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讀者朋友們耐心看完本文,帶給您的可能是一個巨大的認識飛躍。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以他巨大的成就,似乎鑄就了不可超越。然而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應用於星球之間,似乎還缺了點什麼?一是牛頓引力定律不能夠解釋星球公轉運行的作用力機制;二是牛頓引力定律解釋不了星系的穩定。所以,未來科學的進步與發展必須超越牛頓的引力定律。
其實,並非牛頓引力定律存在著什麼問題,而是存在著適用範圍的問題,以及產生作用力的極性關係問題。在星球的個體範圍之內,物體重力的確符合牛頓引力定律,問題就在於同層次星球之間的作用力根本不符合牛頓的萬有引力。
首先申明一下:下文使用的八卦與河圖洛書數字式,一是由於現代物理學還沒有這方面的極性對應概念,二是極性對應學圖譜確確實實可以作為終極物理學圖譜。其組合的簡單巧妙與透徹、展示的經緯視野之寬闊,可能是您意想不到的,也是現代物理學的標準模型可望而不可及的。您只有深入進去認識她,才能夠感受到她無以倫比的精妙絕倫。
表述微觀粒子層次作用力的河圖洛書與八卦,一共展示三組六對作用力。三組六對作用力都是歸零組合——等量極性互相中和歸零。如:構成強力的質子與中子等量組合對外界作用力歸零,其歸零組合式就是構成河圖洛書的核心5~5-10組合式。構成弱力的質量與能量等量組合對外界作用力歸零,其歸零組合式為洛書1-6~9-4組合式。構成電磁力的正負電磁極性等量組合歸零,其歸零組合式為洛書3-8~7-2組合式。
星球引力與物體重力屬於微觀層次的兩種剩餘極性產生的作用力。即:缺少等量中子中和的質子核心洛書5陽乾性剩餘表現星球引力;質量體因揮發9-4離熱性能量而剩餘的1-6坎性質量表現物體重力。
因為:星球引力由乾性剩餘產生,物體重力由坎性剩餘產生。所以星球引力與物體重力屬於乾坎極性作用力。因為5陽乾性剩餘是正5性,坎性剩餘是1-6負5性,她們之間的正負性表現的就是互相吸引的引力與重力關係。即:星球的氕氫剩餘表現星球的5陽乾性引力,質量體的1-6坎性剩餘表現物體重力。
星球引力與物體重力——乾坎極性作用力,其作用力範圍只局限於包括能量層在內的星球個體內部。由於星球之間的乾性輻射是同性相斥的,所以乾坎極性作用力不能作用於星球之間。星球之間的作用力屬於引力與斥力永遠相對平衡的坎離極性作用力,與微觀粒子層次的弱力性質相同,產生的作用力原因相同,即:融合離性能量層產生的作用力。
請讀者朋友們注意:來自於河圖洛書的極性平衡組合式,其實就是終極物理學極性組合式。您千萬不要帶有任何成見而輕視她,輕視她您就會失去對終極物理學的認識機會;更何況,您即使使出渾身解數也找不到半點謬誤的。原因就在於,她來自於七千年前的「外星人」賜予。
氕氫就是表現星球引力的乾性剩餘。這也是可以百分之百肯定的。所以,筆者曾經多次在頭條上發布過液氫引力增重實驗的請求。前兩天翻閱了一下,由於本人近年來發布在頭條上的文章答題多達一千多篇,所以找了半天也只找到了2017年10月28日的實驗請求。
再前發布的也就不找了。在去年(2019年11月16日)還給張雙南先生發過實驗請求私信。
除此之外,在我發布的文章中還經常提及這個實驗請求。最近一次則就是本人在今年7月24日發布的《引力增重的實驗懸賞告示》。
然而,自從在頭條上發布《液氫引力增重實驗懸賞告示》以來,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了。頭條媒體、科學界,卻仍然寧靜如初,沒有一絲反響。不過,雖然水面沒有一絲漣漪,但水下可能已經孕育著「火山爆發」,這次肯定已經有人做過實驗了,只是我的懸賞只有三千,而並非三百萬,所以,可能是先留下實驗結果再說。
其實,留下這個實驗結果,無論是個人、還是科研機構做的實驗,留下並沒有什麼用。原因就在於沒有其他人可以去申請這個研究成果。所以,既然已經做過實驗,就應該早日公告天下。你們留著一點用處都沒有,弄不好還會造成壞名聲。
說句真話,推理氕氫乾性剩餘,是我應用河圖洛書與八卦花了20多年時間才推理出來的。
其實,與這個發現同樣具有震撼效果的還有許多,現在已經具有確鑿證據的就是:92種自然元素剛好符合極性對應學的核心圖譜,即:符合於兩儀、八卦、河圖洛書、六十四卦的數字結構;原子的電子層結構,就是按照兩儀2個、八卦8個、河圖洛書18個、六十四卦64個,這個的結構排列的。這個本該是及其震撼性的重大發現。但發布在頭條上,竟然如微末草芥,激不起一絲漣漪。由此可見,目前的物理學創新學術氛圍有多糟糕。
反對民科、冷落民科理論是可以的。但應該僅僅局限於目前無法證實的也不甚合理的民科猜想而已。對於已經給出證據的民科理論,則不但不應該壓制,而且還應該添加權威評語加於推薦才對。元素結構與極性對應學核心圖譜天衣無縫的吻合證據,筆者在頭條上發布不是一次兩次,而是五次十次之多。如此重大的發現,如果放在專業學術人士手中,恐怕早就去申請諾獎了。也許有人會說:那你自己為什麼不去申請諾獎呢?說實話:我一是不懂英語翻譯,二是諾獎非我所求,我只是想為我們國家的科學發展做出一點貢獻而已。
元素結構與極性對應學核心圖譜天衣無縫的吻合,當然不單是證實了元素結構問題,而是證實了極性對應學核心圖譜,就是人們苦苦尋找的終極物理學圖譜,具有無量價值。在沒有證據以前,誰都可以說陰陽八卦、河圖洛書是迷信。但給出了鐵證以後仍然不理不睬,就是操控學術氛圍的人格問題、政治操守問題了。
發源於民科的新時代學術創新,就如排山倒海一樣勢不可擋,誰要想阻擋,到頭來只能被碾個粉身碎骨。自己沒有創新能力,還不如做個順應潮流者,至少能夠保全自我到將來。
最後奉勸那些一天到晚在頭條上「科普相對論」的學者們可以休了。你們接受不了創新理論,看不出相對論的毛病。這可以理解。因為你們的腦袋已經被大學時代的錯誤灌輸給致殘了,所以留給你們的是以謙虛的態度重新學習,而不是繼續做你們毒害公眾的「科普」。你們一天到晚寄希望於什麼時候中國能夠出一個牛頓、愛因斯坦式的人物,卻對民科的創新理論一概閉目塞聽。說句實話,具有創新能力的民科大多懂得相對論錯在了哪裡,你們卻根本不願意讀幾篇民科的創新理論,也根本不願意讀幾篇民科對相對論的批評文章。所以,你們在不知不覺中成了阻礙進步的守舊勢力是必然的。你們也可以繼續做你們的守舊逆流勢力。但希望學術界給民科一個競爭公平、利益公平的權益。