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科波菲爾》導學式教案設計

2021-01-09 k12教學資料

一、了得的巨匠,不朽的作品

1.導入新課

他,被高爾基稱讚為「不僅是一位反映了現實,而且還盡力對現實起作用的作家」;被蕭伯納評價為「是一位革命者,敢於蔑視重議院」;被後人讚譽為是十九世紀英國最偉大的小說家,他就是狄更斯。今天我們一起來進入他傑出的作品《大衛·科波菲爾》。

2、作者簡介

查爾斯·約翰·赫芬姆·狄更斯(1812----1870),是十九世紀英國最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同時也是一位以反映現實生活見長的作家。生於樸次茅斯的波特西地區,狄更斯的父親是海軍中的小職員,嗜酒成性,揮霍無度,常常入不敷出。他從小就能演會唱,所以常被父親帶到酒店去表演節目。10歲時,全家被迫遷入負債者監獄,11歲起就承擔了繁重的家務。16歲時在一家律師事務所當繕寫員,走遍倫敦的大街小巷,20歲開始當報館採訪員,報導下議院。

1837年他完成了第一步長篇小說《匹克威克外傳》,先後出版了《霧都孤兒》《雙城記》《遠大前程》《艱難時世》《大衛·科波菲爾》《老古玩店》《董貝父子》等。狄更斯在《大衛·科波菲爾》第十一章中,把他的創作方法概括為「經驗想像,糅合為一」。馬克思把他和薩克雷等稱譽為英國的「一批傑出的小說家」。他的作品藝術上以妙趣橫生的幽默、細緻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氣氛的有機結合著稱。

3.作品介紹

《大衛·科波菲爾》(1850)是半自傳體的小說,它的成就超過了狄更斯所有其他作品。於1849至1850年間,分二十個部分逐月發表,被稱為他「心中最寵愛的孩子」。當時由於英、法革命運動的失敗,資產階級的反動勢力更加囂張,狄更斯對社會的認識不斷深化,從而作品反映的社會生活也更加廣闊。它通過一個孤兒的不幸遭遇描繪了一幅廣闊而五光十色的社會畫面,揭露了資產階級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司法界的黑暗腐敗和議會對人民的欺壓。作品塑造了不同階層的典型人物,特別是勞動者的形象,表現了作者對弱小者的深切同情。作者還企圖通過大衛·科波菲爾的最後成功鼓舞人們保持對生活的信心,極力培養讀者的人道主義觀點。這部小說最後仍以一切圓滿作為結局,表現了作者的一貫創作思想。

附:資料連結

《大衛·科波菲爾》故事梗概

大衛·科波菲爾還未出生,他的父親就去世了。大衛出生以後,就和母親及女僕闢果提一起生活。她們把全部的愛都傾注到他一個人身上,這段日子過得平靜而愉快。

不久,母親改嫁,後父摩德斯通兇狠貪婪,他把大衛看作累贅,婚前就把大衛送到闢果提的哥哥家裡。闢果提是個正直善良的漁民,住在雅茅斯海邊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裡,與收養的一對孤兒(他妹妹的女兒愛彌麗和他弟弟的兒子海穆)相依為命,大衛和他們一起過著清苦和睦的生活。

大衛回家後,後父常常責打他,並且剝奪了他母親對他的關懷和愛撫。母親去世後,後父立即把不足10歲的大衛送去當洗刷酒瓶的童工,讓他過著不能溫飽的生活。他歷盡艱辛,最後找到了姨婆貝西小姐。

貝西小姐生性怪僻,但心地善良。她收留了大衛,讓他上學深造。大衛求學期間,寄宿在姨婆的律師威克菲爾家裡,與他的女兒安妮斯結下情誼。大衛中學畢業後外出旅行,邂逅童年時代的同學斯提福茲。兩人一起來到雅茅斯,訪問闢果提一家。已經和海穆訂婚的愛彌麗經受不住闊少爺斯提福茲的引誘,竟在結婚前夕與斯提福茲私奔國外。闢果提痛苦萬分,發誓要找回愛彌麗。

大衛回到倫敦,在斯本羅律師事務所任見習生。他從安妮斯口中獲悉,威克菲爾律師落入詭計多端的希普所設計的陷阱,處於走投無路的境地。這使大衛非常憤慨。但這時,大衛墮入情網,愛上斯本羅律師的女兒朵拉。他倆婚後生活並不理想,因為朵拉是個容貌美麗、但頭腦簡單的「洋娃娃」。姨婆也瀕臨破產。這時,大衛再次遇見他當童工時的房東密考伯,密考伯現在是希普的秘書。密考伯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揭露了希普陷害威克菲爾並導致貝西小姐破產的種種陰謀。在事實面前,希普只好伏罪。後因他案並發,被判終身監禁。貝西小姐為了感謝密考伯,送他一筆資金,使他在澳大利亞發財致富,事業上取得成功。

與此同時,闢果提多方奔波,終於找到了被斯提福茲拋棄後淪落在倫敦的愛彌麗,決定將她帶到澳大利亞,重新生活。啟程前夕,海上風狂雨驟,一艘來自西班牙的客輪在雅茅斯遇險沉沒,桅杆上攀著一個瀕死的旅客。海穆不顧自身危險,下海救他,不幸被巨浪吞沒。當人們撈起他的屍體時,船上那名旅客的屍體也漂到岸邊,原來是誘拐愛彌麗的斯提福茲!愛彌麗懷念海穆,去澳大利亞後在勞動中尋找安寧,終身不嫁。

最終大衛成了一名作家。朵拉卻患了重病,在闢果提去澳前夕離開人世。大衛滿懷悲痛,出國旅行,其間,安妮斯始終與他保持聯繫。當他三年後返回英國時,發覺安妮斯始終愛著他。他倆終於結成良緣,與姨婆貝西和女僕闢果提愉快地生活在一起。

4. 題目解說

「大衛·科波菲爾」是本書的主人公,作者在他身上寄予了自己的情感。作者通過主人公大衛一生的悲歡離合,多層次多角度地揭示了當時社會的真實面貌,突出地表現了金錢對婚姻、家庭和社會的腐蝕作用。

《大衛·科波菲爾》全書採用第一人稱敘事,其中融進了作者本人許多的生活經歷,本書節選的是第十一章,前面的情節是:大衛·科波菲爾出生前,父親就去世了。大衛從小和母親克萊拉、善良的女僕佩格蒂相依為命。天真無知、不知人世險惡的克萊拉被冷酷陰險的謀得斯通先生哄騙,改嫁給他。大衛遭到謀得斯通的虐待,被送進寄宿學校,他在學校裡結識了斯蒂福思、雷特德爾等人,母親去世後,謀得斯通霸佔了科波菲爾家的財產,把大衛送到謀得斯通-格林比貨行當童工。

二、瑣碎的事件,清晰的線索

1.檢測預習

(1)字音積累

汙垢( ) 咄咄( )怪事

顫抖( ) 招攬( )

邋遢 ( )( ) 襤褸( )( )

契據 ( ) 諢名( )

褪色( ) 訴訟( )

(2)詞義識記

局促不安:意思是拘謹不自然,形容舉止拘束,心中不安。

自食其果:比喻自己做了壞事,自己遭受到損害或懲罰。

能屈能伸:能彎曲也能伸展,指人在不得志的時候能忍耐,在得志的時候能施展才幹、抱負。

孤苦伶仃:形容孤獨困苦,無依無靠。

屈尊俯就:委屈對方俯下身將就你。有對方高人一等,看不起人的意思。

孑然一身:孤孤單單一個人。

泣不成聲:哭得喉嚨哽住,出不來聲音,形容極度悲傷。

明媒正娶:舊時指有媒人說合,按傳統結婚儀式迎娶的婚姻。

2.主要事件

初讀課文,小說節選部分敘述了大衛在格林比貨行當童工的經歷,共寫了哪些主要的事請呢?

(1)「我」在十歲那年被送到謀得斯通-格林比貨行當童工。

(2)結識米考伯先生,入住他家並成為他的房客,與他們一家逐漸成為朋友。

(3)米考伯先生欠債被捕入獄,我去監獄探視米考伯先生。

(4)米考伯太太和孩子也搬進了監獄,我另找住處,仍與米考伯一家交往。

(5)米考伯先生將援用債務人法,請求釋放。

(6)多年後回顧這一段經歷,「我」收穫了豐富的人生感悟。

3.小說線索

本文的線索是什麼?請簡要分析。

通過結識米考伯夫婦,緊扣「成長」這一線索,體現了「我」的善良以及對造成米考伯夫婦這一切社會根源的深刻批判。

三、生動的形象,精湛的描寫

1.示範分析米考伯先生的形象

小說的主題是靠人物形象來體現的,這一課的主要人物就是米考伯先生,我們只有弄清楚他的性格與命運,才能懂得課文的主題,那麼,米考伯先生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我們一起來探究和分析米考伯先生的形象。

先回顧:人物描寫的方法有外貌、動作、語言、神態、心理等。再引導學生分析小說中出現的人物。

(1) 肖像描寫

他身穿褐色外套,黑色馬褲,黑色皮鞋,腦袋又大又亮,沒有頭髮,光禿得像個雞蛋,他的大臉盤完全對著我。他的衣服破舊,但裝了一條頗為神氣的襯衣硬領。他手裡拿著一根很有氣派的手杖,手杖上系有一雙已褪色的大穗子,他的外套的前襟上還掛著一副有柄的單片眼鏡——我後來發現,這只是用作裝飾的,因為他難得用來看東西,即使他用來看了,也是什麼都看不見的。

作者運用了肖像描寫,通過對他體型、頭及臉的描寫,突出了他長相滑稽的特點;通過對手杖與眼鏡的描寫,突出了他生活貧困卻極力掩飾,體現了他愛慕虛榮、喜歡講排場的性格特點。

(2) 語言描寫

「我的印象是,」米考伯先生說,「你在這個大都市的遊歷還不夠廣,要想穿過這座迷宮似的現代巴比倫,前往城市路,似乎還有困難---簡而言之,」說到這兒,米考伯又突然露出親密的樣子,「你也許會迷路---為此,今天晚上我將樂於前來,以便讓你知道一條最為便捷的路徑。」

米考伯先生詳細給我介紹地址,設身處地地替「我」著想,多次「露出親密的樣子」,寫出了米考伯先生的善良;「又帶著先前那種文雅的氣派」寫出了他愛慕虛榮、不切實際的性格特點。說話中帶著上等人屈尊俯就以及喜歡賣弄學問的那種迂腐的味道。

(3) 動作描寫

遇到這種時候,米考伯先生真是又傷心又羞愧,甚至悲慘得不能自制,用一把剃刀做出抹脖子的動作來(這是有一次他太太大聲尖叫起來我才知道的)。可是在這過後還不到半個小時,他就特別用心地擦亮自己的皮鞋,然後哼著一支曲子,擺出比平時更加高貴的架勢走出門去。

當陷入困境,債主上門逼債時,他會愁眉苦臉,甚至聲淚俱下,拿著刮鬍刀要往脖子上抹,想一走了之,而債主一走,頃刻之間將皮鞋擦得鋥亮,顯示出米考伯先生窘迫尷尬的生活處境,又突出了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樂天派。

小結:通過以上的分析,米考伯先生是一個對我熱情、關心、真誠為我處處考慮的「慈父」形象,但又是一個愛慕虛榮、喜歡講排場、債多不愁、樂天知命、隨遇而安的滑稽形象。

2.探究分析「米考伯主義」。

米考伯先生為什麼能夠成為世界文學中的一個典型形象?

米考伯是大衛在格林比貨行做童工時的房東,最後與他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因無力償還帳務而身陷囹圄,最顯著的特點是得樂且樂,夢想有一天會時來運轉,一副盲目樂觀的樣子,他的愛慕虛榮、樂觀,尤其是他樂天知命、債多不愁、喜歡講排場的性格,使他成為文學中的一個典型形象,後人將這些行為及其背後的思想概括為「米考伯主義」。

3.自主分析米考伯太太的人物形象

參照上面對米考伯先生的分析,請同學們結合課文想一想,作者是通過什麼描寫手法來塑造這個人物的呢?

探究成果展示

(1)語言描寫

a.「我結婚以前,」米考伯太太帶著雙胞胎和其他人領我上樓看房間,坐下來喘口氣說,「跟我爸爸媽媽住在一起,當時我從來沒有想到,有一天我不得不招個房客來住。不過,既然米考伯先生有困難,所有個人情感上的好惡,也就只好讓步了。」

寫出了米考伯太太結婚前後生活狀況的變化,表現了米考伯家庭的困難,也讚美了米考伯太太善解人意的性格特點。

b.眼下米考伯先生的困難,幾乎要把我們給壓垮了。」米考伯太太說,「到底是否能讓他渡過這些難關,我不知道。當我跟爸爸媽媽一起過日子時我真的不懂我現在用的『困難』這兩個字眼是什麼意思。不過經驗能讓人懂得一切——正像爸爸時常說的那樣。

寫出了米考伯太太對眼下家庭困難的擔憂,表現了她的理性和堅強,但她又把娘家以前的輝煌掛在嘴邊,體現了她的愛慕虛榮與膚淺的性格特徵。

(2)外貌描寫

米考伯太太是個面目消瘦、憔悴的女人,一點兒也不年輕了。

通過外貌描寫,寫出了米考伯太太目前生活的不盡人意。

(3)側面描寫

朝街的大門正中,全讓一塊大銅牌給擋住了,牌上刻有「米考伯太太青年女子寄宿學舍」的字樣,可是我從來沒有發現有什麼青年女子在這一帶上學,沒有見到有什麼青年女子來過這兒,或者打算來這兒,也沒見過米考伯太太為接待什麼青年女子做過任何準備。

表象與實際不一致,表現了米考伯太太的能力低下和不務實的思想態度。

總結:作者通過對米考伯太太語言、外貌以及側面的描寫,塑造了一個善解人意、愛慕虛榮、能力低下與不務實際的人物形象。

4.小組討論

作者對米考伯夫婦的態度是什麼?

作者一方面同情他們悲慘的遭遇,但又對他們的缺點加以溫和的諷刺,用喜劇的方式巧妙地避免了他們的悲劇色彩。

(1) 賦予人物盲目樂觀的精神

米考伯太太的每一次出場都是一部滑稽劇:將娘家的富裕天天掛在嘴邊,她的「娘家人」卻一直沒有出現過,用典當生活用具的錢大吃大喝;米考伯先生遇到債主逼債時,甚至拿著刮鬍刀要往脖子上抹,但債主一走頃刻有說有笑,信奉說法「有朝一日,時來運轉」。

(2) 讓現實形成強烈反差的喜劇色彩

米考伯夫婦在貧窮和債務的苦孩子備受折磨,命運悲慘又滑稽,在他因欠債而被關進監獄後,他曾告誡大衛:「一個人要是每年收入二十鎊,花掉十九鎊十九先令六便士,那他會過得很快活,但要是他花掉二十鎊一先令,那他就慘了。」就在他剛經歷過這樣沉痛的懺悔後,他又馬上向大衛借了一先令買酒喝,並又變得高興起來。

四、獨特的視角,深刻的主題

1.本文選取什麼樣的敘述角度?具有什麼樣的作用?請簡要進行分析。

(1)本文選用第一人稱敘事,容易拉近作品與讀者的距離,使讀者更快進入「我」這個角色。

(2)便於「我」抒發情感,對作品進行詳細心理描寫。

(3)使文章更具真實性,故事性、波折性,更生動形象。

(4)通過「我」的視角,來喚醒讀者內心的感受和思考;使故事情節敘述雜而不亂,情感更加動人。

2.作者以「童年」的視角進行分析,它的利弊體現在哪裡?

(1)用「我」做小說的主人公好處在於用一個見證者的視角來講述故事,自然而然的讓人感到親切、自然、切感、真實。只要「我」願意,就可以隨意吐露心聲,即使有時候誇張了也會叫讀者覺得是「我」率真的表現。本文的節選就是以「我」的經歷為主,讓讀者見到了一個童工的真實遭遇,了解「我」所接觸的周圍的人的狀況。人物既真實又飽滿。

(2)但是,這種敘事角度也有它的劣勢。主要表現為人物自身條件的限制。一般表現為年齡、性別、學識、性格、氣質等方面。如果處理不好容易造成敘事口吻或者格調與主人公身份錯位,從而使小說的可信度不高。還有一點就是受小說敘事者身份的限制,往往有些故事背景不是「我」能表達出來的,比如重大事件的背景。再者就是第一人稱很難描寫「我」自己的形象。比如課文中的大衛,我們就很難具體描述他的長相。

3.聯繫寫作背景,談一談本文的主題是什麼?

(1)寫作背景

當時英國正處於工業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時期,狄更斯的作品廣泛而深刻地描寫這時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鮮明而生動地刻畫了各階層的代表人物形象,並從人道主義出發,對各種醜惡的社會現象及其代表人物進行了揭露批判,對勞動人民的苦難及其反抗鬥爭給以同情和支持,但他對勞動人民的反抗鬥爭抱行動上支持而道德上否定的矛盾態度,表現了他的現實主義的強大力量和軟弱空想。

(2)主題思想

本文節選部分描述了大衛·科波菲爾在謀得斯通-格林比貨行開始獨立做工的現狀,與米考伯夫婦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突出了大衛·科波菲爾的善良、誠摯以及米考伯夫婦愛慕虛榮、得樂且樂、盲目樂觀、喜好揮霍、債多不愁、樂天知命但又樂觀開朗的性格特徵,揭示了當時社會的真實面貌,突出了金錢對於家庭、婚姻、社會的腐蝕作用,批判社會中人性的缺失以及道德的淪喪,表達了作者對患難與共、真誠與自強不息優良品質的肯定與讚揚,對造成主人公和米考伯夫婦苦難的社會根源進行了批判。

五、髒亂的環境,濃縮的時代

1.知識回顧

小說中的環境描寫具有什麼作用?

環境作為小說三要素之一,是小說閱讀的重要考點之一。小說中的環境描寫包括社會環境描寫與自然環境描寫。

自然環境描寫:指的是對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季節、氣候、以及景物等的描寫。

社會環境描寫:指的是對特定的時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環境的描寫。

作用:

(1) 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節令,暗示社會環境。

(2) 渲染氣氛,奠定情感基調。

(3) 突出……環境特點,營造……意境。

(4) 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5) 交代了人物活動及其成長的時代背景,揭示了各種複雜的社會關係。

(6) 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為下文做鋪墊。

(7) 揭示、暗示或升華文章的主題。

2.小組探究:請同學們以組為單位,劃出文中有關環境描寫的語句,討論並分析這些環境描寫的作用。

小組展示:

(1) 對貨行的描寫

貨行的房子又破又舊,有個自用的小碼頭和碼頭相連,漲潮時是一片水,退潮時是一片泥。這座房子真正是老鼠橫行的地方。它那些鑲有護牆板的房間,我敢說,經過上百年的塵汙煙燻,已經分辨不出是什麼顏色了;它的地板和樓梯都已腐爛;地下室裡,成群的灰色大老鼠東奔西竄,吱吱亂叫;這兒到處是汙垢和腐臭:凡此種種,在我的心裡,已不是多年前的事,而是此時此刻眼前的情景了。

a.運用了自然環境描寫,工作的房子裡老鼠橫行,就連地板和樓梯都已潮溼至腐爛,體現了貨行環境的惡劣:外部狹窄、泥濘;內部破敗不堪,腐臭難聞。

b.既交代了「我」當時工作的地方環境惡劣,讓人心生同情;又襯託了人物當時灰暗的心境。

c.展現了當時英國的社會風貌,資本家為了僱傭更加廉價的勞動力而大量使用童工,在殘酷剝削下,許多童工貧病交加甚至過早夭折,無不揭露了盛世下的陰暗面,批駁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一味追逐私利而不顧道德底線和法度情理的醜惡行徑,體現了作者對英國童工制度的指責,嚴重侵犯了人權,不合人道。

d.也暗示了英國社會想要進一步的發展就必須要採取適當措施,解決問題並改進現有制度。社會差異的懸殊導致的尖銳社會矛盾呼喚著對制度內人性弊病的改革,社會問題的日益顯現昭示著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性。表現了作者對人道主義的強烈呼喚。

(2) 對米考伯住宅的描寫

到達溫澤裡他的住宅後(我發現,這住宅像他一樣破破爛爛,但也跟他一樣一切都儘可能裝出體面的樣子),她正坐在小客廳裡(樓上的房間裡全部空空的,一件家具也沒有,成天拉上窗簾,擋住鄰居的耳目。)

a.「破破爛爛」、「全部空空」突出了米考伯先生一家生活的窘境。

b.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為下文米考伯先生被追債與入獄做鋪墊。

c.也從側面突出了米考伯夫婦二人愛慕虛榮的人物形象,從而升華了文章主題。

(3) 對監獄的描寫

在它附近會看到一個院子,穿過那個院子,再一直往前走,就能看到一個監獄看守。最後,終於看到了一個看守(我真是個可憐的傢伙),我想到了羅德裡克·藍登關在監獄裡時,跟他同獄的只有一個人,那人除了身上裹的一塊破地毯外,一無所有。

A.突出了監獄的簡陋

B.米考伯先生入獄,「我」前去探監,突出了「我」的善良和對友情的珍惜。

C.謳歌和讚揚了建立在善良正直的人性光輝之上的人道主義,強調「仁愛」的復歸,大衛便是作者人道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

六、獨到的認識,深刻的感悟

同學們,為什麼作者要塑造大衛「孤兒」這一人物形象?讀完你有怎樣的感悟?

(1)從人物形象上:作品主要描寫了他從孤兒成長為一個具有人道主義精神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作家的過程。他善良,誠摯,聰明,勤奮好學,有自強不息的勇氣、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積極進取的精神,在順境中加倍努力,在逆境中滿懷信心,終於獲得了事業上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在這個人物身上寄託著狄更斯的道德理想。

(2)從現實意義上:大衛·科波菲爾無疑傾注了作者的全部心血。不論是他孤兒時代所遭遇的種種磨難和辛酸,還是他成年後不屈不撓的奮鬥,都表現了一個小人物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尋求出路的痛苦歷程。經歷了大苦大難後嘗到人間幸福和溫暖的大衛,靠的是他真誠、直率的品性,積極向上的精神,以及對人的純潔友愛之心。狄更斯正是從人道主義的思想出發,暴露了金錢的罪惡,從而揭開「維多利亞盛世」的美麗帷幕,顯現出隱藏其後的社會真相。

感悟:

感悟1:我們要學習大衛這種堅持、奮發向上、刻苦努力的精神,一個人如果能在逆境中成長是難能可貴的,一個人如果在逆境中取得自己的成績是更可貴的,大衛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只要堅持就能成功,只要善良就能被人喜愛。

感悟2:不管遇到多少困難,只要不逃避,只要勇敢堅強的去面對,想方設法去解決,才能戰勝自己,才能成功,這才是對我們人生的考驗。

感悟3:從大衛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在危難之中,擁有樂觀的心態是多麼的重要,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那逆風飛翔的蝶,其實成功離我們並不遙遠,只要堅持追求,總能將他捉住,今後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我們一定要以大衛為榜樣,做一株看似柔弱,但歷經風雨永不彎曲的青竹。

七、板書設計、

相關焦點

  • 《大衛 科波菲爾》:為什麼科波菲爾這麼惹人憐?
    第二時期(1842—1858)的代表作《大衛科波菲爾》,狄更斯從自己的童年、成年經歷等各個方麵塑造了以自己為原型的主人公大衛科波菲爾。第三時期(1858—1870)狄更斯的思想達到成熟,對資本主義的認識加深,這期間在他的代表作《遠大前程》中,狄更斯再一次回歸到主人公——孤兒皮普身上。
  • 離大衛·科波菲爾一米之遙
    恐龍Frank是大衛·科波菲爾的父親在兒時送給他的玩具,父親節的時候,他特意設計了懷念父親的主題。一名觀眾隨機選擇的一組數字,被另一名觀眾隨機排列,竟然組成了大衛父親當年的車牌號,而且是金屬質地;一個「外星人」朋友給父親帶來問候,然後乘飛碟離開——飛碟在舞臺上突然出現,在沒有任何支撐和牽引的情況下,「轟隆隆」飛向觀眾席,在所有人頭頂盤旋。
  • 考文特花園:《大衛·科波菲爾》
    考文特花園:《大衛·科波菲爾》 2012-02-20 13:12 作者:王星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2年第7期
  • 大衛 科波菲爾的魔術有沒有讓你懷疑人生?
    1974年,大衛.科波菲爾從新澤西州的麥森特高中畢業,進入福特哈姆大學,在他剛開始讀大學時,接到芝加哥《魔術人》輕歌劇劇組邀請,請他主演這部新型歌舞魔術劇。大衛中輟了才三個星期的大學生活,開始了《魔術人》的創作。劇中所需全部魔術由他設計是必然的,因為那時候他已經是美國最年輕的知名魔術師。
  • 大衛·科波菲爾魔術的魅力何在?
    大衛·科波菲爾魔術的魅力何在?2002年07月16日11:33:30 網易報導 劉樹正   如果要問國內魔術界的同道:「您最崇拜的魔術師是誰?」我想絕大多數的回答是「大衛·科波菲爾!」  的確,大衛·科波菲爾是當代國際公認的魔術藝術成就最大的世界頂級魔術大師。
  • 《大衛·科波菲爾的個人史》影評:最佳小說改編的代表作誕生
    《大衛·科波菲爾的個人史》是英國作家狄更斯帶有自傳性質的小說,這部作品也譯做《大衛·科波菲爾》(DavidCopperfield),要說這部作品在這位大文豪心中佔據多重要的分量,就必須引用他在書中寫的話:「和許多溺愛的父母一樣,我也有一個心中最喜愛的孩子,他的名字叫大衛·科波菲爾。」
  • 挑戰大衛•科波菲爾
    播音:長30米,寬8米,高6米,重4噸的飛機,在鄉約節目現場瞬間消失;他創造了海上變飛機的金氏世界紀錄;敢於挑戰大衛•科波菲爾的農民魔術師,汪奇魔,鄉約拜訪。他,就是大衛•科波菲爾!話說2008年終歲尾,在江蘇省連雲港市的灌南縣教育中心東北角,一伙人圍著一架飛機聚集在一起,說是要讓這架飛機瞬間,消失!  主持人出場:演員唱歌跳舞+主持人開場白  小標題:魔高一丈  主持人: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鄉約,我是肖東坡。
  • 狄更斯的自傳小說:《大衛·科波菲爾》
    《大衛·科波菲爾》中譯本《大衛·科波菲爾》是英國文豪狄更斯一部帶有自傳性質的小說,篇幅頗長,裡面據說融入了很多他本人的經歷。但可能因為是狄更斯中年時的作品,所以書中著重寫的是大衛的童年和青年兩個時期的事跡。
  • 《大衛·科波菲爾的個人史》發布角色海報
    《大衛·科波菲爾的個人史》發布角色海報 時間:2019.11.0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丸子 分享到:
  • 《大衛·科波菲爾》被稱為狄更斯「心中最寵愛的孩子」
    大衛中學畢業後外出旅行,邂逅了童年時代的同學斯蒂福茲。兩人一起來到雅茅斯,拜訪闢果提一家。已經和漢姆訂婚的艾米麗經受不住闊少爺斯蒂福茲的引誘,竟在結婚前夕與他私奔國外。闢果提先生痛苦萬分,發誓要找回艾米麗。大衛回到倫敦,在斯本羅律師事務所任見習生。他從艾妮斯口中獲悉,威克菲爾律師落入詭計多端的希普所設計的陷阱,正處在走投無路的境地,這使大衛非常憤慨。
  • 大衛·科波菲爾與北京的長城情緣
    大衛·科波菲爾與北京的長城情緣2002年07月16日11:37:08 網易社區 謝桂華   美國魔術巨人大衛·科波菲爾2002年北京首都體育館「魔幻時空之旅」開演在即,「你知道變魔術的大衛嗎  忙壞了央視導演  1985年,正當而立的大衛計劃開闢一條讓魔術登峰造極的新路,他與美國CBS電視臺籤訂了拍攝系列片《大衛·科波菲爾的魔術世界》的合同,讓自己的各種拿手好戲從生活的各個角落和美麗的風光景物中走到觀眾面前來,使觀眾在看到魔術的同時,又能觀賞到世界各地的名勝古蹟。
  • 大衛科波菲爾不為遊客的受傷負責
    大衛科波菲爾不為遊客的受傷負責在2018年4月24日,檔案照片,魔術師大衛科波菲爾在拉斯維加斯出庭。陪審團將於2018年5月23日星期三收到由Gavin Cox提起的訴訟的結案辯論,指責拉斯維加斯地帶的頭條新聞科科菲爾德因參與2013年11月籤名消失行為而受傷.Cox和他的妻子正在起訴科波菲爾,米高梅大酒店和一些商業實體的疏忽和經濟損失。
  • 《大衛·科波菲爾的個人史》曝預告 展狄更斯魅力
    《大衛·科波菲爾的個人史》曝預告 展狄更斯魅力 時間:2020.02.1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L.C 分享到:
  • 簡說世界十大名著之《大衛·科波菲爾》
    世界名著《大衛科波菲爾》中文版《大衛·科波菲爾》是英國十九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大師查爾斯·狄更斯於1849—1850年發表的的一部長篇小說,被譽為他「心中最寵愛的孩子」,被俄國作家列夫·託爾斯泰稱為「所有英國小說中最好的一部
  • 《大衛科波菲爾》:年少以為是童話,長大才懂是人生
    後來創作日漸成熟,出版了《霧都孤兒》、《大衛科波菲爾》、《艱難時世》、《雙城記》、《遠大前程》等著作。狄更斯的作品不僅至今暢銷,更被改編拍攝為影視劇,他的15部小說中的每一部至少已經被拍攝兩次。窘迫的童年生活,坎坷的人生歷程,不但沒有將狄更斯打倒,反而為他日後的文學創作奠定了基礎。狄更斯創作出《大衛科波菲爾》並非偶然。
  • 讓生活充滿熱愛和信心—《大衛·科波菲爾》譯製後記
    讓生活充滿熱愛和信心——《大衛·科波菲爾》譯製後記 (作者:譯製導演 吳青)(原文刊載於1981年第1期《廣播電視雜誌》)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參加了中央電視臺譯製片組譯製英國電視片《大衛·科波菲爾》的工作。
  • 《大衛·科波菲爾》:走過大衛苦難的一生
    《大衛·科波菲爾》是英國小說家查爾斯·狄更斯創作的長篇小說。作者在序言裡說:在我所有的作品中,我最愛的是這部。它敘述了大衛從幼年到中年的生活歷程。他經歷了雙親的失去,友情的背叛與欺詐,愛情的曲折。最終和自己的愛人,親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全書由很多章節組成。
  • 著名魔術師大衛科波菲爾曾被曝性醜聞,令人惋惜
    美國著名魔術大師大衛·科波菲爾被曝出因涉嫌強姦醜聞而遭到FBⅠ調查。更神秘的是,FBI還在他的倉庫中搜出了現金約200萬美元。內幕爆出慘遭科波菲爾摧殘的是1名年僅21歲的美女,當天科波菲爾以邀她參加派對為借囗誘騙到自己的房間中。而在強姦案發生後,機警的少女及時保留了大量證據。
  • 60 多歲的大衛·科波菲爾,依然是全球最有錢的魔術師
    大概 50 年前,一個名叫大衛·賽斯·柯沁的 12 歲小男孩成了美國魔術師協會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會員,而現在他有另一個更為人所熟知的名字——大衛·科波菲爾,在《福布斯》新發布的全球收入最高的魔術師名單上,他以 6150 萬美元的收入位列榜首,這是他從去年 6 月到今年 6 月的總進帳。
  • 大衛科波菲爾的表演,是「超能力」嗎?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魔術大師大衛科波菲爾,他的懸浮術已經到達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更有許多人認為他所表演的懸浮術根本就不是魔術了,而是一種幻術。為什麼一個人能夠在不藉助任何外力的情況下,能夠懸浮到天空中呢?很多人在聽到這樣的話後認為匪夷所思,這肯定是杜撰出來的,但是如果我們看到大衛科波菲爾的表演,想必大家就不會這樣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