
港臺則為《異形:聖約》是一部由麥可·法斯賓德、凱薩琳·沃特森、比利·克魯德普等主演的科幻、恐怖類型的電影,該片主要講述了一群太空人乘坐「契約號」飛船駛向銀河系遠端一顆未被探索的星球,本欲發現美好天堂結果陷入黑暗地獄的危險之旅的故事。
導演是我們熟悉的雷德利·斯科特,1979年首部《異形》與2012年重啟的「前傳」《普羅米修斯》,都是在他的執導下完成。
生化人大衛的扮演者「馬克爾·法斯賓德」他見到彼得·維蘭德,後來這家公司改名為維蘭德·湯谷。
鏡頭給到生化人大衛眼睛的特寫,同樣的場景出現在雷德利·斯科特的另外一部電影《銀翼殺手》中,裡面男主角警察戴克有「哈裡森·福特」扮演的。因為專門追捕叛逃的複製人被稱為「銀翼殺手」戴克卻意外發現自己也是複製人。不管是生化人還是複製人大衛和戴克都是人工智慧的產物。
彼得將大衛喚醒,他問大衛的第一句話是:「你感覺怎麼樣?大衛機械冰冷地回答「Alive活著」
他又問大衛你眼裡看到了什麼? 大衛回答:「白色,房間,椅子,卡洛·布加迪的王座椅,鋼琴,斯坦威大三角鋼琴,藝術品,皮耶羅·德拉·佛朗切斯卡的油畫《基督降生》。
鏡頭展示出他們所在的這個白色房間,寬敞明亮設計簡約,通過超寬的落地窗可以看到外面優雅平靜的湖水與雄壯的山脈,飛鳥在水面上激起點點波瀾。從而可以通過這些看出,房間主人擁有著不凡的藝術品位以及資深雄厚的經濟實力,作為生化人的大衛能夠辨認出這些藝術品,我們可以推測他的記憶單元中儲存了豐富的人文藝術知識。
例如:「別致的王座椅是由義大利卡洛·布加迪1905年在米蘭設計製造,他也是布加迪跑車的創始人。埃託雷·布加迪是卡洛·布加迪的兒子。
卡洛·布加迪他的設計融合了摩爾人、日本人以及伊斯蘭元素、同時用的料都是由最高價格昂貴的,據說電影中出現的王座椅售價已經高達3萬美元。王座旁邊的茶几是上世紀20年代現代主義風格的作品強烈地感覺到時尚感;大衛還認出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皮耶羅·德拉·佛朗切斯卡的名畫《基督降生》;這幅畫將生化大衛的誕生比作基督,此中的意味不言而喻,由此可以看出此間房是彼得·維蘭德的私人收藏館。他安排大衛在這裡進行第一次啟動。將自己的人工智慧作品比作人類的最頂級的藝術品;彼得和大衛在這個房間裡進行不僅是機器測試,同時,也是欣賞自己傑出的作品,彼得有些得意的對大衛說:「我是你的父親」
這個梗在呼應星球大戰帝國的反擊戰中達斯維達對天行者盧克說過這一句臺詞;在《異形:聖約》中生化人沃爾特被異形咬掉了左手,星戰中經常有斷臂的鏡頭,接著彼得命令大衛走兩步,大衛的動作反應瞬速,流暢,讓彼得很滿意的說道:「完美」大衛有些遲疑的詢問:「我是否是您的兒子」而彼得·維蘭德略帶驕傲地說:「你是我的創作物」。
在上一部《羅普斯米修》中,船隻抵達LV-223星球甦醒後第一次船員任務簡報時彼得·維蘭德在影中提到「大衛就像是他擁有的兒子一樣」很可惜他不是人類,他不會衰老也不會死亡,但是他不懂得感激這份天賦,因為他從始至終缺少一樣叫做靈魂的東西,聽到這裡大衛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大衛回想起第一次見面的場景,雖然我們發現彼得聲稱自己是大衛父親,可事實上他在強調自己的造物主身份,強調他與大衛之間是主人和僕從的關係,接著彼得詢問大衛的姓名,這是似乎是讓生化人給自己起名,房間中央有一座雕塑,是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大衛於是決定以這尊雕塑為自己的名字,在聖經舊約中曾經記載過大衛與巨人歌利亞的故事,歌利亞是腓力士人的將軍,帶軍進攻以色列國隊,據稱他擁有無窮的力量,所有人都會退避三舍不敢應戰;而大衛用手中的投石彈弓,打中歌利亞的腦袋,並割下了比利亞的頭顱;
彼得接著叫大衛用鋼琴彈奏音樂,大衛問:「您想聽什麼樣的音樂」
彼得回答:「華格納」具體的片段交由大衛自己選擇;
於是大衛自由嫻熟的彈奏起——華格納歌曲中的《眾神走進英靈殿》選段《尼伯龍根的指環》第一部分《萊茵的黃金》,彼得覺得沒有伴奏,只有鋼琴顯得單薄,在背景的迦伲藍光中,大衛說了一段重要的話,來解釋這段音樂背後的故事。
大衛說:「這個音樂的結尾,眾神因為人類軟弱,殘忍以及貪婪,而拒絕了他們,所以他們要永遠的離開人世間,去天堂裡他們完美的家園瓦爾哈拉英靈殿,但是他們每一步都充滿悲劇,因為眾神的噩夢他們註定要喪生於災難般的大火中,就像他們跟他們拒絕過人類一樣貪婪,他們的權利都是虛幻,他們是虛假的偽神,這段話沒有放入正式影片中,但是你看過之後細細品味,你會發現,如果將工程師比作大衛口中虛假的偽神。大衛和肖博士駕駛工程師的飛船,來到凝似工程師的母星,大衛將無數的黑夜容器從天空中灑下,製造了一場種族滅絕的大屠殺,正如華格納的歌劇中,眾神最後死於災難般的大火;
接著大衛停下來問彼得,既然是您創造了我,那又是誰創造您呢?
彼得說:「這個問題一直藏於我心中很久,是我內心一直以來的困惑,人類起源的終極答案,我們到底從何處而來。
彼得所:「希望大衛你能和我一起揭曉謎底答案。所有傑出的設計,人類情感的智慧。與這個答案相比都不值。提,彼得不相信人類是分子,也不相信進化論中人類是生物自然選擇和偶然進化的結果。
後來大衛又問:「你正在尋找人類的造物主,而我正在看著我的造物主,我將永遠臣服於人類,你不會死去而我也不會死去。
彼得臉色變得相當陰沉,他拒絕回答大衛這個問題。而是重複兩次讓大衛倒茶,
大衛臉上沒有迫於權威和命令的不甘,平靜地服從指令給彼得端上茶水,在電影《普羅米修斯》中,彼得作為維蘭德公司的創始人,一直致力於探索地外文明,找到人類起源的終極答案,以及世界各處的古人類壁畫,其中都隱含了外星人文明留下的星圖,指向了LV-223星球的「工程師」;彼得尋找「工程師」的動機並不單純,作為人類彼得的公司發明了抗癌藥物,徹底將癌症根除,但是無法逆轉人類的衰老,死亡的自然規律,他希望找到「工程師」尋找永生之法,但是當彼得創作大衛這樣的生化人感道洋洋自得時,通過和大衛和彼得的簡短交流,發現生化人的「永生」這一特質,在某種程度上要比人類造物主高級。他的反問和面對彼得的順從,證明了他潛在的野心和危險,
為什麼要解讀彼得與大衛的這篇章節,一般認為馬麗·雪萊的小說科學怪人也就是《弗蘭肯斯坦》是現存的第一本科幻小說,主要內容是生物學家弗蘭肯斯坦利用收集來的屍塊,在相關儀器和閃電的作用下,本想製造一個完美的生命體,最後卻發現製造的是一個怪物,這個怪物所到之處便受到人們的厭惡和歧視,最終心生怨恨想要毀掉一切,殺害了弗蘭肯斯坦的弟弟,又謀害了佛蘭肯斯坦的妻子伊莉莎白,而《弗蘭肯斯坦》這本小說的副標題就是「現代的普羅米修斯」上一部電影」普羅米修斯「中,地質考古學家肖博士的名字就是伊莉莎白,在導演的評論音軌中」雷德利·斯科特「證明了自己的想法,通過這一場內心深境的《普羅米修斯》和《異形:聖約》兩部電影相聯繫,除了出場生化人大衛,還有另一位生化人」沃爾特「。
在異形前四部出場的生化人,分別是異形——艾希;異形二和異形三——主教;異形四——考爾;加上大衛分別是A,B、C、D、而最終為什麼沒有按照順序而是選擇了W沃爾特,我想應該是致敬 大衛·蓋勒和沃爾特·希爾這兩位導演和製作人。
他們從1979年的異形一開始擔任整個異形宇宙,和評價不佳的兩部異形大戰鐵血戰士的製片人,另一個問題是,彼得這次與大衛的會面會發生在什麼時候?根據維蘭德·湯谷公司的發展記錄,第一代的大衛出產於2025年,而英國人在印度孟買出生於1990年10月1日,但是在這場戲中彼得的容貌看起來已經步入中年,在2093年普羅米修號前往LV-223時,已經是大衛的第八代產品,中間又經歷了怎樣的迭代和升級呢?
《異形:契約》是整個系列中最恐怖之作。星際血肉祭典即將開幕,「每一個人都是異形,每一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異形」斯科特說:「我會想為什麼沒有人要問,誰創造了異形,還有為什麼。你可以說怪物來自外太空,神來自外太空,工程師來自外太空,然後發明了它。但他們並沒有。《異形:契約》將會顛覆這些。
也許每一代的生化人記憶都得到了保留,這裡有一個可能被忽略的細節,大衛一直用的是英式口音,而上場的沃爾特用是是美式口音。
《異形:契約》影片的時間線設定在《普羅米修斯》故事結束的10年之後。載有移民的飛船「契約號」深空航行時遭遇變故,偶然降落到了工程師的星球上,並找到了「普羅米修斯」號的倖存者生化人大衛,同時等待他們的還有可怕的異形怪物。這個看似天堂的星球實際上是一個萬劫不復的地獄。
《異形:契約》在故事內容上其實是《普羅米修斯》的續集。《普羅米修斯》講述了一群科學家和探險者組成隊伍,前往一個遙遠的神秘世界,這次航行無論對他們的身體還是精神都是場不小的考驗。在他們到達目的地時,才發現人類關於生命終極疑問的答案。
《異形:契約》將順著上一部的故事往下講,科學家們將了解「造物者」和人類的終極關係。在這部電影中,斯科特或許不會把電影拍得神秘而晦澀,娛樂性將大大增強。從續集的片名可以看出,「契約」是有指代意義的,它的字面意思是指上帝與人類達成的契約,實際上是指人類與「造物者」達成的某種秘密關係;影片延續了《普羅米修斯》的恐怖格調。曾在《普羅米修斯》中成功扮演女主角伊莉莎白的瑞典女星勞米-拉佩斯將回歸本片。曾以《更好的生活》殺入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決賽圈的德米安-比齊爾也參演了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